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来源 :“ 人民陆军”微信公众号

作者 : 张圣涛、张旭航

12月20日,经陆军党委常委会研究审议,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揭晓

10名同志成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他们是:

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

杜富国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第80集团军某旅连长

李庆昆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第82集团军某旅副营长

候国领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第73集团军某旅连长

蒯 威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第77集团军某旅政治指导员

张尚年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新疆军区某旅二级军士长

刘加平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西藏军区某团副营长

杨祥国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北京卫戍区某团三级军士长

吕建民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教研室主任

钱立志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某试验训练基地高级工程师

冷雪冰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为深入贯彻习主席关于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等重要指示,适应新时代强军兴军、建强陆军要求,陆军党委研究决定,系统构建陆军表彰激励体系,区分楷模、标兵、先进三个层级,广泛表彰宣扬先进典型。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在整个表彰体系中层级最高,从今年起每年组织一次,每次评选10名标兵

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评选表彰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努力争当‘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旨在把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贯穿评选表彰全程,着力提升拓展评选表彰的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和价值内涵。通过评选表彰,深入宣传部队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培育“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生动实践和典型风采,激发官兵学强军思想、干强军事业的政治热情,凝聚践行强军目标、建设一流陆军的意志力量。

陆军党委首长和部队各级对评选工作高度重视,陆军司令员韩卫国、政治委员刘雷审定标兵评选工作方案,多次作出批示指示,直接领导评选活动。部队各级按照评选标准条件和程序要求,自下而上认真推荐参评对象。为确保评选结果的严肃性权威性,陆军成立评选工作委员会,从全军和陆军部队、院校聘请14名领导专家和基层官兵代表担任评委,公开公平公正组织评选。

11月26日,陆军召开“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评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从部队推荐的41名参评对象中,评选出30名标兵提名人选。随后,通过人民陆军报、陆军强军网和“人民陆军”微信公众号,发布提名人选事迹,进行集中宣传和投票。广大官兵和网友积极踊跃投票,汇聚了学习标兵、致敬标兵、点赞标兵强大正能量。官兵普遍反映,“评选活动意义重大、引领时代风尚,标兵提名人选事迹过硬、堪称时代标杆。”

12月10日,召开评委会第二次会议,各位评委自觉站上政治高位、立足陆军全局、注意综合衡量,充分考虑不同单位分布、不同专业领域、不同人员类型等因素,确保评出的标兵具有鲜明典型性和广泛代表性,最大限度激励广大官兵践行强军目标、建设一流陆军。大家集中审看视频短片,认真审阅相关材料,分组评审集思广益,综合评议凝聚共识,最后集中投票评出10名标兵建议人选和3名预备人选,报陆军首长批准后,提交陆军党委常委会审定。

经陆军党委常委会研究确定的杜富国等10名“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事迹都非常过硬,人人荣立二等功,5人荣立一等功,普遍受到全国全军表彰,既有爱党报国、忠诚担当的时代先锋,又有练兵备战、矢志打赢的精武尖兵,既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铁血勇士,又有敬业精业、无私奉献的道德楷模。他们都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时代先锋,是在改革强军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标兵模范,是陆军近百万官兵的杰出代表。

据了解,下一步,陆军还将下发表彰通报,举行颁奖仪式,深入宣传报道,全面展现“四有”标兵、强军先锋的时代风采,立起绝对忠诚、胜战打赢的时代标杆,强化投身强军、履行使命的责任担当,进一步推动习近平强军思想在陆军部队落地生根,加快推进新型陆军建设步伐。

标兵先进事迹

1

杜富国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标兵心语

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现在国家有需要,我们决不能后退半步;作为一名扫雷战士,就是要到战场一线去,扫雷行动机会难得,就应该站出来顶上去。

生死关头“让我来”(滑动查看)

“你退后,让我来!”这是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四队作业组长、中士杜富国面对死神威胁时的一句“口头禅”。

时隔1个多月,杜富国的这句话依然在战士艾岩耳边回响。面对笔者,艾岩的眼眶红了,哽咽着说:“是他救了我的命啊!”

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山高坡陡,灌木丛生,本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却处处游荡着死亡的幽灵。10月11日,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艾岩得救了,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

11月20日,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在杜富国的病房内,举行了一场庄严的仪式:扫雷大队领导宣读了南部战区陆军为扫雷英雄杜富国记一等功的通令。

杜富国1991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党。3年来,他1000余次蹚过雷场,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先后获得嘉奖两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一次,荣立一等功一次。

杜富国所在的云南边境雷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作业区最高坡度达到80度,即使世界上最先进的扫雷设备也派不上用场,只能人工用探雷器扫、用手排。

在马嘿雷场,战士唐世杰探到10多枚引信朝下、高度危险的火箭弹。杜富国让战友退到安全地域观察,独自上前处理。在八里河东山某雷场,班长刘贵涛探到1枚罕见而危险的抛撒雷。没等刘贵涛命令杜富国撤下时,他就抢先道:“班长,我来吧。”

“他就是这样,不管与上级还是下级同组作业,都‘强词夺理’争着上。”杜富国负伤后,刘贵涛回忆起这些细节,抹着泪说:“他其实是不想让别人冒险,这早已成了他的习惯。”

