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4日 星期一

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再是阳光灿烂,青春无敌,也抵不过岁月的沧桑,纵观香港影界开埠以来,有多少明星曾风光无限,然而又有几人能够登顶巅峰?多少绝代芳华,随着时间长河的奔涌,都前仆后继地湮没在人们的视野之外,下面就来给大家一一展现下曾经在香港影坛早期红极一时的十大名伶

《绝世红颜、亚洲影后》--林黛 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原名程月如,1934年出生于南宁,1949年随父程思远移居香港,1950年入长城影片公司,1952年转入永华影业公司,后在新华、国风、国泰、电懋、邵氏等影片公司主演30多部影片,曾四次荣获第四、五、八、九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可谓一时无两、是同期成就最高的明星,令人惋惜的是,佳人终究为情所伤,1964年7月17日,年仅30岁的林黛走了当年阮玲玉的老路,在家中自杀身亡。1966年,林黛未完成的遗作《蓝与黑》再次荣获第十三届亚洲影展特别纪念奖

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主要成名作:《翠翠》;主演获奖影片:《金莲花》、《貂蝉》、《千娇百媚》、《不了情》等。1995年11月15日,香港邮政局推出一套四款不同面额的“香港影星”邮票系列,林黛是唯一入选的国语片女明星。由此可见林黛在香港影坛的重要地位。

林黛 的夫君是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深造时,在纽约遇见的前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之子龙绳勋,按如今说法也是一个红色富二代了,也算可谓门当户对了。但这个绰号“龙五”的花花公子,对林黛毫不吝惜,一味拈花惹草,花天酒地,整夜不归,为此林黛的婚姻极不和谐,吵架成为家常便饭,据传林黛的自杀并非成心,本是为了吓唬吓唬这个花心老公,谁知弄假成真,林黛生前死后都是香港妇孺皆知的社会名流,拥有数不胜数、远非一般当下所谓流量明星可比的粉丝。

林黛自杀的新闻迅速在亚洲各地成为头版头条新闻,各大媒体均以整版篇幅大肆报道,出殡当天更是极其隆重,香港几乎是万人空巷,所有的各界要人悉数参加葬礼,如此殊荣,令港督和众富豪们都感慨不已。

《顶级偶像、绝代佳人》--夏梦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原名杨蒙,1933年出生于上海,1947年移居香港,1950年加入香港长城影业公司,凭优异表现,成为其当家花旦,号称“长城大公主”,后转投凤凰影业公司,从影生涯总计拍片39部。成名作:《禁婚记》;代表作:《新寡》、《孽海花》、《日出》、《同命鸳鸯》、《金枝玉叶》、《王老虎抢亲》、《绝代佳人》等···

夏梦以貌美娇艳而风靡东南亚,堪称香港影坛第一代偶像派巨星。论成就和演技,夏梦稍逊同期的李丽华、林黛、尤敏、乐蒂和葛兰,亚洲影后、香港金像、台湾金马等等桂冠一个都没捞着,当然这与其所在的长城、凤凰皆为左翼文化团体,因而倍受时局排挤不无关系。但是论样貌、魅力 、知名度和号召力之综合指数,夏梦无人可敌。

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夏梦是有史以来唯一可以同大陆早期的影坛一姐胡蝶比肩的华人偶像派巨星。正如夏梦的超级粉丝金庸老爷子所言: “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据说,金庸笔下《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天龙八部》中的王语鄢,艺术原型正是夏梦。

夏梦1966年息影后移居加拿大,1969年返港经商,1978年创立青鸟电影公司,1982年监制的《投奔怒海》和1984年负责监制的《似水流年》分别荣获第二届和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80年代曾被港英当局推举为大陆全国政协委员。

《大器晚成、天皇巨星》--李丽华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1924年7月17日生于上海,原籍河北,出身梨园名门,父亲是京剧著名小生李桂芳,母亲是著名老旦张少泉。童年时代拜京剧名宿穆铁芬和章遏云学习京剧,1940年加入上海艺华影片公司转行拍电影,同年因主演电影《三笑》而小有名气。此后在多家影片公司混迹,拍片17部。1948年登陆香港,先后在长城、金马等公司拍戏,1952年落户邵氏,主演多部影片,很快大红大紫,成为邵氏早期的当家花旦,屡创票房纪录。是香港第一位华语片影后级演员,片酬最高达一部影片制作成本的2/3,被称之为香港影坛的贵妃。凭其主演的《故都春梦》和《扬子江风云》,荣获第二届和第七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演员。1954年曾创立丽华影片公司,并拍制过《一鸣惊人》等影片, 1957年又同著名演员兼导演严俊合作创办金龙影片公司,拍制过《游龙戏凤》等影片。

