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牌子是不是他们立的?扒一扒老上海“阿3”
关于G7会议的讽刺漫画
这是最近很火的一张漫画,左边角落那个挂着吊瓶、上不了台面的印度雇佣太形象了,一下子把我们带回百年前的上海滩。
一群调皮孩子对着印度巡捕大声喊:“阿3,老鹰来喽!”等巡捕猛回头,凶神恶煞般地要过来追赶时,这群小孩子便一哄而散,拖着脏兮兮的身子回家去了。
街头耍猴者划地为圈,手敲铜锣吸引过路行人过来看,于是猴子在耍猴者的指令下作各种表演。这时的围观者经常会有人对着猴子大呼:“阿 3!老鹰来了!”
上面的情景,在上个世纪初的上海街头经常可以看到。
头上裹着红色包头布的印度巡捕
“阿3!老鹰来了”,到底是啥意思呢?“阿3”也叫“红头阿3”,是老上海人对印度巡捕的蔑称。印度巡捕的头上裹着红色包头布,猴子的屁股也是红的;“老鹰”不是天上飞的老鹰,而是“老英”——英国人的谐音。
“阿3”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其中最靠谱的说法是,旧时上海市民用洋泾浜英语称呼他们为“阿Sir”,发音和阿3相同;另外,印度锡克族巡捕刚到上海时不会汉语,更不会上海方言,同别人说话,为表述清楚自己的意图,总是反复说“I say(我说)”,于是被调侃成“阿3”。
印度巡捕是英国人的忠实“看门狗”,在英国人面前是奴才,在中国人面前却趾高气扬,耀武扬威,整天警棍乱舞,所以人们借观猴戏时发泄对印度巡捕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上海的印度巡捕是怎么来的呢?
1843年11月17日,根据中英《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上海开埠,是被英帝国主义大炮所轰开。继英国之后,美国、法国也分别在上海建立美租界与法租界。1854年,英、美、法三国成立联合租界,并设置了租界的行政管理机构。因与中国之“工部”类似,被国人称作“工部局”。
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上海形成的租界,成了殖民地式的“国中之国”,中国人没有管理权限和司法权限。
为维护治安,租界当局便成立巡捕房,巡捕一开始全部是由西方人担任即所谓的“西捕”。随着租界内人口激增,少量的巡捕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租界秩序。由于西捕工资太高,租界当局又招募了大量华人巡捕(简称华捕)。此外,还有来自西方殖民地越南(安南)的“安捕”。
上海公共租界静安寺(涌井路)巡捕房
1884年,法国入侵越南爆发中法战争,上海租界的西方管理者对华人抱有戒心,于是决定招聘一批既不要求高工资又值得信赖的巡捕,来改变华人巡捕势力过大的局面。
谁合适呢?他们想到了印度的锡克族人。
锡克族人人高马大,皮肤黝黑,满脸虬须,面目狰狞,包着怪异的头巾,一幅中国神话故事中的鬼怪模样,令人望而生畏。据说在印度本土多如牛毛的乞丐都不敢向锡克人乞讨。
骑着马巡逻的印度巡捕
自1884年的8月开始,工部局从香港陆续招募了12个锡克人充当巡捕,成为上海的第一批印度巡捕。
由于上海工部局给出的薪金远高于新加坡和香港等地,愈来愈多的锡克人来到上海申请加入巡捕房。到 20 世纪初,上海租界巡捕房的印度锡克巡捕有400多人,到1934年,数量高达634人。
老上海人为什么憎恶印度巡捕?
印度巡捕到了上海之后,很快得英国人信任。他们对西方洋人是卑躬屈膝,对华人却是蛮横无理,在执法过程中经常拳打脚踢,非常粗暴。中国人尤其是社会底层的黄包车夫、商贩等,不少人在印捕手上吃过苦头。
印度巡捕与黄包车夫
黄包车夫天天都在马路上讨生意,所以他们受印度巡捕欺负最多。巡捕随时可以痛打他们,或者将他们的车垫拿了去,让他们无法营业。
巡捕老爷高兴的时候,将警棍向黄包车夫打一下,喊一声:“去!”这等于皇帝的圣旨,黄包车夫于是欢喜地走开去。有时巡捕老爷故意的恶作剧,向黄包车夫喝一声:“去!”但是,车垫被踏在巡捕老爷的脚下,车夫于是又哭丧着脸哀求道:“先生!先生!对不起!下次不敢,今天还没有拉着饭钱呢!”哀求的生效与否,也要看巡捕老爷的高兴与否而定。
警棍打在骨瘦如柴的车夫手上,不敢躲藏,躲藏是反抗,所以只好硬受。“啊哟……啊哟……”这样凄惨的呼声,当跨过十字街头时,是常常听见的。
老上海滩上的印度巡捕
那时的上海人在街头见着印度巡捕得绕着走,免得惹祸上身。
作家姚克明在《海上洋泾浜》写道:“大约在我的父亲六、七岁的时候,某天跟着母亲走过泥城桥,想穿马路,马路上车辆很多,父亲很机灵,瞄准一个空当就穿了过去,想不到街沿站着红头阿 3,马上用警棍抽父亲,还哇啦哇啦骂个不停。父亲倒在地上,肩膀痛了几个星期。”
老明信片上的印度巡捕
不仅如此,作为执法者,一些印度巡捕却知法犯法,常发生酗酒、偷盗、强奸等违法事件。
老上海的《点石斋画报》,有不少关于印度巡捕的时事漫画,例如《印人抢表》的漫画,就曝光了印捕抢劫的不法行为,漫画上配的文字是:“印度为英之属国,其民长而黑,蛮野成性,犹有狉獉习气,初不知礼仪廉耻为何物”。
印度巡捕押解中国“犯人”
查看1883年到1935年的《申报》,每年都有若干起印度巡捕强奸事件。其中最可恨的恶劣事件是,1909年5月,一个印度巡捕竟然公开强奸一位名叫黄世仁的男性黄包车夫。由于印捕和英国人一样享受治外法权,因此在印捕违法案件的处理上,相对而言都是从轻的。这名作案的印度巡捕仅被判西牢罚充劳役一年。
