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3日 星期日

让残破的灵魂找到救赎之路——电影《春归》拍摄散记

死囚在人们眼里是穷凶极恶、无所顾忌的,但对于管教人员来说,对这类犯人,在严加看管的同时也要给予权利的尊重和人性的关怀。他们不仅兼职心理专家,还是犯人的“看护人”“律师”,有时甚至给予亲人般的关怀。在他们的感化下,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死囚僵死的灵魂也有被唤醒的时候。由此,现实中的“李忠”与死刑犯们有很多特殊的故事。

让残破的灵魂找到救赎之路——电影《春归》拍摄散记

横舟 平川


让残破的灵魂找到救赎之路——电影《春归》拍摄散记


《春归》剧照

“这是全国首部全面反映刑事执行监督监所检察官题材的电影,也是第一次真实展现死刑执行和死刑监督过程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谈到《春归》,该部电影的总制片人、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的黎冰告诉记者,影片正是以其真实性打动人心的,也因此获得了众多观看此片的刑事执行监督检察官的认可。该片根据“全国模范检察官”李宪中的主要事迹改编而成。

导演吕军告诉记者:“这部电影的主线,是因沉迷赌博欠下巨额赌债的年轻女子乔红豆,铤而走险,绑架勒索一名儿童致死,被判处死刑。被捕羁押后,她不断制造事端。驻所检察官李忠对她一次次劝导感化,最终她认识到自己的罪行,让她在死刑执行之时,完成了对自己罪行的忏悔和救赎。”

真实的力量

真实具有最感人的力量。

《春归》的大量情节和细节恰好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

影片开头,检察官李忠与被羁押人员乔红豆的第一次照面,就发现了乔红豆藏在鞋子里的刀片。这一神来之笔虽是艺术化的加工,却是以真实的故事为背景的。黎冰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拍摄押解乔红豆穿过看守所一道门的一组镜头时,正在拍摄现场的影片原型李宪中发现,穿过那道门之前和之后的武警中,有一名武警换了人。这在电影中属于穿帮镜头。但是特警全副武装,大家根本看不出前后有什么不同。黎冰说:后来我们回到宾馆反复观看镜头,最终认定确实换了人!

现实中的李宪中过目不忘,心细如发。这是所有与李宪中相熟的人的最深刻的印象。

2003年4月,时任河南省遂平县检察院反贪局侦查科长的李宪中调任监所检察科当科长。一次巡视监室时,他发现两年前经手办理应投牢的一名犯人,还一直待在看守所……他上任以来,向看守所提出合理化建议100余份,向看守所和办案单位提出纠正违法建议30余份;驻看守所检察室是全市监所检察系统唯一的一级规范化检察室,连续保持了17年安全无事故。

“早晨八点上班,他七点半就到了单位。第一件事,就是巡号。绝大多数犯人的名字,他都叫得出来,对每个犯人案情也十分熟悉。”导演吕军告诉记者。在李宪中办公桌的日历表上,记着这样一段话:“每周找在押人员谈心谈话不下20次,每周处理在押人员及家属反映的问题、信件不少于10件次。”

《春归》正是选取了李宪中20余年刑事执行监督生涯中的典型故事予以艺术化加工而成,“他的故事太多了,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感人,都不需要虚构,最后我们不得不舍弃了好多,这真是一个遗憾。”黎冰告诉记者。

《春归》没有回避现实社会的真实难题。2010年,因犯盗窃罪被判刑在押的郁某因表现良好,被批准执行监外服刑。50多岁的郁某是下岗职工。他上有老母,下有两个孩子,妻子也没有工作。因无一技之长,从看守所出来后,他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一家三口全靠妻子在外打零工维持生活。李宪中在对监外服刑人员进行定期回访考察时了解到郁某的情况,便几次跑民政等部门为郁某协调来最低生活保障。李宪中给郁某建议,“在县城开三轮摩托车拉活挺赚钱,你可以试试”。郁某借钱买来三轮摩托车,每天跑下来能赚200多元,生活困顿情况从此一扫而光……

