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里的精髓,能给孩子带来什么?这所大湾区学校给出了答案
看点 新加坡教育以其出色的学术水平和国际考试成绩在世界瞩目,大火的CPA教学法更是成为世界取经的对象。那么,新加坡教育究竟厉害在什么地方?位于大湾区的广州新侨学校,作为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群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让我们看到了新加坡教育的精髓,在“扎实严谨”和“个性化”的背后,不过是一种对教育常识的回归。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周滢滢 编丨Jennifer
这几年,不少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家庭,开始将目光投向新加坡。
无论从哪一个维度来看,新加坡教育都称得上是可圈可点。
首先,其基础教育体系全球领先,PISA考试常年位居全球第一;
国际教育方面,其IBDP考试成绩的高分率和满分率全球瞩目;
此外,高等教育表现同样不凡,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都是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
这些还只是“面子”上的表现,新加坡的教育竞争力还体现在“里子”上。
比如,在世界各地掀起新加坡数学热,“CPA教学法” “新加坡数学练习册”这些新加坡特色,在中国家长圈里也非常火……
因为以上种种优势,不少家庭为了让孩子从小享受到优质、纯正的新加坡教育,不远万里陪读,甚至举家搬到新加坡。
外滩君前段时间还采访了两位陪小朋友去新加坡读书的妈妈,她们的孩子就分别去了新加坡的国际学校和公立学校。体验下来收获有很多,比如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让孩子视野更开阔;丰富的课程和社团活动,使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生长。
当然,异国求学路上,遇到的挑战也不少。两位妈妈发现,孩子在语言、交友、生活上的适应能力,其实没有想象中乐观;家长自身也得克服焦虑,更加注意和孩子之间的心理联结……
“如果在国内,就能体验到新加坡教育的精髓,岂不是就不用出国陪读,大费周章了?” 有此心愿的家长,算是等来了好消息。
外滩君获悉,在中国和新加坡战略合作的背景下,大湾区新诞生了一所中新合作的十二年一贯制国际化学校——广州新侨学校,去年开始招生。
广州新侨学校
这所学校来头可不小,它是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群联属学校。(想更多了解学校,文末可预约11月5日开放日活动,直接感受新加坡教育特色)
先简单介绍一下南洋华侨中学校群,它涵盖了新加坡的两大学府,分别是新加坡华侨中学和华中国际学校。
前者是新加坡的百年名校和世界级学府,1919年由爱国侨领陈嘉庚老先生创办,已培养了众多领袖级人物,还是牛津和剑桥除英国本土外最大的生源地学府;它也是无数新加坡优秀学子的梦校,每年只录取小六会考中总分最高的3%学生。
新加坡华侨中学
后者是一所提供IB国际课程的优质国际学校,每年的IB成绩和海外名校录取率世界瞩目,享有“顶尖IB名校”的美誉,毕业生同样被世界顶尖名校青睐。
新加坡华中国际学校
可以说,全面引进华中校群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广州新侨学校,从创办之初,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那么,新加坡基础教育的卓越性体现在哪里?新加坡教育和中国教育,在广州新侨学校又会发生怎样的融合?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窥探一番。
新加坡教育的精髓
能给中国孩子带来什么?
