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 星期六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肥罗大电影系【头条理娱君】特约作者,看娱乐热点深度解读,认准理娱君!


现在当个国产剧观众惨不惨?有些剧,宣传自己是超感人的家庭剧,点进去一看,哇塞真的超级感人手纸都不够用,追追追,还当了自来水。

于是剧集从首播收视率突破3%开始,连续蝉联第一。话题持续霸屏,引无数网友入坑躺平,当之无愧《三十而已》之后的国剧爆款。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看到一半,被编剧啪啪啪打脸,本以为是一个一家五口携手人生的温情故事,却拍成了纠纠缠缠扭扭捏捏的六角恋?

家庭剧变偶像剧就算了,人设也跟着歪掉,好好的暖心大哥哥变成了偷吻“妹妹”的控制狂,还多了个戏比女主还多的女二,追剧的人懵了,不知道自己在干啥。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嗯,我说的就是《以家人之名》。

告诉大家一句,评分已经从开分8.6降到7.7了,再往下降也不奇怪,因为观众现在就是用1星表达愤怒:说好的家庭剧呢,赶快给我悬崖勒马。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不存在的。被观众怼上热搜的编剧出来说话了:某顶流粉丝不要看,不喜欢的也不要看。总之,就是刚。

真的委屈,观众真情实感喜欢这一家五口,希望剧集将中国版《请回答1988》进行到底,国产家庭剧能回勇。编剧却认为你们观众有执念。

哎,当初的爱有多深,现在我的脸就有多疼!

这高开低走的模式,实在太过熟悉:开局惊艳、中段争议、结局崩塌。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而这一切背后,又一次暴露出国产剧顽固的“发糖执念”。

可我就想问一句:国产爆款怎么才能明白:观众真的不是只喜欢吃糖啊!

我曾经真以为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请回答1988》

《以家人之名》当然是惊艳过的。

两个单亲爸爸,各带着一个女儿一个儿子,还收养了一位小男孩,“一家五口”搭伙过日子,三个孩子从小一个屋檐下长大,有如成长版的《家有儿女》。

故事最初吸引观众的,就是“谁不想像谭松韵一样有两个好哥哥”。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那时候真的感觉国剧突然有了《请回答1988》的感觉,尤其是孩子们童年时期的戏份,好看得不敢相信是国剧。

过去国剧拍童年戏,拍不出《小偷家族》式的感觉:残酷又温暖。

凌霄一家搬到李尖尖家楼下,两家成了邻居。凌霄原本有个妹妹,因为吃核桃被噎死了。从此凌霄妈就把这件事算在孩子账上。

两夫妻天天吵,李尖尖老爸看楼上天天吵架,猜孩子肯定没饭吃,就让李尖尖把凌霄请到家里来。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一开始,凌霄拒绝。可没人架得住李尖尖的热情。

一回生二回熟,吃着吃着就习惯了,到了饭点儿凌霄自己就会过来。

这时候凌霄妈干脆走人了,走的时候对李尖尖丢下一句话:他就留给你了。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李尖尖围着流泪的凌霄转圈,高兴地喊,“我有哥哥啦。”

凌霄的悲与尖尖的喜,在那一刻完美融合在一起。这是国剧少有悲喜交集的时刻。

再加上被另一个狠心妈丢下的贺子秋,两个爸爸:李海潮和凌和平;三个孩子:李尖尖、凌霄、贺子秋。五个人成了一个家。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很多观众追凌爸李爸这一对中年夫夫CP,这对是真的有意思。凌爸主外,李爸主内。虽然平时两个大老爷们天天拌嘴,可家里天大的事,两个爸爸坐饭桌上一碰杯,没有过不去的坎。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凌爸一句话感动不少观众:可这日子还得继续不是吗,所以啊,得咬着牙。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这个部分家庭戏的叙事节奏、情节安排和人物刻画简直完美。

观众哭了一场又一场,尤其是三位小演员,灵得不行。编导也有如神助。

表现三个孩子感情进展靠的是吃西瓜。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一开始三个孩子一起边吃西瓜变看电视,被收养的贺子秋还自卑,独自坐在小板凳上表情拘谨,西瓜也不敢吃。

下一个镜头,贺子秋位置没变,可西瓜吃上了,笑得张大了嘴。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最动人的是一场关于死亡的情感戏。

尖尖安慰凌霄说:“你的小妹妹和我妈妈一样,去海上当仙女了。”

霸道总裁凌霄直接戳穿,“死了就是没有了,再也见不到了。”