探雷器是扫雷兵的“手中枪”,为了早日奔赴扫雷场,杜富国将各种金属物埋了排、排了埋,把训练场的土地翻了个遍。他还和战友“背靠背”对抗,请别人随意埋设铁钉、硬币、弹片,通过斜放、深埋、混合、缠绕增加难度,以此训练“听声辨物”本领。经年累月,他熟练掌握了10多种地雷的排除法,将探雷器练成了“第三只手”。

老山地区,地雷、炮弹等爆炸物种类繁多、交织混埋、辨识难度大。“扫雷兵脚一滑,甚至一块石头滚过,都可能引爆地雷。”扫雷大队政委周文春说,官兵们在这样的雷场作业,每天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拔的是“虎口牙”,使的是“绣花针”。

2015年,杜富国申请到边境扫雷,父母一直很担心。3年多来,杜富国从不和家里多讲扫雷的事。杜富国负伤后,他的父亲杜俊来到儿子作业雷场,当他听了麻栗坡县猛硐乡乡亲们含泪的讲述,这位老党员愈加明白了儿子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又为何不愿退伍。

杜富国负了重伤,猛硐乡乡长盘院华几度哽咽:猛硐全乡共2万亩茶园,有8000亩在雷区,群众不敢进去耕种,只能撂荒。部队进驻当地扫雷后,已将三分之二以上的雷区土地安全地移交给村民耕种,目前已产生经济效益。他说:“我们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希望了。”

11月18日傍晚,由南部战区陆军与麻栗坡县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的“让我来——勇扫雷障为人民”主题文艺晚会在县礼堂隆重举行。麻栗坡驻地官兵赶来了,当地群众赶来了,能容纳近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杜富国的父母、妻子应邀出席。

每当舞台背景上出现儿子的身影,杜俊都会含着泪拿起手机拍个不停,也许他是想让曾经健全的儿子定格在心中。

杜富国妻子王静说:“我们结婚一年多,两地分居,离多聚少,他说我是他的‘小公主’,以后我就是他的眼。”此时,舞台背景上闪现出一个镜头:在医院陪护丈夫时,她拉着杜富国的胳膊,一只手从他袖口里伸了进去,当她摸到那光秃秃的胳膊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

杜富国是扫雷兵的骄傲,也是扫雷兵的代表。这群与死神较量的90后扫雷兵,始终把遗憾、愧疚和思念压在心底,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

2

李庆昆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标兵心语

走出国门方知祖国强大,透过硝烟才知和平宝贵,历经战火更知责任重大。我一定牢记重托、不负众望,用忠诚和热血担当起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神圣使命。

“蓝盔勇士”写荣光(滑动查看)

遥远的西非马里大地,战乱无处不在。一次巡逻归来,我维和分队的装甲车被不明身份人员围困在营区外。当车内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时,一名指挥员却钻出车外,一边指着军装上的国旗标志,一边用简单的法语比划解释,最终为整车人争取到平安返营的机会。

这个人,就是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侦察二连连长李庆昆,现任中国第六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快反中队中队长。两次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李庆昆都是主动请战。这背后体现的是一名革命军人对初心使命的坚守与践行。

2013年,李庆昆母亲重病需要照顾,在忠与孝的两难中,他选择先尽忠后尽孝,毅然走向硝烟弥漫的马里;2018年,已为人父的李庆昆第一个报名,出征时,他的儿子刚出生17天。谈起这些,李庆昆坚定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代军人手里,我们必须勇担使命、续写荣光。”

李庆昆出生在一个军人之家,爷爷是抗战老兵,二叔参加过边境自卫反击战。他是听着抵御外敌、浴血奋战的故事长大的,对军队充满崇敬和向往。入伍后,他来到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其前身是土地革命时期由方志敏、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的红军部队,长期积淀形成了“猛虎精神”“苏宁精神”。在红色传统熏陶下、英雄模范引领下,李庆昆在“兵之初”就认真研读《清贫》《可爱的中国》等红色书籍,不断汲取红色营养,这些都成为他初心不改、敢为人先的精神动力。

笔者见到李庆昆时,他戴着一顶维和蓝盔,身着迷彩服,胸前的军功章在阳光的映衬下闪闪发光。笔者感叹:“真是天生的特战精兵!”

“才不是呢!”旁边的一名战士说:“连长刚入伍时可是个大胖子。”

原来,刚入伍时,李庆昆体重200多斤,跑步跟不上、障碍过不去,体能考核排倒数。但军人家庭出身的他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为了闯过“体重”关,他坚持多喝水少吃饭,穿上棉大衣、大头鞋,再背上全副武器装具练长跑。

有志者事竟成。新兵下连时,李庆昆的体重减到155斤,综合成绩名列前茅,5公里武装越野更是全连第一。

有了这段刻骨铭心的新兵记忆,李庆昆在精武强能之路上奋勇向前:入伍第一年,他通过原军区的“特战精兵”认证,第二年打破集团军特种兵6公里武装奔袭纪录,第三年以全优成绩被上级认证为“猎人”“优等狙击手”;在“砺刃-2013”全军特种兵比武中,他忍着腰伤完成比武课目,取得3金1银1铜、总评第一的成绩。担任连主官的5年,正值部队改革转型,他带头学习新专业、研练新战法,换装当年就带领连队获得共同和专业课目比武双第一,连队更是年年被评为先进。

