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锦华:"刘三姐"第一人选,因样片从主角落为配唱,40岁才圆银幕梦
1961年热映的电影《刘三姐》,人称有三美:风景美、人物美、音乐美,作为这部电影的主要配唱,傅锦华这位幕后英雄立下了汗马功劳,由她原唱的《世上哪见树缠藤》等名曲,至今仍留响人间,让人百听不厌。
傅锦华
在《刘三姐》一片选角前,23岁的傅锦华已经是广西最有名的“刘三姐”扮演者,曾进京表演,选角时,她凭高人一等的唱功,从45位“刘三姐”演员中脱颖而出,被定为女主角人选。
导演苏里以她为“刘三姐”拍了一段样片,送给评审委员们观看,没想到样片看过以后,有人对傅锦华的外形提出了意见,说傅锦华没有《五朵金花》的杨丽坤上镜,不如让杨丽坤来演,经过一番争议后,样片中的舟妹扮演者黄婉秋从配角成为女主角,而傅锦华成了主要配唱。
傅锦华虽然没有对此表示异议,但心底还是存在着一定遗憾,直到1978年,她才以“刘三姐”的形象出现在大银幕上,主演了广西电影厂拍摄的彩调戏电影《刘三姐》,圆了心底的银屏梦。
傅锦华
此时,傅锦华已经四十岁了,青春不再,而由于年龄问题,她的嗓音也不复当年的巅峰状态,不得不将部分唱段交由年轻演员配唱,始终没有实现人声合一,实在是造化弄人。
傅锦华虽然没有黄婉秋那样光彩照人、活泼俏丽的外表,却也端庄大气、演技精湛,她的一生经历都与“刘三姐”密不可分,在舞台上演了几十年的“刘三姐”,直到2005年,她才获得当代中国电影歌曲“优秀演唱奖”,对于这个迟到45年的奖项,傅锦华高兴地连称“喜出望外”,可见她的朴实心态。
傅锦华
2013年,一生踏实低调的傅锦华因病离世,在她的追悼会上,一首字正腔圆的《世上哪见树缠藤》反复播放、余音绕梁,让悼念她的人们深感故人依旧。
1、父母皆戏迷,从小会唱“刘三姐”
傅锦华1938年出生于广西融安县常胜街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小商贩,常在街道的业余剧团唱戏,母亲也是戏迷,天生一副亮嗓子,傅锦华很小就跟着她学了一些刘三姐的歌曲,还跟着父母,多次参加了常胜街业余剧团的街头演出。
傅锦华
一次,县文工团正在彩排一出新戏,常胜街业余剧团求戏心切,派小锦华前去“偷戏”,于是傅锦华来到县文工团排练场地旁的附近楼上,通过一个猫眼大小的洞口偷学,没几天就把戏里的一招一式全都学会了,回来教给了大家。
结果,县文工团还没有正式演出,常胜街的老百姓们就提前看到了这部“偷来”的彩调戏《放春牛》,把县文工团的人全都吓了一跳。
1955年,傅锦华跟着业余剧团前往自治州参加比赛,结果她演出的彩调戏《龙女与汉鹏》引人注目,后经层层选拔,傅锦华的剧目和其他省市的一些精选地方戏剧目一起到北京进行了表演。
此后,来自“野班子”的傅锦华被安排到广西文艺干部学校正式学习彩调,后来进了州文工团,命运从此改变了。
2、样片试镜后落选女主角,甘当配唱
1960年,广西集全区之力打造“刘三姐”品牌,一时间,自治区所有的文工团、剧团甚至是业余剧团都在排演《刘三姐》。
广西彩调剧团推出了由傅锦华主演的彩调戏《刘三姐》,在大汇演中获奖,也让她成为广西当时最有影响的“刘三姐”,当年,她跟着剧团再次进京表演,获得一片好评。
傅锦华
1961年,长影厂计划拍摄音乐风光故事片《刘三姐》,导演苏里前来广西选角,先是从45位“刘三姐”演员中初筛出三位:彩调剧团的傅锦华、桂剧团的尹羲和话剧团的黄小曼,再定下来由唱腔最动人的傅锦华任女主角。
名单定下来后,导演苏里为傅锦华拍了一段样片试放,结果评审时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傅锦华演的“刘三姐”,没有《五朵金花》主演杨丽坤外貌青春动人,可能影响播映效果。主要是傅锦华脸型并非传统的鹅蛋脸,下巴饱满方正,镜头下就显得端正有余、俏丽不足,而自治区文艺负责人认为,“刘三姐”是属于广西的文化标签,女主角还是要由广西演员来担纲。