尖尖直接拉着凌霄去了爸爸李海潮的房间,里面都是妈妈的东西——

尖尖对凌霄说:“其实我什么都知道。爸爸都是一个人,偷偷地想我妈妈。我也是一个人偷偷地想我妈妈。你也可以一个人偷偷地想你妹妹。”

这是李尖尖给凌霄上的生命成长课,“死亡不是终点,被亲人遗忘才是。”

这也是国剧无限接近《请回答1988》亲情戏水平的时刻。

当然也有人提出疑问:真的有李爸这么好的人吗?被相亲对象骗了钱还帮他养儿子?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但这个部分老演员跟孩子的表演实在太精彩了,让观众感到哪怕是在短暂相处的中建立的感情,只要这个孩子开口叫了他一声爸,李爸掏心掏肺对他都很合理。

到后来被收养的小哥考上大学时,凌爸表示他的学费由自己来出,好像也不合理,但演员的表演又一次把观众融化了,这些不合理的剧情反倒让人胸口瞬间涌出一股暖流。

孩子刚长大的几集品质依然在线,将青春和家庭两个元素结合得很好。

很少看到国剧有这么生动的生活场景:贺子秋拿着长棍捣捣天花板,叫楼上的凌霄起床吃饭。跟凌霄抢厕所被整蛊,一切都看起来那么自然。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值得重点表扬的还有几个演员,1999年生的宋威龙演大哥,1995年生的张新成演小哥,1990年生的谭松韵演最小的妹妹。进入高中时代,女孩开始有了些青春期的困惑,从小没有妈妈的李尖尖,对着爸爸和几位哥哥的面欢天喜地宣布来例假,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一群男性瞬间石化的场景好笑又生动。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那一刻观众感觉国剧终于一反家庭剧套路,走出了另一种风格:聚焦日常琐碎的生活,让观众感动于真实生活细节之中,加上谭松韵、宋威龙、张新成这些鲜肉生动的表演,家庭剧连年轻观众也俘获了。

可好饭大概吃到了12集,接下来证明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真的不是恋爱越多越好看啊,编剧是有烂尾执念吗?

是的,忽然,一切都变了,随着几人的成长,家庭剧短暂地灿烂了一下,令人恐惧的“国产剧谈恋爱执念剧情”又开始了。

观众很快就发现,什么中国版《请回答1988》,到头来就是部打着家庭剧旗号的养成式玛丽苏狗血爱情剧。

陈年的腐臭,还是原味的。

改变从高考成绩出来,凌霄为照顾意外车祸的母亲报了新加坡的医学院开始。几乎同步,贺子秋认回亲生父亲,去了英国留学。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一家人分隔三地,靠电话和视频聊天保持联系。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曾经一度攻上热搜的是这个情节:凌霄和小哥在国外整整九年,一次都没有回来过。不明白编剧怎么想的,凌霄要照顾妈妈走不开就算了,小哥呆在英国九年不回家有事吗?

这时候久经国产剧沙场的观众同时表达了同一种担忧——“千万别谈恋爱”。

然后一转眼,大哥把睡着的妹妹偷亲了,小哥干脆直球告白了。

我的心情跟从被两个哥哥宠到被两个哥哥爱的李尖尖一样:我把你当哥哥,你想跟我生娃?亲情治愈向不香吗?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更狗血的是没有任何铺垫,李尖尖身边就突然出现了个神交四年的神秘男友。25岁的李尖尖谈起恋爱,大哥小哥齐上阵逼她分手……

这部分凌霄的人设就很崩。请问李尖尖已经有男朋友了,为什么要亲妹妹,还是偷亲!

凌霄在国外还一直让齐明月报告李尖尖的恋爱情况,更让观众觉得细思极恐,要不是看在宋威龙那张帅脸的份上,这部分情节看起来像惊悚片。

伪骨科也不是不能搞。

12集以前观众吃糖吃得不知道多开心,凌霄第一次敲李尖尖的头,尖尖:“你打我干什么,打傻了你娶我啊?”凌霄:“娶你,当我傻吗?”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第二次面对同样的质问,我们大哥哥话锋一转“我娶你”。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观众:啊啊啊啊wsl!好剧好甜,这糖太好磕了!

可是时过境迁十年后你给观众来这么一出,观众只想喊救命,这糖里有屎啊!!!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更神奇的是街坊四邻都劝着李爸从两个哥哥里挑一个做女婿,还说,“肉烂在锅里,都是自家人。”凌爸都不停游说李爸,“凌霄跟尖尖结婚,挺好的事。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喂,有人想问一下“肥水”李尖尖同学自己的意见不?