笔者翻看李庆昆的履历发现,他的前行每一步都有不怕牺牲敢担当的印迹。13年戎马沙场,李庆昆用全身17处伤疤塑造出一名铁血军人的好样子。

“庆昆,你要坚持下去!”2006年,李庆昆参加特战综合演练,不慎从12米高的悬崖跌落,昏迷不醒,鲜血浸透了他的迷彩服。

没承想,李庆昆仅仅在医院休养5天,便重新站在训练场上,37天后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特战精兵”认证。

“他是最有血性、敢担当的军人。”提起李庆昆,旅领导感触颇深。

执行维和任务期间,李庆昆作为指挥员始终战斗在最危险的岗位,先后带队执行应对游行冲击、护送联合国官员等任务280余次。每一次他都是乘坐第一车,站在第一排,负责最危险的方向。2014年5月19日,示威人群冲击联马团营区,烧轮胎、投石块、扔燃烧瓶,李庆昆被石块砸中,脖子上鲜血直流,但他一步也没有退缩,一直坚持到最后,守住了防线。

3

候国领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标兵心语

从新兵起,“铁心向党、敢打必胜”的“铁军”精神,就流淌在我的血液。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只有铆在战位上精武强能,为了荣誉血拼到底,才能对得起先辈,无愧于“铁军传人”这块金字招牌。

铁军传人勇夺冠(滑动查看)

参加国际特种兵比武,他所在的小组获13项课目中8个单项第一;参加全军特种部队比武竞赛,他助力团队摘得3金1银;先后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被评为“国际特种兵竞赛先进个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侦察指挥员”“特等射手”“优秀机降兵”。

谁能书写如此“精武传奇”?前身为“叶挺独立团”的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官兵骄傲地说:“我们的侦察营副营长——候国领。”

2013年7月,全军特种部队比武竞赛在塞北草原拉开战幕,来自各大单位的近百名高手汇聚一堂,其中大多是特战精英,竞争激烈可想而知。

比武开始了,携装定点跳伞是候国领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夜幕中,直升机悬停半空,候国领背负40多公斤重的战斗装具,敏捷地跃出舱门。

谁知,险情却不期而至。10多秒后,候国领发现高度表的指针未动。如何判断下落高度,何时开伞?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千钧一发之际,候国领沉着冷静,凭借经验默算下落时间,判断离地高度,在离地面约800米时,果断拉伞、开伞、滑落,化险为夷。

过硬,拼的是血性!战友们都这样评价候国领。在候国领看来,比武场上应该是血性和智力的综合比拼。

2016年5月,澳大利亚陆军轻武器射击技能大赛拉开序幕,作为中国代表队的参赛队员,候国领要和来自美国、英国等19个国家的360多名队员展开对决。远距离判距射击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比赛,参赛队员要在50至1000米的范围内,判断10个目标的距离,并对其进行射击。

轮到候国领上场,他突然一惊:前面几组选手为啥都在最远的一个目标上出现了失误?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其他选手的弹着点,大脑飞速地运转着。很快,他断定这个距离绝对不止1000米。

“砰、砰、砰……”几声枪响,候国领顺利击中前几个目标。到了最远这个目标,候国领瞄准了靶心,却没有急于扣动扳机。他一边用耳朵感觉风速,一边默默计算表尺比例,缓缓修正瞄准点。忽然间,只听“砰”的一声,远处的目标应声而落,他命中了!现场顿时一片欢呼。

果不其然,比赛结束,裁判员公布最远目标距离为1128米,候国领成为唯一一名击中这个目标的选手,拿下这一比赛的金牌。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同样发挥出色,在狙击手7个比赛课目中取得两金两银一铜的优异成绩。

今年7月,“国际军事比赛-2018”野战炊事比赛如期举行,候国领再次踏上了国际赛场,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他的身份不再是参赛队员,而是参赛队员的教练员。赛前,有人问候国领:“以前凭你个人实力,赛场夺冠肯定行,现在却是带着一支队伍,还行不行?”

事实胜于雄辩。在备赛的108天里,候国领不仅坚持和队员们同吃同住同训练,还把自己多年来总结的训练技巧和比武经验倾囊相授。无论刮风下雨,西餐制作、步枪射击等训练内容,他们每天雷打不动坚持。

为了强化女兵的体能,候国领还专门为女兵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训练套餐。慢慢地,女兵的体能水平赶上了男兵,女兵覃燕400米跑的成绩甚至达到了1分02秒……

最终,候国领带领的参赛队不负众望,在12个参赛国中取得民族菜肴、轻武器射击、战斗体能和西餐制作等全部5个项目的4个第一、1个第二,总评团体第二的好成绩。

当兵14年,候国领从旅里拼到了全军,从国内拼到了国外,用汗水拼出了荣光,用铁血拼出了品性,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精武传奇”。

前不久,单位组织身体检查,候国领的体检报告上写着不少伤病。战友关心他:“你身上的荣誉够多了,别那么拼了。”候国领爽朗一笑:“还得拼!从赛场夺冠到战场打赢,路还长着呢!”

