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分析新加坡行动党与反对党优劣势的文章,一夜间成“爆款文”
前国会议员殷吉星(Inderjit Singh)。(海峡时报)
作者 张丽苹
710大选尘埃落定后,线上评论多,线下的高谈阔论也多,就连平日只看到老人打盹的组屋区乐龄角落,也成了热闹非凡的“议事厅”。
在网上,较受瞩目且广为新加坡网民转载的评论,就是前国会议员殷吉星(Inderjit Singh)(11日)晚上在面簿上刊登的两则各约1800字的英文评论。一天后的数据显示,上下文各有超过3200人分享,每篇的点赞人数也超过6200人。
殷吉星出身于一个穷困家庭,父亲当过司阍和巴士司机。殷吉星在1996年当选为宏茂桥集选区议员,从政期间也曾担任行动党副党鞭,2015年大选引退后,就定期撰写一些有关行动党的评论,一向敢怒敢言。
殷吉星在1996年当选为宏茂桥集选区议员,从政期间也曾担任行动党副党鞭,2015年大选前引退。(每日新闻)
这两篇贴文为何会引来那么多人点赞与分享?看看标题就能看出端倪。
第一篇:为何这是一个分水岭选举?新加坡人是如何投票的?竞选造势方式又如何影响选民?
第二篇:人民行动党和反对党面临的更深层问题,行动党未来该走什么样的路?
文内的观察与总结应该是击中了许多网民心中的想法与结论,因而引起共鸣。
在第一篇贴文中,殷吉星指出: 从本届大选投票成绩来看,人民行动党获得61.2%总得票率并非该党最差劲的表现,这个成绩比2011年大选进步了1个百分点。
新加坡人必须扪心自问的是:10年来,1个百分点得票率的进步,能否视为真正的改善?别忘了这届大选很多方面的条件都对反对党不利,而且每当行动党在危机期间(例如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举行大选,选举成绩总是出奇的好。
然而这次大选,我们却看到一些重大转变,也看到了新加坡人发出的明确信号。
一个例子就是马林百列集选区。
行动党马林百列“五男”团队(左起):谢健平、阀贺米、陈川仁、陈诗龙医生、唐振辉。(新明日报)
行动党团队的马林百列候选人明显比工人党那几名相对默默无闻的候选人更有经验,也展现出巨大的潜能,然而最终得票率却只有57%。对此,殷吉星说: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相信今天的工人党已经取得行动党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同等声誉。他们(工人党)在选民当中已得到品牌认同,被视为名声好、负责任的政党。”
不同年龄层的新加坡选民如何投票
殷吉星认为建国一代(约40万名选民)在这届大选应该有多达80%至90%将手中的票投给行动党。
组屋区居民(heartlanders)则应该有70%至80%投票给行动党。
这两群人是行动党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也对行动党心存感激,没有他们,行动党也许无法获得61%的总得票率。
投反对票的群体最有可能是年轻选民,尤其是千禧一代,殷吉星估计有多达50%都将选票投给反对党。他们向往多元化的声音、想看到不同意见的碰撞、不希望一党独大而且在没有足够辩论的前提下就推行政策,也不愿意接受行动党政府历来的官僚治国方式。
由于今年的竞选造势都在社交媒体展开,反对党这回很好地利用了社媒发出年轻选民高度认可的信息,成功拉票。相比之下,行动党的网上竞选方式就显得老套乏味。
还有一点就是,年轻选民看到行动党支持者不断攻击反对党候选人的人格,认为这是“肮脏的政治”,也促使他们用手中的选票来表达他们对行动党这种手段的不满。
殷吉星认为此次造成最大变数的就是那些步入中年、收入中等的夹心层。他们受过良好教育,当中有不少是专业人士、经理、执行员与技师(PMET)以及自由业者,他们有不少人在疫情中失业又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行动党的政纲并没有打动他们,反而让他们对第四代领导人的治国能力感到质疑,于是在反对党候选人较强的区域,就将票投给反对党。
竞选造势风格
殷吉星指出,选民普遍认为行动党在这届的造势期,将注意力都放在人身攻击、谩骂和人格诋毁等方面,加上各种警局报案、出动打假法(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令,POFMA)的手段,都让年轻选民感到反感。
相比之下,反对党在竞选造势时,给人的感觉就比行动党更有君子风度,只攻击政策,对事不对人。新加坡选民这次将选票投给反对党,也在释放这样的一个信息:
是时候在政治上展现宽宏大量,集中在讨论课题,并虚心接受善意的批评。
行动党在本届大选的一大问题就是:因小失大。只关注并忙着反驳反对党提出的个别课题:1000万人口、抗疫手法不到位等等,反而让行动党的整体政纲失焦,无法让新加坡选民很好地理解为何行动党的政纲优于反对党?