要说新加坡基础教育最显著的“基因”,那一定绕不开“学术扎实”这个词。
作为尖子生的新加坡,PISA几乎每年都名列前茅,这样的优异成绩,和新加坡扎实、严谨的教学密不可分。这种扎实严谨,体现在学科教育、师资力量等多个方面。
而广州新侨学校,不仅与华侨中学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精神一脉相承,更是扎扎实实地借鉴融合了新加坡教育的精髓之处。
1.大火的新加坡CPA教学法,让孩子爱上数学
众所周知,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已经成了一大特色,尤其CPA教学法更是广受好评,成了全世界取经的对象。
什么是CPA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Concrete (有形的、具体的、实在的), Pictorial (图像), Abstract (抽象),通过将一些数学概念进行直观、可视化的呈现,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思考过程具象化。在此基础上,将数学作为一种思维艺术进行学习,从小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CPA教学法
的确,很多孩子之所以陷入“数学恐惧”,主要原因就是将数学当成了一门记忆学科,只会套用公式,缺少生活化的数学启蒙,体会不到这门学科背后逻辑思考和推理的乐趣。
广州新侨学校的数学教育,在中国数学大纲的基础上,正是借鉴了CPA教学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比如,学习立体几何时,会花时间让学生亲手搭建不同大小的立方体模块,构建空间思维能力;
学习长度和面积时,需要小组合作去计算操场、足球场的面积;
学习体积时,用量杯来进行实际测量,鼓励学生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举一反三。
总而言之,要让孩子感觉到“数学是好玩的”,是可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重点在于培养数学思维,而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公式算法。
小学数学课堂
可以感受一下广州新侨学校的数学题,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数学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扩展思维和思路: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教学效果也是实打实的。
小升初来到新侨的姚同学,坦言自己曾是一个“数学渣”,CPA启发式教学让他发现数学没那么可怕。
“现在的数学老师在课上更注重推演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讲完数学题后,还会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一遍,这都和我以前的数学课非常不同。”
姚同学说,除此以外,老师从来不会忽视或歧视数学不好的学生,反而是经常鼓励和激励我们。受到老师的正向反馈,他现在对这门学科也是信心满满。
姚同学的感受还不是个例,他说自己身边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变化。
小学数学课堂
2. 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培养,“磨刀不误砍柴工”
新加坡教育真正厉害的地方,恰恰在于将一些最朴素的教育理念和常识落到了实处,是在“平凡中见真章”。
外滩君发现,这一点不仅在数学教育上有所体现,在其双语教育上同样如此。
在新加坡多文化的环境下,孩子们需要从小接受双语双文化教育,其英语教学法中也有很多值得借鉴,比如新加坡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推行的“英文学习与阅读策略计划”(Strategie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Reading,简称STELLAR)。
在广州新侨学校,也随处可见这套教学法的身影。初中部负责人林淑贞老师介绍说,这是一整套紧凑而严密的教学计划,重视英文阅读和写作,同时也注重听说读写上的平衡,主张为孩子提供语言学习的“支架”,帮助孩子一步步走向精确、严谨的学术英语水平,锻炼英语思维。
为什么说英语思维很重要?外滩君曾采访过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终身教授Paolo Uccelli,她就表示,在英语教学资源丰富的大城市,难倒中国孩子的,已经不是听和说的哑巴英语,也不是词汇量和语法,而是语言表达的精确性、严谨性、逻辑性和适当性。而这也是全世界学习外语的孩子的通病。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广州新侨学校在平衡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对英语和写作体系进行了严谨的设计。
在英文导读体系里,学生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持续的分级阅读训练,还会由老师带领,进行相应的英文阅读指导:拿到一本书可以怎么读?还可以读哪些类型的书?阅读过程中要抓住什么样的信息?
课堂上也会有很多阅读活动,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演讲”,将文本故事口头表达出来,习得使用规范的单词和语法,培养综合语感;通过小组合作,将打散的文章内容进行还原,掌握文本的内在逻辑顺序......
小学英语课堂
虽说很多学校都会强调“英文阅读”的重要性,但是有没有专门的导读课,还是会有天壤之别。
此外,广州新侨学校的写作训练也有一套严谨的教学法。它有三个阶段,“从全班写作、到分组写作、再到个体写作”,具体而言,是让孩子们一开始进行全班性写作,熟悉写作主体和工具;接着进行分组探究性写作,勾勒逻辑和框架;最后,每个孩子独立写作,进行内容优化和创新。
可以看出,这相当于一个由易到难、不断拆掉“脚手架”的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深化对写作的认识深度和掌握感。
这样的阅读和写作训练看似“费时”,在更长远的学术英语能力和英语思维培养上,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3.打开格局,站在全球优质师资的肩膀上
这两年国际教育圈都在感慨外教招聘难,甚至有些国际化学校正面临外教流失的困境。然而,广州新侨这所大湾区的初创学校,却在源源不断地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
作为华中校群成员,广州新侨学校的新加坡师资更是耀眼,他们大多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等名校,而且不乏在华侨中学、华中国际、新加坡莱佛士书院等顶级学府任教的经验。
比如,新侨教育督学潘兆荣博士,不仅是新加坡华侨中学原校长,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学管理和教育创新上做出卓越贡献,曾先后三次获新加坡总统颁发国庆勋章。
潘兆荣博士
而担任新侨教育智囊团顾问的许泽鸿博士,不仅是新加坡CPA教学法的创始人和推动者,还是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和发展署的数学首席专科督学。
许泽鸿博士
再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都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师资团队去落实。和新加坡对教师团队的精益求精一样,广州新侨学校也致力于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保证教学水平真正比肩“华中”。
除了和来自全球名校的顶级师资打交道,世界各地的大咖、学者、科学家们也会被请到校园里,成为孩子们成长中的“启明灯”。
就在一个月前,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就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给新侨学子带来了生动的一课。演讲结束,孩子们亲自向这位诺奖得主请教,“如何面对科研道路及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失败和挫折?后疫情时代我们将何去何从?”
