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3日 星期四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杨德昌的整个导演生涯,如果不算未完成的动画片《追风》的话,剩余的七又四分之一长片电影。前三部长片也就是“台北三部曲”背景是80年代的台湾,后三部则是“新台北三部曲”背景是90年代。唯独《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精准的定位在1959年,而且这部电影是杨德昌彻底脱离了之前的中影公司,由自己创立的杨德昌电影公司,独立制作的第一部电影。

杨德昌的电影风格

题材上 以台湾人生活的背景所呈现出的复杂性,以他冷静 锋利的尖锐视角,在道德视角以及社会政治关怀上,进行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家庭生活的叙事。叙事采用散点结构与开放式结尾,突破东方人大团圆结局的传统审美心理,却又不追求新潮电影式的技巧奇特。他的电影永远富有话题性与争议性。而力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更是华语电影史上不可忽略的史诗作品。那是华语电影的一次不小的革命。他被称作“台湾社会的手术刀”,在世界影坛享有盛誉。

杨德昌(1947-2007)

电影导演及编剧,籍贯广东梅县,1岁时移居台湾。受哥哥的影响,杨德昌酷爱漫画,在中学时他自编自画的漫画故事已经在班上传阅。杨德昌深受手冢冶虫漫画作品中对于人性光辉的信念,以及悲剧结局中对人性肯定的影响。

求学之路

1969年杨德昌是控制工程系毕业的,大学时候深受西方思潮的影响,迫切想要出去台湾以外的地方闯荡,还没毕业就想出国体验外面的世界。1970年杨德昌赴美,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攻读电机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他于1974年前往南加州大学学习电影课程。毕业之后,以电脑工程师身份往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并在那里工作了7年

婚姻

1995年8月5日,蔡琴和杨德昌结束了10年的婚姻,后来爆出二人无性婚姻的事实,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杨德昌对这段婚姻的结论是“10年感情,一片空白。”而蔡琴则答:“我不觉得是一片空白,我有全部的付出”。

杨德昌去世时,蔡琴在公开信里写道:“作为一个曾经的伴侣,我们一起年轻过,奋斗过;作为一个女人,他给我的寂寞多过甜蜜;作为一个观众,我们痛失一个锐利的记录者;时间会给他所有的作品一个公道,他的付出不会寂寞。”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1995年,和钢琴家彭铠立在一起。一次关于巴赫的话题让杨彭两人产生了情感火花,同喜欢古典音乐的二人很快走到了一起。2000年,杨德昌和彭铠立的儿子出生,作为古典音乐迷的彭铠立在《一一》影片中的钢琴曲目多数出自她手,而类似角色似乎正是之前蔡琴所默默承担的。2001年,杨德昌和彭铠立把事业开拓进了网络领域,经营动画的铠甲娱乐网站于10月24日成立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杨德昌的代表作品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01

《光阴的故事》

1982年由台湾中央电影公司陶德辰策划,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四人合作拍摄了四段式影片。影片用《小龙头》、《指望》、《跳蛙》、《报上名来》)构成了童年(小学)、少年(中学)、青年(大学)、成年(社会)四段人生不同阶段的故事来表现人际关系与男女关系的演变、人的成长和台湾30年来社会形态的变迁,由此突破了台湾70年代以来政治宣传片和琼瑶爱情剧占据电影市场的局面,开创关注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充满情趣的实验电影时代。《光阴的故事》因此被称作台湾新电影的开山之作。以新人身份参与拍摄的杨德昌凭借第二段《指望》一鸣惊人,自此杨德昌也走上了台湾新电影的舞台。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02

《海滩的一天》

1983年《海滩的一天》是侯孝贤和杨德昌的第一次合作,主角是张艾嘉和胡茵梦,它可以说“梦幻阵容”。故事发生在一九八零年代,主要讲了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冲破封建藩篱追求自由和幸福人生的人,并没有比顺从家长威严唯唯诺诺郁郁终生的人,过得更好。《海滩的一天》在表现生活的状态、人物的爱情以及两种不同思想的冲突上则具有代表性,它们的特点可以延续到后来杨德昌作品,问题会落到他热衷的都市中产阶级头上。

据说当时《海滩的一天》难产,共同编剧吴念真只得用拍立得,拍下杨德昌家白板上的故事概念,两人杀到垦丁去,闭关写剧本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03

《青梅竹马》

作为杨德昌电影的第二部拍摄的长篇故事,故事主要讲美国背景的阿隆、日本背景的阿绢、台北中产阶级的阿贞(依靠大陆老板)、底层阶级的阿钦(本地人)。四人的人生设定,和身份的复杂性,不正是八十年代台湾的最好写照?不同于《海滩的一天》所受到的反响,在当时算是大手笔制作的这部电影,获得的却是票房的低迷,当时的杨德昌和侯孝贤,乃至蔡琴,吴念真等人都会不太好受。

“阿隆,我们结婚好不好?结婚?结婚又不是万灵丹,你知道的……。难道一定要等到移民到美国才能结婚吗?不要想美国了,美国也不是万灵丹,跟结婚一样。只是短暂的希望,让你以为一切可以重新开始的一种幻觉。”[剧中台词]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04