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1957同严俊结为银幕伉俪。严俊也是出身演艺世家,其堂叔就是早年大陆影视界赫赫有名的演员兼导演严华,他是名气更大的金嗓子周璇第一任老公。严俊的姑母也就是严华的表妹严斐,当时也是上海滩演艺界的著名演员。严俊先期曾经同当红巨星林黛双宿双飞,但最终却未成正果,被李丽华横刀夺爱,所以一向人缘极好的林黛,一直视李丽华为不共戴天的情敌。李丽华一生累计拍片140多部,是一位实实在在的高产明星,并且还是成功打入好莱坞的第一位华人女演员。1983年息影后移居美国。代表作:《杨贵妃》、《武则天》、《故都春梦》、《扬子江风云》、《万古流芳》等。李丽华出道虽早,但成名较晚,年逾30才开始暴红,在当时已是青春渐逝的熟女,演得虽好,但粉丝寥寥。所以,现今很多怀旧追星族很容易将其忽略,但实际上,论成就和艺术造诣,李丽华在香港影坛史上数一数二。

《出身不凡、玉女掌门》--尤敏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原名毕玉仪,1935年3月7日出生于香港,其父是堪称一代宗师的粤剧名伶白玉堂,表姑姐是香港早期大红大紫的粤语片明星任剑辉,与另一位粤语片明星芳艳芬携手驰名饮誉东南亚。尤敏1952年被邵氏影业公司罗致门下,主演十余部影片。1958年跳槽到“电懋”后,主演多部影片,曾蝉联两届荣获第六、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1962年荣获台湾第一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成为史上第一位金马影后1964年息影,1996年病逝,享年60岁。成名作:《人鬼恋》、《香港之夜》;主演获奖影片:《玉女私情》、《家有喜事》、《星星月亮太阳》。

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尤敏样貌清纯淑婉,甚是可爱! 被誉为第一代玉女掌门人。

《风姿婉约、古装天后》--乐蒂

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原名奚重仪,1937年7月24日出生于上海。这时候,正是日本大举侵华的时期,乐蒂的父亲就是在乐蒂临出生前夕被日本鬼子的炸弹炸死了。因时局动荡,乐蒂一家于1949年随外祖父举家移居香港。1953年,乐蒂加入了长城,首部公映影片是替夏梦做配角的《绝代佳人》,在长城总共拍片11部,但都是配角, 1958年转投邵氏,拍片21部。因主演《妙手回春》、《倩女幽魂》等影片而走红。其中《倩女幽魂》是邵氏着力打造的进军国际市场的重头戏,由邵氏第一代金牌导演李翰祥担纲,曾经入选第十三届法国戛纳电影节,好评如潮,迅速走红。1964年与邵氏合约期满后加入电懋,拍片9部。1968年12月27日,乐蒂因疑似自杀而逝世,但究竟是自杀,还是因为安眠药副作用其在噩梦梦中猝死,至今未解成谜。

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乐蒂事业如日中天之际,不顾其兄著名演员雷震的反对,于1962年下嫁邵氏喜剧明星陈厚。但婚后并不幸福。乐蒂素有“古典美人”之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及祝英台、林黛玉等角色都被乐蒂演了一遍,1962年荣获台湾第二届金马奖最佳女演员。代表作:《红楼梦》;主演获奖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多才多艺、曼波女王》-葛兰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葛兰原名张玉芳,1933年6月13日生于上海。葛兰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1949年移居香港后,改行经商。葛兰1952年加入泰山影业公司,主演了《七姊妹》、《青春儿女》等几部影片,1954年曾与好莱坞影帝克拉克盖博在美国影片《江湖客》中同台飙戏,因此日后还应邀赴美在NBC电视台登台献唱。由于才艺出众,逐渐名声大振。1955年被电懋重金挖走。在电懋主演的第一部影片《惊魂记》即获得第三届亚洲影展最佳女演员奖提名,1957年因主演《曼波女郎》而名扬天下。

