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上海科技功臣|葛均波:留一份天真,心怀侠义,治别人治不好的病

上海科技功臣|葛均波:留一份天真,心怀侠义,治别人治不好的病

又一位苍生大医,今天(5月25日)载入沉甸甸的上海市科技功臣奖名册。这一次,是世界心血管病学领域最具影响的专家之一、中科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

葛均波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重大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革新和成果转化,创造了多个心脏病领域的“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他在国际上首创“逆向导丝技术”,攻克了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的“最后堡垒”;他带领团队十多年不辍钻研,研制出国内首例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于去年获批上市;他发起医生创新俱乐部,集结全国创新力量,为中国医疗注入更多“硬核实力”。

治别人治不好的病

半个“月亮”开启攻克“心病”征程

葛均波的左臂一直有些弯,那是他小时候骨折未能得到及时妥善医治而留下的后遗症。自此之后,他立志要做一名好医生,“要治别人治不好的病”。

自1979年考入山东省青岛医学院,葛均波一路刻苦求学,从山东医科大学到上海医科大学,再到德国美因兹大学医学院,取得累累学术成果。1995年,他已成为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心内科血管内超声室主任。

明确诊断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然而,作为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常见高危因素,多发于年轻人的心肌桥(跨越冠脉生长的心肌组织),传统手段检出率不足2.5%,如此高的漏诊率,极易导致猝死。

1993年,葛均波尝试用超声探头看清血管壁内的情况。无意间,他发现,所有被诊断为心肌桥疾病患者的超声诊断图像上都有半个“月亮”——这就是后来成为心肌桥诊断金标准的“半月现象”,又被国际学界称为“葛氏现象”。这一发现使心肌桥的检出率提高到95%以上。

沿着这一脉络,葛均波还发现了心肌桥的多普勒血流频谱特征存在“指尖现象”,由此修正了传统用药方法。此后,他又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易损斑块的IVUS影像学量化标准,从而能够对高危心脏病患者发出早期预警。

为了“治别人治不好的病”,葛均波一次次挑战心血管疾病的“禁区”。

上海科技功臣|葛均波:留一份天真,心怀侠义,治别人治不好的病

上海市科技功臣获奖者葛均波(右一)在为病人做手术。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是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有待攻克的“最后堡垒”。2005年,葛均波首创“逆向导丝技术”,由此开启了冠脉CTO的逆向开通治疗时代,目前该技术已成为CTO治疗的三大常规术式之一。

我国心脏二尖瓣反流患者多达千万,约30%患者因年老体弱无法耐受传统开胸手术。葛均波打破外科手术禁区,在国内率先开展“经皮二尖瓣夹合术”,改进术式和微创器械后,“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手术时间从原先的3个多小时缩短到30分钟。他也因此获得2019年国际心血管创新大会终身成就奖。

上海科技功臣|葛均波:留一份天真,心怀侠义,治别人治不好的病

此外,葛均波还倡立“1120中国心梗救治日”,使“胸痛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卫生战略,目前全国累计建设胸痛中心4666家,国家胸痛救治网络初具规模。

一颗侠义之心

让患者花更少的钱,用上更好的医疗器械

就在德国事业发展春风得意之时,葛均波毅然决定回到上海,为祖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而努力。

1999年,国内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正飞速发展,手术量以每年20%-30%的幅度递增。然而,当时价格昂贵的国外支架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

熟悉葛均波的人知道,他喜欢武侠小说,尤其喜欢金庸笔下的萧峰,“因为他有着一颗侠义之心”。所以,每当看着病患解开一层层衣服,掏出藏在贴身衣袋里一摞带着体温的钱,支付手术费时,他就决心要通过自主研发与创新,让国内患者少花更少的钱,用上更好的医疗器械,“患者的利益永远是医生最大的追求”。

上海科技功臣|葛均波:留一份天真,心怀侠义,治别人治不好的病

葛均波在治疗中发现,当时广泛应用的药物支架使用的是非降解材料涂层。支架植入人体后,当涂层老化,就容易引起慢性炎症,导致晚期血栓形成,造成心肌梗死。如何攻克这个难题?他带领团队,全身心扑在找材料、创新药物涂层技术上。

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挫折和失败,最终,葛均波团队于2005年研发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可降解涂层药物支架,并在临床上普及使用——这种支架大大减少了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价格也从4万元降到1万多元。

“这不仅意味着每年为患者和国家省下数十亿元医疗费用,还可缩短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疗程,减少病人出血风险。”葛均波的第一位博士生、现任中山医院副院长、心内科副主任的钱菊英教授介绍,目前该支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2%,并出口俄罗斯、新加坡、印度等十余个国家或地区。

经过15年探索,葛均波团队于2013年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例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植入体内三至五年,即可完全降解吸收。经过我国首个且最大样本量的该领域人群研究,四年随访结果显示,1200例中的治疗失败率仅为5.3%。2020年,该支架通过国家审批顺利上市,这标志着我国冠脉介入治疗完成了“第四次革命”。

保留一份天真

牵头医生创新俱乐部,带动整个行业进步

“保留一份天真,那是创新的动力。”葛均波常说,天真和好奇有时是孪生兄弟,缺少了天真的性格也许就没有好奇的本能。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但不等于所有理论、技术是一成不变的,对传统观点保持一种天真的心态,不受传统理论束缚,不断提出质疑,才有创新的动力。

而且,他认为,一个人做不完所有手术,唯有提高医生群体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才是最终惠及病患的可行之路。因此,在自己不断创新医术与医技的同时,葛均波不断搭建医生创新平台,激活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的创新潜能,带动并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进步。

“千万不要嫌弃自主创新研发时间长、经济效益显现慢,那是没有眼光的表现。”葛均波说,拿钱买国外产品进行复制,看上去便宜又省力,但国家没有核心技术,将永远受制于人。

上海科技功臣|葛均波:留一份天真,心怀侠义,治别人治不好的病

在攻克医学难题时,葛均波总会提出一系列基础研究问题和医疗器械研制课题。“要通过协同创新去解决医学领域的技术难题。”2015年,在他的牵头下,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成立,吸引了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活力的中青年医生参加。

2020年,葛均波又率先在中山医院心内科设立酝酿已久的“首席创新官(CIO)”。CIO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然后寻求解决办法,协助申请专利促进转化。他希望,创新为医学带来更大的发展潜力,为患者解除更多病痛。

作者:许琦敏

编辑:许琦敏

图片来源:除注明外,均为中山医院提供

上一篇新闻

国产科幻电影: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

下一篇新闻

“终于不是美国人在救地球” 外媒关注《流浪地球》票房口碑双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