印度巡捕对洋人是唯命是从,他们充当刽子手是毫不手软。
1925年5月30日,上海工人学生2000多人在公共租界游行讲演,悼念被日本商人杀害的纱厂工人顾正红。游行队伍行至南京路时,老闸捕房的一群锡克族印度巡捕在英国捕头爱霍逊的授意下,他们用排枪方式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打死13人,重伤数十人,逮捕150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油画,画中的印度巡捕形象是符合史实的
1930年,捷克记者基希在《秘密的中国》中这样写道:“这些褐色的巨灵(印度巡捕)就这样守护着他们的殖民地主子的制度和金钱,无情地、残暴地尽着他们的职责。而这个就是上海的中国人憎恨印度巡捕的道理。”
位于上海黄浦江与苏州河交界处的外滩公园(现在的黄浦公园),一百多年来,在这里发生了太多牵动中国人情感的事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成为中华民族备受帝国主义欺凌的标志性记忆。
民国时期生活在上海或者去过上海的一些知名人士,如周作人、周而复、蔡和森、苏步青、曹聚仁、方志敏等人,分别在文章或日记中记载了亲眼所见过这块牌子,并表达了愤慨。
然而,对这样的木牌是否存在过,前些年却有了争议。有人说没有文件和照片证明。还有人说,旧中国上海的一些公园告示,规章是英文的,“不准狗入园”和“不准华人入园”是两条不同的规定,而且分开不同的段落,“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是“纯系误传”,甚至有人污蔑说木牌8个字是“爱国主义谣言”。
上海旧报纸的记载
其实,有一种说法值得重视,那就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是印度巡捕干的。
公园正式告示“不准华人入园”是英文,而那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是不懂英文的。作为在现场执勤的印度巡捕为了不多费口舌,再加上他们也瞧不起中国人,所以就另外搞了中文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简易木牌,而且这样的木牌不止一处。
学者曹聚仁有一篇文章可作为这个说法的佐证:“乡下人进城,第一步就踏错了草地,那就是黄浦滩公园。头上包着布的红头阿 3,挥着打狗棍来赶乡下佬:“去!去!”他要乡下佬抬头看看那草地上的木牌:'狗与华人,不得入内。'”
当年外滩公园里的印度巡捕
《上海的早晨》作者周而复也曾这样写道:“那时我走进上海的租界,仿佛到了另一个国家,看到那些帝国主义分子和追随者趾高气昂,飞扬跋扈,连他们雇佣的奴仆像“红头阿 3”和“安南巡捕”这些人,也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帝国主义分子把中国人和狗同等看待,外滩公园门口曾经挂了一块牌子:'犬与华人,不准入内。'”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是不是印度巡捕干的,有待于进一步考证。然而,即使是他们干的,实际上也是受到西方帝国主义的指使和默许。他们不过是洋大人的走狗罢了。
二战期间,日本扶持新成立的印度国民军,打的旗号是帮助印度脱离英属,实现印度独立。印度国民军是由日军在新加坡等地俘虏的数万名英属印度籍士兵组成,主要任务是帮着日军在东南亚地区偷袭英军和美军。
日本攻陷上海后,一部分印度巡捕转身投靠了日本人,直接在日本人手底下做事,另一部分被吸纳到了印度国民军在上海的训练营。不过,直到战争结束他们也没有上过战场。
1945年8月,印度国民军领袖钱德拉·鲍斯坠机身亡,这支部队也随之解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已经完全恢复在上海的主权,自然不会雇佣日本人的傀儡当警察,上海滩印度巡捕这一特殊职业退出了历史舞台。
上海一个印度巡捕无奈地望着两个捣蛋的美国水兵,这两个家伙在马路上帮着瞎指挥
印度人在英国统治期间,他们自身就是亡国奴。在上海的印度巡捕是既可憎又可怜。别看他们在中国老百姓面前狐假虎威,实际上他们经常受英国主子的欺负。为了抗争,他们曾发起多次的“罢岗”行动,但最后都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1913年,有位诗人曾做了一首题为《嘲印度巡捕》的诗歌:
面目模糊同黑炭,丸鬟倒卷襄红头,蠢如牛马供驱策,立在人间不识羞。
力大身长一壮夫,而今亡国竟为奴,吾侪宜作前车鉴,及早开通社会愚。
蒋光慈《少年飘泊者》写道:“我在街上一见着红头阿 3手里的哭丧棒,总感觉得上面萃集着印度的悲哀与中国的羞辱。”
老上海滩上的印度巡捕与上海市民
那时的有识之士曾通过对印度巡捕的亡国奴形象的同情,来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给以警醒。正如时人所疾呼:“我那大华的民族,猛醒起来,不要不如无用的亡国印度阿3”。
如今,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但要牢记历史,勿忘落后就要挨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