1961年同港澳富商高福全先生结婚,1964年宣布息影。高福全是尤敏老公高福球的亲哥哥,因此葛兰和尤敏是妯娌关系。 葛兰一生拍片25部,数量不多,但精品不少。代表作:《唐伯虎与秋香》、《曼波女郎》、《千面女郎》、《教我如何不想她》、《啼笑因缘》等。

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有资料这样评价她:“在香港影坛,似乎很少有一位女明星像葛兰这样能歌擅舞,能擅演的,她横跨影坛与歌坛的双栖成就,当得上‘歌舞演三绝’的称号”。

《全能艺人、影坛淑女》--石慧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原名孙慧丽,1933年出生于江苏南京,后随家人迁居香港。1951年加入长城影业公司,号称“长城二公主”。主演的第一部影片是泰山公司摄制的《淑女图》,之后在长城公司拍片50多部,基本都是主演。其主演的《生死搏斗》曾在大陆放映,颇为轰动,因此石慧成为大陆观众最早熟悉的香港女演员之一。

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1954年与香港著名演员兼导演傅奇结婚,1980年息影。石慧和傅奇的女儿傅明宪也是香港影视演员,曾在古天乐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郭芙。息影后的石慧从事各种公益工作,曾任大陆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等多项公职。

石慧也是多才多艺,不但能演能唱,还能自编自导,尤其擅长民歌,还会弹钢琴。石慧因装扮朴素大方,形象淑女,深受观众爱戴。同夏梦一样,因长城的左翼症结,石慧也与任何奖项无缘。据传,石慧还因为政治问题,被港英当局关押一年之久。成名作:《一家春》;代表作:《龙凤呈祥》、《蟋蟀皇帝》、《生死牌》、《雷雨》等····

《英姿飒爽、古装美女》--陈思思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原名陈丽梅,1938年出生于上海,后举家迁往香港。1954年陈思思加入长城影业公司,号称“长城三公主”。陈思思因相貌欧化,古代装扮英姿飒爽,因此被称为古装美女。实际上,她也塑造不少现代形象。起初多演配角,1956年出演《鸣凤》女二号,开始引人注目,1957年主演《红灯笼》一举成名,博得三公主席位。1959年,在《长城画报》举办的香港国语片明星选举中被评选为“香港大明星”之一, 1963年因主演《三笑》而声名鹊起,从此受到观众热捧狂追。1965年主演《云海玉弓缘》,成功地转型为古装美女。因《三笑》中秋香的扮相俏丽可爱,所以自《三笑》70年代末期在大陆放映,陈思思从此在大陆观众的记忆里扎根,成为大陆几乎无人不晓的香港影星。

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1966年大陆开始文革,作为左翼文化团体的在港长城公司受到严重冲击,长城演员纷纷离散,陈思思奔赴台湾,加盟“荣坚影片公司”,拍摄过《一剑勾魂》等多部影片。1978年重返香港,加盟凤凰公司,主演最后一部影片《密杀令》,随后收山息影。陈思思从影生涯整30年,总计拍片30多部。成名作:《红灯笼》;代表作:《三笑》等,与几乎所有香港影坛影星迥然不同的是,陈思思息影后没有选择定居国外,90年代中期落叶归根回到了老家上海,2007年病逝,享年69岁。陈思思的第一任丈夫是香港著名演员高远,曾是凤凰公司的当家小生和台柱级大腕,1961年他们结成连理,曾经是令人称道不已的第一代香港版金童玉女。可惜好景不长,两人在1970年分道扬镳。

《唱跳俱佳、长腿姐姐》--叶枫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原名王玖玲,1937年10月19出生于湖北武汉,后移居台湾。1954年,美国环球公司赴台拍片招考华人少女演员客串,叶枫力挫群芳,脱颖而出,由于环球公司临时变卦停拍,使她的明星梦泡影般破灭。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叶枫同年随朋友到香港片场围观李丽华拍片时被星探瞄上,旋即被永华影业公司收归旗下,永华公司在香港数十家电影公司中实力处于中下游,主打业务是出租摄影棚和签约艺人,所以,叶枫在永华无片可拍,做了三年“照片影星”。 1957年永华被电懋兼并,从此叶枫变成电懋基本演员。同年参演轰动一时的重头戏《四千金》,因为领衔主演女二号,戏份颇重,立马跻身一线,一夜蹿红。