新侨学校校园里,
与阿龙·切哈诺沃教授的专题对话
外滩君不由感慨,新侨孩子是多么幸福,小小年纪就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打开面向广阔世界的一扇窗,说不定就给未来埋下了一颗兴趣的种子。
好的教育里
不能只有单一的分数评价
今天的社会上,正出现越来越多的“空心病”和“躺平青年”,主要表现为他们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尽管考上了大学,甚至是名校,却对未来充满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激情… …
这也引起了反思:为什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这些理念,提了这么多年,却依然收效甚微?
其实,大家忽略了一只“看不见的手”,那就是评价体系。
长久以来,在“分数为王”的单一评价体系下,学生的生命中就只剩下了考试这单一面向。教育评价是一根“看不见”的指挥棒,它会决定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也会决定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在任何一个教育环境里,如果对学生只进行单一的、只有分数的评价体系,那么就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所谓的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可惜,今天很多学校依然没有重视“评估体系”的建设。正所谓“内行看门道”,虽然一所学校的评估体系,属于比较隐性的存在,不像课程、师资那样受家长关注,但是它却能够真正体现出,这所学校在追求什么样的教育,践行什么样的育人理念。
而广州新侨学校的“多元评估体系”令外滩君印象深刻。
它首先体现在对每一个孩子实施包括“学习力、领导力、生活力”的三维评估。
作为一所国际化学校,对“学习力”和“领导力”的重视,属于意料之内;但是学校特别强调“生活力”,并将它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却让人有点意外。
在广州新侨学校,“生活力”即生活教育,通过训练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进而为人生及未来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为此,学校还专门组建了生活中心,为孩子们提供一些不仅限于“劳动”的生活力课程,同时也会注重对心理的支持和引导。
的确,如果欠缺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健康强大的内心,所谓的学习能力和领导能力,也是空中楼阁,无法帮助一个孩子面对未来的挑战。
可以看出,对“生活力”的重视,不过是一次教育常识的回归。
在此基础上,学校也会通过多维度、综合性的课程和活动,塑造学生的“学习力”和“领导力”,培养“敢为人先的栋梁之才”。
新侨特有的“经世致用”课程,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经世致用”出自新侨学校 “己立立人,己达达人,饮水思源,经世致用”的价值观,这也是新加坡华侨中学创始人陈嘉庚先生的精神内核。
这一课程为学生提供很多实践机会,比如 7年级孩子在“性别平等”、“关爱残障人士”、“优质教育”等主题下,进行小组合作,挖掘身边能够做的事情。在这过程中,不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还会学习如何沟通与合作,如何解决冲突,培养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广州新侨学校的“多元评估”还体现在跨学科的评价体系。
因为孩子们的学习任务,通常是跨学科主题式的,对学生的评估角度也是多元化的。有学生可能会为残障人士特别制作一部自己翻译和配音的电影,有学生可能出了一份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究报告,还有的学生则呈现了一场关于“关爱女性”的演讲。
相对应的,老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可能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自主探究等多个方面。
在这样的跨学科体系下,学生可能需要花1-2个月时间去完成一份专题作业。这也要求学生从小提高时间管理、自主管理的能力,为将来大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充足准备。
除此以外,外滩君还发现有一个细节,很能体现广州新侨学校评估体系的特点,那就是“补考”制度——在评估中没能通过的学生,可以在下一学期进行补考,如果补考仍然没有通过,还需要再进行补考。
为什么要让学生一次次“补考”,而不是直接在成绩单中写上“评估不通过”?