4

蒯 威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标兵心语

作为特种兵,必须在战胜险难中提高本领,在生死考验中检验血性,这样才能成为孤胆英雄、胜战尖刀。在通往打赢的道路上,我将把每一天都当作是新的起点,始终保持着勇往直前的冲锋姿态。

一往无前赛“苍狼”(滑动查看)

初冬时节,某无人海岛,一场实兵对抗进行得如火如荼。

面对蓝军铜墙铁壁般的防守,红军破袭小组通过“蛙人”运载器潜行至一处高约30米的崖壁,在蓝军最意想不到的时间、最意想不到的地点隐蔽登陆,一举摧毁蓝军指挥所、炮兵阵地等6个重要目标,协助夺控分队夺占全岛,成功扭转战局。

这个红军破袭小组的组长叫蒯威,是第73集团军某旅“特战尖刀连”连长。

2004年12月,怀着到部队锻炼成长的美好愿望,蒯威参军入伍,分到了充满神秘感的特种部队,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来。

那时候,有着“绝境苍狼”美誉、时任特种侦察营营长颜启昌在国际比武中力挫12国精英夺冠的故事让大家心向往之。当听说单位即将组织第一届“猎人”集训的消息,蒯威第一时间递交了参训申请。

这之后,他早晨提前起床练冲坡,冲到两腿发软;中午推迟午休练单杠,拉到两手发抖;晚上别人睡了还加练3个100,直到汗渍在地上渗出人字形。

功夫不负有心人。蒯威顺利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年龄最小、兵龄最短的集训队员。

6个月的集训,他穿破3套迷彩服,磨坏4双作战靴。最终,不仅熟练掌握狙杀、潜水等20多项特战技能,还在结业考核中拿到总分第三,被评为“全优猎人”,实现了他的“特种兵之梦”。

2008年,蒯威和14名战友跨出国门,到土耳其特种兵学院学习深造,与20多个国家的特种兵同台竞技。

“魔鬼周”训练中,蒯威不慎拉伤膝盖韧带,集训队安排他康复休养,外籍队员不屑地说:“中国特种兵,也就这样嘛!”

轻蔑之言,如钢针锥心,让蒯威彻夜难眠。次日,他强忍疼痛扔掉拐杖,执意上训练场。面对炼狱般的淬炼,蒯威没落一个课目。

3个月后的一次对抗演练,中国组担负潜伏任务。蒯威和14名中国队员不携带任何给养,全副武装伞降至安卡拉某山地,仅靠一个指北针,持续行军3昼夜至潜伏点。

夜幕降临,气温骤降,蒯威拉伤的韧带被冻得阵阵绞痛,但他始终聚精会神,用红外观测仪死死盯住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情。

“准备战斗!”拂晓时分,数十个身影进入视野,蒯威下达命令,中国组潜伏的3个点位同时开火,居高临下一举歼灭蓝军。这次潜伏战斗,后来成为这个学院山地作战的典型案例。

蒯威当班长第一年,单位组建“猛士集训队”,选拔尖子参加全军特种兵比武。他获得陆地课目总分第一,光荣入选。

比武不光要陆地能战,还要空中能飞、水中能潜、三栖过硬。最难的是他之前从未训过的伞降课目。

蒯威坚持从零起步,很快通过圆伞实跳。眼看比武的日子越来越近,队领导找到他说,你想参加比武,按部就班肯定来不及,除非直接跨级跳翼伞,关键看你敢不敢。

他当时想都没想就说“敢”!那天,身处1500米高空,机舱门打开刹那,冷风裹挟着巨大的机器轰鸣声猛灌进来,他顾不得多想,就按规定动作跳了出去。那一刻,他热血沸腾,最终成功着陆。

2015年,在某海域举行的海上“动对动”射击比武中,导调组刚拉响防空警报,船体就随着大浪剧烈晃动起来。

“敌机来袭,迅速卧倒!”指令下达,一个大浪再次打来,一名队友脚底一滑,眼看就要摔倒,蒯威不顾自身危险扑救过去,鼻梁骨硬生生地磕在船壁上,鲜血涌满整个脸颊。

简单处理伤口后,蒯威咬着牙拉响枪机送弹上膛。“砰!”机枪强大的后坐力将蒯威脸上的血花溅到甲板上,但他浑然不觉,射击比武结束时,他才发现自己趴的甲板处已有一大片殷红血迹。

最终,在这场7个课目的比武中,蒯威和战友们以“5个第一、2个第二”的好成绩力克对手。

2015年,蒯威所在连队被原南京军区授予“特战尖刀连”荣誉称号,2016年,蒯威成为“特战尖刀连”连长。上任两年来,他带着全连官兵先后转战东南沿海10多个海岛,圆满完成30余次实兵演习任务。

5

张尚年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标兵心语

搏击过风雨,才能读懂天空的美丽。12年军旅生涯,12年风雨兼程,身为一名光荣的陆航飞行员,我用青春热血在蓝天描绘军旅画卷。机舱是战位,天空是战场,只要祖国一声令下,无论关山险阻,无论征途漫漫,我愿做一只战鹰,奔赴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铁翼飞旋搏长空(滑动查看)

初冬,四川群山的清晨阴冷刺骨,薄雾笼罩下的某机场,一架架战鹰陆续升空。

“600米,700米,800米……”穿越厚厚的云层,直升机到达指定高度,接到地面指挥“可以投放”的信号。“准备!跳,跳,跳……”伴着伞降教员急促的口令,一个个身形矫健的特战队员跃出舱门。朝霞映红长空,战鹰迎风飞翔,如一支画笔,为蓝天点缀朵朵白花。

