• 05月21日 星期二

拨去侵略者的抹黑:巴拿马运河区原本不是蛮荒地


在被欧洲奴役以前,非洲大陆并不是一个蛮荒的大陆,而是分布着诸多繁盛的文明。在英国殖民并改名为新加坡以前,马六甲的淡马锡至少已经繁荣了400年,凭借着印度甚至更远地区与东亚、东南亚各地的贸易而变得相当富庶。

巴拿马也是如此。1821年,巴拿马就作为独立的哥伦比亚的一个省,建立了共和制,当地官员就开始迎来了民选。巴拿马更是早于美国10多年就废除了奴隶制。美国在接手法国发起的巴拿马运河建造计划后,开始通过强劲的炮舰外交迫使巴拿马政府将运河周边地区割让给自己。不仅如此,为了掩盖这一强盗行径的非法性,美国宣称运河所在地纯属原始丛林,自然条件恶劣,美国开凿并管理运河不仅服务于自己的利益,而且也是为了给当地人民带来福祉:在运河周边,美国人建造了自己规划的城市,宣称示范美式城市文明和治理方式,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拨去侵略者的抹黑:巴拿马运河区原本不是蛮荒地

拨去侵略者的抹黑:巴拿马运河区原本不是蛮荒地


但在事实上,运河所在区本就有巴拿马人聚集的城镇,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巴拿马地峡非常狭窄,在大西洋海岸和太平洋海岸陆路转运货物,可以极大地缩短海洋贸易绕越南美的距离)而变得兴旺。美国人在建造运河后强迫巴拿马政府将运河区转让给自己,强制迁走当地居民,并在对外宣传中将运河区说成是蛮荒之地,并千方百计诋毁巴拿马的治理现状。

也就是说,一个较为强大的民主国家,在劫掠了较为弱小的民主国家后,否认对方具有任何的现代性,将之定义为前现代的蛮荒地带、国度(所以需要文明国家的帮助)。

新引进出版的《被抹去: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说的故事》一书中,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历史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哈钦斯非洲和非洲裔美国人研究中心研究员玛丽萨·拉索指出,美国的运河建造和治理,“建立在抹杀当地长达400年的城市和农业历史的基础上”。在被美国强制
清空以前,巴拿马运河区曾经是该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1912年人口为62810),同期的巴拿马城人口为66851。

拉丁美洲是美洲民主的缔造之地,但美国人对之给出的定位却是美式民主的抄袭地。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末,再到而今,美国一次次打断拉丁美洲诸国的自发民主演化和革命,不惜为了战略利益剿灭革命和进步,扶持军政府,纵容残暴的族群和政治清洗。

如前述,巴拿马曾是哥伦比亚的一个省。为了攫取运河区,美国先是挑唆巴拿马走向独立,然后再强迫这个弱小国家割让腹心地带给自己。19世纪里,若干个美国游记作家行走拉美,将这片大陆说成是热带蛮荒地区,充斥着腐败、落后和愚昧。这就为美国的插手提供了依据——美国的门罗主义,反对欧洲国家干预拉美,但另一方面却通过抹黑拉美将之定义为完全不符合文明国家标准的地带,必须要由美国这样的文明国家来传帮带。

拨去侵略者的抹黑:巴拿马运河区原本不是蛮荒地


《被抹去: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说的故事》展现了19世纪以及之前几个世纪,巴拿马等地区的文明发展。正如书中提到的,后来成为巴拿马运河区的地方,当地居民非常善于利用先进技术,积极为航运提供配套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巴拿马人的勤奋程度和聪明程度并不亚于后来的新加坡人。这个国家后来的衰落和贫困,是美国有意形成和维持的。

在走向独立以前,巴拿马与哥伦比亚的其他地区都比较有效地转化了民主和共和制建设带来的种种挑战,包括废除奴隶制、推进(男性)普选制等,很多方面的进程并不慢于美国和英国。由于当地居民主要是黑人,所以巴拿马以及哥伦比亚其他地方的治理其实非常清楚地证明了黑人完全适应于现代民主治理,而美国和欧洲种族主义所宣称的黑人缺乏现代生活的智慧的结论才是完全不成立的。

美国对于运河区的治理,是建立在完全不尊重巴拿马历史以及当地居民智慧的基础上的,是从美国殖民菲律宾、古巴和波多黎各的所谓经验中复制过来的,并执意驱赶运河区居民。其理论依据在于,巴拿马所属地区存在瘴气、细菌、疟疾、黄热病等传播风险,而当地居民是上述病菌的天然携带者。《被抹去: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说的故事》书中指出,美国人当时没有明说的理由其实在于,只有赶走原住居民,才能从根本上切断当地人与运河区在历史和文化上的关联,才能更好地从美国本土平移复制相关的文明治理。而被迫迁走的运河区居民在周边的新聚点,则变成了贫民窟。

确实,“运河区人口外迁完成之后,美国和巴拿马之间的边界成了一个非常显眼的空间。在那里,美国模范城市与巴拿马贫民窟比邻而居。巨大的反差让人们很自然地感觉到美国是象征进步、先进、舒适的国度,而巴拿马是一个永远需要跟上时代、需要技术援助的落后地区”。借由这样的“客观”表达,无疑大大冲淡了美国抢夺运河区行为的不义性。

所评图书:

书名:《被抹去:巴拿马运河无人诉说的故事》

作者:(哥伦比亚)玛丽萨·拉索

译者:扈喜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

拨去侵略者的抹黑:巴拿马运河区原本不是蛮荒地

上一篇新闻

狂暴雨林中的身份困境

下一篇新闻

葛洪因罗浮山得道 罗浮山因葛洪成名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