执行校长王芳芳表示,在我们学校,不管是日常的考试,还是补考,都不是以考倒学生为目的,而是要帮助学生找到这一阶段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激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努力攻克这些难关。
听到这里,外滩君恍然大悟,这样一个小小的评估细节,不也正是新侨校训中“自强不息”的体现?
“ 留白教育 ”
帮助孩子认知自己、成就自己
新加坡对个性化教育的重视,在广州新侨学校则体现为更具特色“留白教育”,它也是新侨学校一个重要的培养理念和教学设计。
为什么要强调“留白”?在执行校长王芳芳看来,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一些独处的空间,一些漫无目的的时光。这些空间和时间看上去没有特别务实的用处,但其实有着最重要最根本的用处——认识自己,成为自己。
虽然听上去有些鸡汤,但却是更大的真实。我们看到,不管是英国的顶级大学录取,还是美国的大学录取,都会涉及到一个升学指导规划,其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学生认知自己,成就自己。
在美国顶级大学录取评估框架中,除了有高难度的课程体系、GPA、推荐信等,还要有能展现学生将时间精力投入到哪里的课外活动、文书等方面,这都更强调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探索。
适当的留白,才能让孩子有思考的土壤;尤其在中学阶段,孩子们的三观开始逐渐形成,如果学生的课表全部都被填满,他们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学校需要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去认真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希望得到什么,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真投入。
但是,留白不是放养。它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撒手不管,相反,需要学校投入更多。
如何支持“留白”?这就不得不提到CCA辅助课程(Co-Curricular Activities),也就是个性化的兴趣体验项目。国内可能觉得这是奢侈品,但是它在新加坡已经成了常规操作,与其他课程活动具有同等地位,并直接和升学挂钩。
广州新侨学校也继承了新加坡这一做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可自由选择的CCA项目,小学部开展有户外活动、古生物学俱乐部、手工艺制作、无线电测向、数学社、朗诵和演讲等活动;中学部开展有篮球、足球、羽毛球、时尚与设计、戏剧、园艺、管乐队、数学社、商学社、模型俱乐部、学习中心等活动……总之令人目不暇接。
不仅如此,学校对CCA辅助课程的重视,可不是嘴上说说,还要保证质量上乘,有一种“专业性”在里面。
比如,CCA足球课程老师,来自国内知名青少年足球训练俱乐部,其总监是日本现役国脚中岛翔哉、久保健英的老师。足球场地同样达到一级场地的使用要求,可以进行国家级比赛。
有一位家长是足球“发烧友”,周末经常带着孩子去踢球,有时还会组织球队比赛。孩子来到新侨学校之后,这位家长特地发微信给校长,说孩子不管是踢球时的跑位、意识还是技巧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令他大为赞叹。
其实,“留白教育”的真正意义,还在于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项目、体验式学习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最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广州新侨学校,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发起一些CCA辅助课程,学校则给予相应的支持。
有4位初一学生特别喜欢园艺,但是学校提供的CCA项目里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她们向生物老师表达了自己想要的诉求。于是,在老师的大力支持下,4位学生自主成立了一个园艺社,在校园里打造起一方小花园。
“如何中和土壤肥力,让波斯菊发芽?”“用什么样的土壤中和肥力效果好?”“小组之间怎么分配和协调不同的种植任务?”孩子们探索问题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跟着草木一起被滋养。
最后,给外滩君印象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要属一位孩子。她是一位去年转学到广州新侨学校的7年级学生,她说,自己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她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常有畏难情绪。但如今,在自由探索的“留白时间”里,她发现,学习原来是一件快乐的,富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很喜欢这里,每天学习新的知识、也在不断挑战自己。我就像海绵一样,在拼命吸收营养。”说起这话,孩子的脸上一脸自豪。
孩子的话语最打动人心。
了解完广州新侨学校,我们会更坚定一点:世上本无最好的教育,如果能够做到尊重规律、回归常识,让孩子收获一种更快乐充实的生命成长状态,足以称得上“好的教育”。
开放日活动预约
想了解更多广州新侨学校相关信息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预约开放日活动
(活动内容丰富,包括课程体验、校园互动、1V1 深度咨询、入学评估等)
开放日活动时间
11月5日(周六)9:30-17:0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