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聪明的一休:广东和中央台因审查放弃,成就了经典的辽艺版

20世纪80年代,无论是沈阳的街头,还是上海的弄堂、广州的小巷,都能听到孩子们哼唱动画片《聪明的一休》的这首主题歌。至今在互联网上只要搜索“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就会看到许多网站在以不同的方式介绍,并称之为“80年代的经典动画片”。几十年过去了,《聪明的一休》依旧为人们所怀念,辽宁电视台先后两次的译制功不可没。

聪明的一休:广东和中央台因审查放弃,成就了经典的辽艺版

1983年,全国电视台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困难——节目匮乏得厉害。当时各省级电视台都在为节目的事情头疼,好节目有限,各个台都提出需要节目。就这样,这次会议催生了第一次全国省台节目交流会议。后来,这个会议在辽宁召开,确定了交换节目的方式方法(这次会议的召开可以看做是电视节目交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一个起点)。

在会上,提出能不能引进点符合我国国情、积极健康的外国节目?但当时很多台都没有引进渠道。广东电视台说,他们现在引进了一部儿童动画片,反映日本一休小和尚的故事,他们有引进的渠道,但是译制上有困难,问其他台能不能译制。当时,哪个台也不发表意见,后来兼任辽宁电视台台长的副厅长靳韬光与具备电视剧制作和节目译制经验的张景芳同志商量后,认为辽宁台应该能够具备译制这部剧的能力和信心,因此接下了《聪明的一休》的译制工作。

接过这部戏,译制组请来了辽大教日语的教授翻译。翻译了几集后,就遇到了难题:一休是个日本的和尚,所以这部戏里有很多佛教的、唯心主义的内容。后来得知,广东电视台其实也译出了两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放弃的;这部戏中央台也曾经接触过,也因为这个原因没有通过审查。

聪明的一休:广东和中央台因审查放弃,成就了经典的辽艺版

面对这个情况,译制组没有轻言放弃。在查阅了大量有关一休的材料,仔细研读了译本后,译制组感觉这部戏在人物形象设计、动画制作,在友情、亲情方面,在教导小孩子如何认识社会、辨别善恶、勇敢机智等方面,都是很有可取之处的。明确了取舍,译制工作继续做了下去。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就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译制了,还得进行大量地改编。在《聪明的一休》第一部的52集中,中间有两集讲的是一休给新右卫门保媒的故事,这两集几乎就是重新创作的。这两集中,女方出题考试,原剧里用了很多日本的绕口令、字谜等,如果直译,不仅难翻译、难配音,而且中国观众将会不知所云;如果改成中国现成的绕口令,又很难和画面配合。为此,译制组将这两集的译制放到了最后,结合剧情、画面、口型编写了绕口令。后来厅里领导审看这两集片子的时候,没有看出任何“破绽”,可以说,译制组的改编是成功的。

再比如,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歌。原主题歌主要反映的是寺院生活的内容,和译制后的节目不贴合,译制组就请辽宁台少儿节目编辑祁南洋与音协的同志共同创作了歌词。相比起来,原来早起扫地打水、打坐念经之类的歌词,远不如译制组创作的主题歌这样积极向上、深入人心。

配音是译制工作的另一个难点。日语语速快、语句长,比如说“再见”,汉语是两个音节,日语就是四个音节,多这两个口型怎么办?除了在剧本和配音的时候就考虑到,在编辑上也费了很大功夫。原剧中有不少方言,怎样处理才能不失去其中的味道?从辽宁儿童艺术剧院请来的配音演员都是搞舞台剧出身的,怎样才能收敛表演腔,表现出动画片里生活化的感觉?最困难的是,《聪明的一休》出现的人物很多,有台词的人物就有二百来人,而配音演员只有九人。一人要为多名角色配音,音色、音型、语调要随着人物变换,甚至自己与自己“对白”,难度较大,怎样才能避免千人一声的情况?

聪明的一休:广东和中央台因审查放弃,成就了经典的辽艺版

辽艺《聪明的一休》全体配音演员在录音棚的工作照

为此,译制组和辽宁儿童艺术剧院的配音演员一起进行了细致的音型设计。比如,为一休配音的李韫慧同志,为在音型上能表现出一休的聪明伶俐、机智勇敢,她设计了几种不同音型,经反复试声才确定下来。一休的大师兄秀念,这个人物形像朴实憨厚,头脑简单,下巴大,说话不畅。陈大千同志为这个人物设计的音型,发音部位靠前,歪着嘴把声音送出来,这个音型与人物形像较贴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聪明的一休:广东和中央台因审查放弃,成就了经典的辽艺版

给一休配音的李韫慧

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有一些尝试后来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包括曾经向中国推销此剧的日本向阳社也大为赞许。

第一次搞电视剧译制,经验少,人手都是慢慢磨合出来的,技术设备也落后,可谓是困难重重,但是译制组只用了四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部52集动画片的译制工作。当时没有休息日,每天都干到晚上十点钟。

全部译制完成之后,除辽宁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先后播出外,全国大约有100多家省、市台播放了《聪明的一休》。播出后反响强烈,让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劳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参与创作的人员也都受益匪浅。《聪明的一休》在那一段时间成了辽宁儿童艺术剧院演出的保留节目,到哪演出,在正戏开演之前,要先演个一休的小段,不演观众都不同意!翻译剧本的辽大教授有一次到广州一个偏远的地方开会,出租车司机嫌远不愿意拉,当得知他是《聪明的一休》的翻译者时,高高兴兴地把他送到了地方,还没要车费。

聪明的一休:广东和中央台因审查放弃,成就了经典的辽艺版

辽宁儿童艺术剧院的同志后来反馈回来一个消息,说文化部少儿司的司长在一次全国少儿工作会议上说,中国应该多创作一些类似《聪明的一休》这样的节目给少年儿童看。辽宁省人大的部分代表曾经两次提议,要求重播《聪明的一休》。曾向中央台推荐过此剧的日本向阳社老板在看了辽宁台译制的《聪明的一休》之后,认为无论是对人物声音形象的把握,还是对人物个性化的处理等方面,都比原剧要好。

1988年底,《聪明的一休》续集52集也译制完成。《聪明的一休》续集先后在本台、中央台、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40多个省、市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电视台播出。时隔5年,《聪明的一休》仍然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媒体的关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了专访和评论文章。《聪明的一休》获1988年度全国第二届优秀电视剧制片奖,获辽宁省优秀译制片奖。

说起这部戏,也有遗憾的地方。《聪明的一休》是广东台引进后与辽宁台合作的,他们提出了三种合作方案,一是全部转让;二是双方合作、平分成本利益;三是广东拿钱,辽宁译制,广东发行,辽宁台有播映权。因为是第一次搞,而且当时缺乏经济意识,所以辽宁台选择了最后一种合作方式。后来看,是有点保守了,据说广东台靠这一部剧就收入了100多万元。

值得安慰的是,辽宁台和辽宁儿童艺术剧院积累了经验,培养了队伍。从此之后,辽艺迎来了动画译制的高潮和巅峰,书写了中国动画配音的一个传奇。

上一篇新闻

去新加坡私立大学留学需要多少钱

下一篇新闻

楼房低矮,满大街中文字,真实的新加坡就像中国小县城?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