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红INS,他收集的50万张废弃照片里,有中国人最感人的过去……
instagram上有个账号“北京银矿”,上面发的都是表现八九十年代普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老照片。
有意思的是,这些老照片原本都是从北京郊区的废品回收点找到、被北京人当成垃圾丢掉的照相底片。
经过电子扫描,那些原本即将被湮灭的记忆留存了下来,获得了另一种永恒的生命。那是对中国人旧日时光的影像记录,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似曾相识的场景
分开来看,大多数照片都普普通通平淡无奇。但放在一起,一张一张看下来,慢慢地你会感到一种震撼和感动。一个个静默的瞬间连在一起,汇聚成一条奔涌的河流。出于好奇,了解了一下这个账号背后的故事。
原来,收集这些照片的是一个法国人,名叫 Thomas Sauvin,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苏文。苏文从小喜欢中国文化,16岁便选修中文,不远千里跑来中国念大学。毕业后,选择定居北京,为英国出版商收藏各类中国影像作品。
几年前的一天,他在网上搜索“旧底片”,结果在很多论坛和网站上都看到同一个人的留言:“收购旧底片,联系电话……”
苏文还以为有别的人也在和他抢这些旧影像,但等他联系上那个自称小马的人,却发现小马只是一个废品回收商。
于是他跑到小马住的地方,北京北五环外一个专业回收垃圾的村子。
村子里的每个人都回收特定的物品。小马回收的是废弃的胶片,然后用酸性溶液提取出银盐卖钱。
对于小马来说,这些胶片太普通了,家家户户都曾经拍过,它们的价值只存在于其中的硝酸银。
但是对于苏文来说,这些胶片最珍贵的地方,恰恰在于它们的普通,正因为普通,所以无比真实。
他如获至宝地从小马手中买下了胶片,每斤1块钱。
就这样,苏文无意中挖掘到了一个蕴藏着中国人旧日时光的银矿。
从那以后,他每个月都会去找小马买底片,每次买上60公斤、80公斤。
每一张底片都做了电子扫描,然后分门别类归档。
这些照片绝大多数的拍摄时间,集中在1985年到2005年这二十年——1985年,家用照相机大规模进入中国人的生活;2005年,数码相机开始普及,胶片逐渐消失。
现在,苏文每个月能买到的底片越来越少。他说,“我觉得它们好像已经被丢完了。”不过好在,他已经收集到了50万张底片,足够构建出一个庞大的影像资料库。
这些照片,记录了中国在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中,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体验。
现在这些“中国垃圾”,开始令全世界瞩目,还登上各国报纸杂志,被大幅报导。他还在北京、香港、英国、美国、澳洲、新加坡等世界各地办过照片展览。
苏文想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这些照片记录了胶片相机盛行的那20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极速逆风翻盘的时代。他想,也许在记录这20年时光的废弃胶片中,藏着一副真正的中国面貌。
但苏文想寻找的,正是这种被人们无意中遗忘的日常生活。
十几亿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看这些照片,你会觉得太熟悉了。相隔千里的中国人,却有着出奇一致的生活痕迹。
那时候,去北京一定要在天安门前摆拍一张。
它还记录着我们亲身经历的,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西方符号开始涌入千家万户,玛丽莲·梦露的海报经常出现在背景。
每户家庭的相簿里,都会有和麦当劳叔叔的合照。
十几亿人开始脱贫致富,有了更多元的生活方式。
普通家庭渐渐买得起电视机、冰箱、电话等家用电器了,骄傲地合影。
当时电脑还是个新奇玩意,但已在少年心中种下科技的梦。
出行方式也有所变化,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
小年轻们赶起了时髦。男生一定要剪个小虎队发型再戴上墨镜,才称得上潮。
女生都模仿港台女星,大波浪、印花裙、垫肩外套,摩登得不行。
苏文说,当他看着这些照片,才发现“那个时代,也有很多幽默、快乐,有很多好的事情”。
因为这本国民相簿里,记录着太多中国人笑过、哭过、活过的鲜明过去。
初生婴儿一声响亮的啼哭。
恋人亲密的依偎。
喜欢在景点摆出搞笑的pose,那瞬间他们真的很快乐。
出国展览时,国外观众都表示,看到一个与想象天差地别的中国。
“我们真的没有看过中国这样的照片,它们像我们自己的照片,像我们自己的生活。工作、喝酒、旅游,小孩和奶奶一起拍照……”
甚至有不少人和苏文说过:“没想到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是这样的”
就像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对“北京银矿”的评价:
“那些拥抱冰箱和电视机的幸福时刻,演绎着各种发噱的喜剧故事。没有任何职业摄影师的作品,能比这种大规模的影像人类学档案更真切地表达上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人的私人梦想。”
老百姓的东西,往往最精确地呈现那个时代的精神。
在这个胶片相机已成为历史的时代,有那么一本中国相簿,记录了一整代中国人的欢喜与忧愁、最普通也最珍贵的生活,这本身便是壮举。
它不仅是北京“银矿”,也是中国人无价的“银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