《恐怖分子》

1986年《恐怖分子》开始的出场人物有点难以对号入座,而随着剧情深入发展,淑安、小强这些看似随意安排的人物,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看似无关全局的警官,影片用掉了一半以上的时间才告诉我们,原来他和男主角李立中竟是老朋友,正因如此,我们反过来又知道,李立中现实中并不怎么重视交际。整部作品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情节虽然晦涩且灰色,但却秉持甚至奠基了老杨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

《恐怖份子》筹备后期,杨德昌又跟执行制片暨编剧小野说,他不拍了,最后他是被小野架著脖子开拍. 1986年发行的作品《恐怖分子》获第23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奖等多个海内外大奖。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05

《独立时代》讲述的是四个大学同学毕业后做着不同的工作,表面光鲜程度虽有异,都有身份转变(由学生到社会人)时期的尴尬。而这其中最难做人的,是夹在好友,她暗自努力,以期好友、男友的事业与生活能有所改观,三人的关系能有所改善,却得到双方的误会。 Molly的姐夫(阎鸿亚)在认定生活就是由若干玩笑构成的排列组合后,开始转身面向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然而他自认重获精神家园之时,却收获了同琪琪一样的无奈——两人被认定不过是演技好的实力派而已。人生的荒谬与悖论就此呈现,表演只有迎合了旁观者(观众)的心里,才会被认定为“真实可信”。故事的开头《论语.子路篇》开篇就来了大段锋芒不露的对白交锋。当然,新时代有新名词,大家管它叫“文化产业”。它提出的人生疑问是:你能否完全真实地活着?而所谓生活的真相,其实也只有自己在乎。阐释了生活的全部哲理 。杨德昌长年合作的制片余为彦形容《独立时代》为杨德昌拍片生涯最大的灾难,中间一度喊停,重新整顿……。

“如果每一个人都要跟别人要一个安全感,谁还会多一个给别人呢?我连我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剧中台词】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06

《麻将》

1996年拍摄的《麻将》富商儿子红鱼(唐从圣饰)从父亲那里学到很多骗人之术,他和纶纶(柯宇纶饰)、牙膏(王启赞饰)、香港(张震饰)组成一个四人小集团,到处敛财骗色。有一次,他们在咖啡店里遇见从法国来台北寻找男友的女孩马特拉(维吉妮亚•雷多尔恩饰),红鱼就此盯上了她,意图欺骗对方。但伦伦良心发现,并带马特拉躲到了自己家。之后,红鱼要报复曾与父亲(张国柱饰)有奸情的老女人Angel(吴家丽饰),要香港去勾引她……。 另一边他站在这个世界的边缘,冷冷得看着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麻将》是群体的一个隐喻。这个群体由四个人组成,缺一不可,每个人物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部电影里杨德昌要说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他们就等着别人来告诉他们,所以,只要你用很诚恳的态度告诉他,他想要什麽就对了。知道为什麽吗?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失败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宁愿自己是上当被别人骗……”杨德昌对城市认识之敏锐深刻,角度之冷静犀利,令人叹服。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07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这是杨德昌第一次脱离原来的影视公司,完全独立制作的第一部影片。故事是根据台北发生的真实案件改编的影片。电影讲的并不是杀人事件这一个点,或者杀人事件中的一对男女主角的两条线,而是围绕主人公的家庭、学校、朋友甚至上升到社会和时代,展开了一个社会剖面上的人物关系网,讲述了这样多个层面的作用下,是如何促成”小四“个体悲剧的整个过程。

开拍时杨德昌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个小成本电影,一个月即可拍完,可后来这故事愈来愈庞大,最终影片拍摄时长 长达4个小时,所以有想看这部影片的朋友,最好有足够的时间。预算节节攀升,监制詹宏志被迫为所有费用跑东跑西,一整年都提心吊胆;1991年独立发行的作品《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获第28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奖。本片获1991年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判团大奖及影评人大奖,法国三大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新加坡影展最佳导演奖,台湾第28届金马奖最佳影片奖,第36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08

《一 一》

是从开始的一个婚礼,到一个葬礼结束。是少年洋洋,青年的婷婷,中年的舅舅,敏敏,老年的婆婆 一个大家庭 里的所有人物。从人的出生到死亡,涵盖了整个生命的光谱。另外就生命的反射,人生各种的折射,我觉得其实就是我们的反思。对于很多事情,对于自我对于周遭的同学、朋友、家庭、社会、国家的反思。

近三个小时的影像细腻而漫长,没有大起大落,一直在平静的诉说,可这平淡的叙述,看到最后却像海浪一样给了重重的一击。

“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给你看”。

“你老了,我也觉得...... 我也老了”。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关注公众号回复'杨德昌'获取资源


来自杨德昌的灵魂拷问:”你到底需要什么“


电影就是每秒24帧的生活

微信号:liangwoxihuan

上一篇新闻

《星海》: 他有一位好妈妈

下一篇新闻

金爵奖越来越有含金量?这些都离不开上影节这些大有来头的评委们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