这是某陆航旅执行伞降投送任务的一幕。在此次任务中驾驶头机的,正是该旅攻击直升机二营六连飞行员张尚年。

时间回到2013年5月22日。这一天,对于第77集团军某陆航旅官兵,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就在这一天,习主席视察慰问原第十三集团军某陆航旅,全体飞行人员和立功受奖代表在战鹰前接受主席检阅。刚刚完成芦山抗震救灾任务的张尚年,也在队列之中。

“习主席亲切握着我的手,叮嘱我说,抓紧把婚礼办了。”那一刻的激动心情,张尚年至今记忆犹新。

就在一个多月前,四川芦山发生7级强震。当时,张尚年与妻子李娟的婚礼正在进行。“道路交通全部损毁,地面救援力量无法进入……”看着手机短信中的灾情,这位曾执行过汶川抗震救灾任务的优秀飞行员敏锐地意识到:一场空中生命保卫战即将打响!

“灾情就是命令,我马上归队!”张尚年向亲友稍作解释,立即开着婚车返回营区。震后50分钟,张尚年穿着婚礼礼服出现在机场塔台:“首长,我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有经验,请求参加此次任务!”

芦山灾区山多、雨多、雾多,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有的重灾区地处山谷,空间狭窄,顺风速度大,山间还横着许多高压线,每次飞行都是巨大挑战。任务期间,张尚年与战友们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不断挑战生疏险恶地形、复杂多变气象和生理心理极限,把一条条陌生航线变成了“空中救援通道”,成功抢运危重伤员17人,转运物资1吨,打通了7个“生命孤岛”,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

任务结束,该旅为张尚年和李娟补办了一场简单而特别的婚礼。几年来,习主席对一名普通陆航飞行员的关爱,一直深深鼓舞着部队全体官兵,也给了张尚年奋进前行的强大动力。

2015年9月,张尚年受命执行新机型高原试飞任务,面对全是新设备的驾驶舱,他丝毫没有退缩。在反复实践和刻苦钻研中,他感到:战机要突破海拔高度差,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若不能扫除这片盲区,战场制胜就是一句空话!

为此,张尚年和战友们在航线地图、气象资料完全空白、缺少地面设施保障的情况下,大胆尝试山头着陆、山谷飞行和超低空编队飞行等高难训练课目,主动同空军指挥所、雷达、电子、特战等部队建立训练协作机制,利用联合演练等时机进行信息平台建立、攻击、机降、破袭、侦察等课目演练,探索出高原高寒地区飞行组织指挥、战术训练和装备保障等方面经验……实战环境中的危局、险局、困局,被一个个解开。

入伍以来,张尚年先后参加过2008年汶川和2013年芦山抗震救灾、联合战役实兵演习和朱日和跨区基地化训练等重大任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克敌制胜,一次次挑战自我,张尚年用行动不断刷新着自己的胜战纪录,亮剑高原战场的本领更硬、底气更足。

铁翼飞旋搏击长空,穿云破雾永不迷航。“蓝天就是战场,机舱就是战位,我将始终牢记主席重托,做一只时刻闻令待发的战鹰!”张尚年坚定地说。

6

刘加平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标兵心语

个人成长进步是党培养的,荣誉是组织给的,成绩是属于集体的,工作是应该干好的。唯有感恩感激之心永存,竭尽全力让电磁利剑永放光芒,在信息战场上“经略时空,决胜无形”,才是对组织最好的报答。

打赢路上金铆钉(滑动查看)

这是一个决定下步多种信息化装备列装生产的会议;这是一个专家满座却仅有一名士官代表参加的会议。

暮春,陆军组织的某类信息化装备定购评审会在北京召开。一名士官结合实践经验大胆提出的“增加某固定装置”“配备维修转接板”等合理化建议,受到厂家和与会代表的高度肯定。主办方决定,增补其为专家评审组副组长,参与下一阶段装备定型采购评审。

这名肩扛二级军士长军衔的士官,就是新疆军区某旅支援保障营装备保障队技师刘加平。入伍23年来,他努力钻研信息化装备维修技能,不断攻克装备技术保障难题,9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3次,先后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士官”“陆军优秀共产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

刘加平出生在红色革命老区——山东日照,听着长辈们讲述抗日战争年代的红色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从军报国的种子。1995年,不满18周岁的刘加平踊跃参军入伍,来到了祖国的西北边疆。

由于只有初中学历,刘加平格外珍惜连队每次教育学习机会。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进……所有这些都深深感染着他,激励着他爱党信党、忠诚报国。

入党,是刘加平当时最大的愿望。尽管只是个新兵,他先后两次向连队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考入士官学校后的4个学期,他每学期都向组织递交一份入党申请书。直到2000年6月9日,已经写了6封入党申请书的刘加平光荣地加入党组织。

2000年7月,刘加平从士官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单位,面对不对口的专业和完全陌生的岗位,他也曾感到不知所措。

装备维修,操作是基础。刘加平白天跟着到外场训练,晚上对照装备说明书,一张张电路图研究,一个个元器件查看。仅半年时间,他就拆解了上千个装备器件,测试熟记了上万个元器件参数,熟悉掌握了10余本信息化装备电路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5月,在全军专业技能比武竞赛中,刘加平一路过关斩将,以理论成绩满分、排障比第二名快十分钟的绝对优势,夺得某型电子对抗装备维修项目第一名。

成绩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战友们说,为了弄懂一个原理,刘加平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经常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备赛期间,他给自己制订了“每周训练6天,每天不少于14小时”的计划。

这些年,刘加平所在的单位历经两次扩编,大批信息化装备列装,他总是第一时间钻进装备率先学习,如今已熟悉掌握单位20余种主战信息化装备的操作,并精通维修。年初,某厂家研发人员到部队巡修,临走时跟部队领导说:“走过这么多单位,从没见过像刘加平这么细心的。有他在,你们的这类信息化装备维修不用担心!”