看网上有爆款写的是:凌霄和李尖尖一定要在一起,因为李尖尖是凌霄生命里的一束光,只有李尖尖才能拯救凌霄。

这话听起来好像很感动!可想想非常不对劲:尖尖做错了什么,就因为她生性善良成了凌霄生命中的一道光,所以必须用自己的爱情延续这道光?

因为家里没有女主人,尖尖一直处在晚熟的状态,没把哥哥当异性,两哥哥睡一张床她宁愿打地铺也要睡一个屋。而凌霄很早就对妹妹有想法,一边让妹妹撒娇给自己听,一边演养成戏码,这样的人设把宋威龙的脸换成王大治会被抓起来吧。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伪骨科忽然玩得飞起也就算了,更要命的是,连“我闺蜜喜欢上偷吻我的哥哥和未来老公”这么狗血的剧情都安排上了。

现在齐明月也被骂得很惨,演员一个人扛起三条感情线,难怪观众说这是《齐明月传》。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问题是爱情戏到这里还没完:大哥和小哥爱李尖尖,齐明月爱小哥现在又爱上了大哥,根据剧透最后又爱回小哥,唐灿在电梯处对小哥好兄弟庄北一见钟情,庄北一见钟情爱上了齐明月,这六个人的感情纠葛堪比琼瑶剧。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网友直呼明明是一部暖心的家庭剧,怎么到最后就变成了狗血爱情剧?

退一步说,三位核心角色没有血缘关系。就算观众情感上很难接受,从伦理讲他们确实可以发展为恋人。

但要让观众认可他们,需要铺设更多的细节,让故事顺理成章。

而观众看到的是两个哥哥听说尖尖有男友,直接丢手机过去逼李尖尖马上分手。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人设碎一地不说,性格发展也不符合逻辑,也难怪有网友疯狂吐槽:这是以家人之名,行苟且之事?

另一个被观众忽略的问题是:好设定、好开头,越展开越偏差,也出现在亲情这条线索里。爱情戏全面登场,亲情戏实际上就隐身了。

小哥回国起码给李爸跪了一个,凌霄自回国后,与两位父亲的相处时间很少,一心只想偷亲李尖尖。

两位老爸为孩子们付出多少都不计回报,可孩子们出国九年回来看一看老爸的心都没有,回来了都只想娶妹妹,这样的态度让人感觉很不爽。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以家之名》的编剧水阡墨和王雄成,一位是网文作家出身,另一位则是出版策划转行编剧,从流量战场出来的他们,似乎很擅长为剧集找爆点,却做不到《请回答1988》那样亲情戏和爱情戏的平衡,就连《小欢喜》那样爱情戏处理上的止于心动,点到则止也没有。

结果就是观众积累这么久的感动情绪,全喂狗了。

国剧爆款醒醒吧,观众已经长大了

现在观众都把剧集口碑坍塌的锅,算在导演和编剧的账上,理由是他们上部作品是《下一站幸福》。

高开低走、“三观争议”的结局令人记忆犹新。豆瓣8.0开分,6.0收官更成为国剧经典战例。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一切就仿佛李爸开的面馆,一开始什么都亲力亲为,小小几张桌子,局促但又温馨,一碗牛肉面里都是家的味道。

但从小哥回国开始,李爸的面馆越开越大,味道却变了。

就像这部剧,后期猛加狗血糖精,好好一碗家常牛肉面,变成一锅乱炖。

有人说这是典型的韩剧套路,但《请回答1988》也是韩剧,故事发展和人物却不是这样。

故事每一集都是家长里短、鸡零狗碎、鸡毛蒜皮,没有让狗焕阿泽突然出国,回国后抢德善抢个头破血流。而是从头到尾扎根那个小小胡同,赋予人性生长、蓬勃的空间。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故事就这样让观众瞬间哭成一条狗,又你瞬间笑到抽搐,除了五个小伙伴的爱情,友情,亲情的篇幅更长也同样出彩。

观众问我们的国产剧为什么一定要走“狗血+气人”的路线呢?

是不是没被骂上热搜骂出圈的角色和故事就做不出一部爆款?

