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薛力」新加坡华族的身份与认同

「薛力」新加坡华族的身份与认同

中国人对同为汉族人占主体的新加坡有天生的亲近感,甚至将之看作“自己人”。这是一种错误认知,新加坡华族的身份认同与中国人迥然不同。准确把脉新加坡华族的身份与认同,是准确把握中新关系的必要条件之一。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公民绝大多数是汉族人:中国与新加坡。这使得中国人对新加坡有天生的亲近感,甚至将之看作“自己人”。这是一种错误认知,新加坡华族的身份认同与中国人迥然不同。新加坡华族的身份与认同可从“政治身份与认同”“文化身份与认同”“情感认同”三方面分析。“身份”是客观的,而“认同”则是主观的。新加坡常住人口(居民)约550万,其中新加坡公民约340万,永久居民约50万,外籍人士约160万。新加坡公民中华族约占75%,马来族约13%、印度裔约9%,欧亚混血人约3%。这种构成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基本形成。一般认为,新加坡永久居民的族群构成与公民的相似。外籍人士的族群构成不详。本文的分析对象主要是新加坡公民。

政治身份与认同在民族国家体系内,公民的政治身份与政治认同以国籍为主要标识。双重国籍意味着双重的政治身份与政治认同。新加坡不承认双重国籍,移民须先注销原国籍才能获得新加坡国籍。因此,华族公民的政治身份是新加坡人,政治认同是新加坡这个国家,两方面均跟中国没有关系。华族永久居民的绝大部分均有资格申请入籍新加坡,有资格购买二手组屋与二手执行公寓。他们的政治身份是中国人,政治认同理论上是中国,但他们长期生活在新加坡,在利益与情感的双重驱动下对中国的政治认同呈弱化趋势。

文化身份与认同新加坡官方与媒体通常用“华族”指称来自中国的新老移民及其后代,包括海峡华人与尚未入籍的永久定居者。1965年建国前来到新加坡的华族一般来自福建、广东、海南等中国省份,其中福建占一半以上。1990年以后中国移民的来源地则扩大到中国的大多数省份(与新加坡“吸引高质量中国人”的移民政策有关),这些新移民强化了新加坡原有公民的“我们感”,进而把自己称作“真正新加坡人”(true blue Singaporean),而用“中国人”乃至“阿中”(AhTiong)称呼新来的中国移民与中国访客。

海峡华人以外的华族文化身份上多属于中国文化或中华文明。主观上,他们也为中华文明与身为华族而自豪。但华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别:第一代移民强烈认同中华文化,过节、穿着、饮食、艺术等,都偏好“中国的”,连旅游都喜欢到中国;第二代起则明显弱化,他们认为虽然自己的先人来自中国,但中华文化有好有坏,即使是好的东西也多多少少过时了。第二代移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主要体现为:在一些场合用中文交流、过某些传统节日等。海峡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则更弱。

华族文化身份与认同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新加坡国内族群的区隔方面:认为自己不属于马来族、印度裔、欧亚裔;祖上是福建某地人、广东某地人;自己属于某个宗亲会等。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只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几千年身处宗法社会的历史,使得中国人习惯于构建宗族与地域小圈子,即使到了海外依然如此。

情感认同把“情感认同”单列的原因是,它不属于上述两种认同,却可能对上述两种认同产生强烈的影响。总体上,新加坡华族在情感上不认同中国,原因主要有:英国海峡殖民地当局历史上推行奴化教育,这在“真正新加坡人”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立国后的新加坡政府为建构民族国家而强调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社会,大力淡化华族的“中国色彩”;身处两个穆斯林占居民主体大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包围的地理环境,使得新加坡政府为避免邻国的猜疑而刻意与中国保持距离;英文主导的教育方式,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而对中华文化日益生疏;冷战时期中新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中国与东南亚左派华人华侨的政治关系;部分新加坡人认为,冷战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有“霸凌行为”;新加坡人普遍觉得中国缺少有吸引力的价值观;新加坡华族的社会关系网主要在东南亚;身处发达国家所带来的优越感。

总之,新加坡公民的政治身份与中国没有关系,文化身份与中国的关系微弱,而在政治、文化、情感等几个方面,新加坡人对“中国”“中国文化”的认同度也都不高。虽然不能说新加坡已经“全盘西化”,但新加坡的“脱中国化”确实比较彻底。所以,当我问一位新加坡资深学者“中国应该如何看待新加坡”时,他的回应简单明了:“看作一般国家就好了。”准确把脉新加坡华族的身份与认同,是准确把握中新关系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文已发表于《世界知识》2018年第15期。)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劝告中美,要两国保持冷静,中国一直很清醒,要劝去劝美国

下一篇新闻

李显龙再谈“选边站”:中美两国倡议若不互斥,新加坡会都参与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