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亲信访华,拜登恐吓中俄,俄军溃退引国内激辩,新加坡拒站队
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秘书访华的重要意义
9月19号,中俄之间的一场外交活动,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那就是普京的亲信、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来华访问,并出席了在福建南平举行的第十七轮中俄战略安全磋商会议。
这件事之所以会引发很多关注,主要是因为近段时间,为了分化瓦解中俄关系,西方媒体正不断进行各种挑拨离间和片面解读,比如把普京理解中国对乌克兰战争的担忧,硬说成是中国有意与俄罗斯保持距离,甚至还把上合峰会说成是对普京的“羞辱”。
像这种拙劣的政治宣传,中俄自然是不屑于与之辩驳的。然而“凑巧”的是,上合峰会结束后第3天,普京最重要的亲信帕特鲁舍夫竟然来华访问了。如此一来,中俄就等于是用行动回击了西方的炒作,在俄罗斯战场失利的背景下,此举对于提振俄国内士气将起到很大帮助,也能让那些一心唱衰中俄关系的人闭嘴。
接下来,老莫首先需要跟大家聊聊,帕特鲁舍夫在俄罗斯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地位。老莫注意到,帕特鲁舍夫是普京的老熟人,他和普京一样,也是特工出身,并且从1970年代起就与普京相识。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经历和背景,帕特鲁舍夫深得普京信任,这从他担任的职务——俄国家安全会议秘书就可见一斑。
要知道,国家安全会议是俄罗斯所有强力部门的领导机构,由普京本人亲自担任主席,地位非常重要,即便是普京的亲密盟友梅德韦杰夫,也只能屈居副主席。所以西方情报机构就认为,帕特鲁舍夫虽然只是俄国家安全会议的三把手,但他在整个俄罗斯政坛的地位,实际上仅次于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考虑到梅德韦杰夫已经担任过一届俄罗斯总统,目前已处于半退休状态,因此帕特鲁舍夫的实际排名应该还要更靠前一些,甚至属于俄罗斯总统的替补人选。
清楚了帕特鲁舍夫在俄罗斯政坛所扮演的角色后,我们就能理解,他的访华对中俄关系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老莫认为,此次帕特鲁舍夫来华访问,其实代表的就是普京。因为俄方发布的新闻稿已经说了,帕特鲁舍夫访华的任务之一,就是与中方讨论两国首脑在上合峰会期间达成协议的执行情况。而讨论的内容,主要包括朝鲜半岛、台湾地区和乌克兰问题。另外,新闻稿还透露,在中俄战略安全磋商会议上,双方同意进一步开展军事合作,重点是联合演习和巡逻,并加强总参谋部之间的沟通。
可以看到,中俄两国虽然在上合峰会期间,对地区安全问题着墨不多,并且还引来西方媒体的炒作,说什么“中俄不和”。但实际上呢,中俄之间的各种合作机制太多了。双方没有在上合峰会上谈论的问题,完全可以放在其他场合去交流。毕竟,峰会上人多眼杂,任何一句不够严谨地表述,都可能遭到别有用心的解读。相反,只有在中俄两国出席的会议上,双方才能说一些彼此“掏心窝子”的话。这也证明中俄关系有其独特性,不是西方的肤浅眼光所能理解的。
拜登的言论与西方的宣传自相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与唱衰中俄关系的西方媒体相比,美国政府却完全是另一种论调,认为中俄将加快联手,甚至中国可能会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
比如9月18号,拜登就在一档采访节目上,罕见地同时对中俄发出恐吓,要求普京不得使用核武器,中国也不得违反对俄制裁。
据报道,当时记者向拜登提问,如果普京考虑在与乌克兰的冲突中使用化学或战术核武器,那么你将对普京说什么。对此,拜登当即连说三个“不要”,并称自己不会告诉普京这么做的具体后果是什么,但是他强调,只要普京胆敢使用核武器,那么一定会有后果,俄罗斯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世界排斥。
紧接着,拜登又将矛头对准中国,表示如果中国违反对俄制裁规定,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他还暗示,假如中国不听警告,那么美国和其他国家可能会停止对中国的投资。
老莫觉得,拜登的这番言论,反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那就是西方的宣传自相矛盾,当西方媒体在拼命炒作“中俄分歧”时,美国政府却在散布中国或将为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的谣言,这两者很显然是相互冲突的。
而之所以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主要是因为西方既想通过“中国援俄”的谣言,来渲染“中国威胁论”,加强内部团结,又想利用“中俄分歧”的谎话,来打击俄罗斯国内的士气,给人们树立普京政府孤立无援的虚假印象。
老莫发现,西方的后一种说法,其实还挺有针对性的。因为近期在乌克兰战场不断丧城失地的缘故,目前俄罗斯国内已经爆发一场非常激烈的争论,那就是究竟要不要发起全国总动员,夺回丢掉的地盘。
在这里老莫得指出一点,关于是否发起全国总动员的问题,俄罗斯国内很早就在争论了,只不过这种争论只集中于上层,并没有在全社会公开进行。毕竟,普京在战前曾经承诺过,不会派义务兵上战场,并且普京也一直没有宣战,而是以“特别军事行动”的名义进行对乌作战。