刘加平意识到,作为装备维修技师,不仅要确保装备随时保持良好的战技性能,挖掘装备潜能也是职责使命所系。为此,他带领技术骨干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开发出一套自动系统,成功将不同型号装备间的数据传输时间由20秒缩短到20毫秒以内,大幅提高了装备的战技性能。

战斗力的需求,就是刘加平革新的方向。针对某型装备存在受季节变化影响大、频繁操作易出现故障的问题。他开发出一套模拟训练系统,不仅外观与实装一模一样,还实现了多种信号模拟、训练、考核和教学等功能,解决了部队长期以来的训练难题,这一系统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

创新无止境。这些年,刘加平一边维修装备,一边研究装备革新,先后收集各类环境下主战信息化装备技术参数10余万条,提出革新建议60余条,参与完成10项科研项目,9项科研成果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7

杨祥国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标兵心语

在我们边防部队,有两种人最受尊重:一种是巡逻路走得多的,另一种是为单位争得荣誉最多的。这也时刻提醒我们这些戍边人,永远都不能行远忘初,忘了自己是从哪里出发的。

“铁脚板”下写忠诚(滑动查看)

高原寒冬,层林尽染。

“杨班长又回来了!”11月中旬,杨祥国再一次申请征战阿相比拉生死巡逻路。

营长余刚告诉笔者:“巡逻有杨祥国在,大家的安全就又加了一把锁。”

历经3天2夜,巡逻小分队圆满完成巡逻任务,杨祥国又一次和战友并肩作战,用铁脚板丈量对祖国的忠诚。

在边防部队,有两种人最受尊重:一是巡逻路走得多的,二是为连队争得荣誉最多的。于是,新兵下连不久杨祥国就申请巡逻,一走就是13年。

杨祥国所在连队的巡逻路,在西藏军区距离最远、道路最险、条件最苦。全长160多公里的路程,需负重近40公斤,攀行5天4夜,翻越5座海拔4500多米的雪山,涉险九道拐、绝望坡、老虎嘴……

一次,连队安排他到山南大医院体检,医生瞅着严重变形的脊椎X光片直摇头,“不能再这样负重了,会出大问题的。”然而,杨祥国回到连队后藏起诊断书,再次出征。因长期负重导致脊柱严重变形,身高比入伍时矮了2厘米。

瘦削黝黑,一口重庆腔,笑脸上俩酒窝格外惹眼……笔者面前的军队人大代表、西藏军区山南军分区边防某团副营长杨祥国,虽然历经高原风雪的洗礼,眼神中却始终闪耀着雪域边防军人特有的赤诚和坚韧。

其实,杨祥国的军旅生涯并非一帆风顺。

2007年,拥有两个三等功的杨祥国有了第一次提干机会,意外落选的他并没灰心丧气,而是屡次建功巡逻路,被西藏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年底再次荣立三等功。

2009年,杨祥国又有了一次提干机会,团党委专门开会研究,结果因“超龄15天”再度遗憾错过。他说,“作为党员就应该服从组织安排。”

2014年9月,四级军士长杨祥国终于破格提干,在前往陆军院校深造前,面对党旗承诺“学习归来一定再回边防”。

军校学成归来,他第一件事就是向组织递交申请征战生死巡逻路。虽阔别已久,但杨祥国对这里太熟悉了:河流哪里深哪里浅,该采取什么方式通过;路上哪里有暗冰,需要匍匐慢行;哪里容易滚石,应快速疾行……

在山南军分区军史馆里,有一张醒目的照片,是习主席与杨祥国握手时的留影。2014年6月,在第五次全国边海防工作会议上,杨祥国被授予“卫国戍边英模”荣誉称号,受到习主席的亲切接见。

细数杨祥国的荣誉,满满一箩筐:3个三等功,2个二等功,原成都军区班长标兵,各级优秀共产党员,2个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全军“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军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卫国戍边英模。

8

吕建民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标兵心语

兵字头上是个“斤”,必须勇挑千斤担;兵字脚下“两条腿”,必须脚踏实地行万里。作为一名防化兵,经常与毒魔打交道,稍有不慎便会有生命危险,必须练就“观侦防消全都会,训用管修皆在行”的过硬本领,才能在遇有险情时能够果断亮剑,克敌制胜。

危险时刻“我先上”(滑动查看)

这是北京卫戍区某防化团组织的一次年度军事比武,一大批“侦毒尖子”“洗消能手”展开激烈角逐,多项训练成绩被刷新。走下比武场,不少参赛选手不约而同地说道:“我是吕建民的兵。”