不夸张地说:是啊。

《下一站是幸福》和《以家人之名》之外,当下国产爆款绝大多数要打上热搜标签,都是这套路。

这里也不难总结出主创的思路,作为一部小体量开播的家庭剧,要掀起新一轮对国产家庭剧的热议,光是治愈系风格是不不够的,尤其是根据骨朵影视数据显示,区别于其他家庭剧,《以家人之名》年龄受众最多的是19~24岁,占比超过46.81%的年轻观众,女性观众更一度达到83.63%。

那么问题就来了,放着一群帅哥靓女,不谈恋爱多可惜。

这一切说到底,不过是创作上的另一种偷懒: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需要,编剧们在情节的编写上,无所不用其极。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从“坏到取代林有有”的陈婷开始,方圆半里地都没有一个“正向”的女性角色;两个好哥哥暖男人设好容易建成忽然坍塌,亲情戏变成伪骨科;女主闺蜜各种爱上同一个男人,仿佛闺蜜就是用来撬墙脚的……这还仅仅是本剧放飞的一小部分。

这些爆款元素堆砌的结果就是:剧集前后过于割裂。编剧好像图省事一般把家庭剧都集中在了前十集,剩下的全用来谈恋爱。

而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原版里那些对亲情的细节呈现和情绪铺垫,到了后半段,就全都消失了,大概率是顾不上了。

问题是编剧自己还委屈: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观众要求剧情越来越快。时常要求3分钟一个反转,更有人非“甜宠剧”不看,就是爱看伪骨科。

况且少有高潮情节的家庭剧,在传播度上就不太行。怎么做爆款?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结果就是从《都挺好》《小欢喜》到《以家人之名》,爆款都市剧都是一个接一个的强冲突:一个“兄妹恋/六角恋”大坑埋下来了,剧集被观众骂上热搜,热度也有了。

编剧也很自信,虽然我有“拉郎配”的爱情,不合逻辑的推进,假大空的情节反转,但只要最后甜甜甜,观众就一定会磕上瘾。

这种创作模式说到底是向“爽剧”模式低头,却把当初最动容的精华丢掉了。

故事真正打动人的,是什么?

温馨感。

一个从未被国剧写透,却总能适时引发共鸣的底层情感。

前十集有一个很重要的场景——吃。

相比《请回答1988》吃来吃去都是拉面,《以家人之名》的吃食可以说更上一层楼。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剧中所有食物都是精心准备,仿佛舌尖上的中国,观众最爱看的就是他们一家人吃饭,叽哩哇啦地拌嘴,平凡烟火气,最抚路人心。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可是谈恋爱戏码开始之后主角们饭吃着都不香了。

《以家人之名》的主线本来没问题,两个男孩的亲生父母发达后都找了回来,孩子们被迫离开,距离和时间是很难对抗的,孩子们必然彼此疏远,可如果真要拍“以家人之名”,为什么不集中笔墨把孩子们,甚至孩子们和两个老父亲的感情拍回来?

忠厚善良的好人,养育出了知恩图报的孩子,这才是观众们想要的圆满。不是有兄妹终成眷属。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可是兄妹loveline显然更甜宠更有话题,于是一切为发糖狗血让路。

主创可以说这届观众就爱这些我们有什么办法?但创作者和观众是相互影响的,因为国剧创作者不断向观众喂投廉价糖精,观众才会甘之如饴。

国剧越来越难出经典,表面看是好故事在愈发看重噱头、冲突与标签的屏幕上,难以寻找到多少空间。

可编剧不妨好好问问自己,是观众不想看,还是你自己写不了真正鲜活的故事和人。

说到底,为什么国产爆款好口碑难长久?

其实是大多数创作者都搞错了一个问题。——观众到底喜欢看什么?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我们想看的,真的是故事里所有人一起发糖,所有人和所有人谈恋爱?

不是吧。

我们想看的,是通过角色、情节、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的——温暖人情,人间治愈。

生活狗血麻木,我们才更渴望在国产剧里看到更多能触动我们的温暖故事。

而不是编剧把自己的意志刻板地强加在角色身上,臆想出一个不存在的“观众爱看”的伪骨科故事。

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口碑为啥高开低走?

为什么《以家人之名》评分猛降、编剧被怼上热搜?不正是因为观众根本没有编剧想的那么爱吃糖,更没有编剧想得那么弱?

我们的国产爆款,什么时候才能醒一醒?#影视杂谈#


本文是作者作为“头条理娱君”特约作者而写,来今日头条看娱乐,有点有料有深度~

上一篇新闻

亲妹妹他也不放过

下一篇新闻

招聘|只为遇到与众不同的你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