电影中的李忠也有给犯人家庭办低保的情节,但是却遭遇工作人员的嘲讽:“给犯人家属办低保,你这人成心添乱来的吧?”如果不是检察官的身份,这次的办低保一定不会顺利。影片中正是李忠亮明身份,直接找相关负责人,才让低保顺利办理。

《春归》没有回避现实中的执法冲突。现实中,在押人员郑某向李宪中反映,他外逃被抓获后,随身有1000余元打工挣来的工资,被办案人员扣押一直到判决后也没有归还。李宪中查证郑某所言属实,立即向办案单位发出检察建议,责成办案人员退还了款物。影片中犯人穆有法找李忠反映,几个月前被逮捕时身上有一万多元现金、一条金项链和一部手机都被收走了,物品在看守所在押人员物品管理室里也没有查到。李忠在调查中发现是刑侦队长赵彤的疏忽,立刻通报了公安机关督查部门,致使赵彤被降职。这一情节中的戏剧冲突,恰好地展现了检察机关监督与公安机关被监督的矛盾。随着情节的展开,两个人的冰释前嫌,更进一步展现了法律共同体在面对法治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职业坚守。

别给自己判死刑

“反正我是要死的人了,我都无所谓。”这是《春归》中的乔红豆对李忠说的一句话。黎冰告诉记者,罪恶昭彰的死刑犯都有“反正是个死”的心态,这让他们成为监管场所特殊的一个群体。

死囚在人们眼里是穷凶极恶的,但对于管教人员来说,对这类犯人,在严加看管的同时也要给予权利的尊重和人性的关怀。他们不仅兼职心理专家,还是犯人的“看护人”“律师”,有时甚至给予亲人般的关怀。在他们的感化下,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死囚僵死的灵魂也有被唤醒的时候。由此,现实中的“李忠”与死刑犯们有很多特殊的故事。

现实的案例中,为偿还巨额赌债,绑架并杀害小学生的女教师梁红(化名),被羁押到看守所时,拒绝吃饭,故意与同监室人员发生摩擦;整天以泪洗面,一心只想早点结束生命。这也是电影《春归》中贯穿始终的主线,影片正是从乔红豆的逃亡和被抓捕展开故事情节的。

现实中的李宪中多次找梁红谈话,从她的一双儿女谈起,然后鼓励她:“要活一天笑一天,活一天有意义一天。”为了能让梁红感到自己还有活着的意义和价值,李宪中建议看守所给她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梁红犯罪前是一名体育教师,看守所就让她引导在押人员做体能训练;她心灵手巧,看守所就树她为“劳动标兵”,让在押人员向她学习。

梁红的思想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接到死刑判决的她,主动找到李宪中说:“我知道自己罪当死刑,上诉也是徒劳。但我想给自己多争取一天活着的机会,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心情豁然开朗的梁红比一审时候胖了20多斤,脸色红润,她说:“是李科长改变了我,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只希望走后,把我身体器官的一部分捐献给国家。”

电影《春归》中,乔红豆捐献骨髓,救了小姑娘幸子一命。而幸子,恰恰就是乔红豆当年未婚先孕、后来遗弃的女儿。影片结尾,在李忠的安排下,乔红豆在被执行死刑前,远远见了女儿一面,了却了她人生中最后一个心愿……

李宪中的事迹报道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死刑犯魏某因杀害妻子引起家人极大愤恨。入所后,没有人给他送生活用品。他自暴自弃,经常打骂同监人员。李宪中自己拿钱给魏某买日用品,并在换季的时候,把自己的衬衣、棉袄等拿来给他穿;魏某有病需要加强营养,李宪中自己掏钱给他吃小灶。李宪中每次都说:“你家人关心你,你一定不要放弃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切,魏某成为最守规矩的人。当他知道是李宪中一直在替家人照顾他时,这个一米八多的汉子,临上刑车被处决前,双膝跪在李宪中面前说:“谢谢您,不给您下一跪,我死不瞑目。”