吕建民何许人也?该团三级军士长,中等个头,偏瘦的身材,目光炯炯有神,透着一股英雄气。入伍18年来,吕建民始终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人生追求,苦练基本功,钻研新装备,探索新训法,先后10多次出色完成泄漏化学品处置、剧毒危险品押运等任务,是官兵公认的“防化尖兵”。

尖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入伍之初,吕建民身材瘦小,在一些体能课目训练上,与战友差距较大。为了赶超战友,他主动给自己加大训练强度,最终夺得全团综合排名第一。从那时起,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当兵就要当尖兵。

吕建民所在团装备着全军最先进的专业救援装备,但要练就“降魔除瘴”的硬功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面对化学毒剂类型多、特性纷繁复杂等困难,吕建民苦练加巧练,仅用一年时间,就熟悉掌握了170种专业装备的操作使用,练就了“侦得准、消得净”和“一口清、问不倒”的过硬素质,成为响当当的“全能选手”。

2010年,吕建民随队赴新加坡参加“合作-2010”联合训练,新加坡一名准将随手从17种洗消装备零部件中拿起几件向吕建民提问,他对答如流。面对这位“考不倒的中国士兵”,准将竖起了大拇指。

这些年,吕建民坚持瞄着今天的训练苦练,更瞄准明天的打仗攻关,总结出“看水识毒、观叶知毒、见色判毒”等技巧,对5类9种毒剂的特性了如指掌。

吕建民反复试验,摸索出不同地域、照明、风向等条件下洗消不同装备的最佳数据,先后打破对未知毒剂侦检、大型装备洗消等5项团队训练纪录。他说:“要做到战场管用,必须把每招每式都练成能制敌于死地的绝招。”

炮弹在怀,步步惊心。吕建民每走一步,都会从指缝中掉下一些锈渣。30米路程,吕建民足足走了5分钟。将炮弹放进密闭箱的一刹那,吕建民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接下来,他又亲手将另外两枚炮弹安全送进了密闭箱。

“千日备战千日难,万次操作万次险。”作为应急救援的尖兵,吕建民常年涉险却毫不惧险,在一次次排除险情的过程中,锤炼了“防化尖兵”的血性胆魄。

2015年,该团代表中国防化兵首次参加国际军事竞赛,已过而立之年的吕建民主动申请担任教练员。很多人好心劝他:首次参赛,如果集训队拿不到好的名次,岂不砸了你的招牌?

“我就想通过比武,为团队培养更多打胜仗的兵。”面对比赛全新的科目,吕建民白天带着队员边研究边训练,晚上加班设置场地、拟制训练计划。队员陈俊卓临赛前压力比较大,吕建民像兄长一样开导他,帮助他轻装上阵。最终,陈俊卓取得道路侦察第一、特种驾驶第三的好成绩。

吕建民就是这样一个痴迷于打胜仗的兵,对他来说,研究打仗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9

钱立志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标兵心语

以高质量的教学推动高水平的科研、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学,实现教学和科研双轮驱动,是培养造就精武胜战军事人才的关键。面对日新月异的军事变革浪潮,作为军中执教者,只有把今天的课堂当作明天的战场,让为战教战、谋战研战成为核心理念,坚持严谨笃学、开拓创新,逐梦时代浪潮,方能培育出制胜未来战场的优秀军事指挥人才。

给炮弹安“千里眼”(滑动查看)

火炮,这个从机械化战场走来的“战争之神”,置身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能神威不减,更胜当年?这个目标深深扎根在钱立志的脑海,成为他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

近年来,钱立志带领一支陆军首批重点扶持的科技创新团队,始终瞄准军事技术发展最前沿,坚持找最硬的仗打、向最难攻的山头冲锋,开辟出一条以智能弹药制胜未来战场的科技强军之路。

面对困难与挑战,怯弱者驻足,勇敢者奋进。为了探索这条前所未有的智能弹药创新之路,他先后3次转行、4次改变研究领域、在6个教研室工作过。这些年,他构建完成我国第一个无人机本科专业理论体系,攻克伞降无人机应用等10多项重大技术难题,相继研制出一大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弹种,成功实施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次依托无人机进行的炮兵实弹校正射击。

“未来战场,发现就意味着摧毁,打得快、打得准、打得狠,才能克敌制胜。传统侦察手段已经滞后,迫切需要实现军事侦察的无人化、精准化。”采访中,钱立志介绍了自己研究的一项课题《某型图像末制导炮弹研究》:“我们设想,能不能在炮弹上实现全程摄像,把炮弹当成特种侦察兵?”

起初,钱立志提出这一构想时,很多人都感到匪夷所思,因为炮弹在爆炸瞬间释放出来的能量,足以摧毁任何摄像器材。“没有异想,哪有天开。”钱立志在充分调查研究后,拿出了一份长达20多万字的可行性论证报告。经过艰苦卓绝的攻关,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抗过载技术等多个世界性难题,使传统炮兵作战样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据了解,这些年,钱立志相继主持研制出拥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智能弹药。他爬过一座座山头,攻克一道道难关,把一个又一个的“异想天开”变为现实。

为人师者,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提起钱立志的科研创新团队,人们都会由衷地感叹“人才济济、精英荟萃”。有人粗略统计过,全军无人机分队专业技术干部队伍中,有一多半是钱立志曾经教过的学生。“第一时间把最新理论带进课堂,毫无保留把最新成果带给学员。钱教授的课堂,就是走向未来战场的集结地。”谈起钱立志,学员们的语气里满是敬意和钦佩。

作为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钱立志到底有什么魔力?