那么在这两层因素的制约下,普京政府就很难做出全国总动员的决定。但是呢,兵力不足又是前线俄军无法绕过的现实,很多与俄军关系紧密,对前线真实状况了解颇多的人士,都在呼吁普京放下顾虑,从实际出发,以绝对优势兵力尽快解决乌克兰冲突,而不是一拖再拖,不断地被北约和乌克兰“放血”。
俄罗斯在朝着全国总动员的方向发展
过去一段时间,因为俄军在乌克兰战场打得还不错,虽然攻势缓慢,但是却啃下了不少“硬骨头”,所以普京并没有采纳这种建议。然而,随着近期俄军在哈尔科夫地区出现大规模溃退,俄罗斯国内的舆论氛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进行全国总动员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就连俄罗斯官方媒体,也开始报道起了前线传来的负面消息。像俄罗斯家喻户晓的新闻主播谢列夫,就公开在电视节目上说,“过去一周可能是迄今为止最糟糕的一周”,俄军在乌克兰前线的“绝望战斗”仍在持续。
老莫判断,俄罗斯舆论风向的转变,应该是得到了克里姆林宫的默许。毕竟,谁也说不好,将来会不会真的走到全国总动员的那一步,所以提前进行一些舆论引导,让民众有个心理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内也有很多人在反对全国总动员,甚至是唱衰俄军,而这种声音,似乎也得到了官方的许可。比如俄罗斯最大的影视企业——莫斯科影业的主席卡伦·沙赫纳萨罗夫就公开表示,俄罗斯必须承认在哈尔科夫地区的失败,因为只有承认失败并得出结论,失败才有意义。
与发言相对委婉的沙赫纳萨罗夫比较,俄罗斯前议员纳德什丁的观点则要露骨得多,他直接扬言,在这场“殖民战争”中,俄罗斯赢不了乌克兰。因为俄罗斯缺乏发动战争的资源,而对手在经济和技术层面上得到了最强大国家的全力支持,面对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俄罗斯“绝对不可能战胜乌克兰”。
令人称奇的是,这样一番有抹黑俄军嫌疑的言论,居然是通过俄罗斯国营电视频道NTV发布的。换而言之,纳德兹丁得到俄罗斯官方媒体的背书,这背后传达出来的信号,确实有点耐人寻味。
老莫猜测,此举也许是莫斯科有意为之。因为普京的态度一直是,能不进行总动员就不进行总动员,这张王牌必须留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能用。所以他并不希望国内支持总动员的呼声占了上风,否则的话,就会形成舆论倒逼决策的局面,令政府失去转圜的余地。
特别是像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这样重量级的人物,都已经站出来支持全国总动员,要求将“特别军事行动”升级为“全面战争”的情况下,克里姆林宫所承受的舆论压力,就变得更为巨大。此时,仅仅靠普京发言人出面否认有总动员的计划已经有些不够了。为了取得民意上的平衡,俄官方就有必要放出一些相反的声音。
总体而言,当前俄罗斯仍然在朝着全国总动员的方向发展,只不过速度的快慢将由普京来把控。到了真正需要的时候,支持总动员的声音自然会压过反对总动员的声音。但考虑到接下来的三个月,是最难发动进攻的冬季,即便普京做好了总动员的准备,起码也得等到明年春季才会实施。那么在此之前,普京就需要一些信号,来提振国民的士气。比方说,帕特鲁舍夫的访华,以及上合峰会等。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西方国家也会加大对俄罗斯的宣传攻势,通过强调普京政府的孤立无援,来打击俄罗斯人对战争的信心。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握好舆论主导权,将是普京政府的一大考验。
新加坡的态度,往往可以视为一个风向标
对于未来的世界局势,老莫有一个看法想跟大家分享,那就是新加坡的态度,往往可以视为一个风向标。因为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本身就是一个大国博弈的“风暴眼”,任何地区的热点事件,都很容易牵扯到新加坡。所以对于新加坡方面发出的一些声明或警告,我们有必要予以更多的重视。
比如,9月19号,有外媒刊登了新加坡法律和内政部长尚穆根最新的一次采访记录。那么在这段采访中,尚穆根又一次表明了新加坡的态度,那就是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因为一旦选边站,后果将是“极具破坏性”的。
老莫注意到,尚穆根虽然强调新加坡不愿选边站,但是并没有说不会选边站。恰恰相反,他认为尽管选边站不符合新加坡的利益,但是要不要选边站,很多时候并不是新加坡自己能决定的。也许在某个时间点,新加坡会被迫做出选择。
老莫认为,尚穆根的这段话,其实饱含了许多深意。在他看来,可能要不了多久,中美之间或者美俄之间,就会爆发一场大冲突。到那时,是否站队、如何站队,根本就不是新加坡说了能算的事情。
那么,如果大国之间真的发生战争,新加坡会站在哪一边呢?答案很显然是美国。抛开新加坡和美国在金融方面的捆绑关系不谈,光是现在,美国就已经有权使用新加坡的军事基地,并且新加坡在美国境内也部署有武装力量,为的就是本土被攻占后,将来还有收复的机会。这说明,在新加坡眼中,只有投靠美国,才能在世界大战中搏得一线生机。新加坡的一切战略预案,也是围绕着战时与美国配合而设置的。
这种背景下,当新加坡部长尚穆根又一次发出新加坡不愿站队,但是站不站队,我们说了不算的警告后,老莫就不禁担忧,未来的国际局势可能会大不乐观。其中最有可能爆发危机的地方,就是明年开春之后的乌克兰。因为届时普京说不定会横下心来,发起全国总动员,以泰山压顶之势解决乌克兰问题。而作为报复手段,美国则可能会联合新加坡,在马六甲海峡对俄罗斯货船进行堵截和扣押。如此一来,美俄就将走到摊牌的那一步。何去何从,也就不再是新加坡所能左右的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