无独有偶,梁红在临行刑前也是用一跪表达了真诚悔罪和对李宪中的感激之情。这也成为影片最打动人心的画面,成为整个故事情节的高潮。

李宪中说:“对在押人员,我就像是医生对待自己的病人,每天他们吃了多少饭,睡了几个小时的觉,甚至唉声叹气了几声,都得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治病救人。”让死刑犯成为看守所里最守规矩的人,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到,但李宪中做到了。

影片通过死刑犯乔红豆从闹监到服从管教、最终认清自己的罪行这一主线和其他复线,将戏剧冲突和人物个性一一展现出来。当乔红豆说出自己“反正是要死的人了”的时候,李忠说出了这样的话:“你不能自己把自己判了死刑!”生命的死刑无可挽救,但灵魂的死刑与否全在于自己。

灵魂的救赎

“我们这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出了这个大门,不许再回头!”影片中,李忠对一位走出看守所大门的人说。那人出于对李忠和管教人员的感激,想回头告别,但李忠大声地再次叮嘱说:不许回头!

吕军说,获得新生的人不能重蹈覆辙,而罪有应得、失去生命的人依然可以重新寻获人格的尊严,因为当生的希望破灭,获得灵魂的救赎就是唯一可选择的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李忠”们扮演了灵魂领路者的角色。

当然,并非每一个死囚都能完成救赎。

以死囚为题材的电影蔚为大观。在电影《死囚漫步》中,庞塞斯特是一个桀骜、放荡的小混混。一日,其与同案罪犯一起在一个偏僻的林中挟持了一对青年情侣,两人凌辱了女孩并残忍地杀害了这对情侣,但他却一直坚称是同案犯杀死了两名被害人,而自己只是在旁观看并没有插手。女主人公海伦修女出身律师家庭,收到庞塞斯特的来信后,她去监狱探望庞塞斯特,并答应为庞争取停止执行死刑的机会,并答应做庞被执行死刑前一周的心理安抚师。

犹如李忠对生命心怀恻隐之心一样,海伦修女通过一颗正义、包容、慈悲的心,使得庞塞斯特幡然悔悟,在最后悔悟到自己的罪行对于被害者家属造成的巨大伤痛,并真诚地向他们坦言自己的愧疚和悔恨,他罪恶的灵魂会因为他最后的悔恨得到解脱和释然,承认自己杀死了其中一名被害人。

“死囚漫步”来源于美国狱警的一句俚语:“DeadManWalking。”当死囚走出牢房要被执行死刑的时候,狱警就会喊出这句话,直译为“死囚上路”。影片中,当狱警带庞塞斯特走出牢房去行刑的时候,他大声说:“Dead ManWalking。”他最后一段短短的人生旅程,对前妻、对同犯、对政府、对社会的抱怨烟消云散。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一般而言,“谋杀”必然是犯罪人被判死刑的一个重要因素。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石明光在联合国人道委员会的一次发言中说:“死刑意味着刑事司法公正。”死刑作为一种极刑,从定罪、量刑到判决及其救济,其程序的专属性和严格性显著有别于其他刑罚。日本精神科医师兼小说家加贺乙彦的优秀纪实作品《死刑犯》,以死刑犯们的忏悔为主线,从心理、文化、法治等层面记录了死刑犯的精神挣扎和领悟生命意义的心路历程。惩罚和救赎,始终是我们面对死刑犯时不变的主题。

《死囚漫步》的导演是蒂姆·罗宾斯,我们更熟悉他主演的另一部伟大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死囚漫步》也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影片中的海伦不是一个说教者的形象,这与《春归》中的李忠一样。他们用爱和包容,直达死囚的内心;他们在恪守正义原则下,也始终抱持一颗慈悲心。当然,就电影语言的运用与节奏的把控上,《春归》依然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

“春归”的含义,就是大地复苏,万物焕发,生命轮回,生生不息。

向生而死,向死而生,既完成刑罚的公正实现,更获得灵魂的自我救赎,而灵魂的救赎比死刑本身更加重要,更能获得打动人心的力量。

(执笔:横舟 定稿:平川)

来源:检察日报

上一篇新闻

两名世卫访华专家组成员抗体阳性

下一篇新闻

来了!2021金鸡国际影展首批片单公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