此后,叶枫吉星高照,越战越勇,1959年一年之内主演了《天长地久》等6部影片。1961年在于尤敏、葛兰联袂主演的经典抗战影片《星星月亮太阳》中,叶枫大放异彩,从此大红大紫。该片曾是香港十大卖座影片之一,叶枫也因为在此片中的优秀表现荣获香港华侨晚报选出的十大明星之一。之后,叶枫跳槽到邵氏,主演了《血溅牡丹红》等多部影片,1969年因为“改嫁门”的舆论压力而息影。

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叶枫相貌冷艳,身材高挑,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位典型的气质美女,因此,电懋特意为她量身定做了《长腿姐姐》,并在片中大秀其美腿,放映后,叶枫“长腿姐姐”的美名不胫而走。叶枫唱功极佳,自成风格,曾为多部影片配唱插曲(那时还没有主题歌、片尾曲之类)。流传下很多佳作,所以,现在很多歌迷都以为叶枫是早期的香港歌星。

叶枫的第一任丈夫是电懋小生张扬,1965年在拍《痴情泪》中,叶枫与同是台湾籍的比他她小4岁的英俊潇洒男主演凌云因戏生情,从此开始假戏真做,玩上了姐弟恋,不久即改嫁凌云。1989年,返台定居后的叶枫又与凌云离婚,再次改嫁年轻时代初恋情人,台湾知名运动员李南辉,究竟是叶枫水性杨花、用情不专,还是确属感情变故,缘分注定,只能见仁见智了,但随着叶枫近年移居美国,有关叶枫的绯闻话题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成名作:《四千金》;代表作:《长腿姐姐》等···

《娇俏可人、刁蛮辣妹》--丁皓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原名丁宝仪,1939年10月9日出生于澳门,1950年迁居香港。丁皓的父亲是一位军人,毕业于黄埔军校11期步兵科,曾任国军某部参谋长,所以孩提时代的丁皓一直过着军旅生活,随父母四处征战,足迹踏遍西南诸省,抗战胜利后曾旅居上海,还去过越南小住。另类的经历使丁皓养成了泼辣的性格,野味十足,现在看来,应该属于野蛮女友类型。

1950年,丁皓一家定居香港,从此,丁皓的漂泊生涯终于画上了句号。同年,丁皓考中了电懋演员训练班。1951年,丁皓在《青山翠谷》中扮演了一个江湖女侠,基本没人关注,但总算触电了,比叶枫的“照片影星”感觉爽多了。之后,又与大牌明星李丽华、一线红星葛兰等人合作,在《曼波女郎》、《天作之合》中当了一把绿叶。1958年因主演《小情人》而崭露头角,大放异彩,被香港《华侨晚报》评选为“年度十大影星”之一。因此,丁皓与同龄的白露明、苏凤一道,成为电懋力捧的第二代玉女。由于此片非常卖座,影响广泛,电懋趁热打铁,1961年,又让丁皓主演了一部力作《南北和》,获得空前成功。丁皓在剧中有很多刁蛮、顽皮、机智、撒娇的精彩表演,简直就是一个早期版的黄蓉,由于一反当时港台一贯的病态美女之常道,令人耳目一新,所以,该片当时风靡了港台地区,丁皓也从此跻身大牌的行列。

香港影坛百年人物图表之二——名噪一时的“十大名伶”

丁皓从影7年,拍片近20部。成名作《小情人》;代表作:《母与女》、《南北和》、《南北一家亲》、《野姑娘》等;

1963年,丁皓应邀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随片登台献艺,相当于现在的首映式,期间,结识了马来西亚富商林子焦,双方很快坠入情网,回到香港后,风华正茂,事业如日中天的丁皓,突然宣布结婚息影,令所有影迷万分吃惊。谁知好景不长,二人因性格不合而感情破裂,两年后,双方解除了婚约。于是丁皓再次复出,在《通天晓》和《黑牡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怎奈盛宴难再,昔日的伶俐可爱的“小情人”早被观众忘记。1966年8月,丁皓感到回无天力,遂偕子移居美国。1967年5月14日,丁皓手执爱子照片服毒自杀,年仅28岁。

上一篇新闻

出道20年,男友17任:萧亚轩的奶狗养成记

下一篇新闻

纯正的英伦之声,莎士比亚话剧《麦克白》亮相天津!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