“钱教授不仅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更有过人的品格修为。”有一回,几位年轻教员在研究某项课题时遇到瓶颈,需要借助钱立志研究成果中的相关技术才能解决。钱立志得知后,主动上门悉心指导,使该课题很快获得突破性进展。申报军队科技进步奖时,大家一致要求钱立志署名在前,却被他婉言谢绝。

宁全利是钱立志带的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钱立志便让他参与某项全军重点科研项目,还让他提纲领衔两项重点课题研究,自己则给宁全利当起“助手”。就这样,宁全利毕业不到半年,就成了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还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全军优秀教员、全军院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首批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百名英模人物”,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3次……这些年,荣誉纷至沓来,钱立志悄然把厚厚的证书锁进了柜子。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才是方向。“如果把团队比作一个系统,每个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要想整个系统运转良好,就必须集中各方智慧和力量。浮名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明天的胜利。”钱立志如是说。

10

冷雪冰

快讯|陆军首届十大标兵揭晓!东部战区陆军蒯威榜上有名!

标兵心语

作为一名军队科技干部,必须始终胸怀试训为战、鉴定保战的崇高使命,砺剑把关、锐意攻关,戮力打造好用管用耐用实用的致胜利剑,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匠心雕琢“磨一剑”(滑动查看)

枯黄的草原深处,一间白色测试方舱安放在某型火炮发射阵地后方30米处,火炮发射的轰鸣震得方舱玻璃“哗哗”作响。方舱内,一名大校仿佛浑然不知,正目不转睛注视着屏幕上刚刚生成的弹道曲线。他,就是某试验训练基地高级工程师冷雪冰。

入伍25年来,冷雪冰主持完成新型武器装备测试任务800余项,解决重大试验难题50余项,先后获全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3次,被陆军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作为军人,不能忘了服务打赢的天职;作为基地的科技工作者,不能忘了试训为战的初心”。冷雪冰如是说。

2002年,冷雪冰在某型靶弹测量任务中,发现本应平滑的弹道速度曲线有异常起伏。为了探明原因,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条件下,他和战友们经过数据挖掘比对、反复举证分析、求教专家学者……最终走到了雷达研究的最前沿领域——微多普勒效应。

弹道无声,匠心磨剑。冷雪冰告诉笔者:“当时试验条件简陋,我们就自主研制简易试验设施;没有训练器材,就自主开发模拟系统。”经过12年持续攻关,2014年,他们的创新成果获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远程压制、防空反导和装甲突击类武器的不同种口径、弹药的试验测试任务中。

冷雪冰始终秉持“设计装备就是设计未来战争”理念,他以精准的数据和精确的评价,赢得“弹道线上检测师”的美誉。

外弹道测试属靶场高精度测试,是确保武器装备试验鉴定质量的核心环节。2015年,某型武器进场试验,快速捕获、精准跟踪、组网测试等一系列测试难题必须在试验开始前全部解决,有一项不能解决,试验就无法实施。

靶场连战场,责任重如山。冷雪冰与战友根据测试需求,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立全新数据融合处理方法,研发全新控制平台,实现多目标同时跟踪、多台套设备同时引导、多批次攻击同时监测,圆满完成近实战条件下武器系统考核,推动了试验鉴定模式由性能考核向作战试验考核转变。

几年前,某武器系统进场试验,当试验进入攻坚阶段,初速测量难题横亘眼前,试验一度陷入停滞。冷雪冰临危受命,和战友们两天两夜集智攻关,创造性提出运用加速度和信噪比分析处理雷达数据的测试新方法,成功录取到关键点特征参数,成为国内首创,确保了试验进度。

高素质科研创新团队,是科技攻关的“领头羊”,也是高端人才的“孵化器”。

工作中,冷雪冰除了完成好各项试验任务外,还把人才培养视为自己的“重点课题”。先后培养十余名骨干组建创新团队,将“试训为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增强用好用活人才的浓厚氛围。为了让年轻官兵找到自己的成长基点,他还结合个人成长经历,为大家量身打造发展规划“路线图”。

学习控制工程的赵春霞博士,2014年3月毕业分到电测队,专业并不对口,有段时间没有找准科研方向,一度陷入苦闷彷徨。为了帮她走出困境,冷雪冰主动靠前帮带,给予指点和支持。在目标微动特性研究项目中,她刻苦钻研,迅速成长成才。经过一年的学习研究,组织又批准她成为某个重要课题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目前,创新团队的11 名成员中,博士1人、硕士9 人,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5人,平均年龄不到39 岁;2人获全军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9 人次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人人有绝活、个个有成果,成为建强陆军的“精测先锋”。

主编 :李根萍

编辑 :乔晖、左海亮、吴荣鑫、刘德

刊期 :1901期

上一篇新闻

《莫语者》摩洛哥杀青,首开先河揭海外安全官神秘面纱

下一篇新闻

他是刘德华的贵人,病逝被发现已僵硬,4任妻子7娃,灵堂争夺财产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