这个选举也让大家看到,大选前那几年有没有频密走访选区、深入民心才是拉票的关键。新成立的新加坡前进党最吃亏就在于他们大选前没有机会走访选区,所以最终一个议席也没能拿下。
陈清木医生(击拳者)领导的新加坡前进党虽然在2019年1月成立,候选人却在今年初才敲定并开始走访选区。(联合早报)
对政府和行动党领袖的信心与信任
殷吉星说,行动党在这次竞选并没有妥善应对反对党提出的一系列政策上的疑问,包括:
民选总统制度的修改;
修改宪法来举行大选;
2013年人口白皮书的后续问题;
外来人才课题;
政府组屋屋契问题;
毫无启发性的未来经济委员会报告。
加上新加坡贫富悬殊日益严峻、生活成本上涨、PMET失业等等,都让新加坡人,尤其是夹心层感到极度焦虑。然而行动党却没有抓紧时机在大选前和竞选造势期间纾解国人的这份焦虑感,导致选民对行动党失去信心。
虽然第四代(4G)行动党领导人不断重申他们一定会谦虚尊重地听取民意,但实际上,许多选民都不觉得这些第四代领导人的行动有显示他们履行了承诺。殷吉星说:
选民对于4G领导人的普遍印象依然是:高傲、精英主义者、天生的贵族,总给人一种“我们最懂”的态度。
如果第四代领导人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渠道,而不是只仰赖狭窄圈子的反馈,就能更好地理解新加坡公司与个人正面临的实际问题。
殷吉星指出,冠病疫情是一个可以让第四代领导人展现实力的机会。他们的努力大家有看在眼里,但表现却不能像2003年应付沙斯那般打上高分。在此次疫情的管理上,国人似乎对政府和领导团队完全失去信心。大选前的几个误判、录音门事件以及措辞不妥的行动党文告,都削弱了人民对第四代领导人的信心。
第四代领导人不能指望能继承上几代领导人的声望,他们必须靠自己的行动来博取人民的信任。这次若不是李显龙总理暗示他不会那么早移交政权给第四代领导人,然后让尚达曼国务资政讲解政府计划如何照顾新加坡人,行动党的总得票率可能会掉到60%以下。
反对党未来可走的路
殷吉星说,目前选民看到的是,不同反对党之间缺乏团结,似乎只注重于满足各自的利益。对这些反对党而言,要全面团结是不可能的,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让三大反对党巨头组成联盟,向选民证明他们有能力在国会里形成强有力的反对声音。一盘散沙对反对党一点帮助都没有,这次反而帮到了行动党。
2020年大选竞选期最后一天,竞逐阿裕尼集选区的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举手者)于7月8日带领竞选团队候选人贝理安、严燕松和莫哈默费沙走访选区内的高文熟食中心拉票。(海峡时报)
行动党这次几乎拿下所有的单选区(后港区除外),即使派出首挑大梁的新候选人也依然能胜出。反而在集选区方面,一旦遇到强劲的反对党候选人,就无法胜出,这显示集选区已不再是行动党的优势。
工人党在阿裕尼集选区的高票当选也显示了新加坡选民的成熟度。即使五名候选人当中有三人是非华族也不影响选民最终的决定。
行动党未来可走的路
殷吉星总结说,行动党首先必须检讨整体的形象。他们必须意识到在重要课题上,不可能有所有的答案,但只要全心全意付出与各社会阶层人民协商,就能找出解决方案。他们也必须意识到,犯错了,向选民道歉,选民会接受的,但一定要问责。年轻选民不希望看到一个高高在上的政府。
李显龙总理(左一)以行动党秘书长身份7月11日凌晨召开记者会总结大选选情。(联合早报)
在年轻选民看来,投票给行动党是赞同官僚主义,投票给反对党是投选了多元化和务实作风。他们想看到是具备愿景和创业思维,能够集思广益带领新加坡迈向未来的领导人,而不只是普通的经理人或顺从者。
最后,就是建立信任,这个任务是重中之重,对行动党而言,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再拖下去就不一定了。 看完殷吉星的这两篇长贴文,红蚂蚁长老笑着总结说,如果殷吉星下届大选也像陈清木那样过档到反对党阵营,可能就会很热闹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