几方商榷的结果,最终定为由样片中扮演“舟妹”的年轻演员黄婉秋任女主角,而比傅锦华小六岁的黄婉秋原来是唱桂剧的,唱腔没有傅锦华的天然“野性”,因此又定下来由傅锦华担任主要配唱。
黄婉秋
由名单里定下来的女主角变成“幕后英雄”,形象不能出现在大银幕上,对傅锦华来说应该是有几分委屈的,但这个来自乡野的姑娘生性朴实,只知道唱戏、爱戏,因此,她根本没有做任何讨价还价,就按约定前往长春录制配唱。
傅锦华
傅锦华来到长影厂后,看到现场七八十人的交响乐队阵容,惊得手足无措,起音后,指挥尹升山给了她几个示意动作,但傅锦华纹丝不动,尹升山不解地问她怎么回事,傅锦华紧张地回答道:“那么多人,我不知道跟谁啊。”长影乐队的人全都乐了,雷振邦笑着告诉她:只要跟着二胡等三大件就可以了。
等到傅锦华一开口,现场的人都震惊了,她的声音清亮甜美还带有山野的味道,还给雷振邦的作曲加了许多很有特色的装饰音,非常有旋律感,雷振邦对此赞不绝口,说:“刘三姐的歌经常是在山头田间唱的,你的野味就正好符合这个要求。”
接下来,傅锦华不分昼夜地忙碌着,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把所有的唱段录制好了。
3、曾经风雨,两段婚姻
1961年,电影《刘三姐》风靡世界、席卷东南亚,被评为当年全球十佳影片之一,在内地、香港、新加坡都创下了空前的票房,在美国的票房甚至超过了他们的本土电影《乱世佳人》,主演黄婉秋一举成名,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主要配唱傅锦华。
对于傅锦华来说,她不知道这是不幸还是幸事。
因为,没多久后,电影《刘三姐》就被定性为毒草,担纲主演的黄婉秋在文革中被挂牌游街、公开批斗,遭到很多恶意谩骂甚至是拳打脚踢,风波一开始并没有影响傅锦华,似乎是躲过了一劫。
而过了段时间后,有造反派开始惦记起“幕后”的傅锦华,准备把她也打倒游街,在广西宣传部一位富有正义感的文艺干部保护下,傅锦华没被拖去游街,但性子刚烈的她对此充满了义愤,悄悄在家里藏了一瓶冬眠灵,准备一旦被拖去游街就把药全吞下去,可1967年初的一天,她回到家里,发现房门反锁,踢开门一看,自己的丈夫、广西歌舞团的歌剧队长林衍强竟然已经服药自杀了。
林衍强原来是海南军区文工团的,后来调入广州战士歌舞团,他前来广西彩调团学习时与傅锦华相爱,1962年两人结婚,婚后分居多年,好不容易才调到了广西,夫妻相聚没几天,文革就开始了,林衍强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被批斗游街,他深感委屈,找到了这瓶冬眠灵就自己吃了,等把他送到军区医院,已经回天无力。
傅锦华一下子坠入了人生的低谷,痛苦得不可自拔。
傅锦华
在这段时间里,她在广西文艺干部学校的老同学覃洪禄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躲着她,而是常来安慰她,覃洪禄比她小两岁,是广西彩调团的编曲和指挥,在傅锦华最艰难的时候,始终陪伴她、保护她,傅锦华也欣赏他的老实与才华,1968年,两人结婚了,从此再也没有分开过,一起在广西彩调团工作到了退休。
4、40岁才圆银幕梦
1978年,广西电影制片厂筹拍彩调电影《刘三姐》,找到傅锦华任女主演,40岁的傅锦华这才圆了自己的银幕梦。
傅锦华
虽然年已四旬,但出现在镜头下的傅锦华看起来面貌秀丽、身段婀娜,还是很有风采。
傅锦华
可惜的是,由于年龄的关系,她的嗓音不如往昔清亮,只能找来年轻演员为她配唱。
傅锦华
这部彩调电影的故事情节比1961年苏里执导的《刘三姐》更为曲折丰富,但却没有超越前作,没有取得轰动性的影响,一来是傅锦华毕竟四十岁了,镜头前的表演不够活泼俏丽;二来电影音乐没有雷振邦作曲的感染力;三来电影里的漓江山水也失去了十几年前连电线杆都看不到的那种原生态之美。
傅锦华
不可否认,1961年的电影《刘三姐》,是音乐、表演、唱功、山水都臻极品的合璧之作,从艺术效果上来看,黄婉秋与傅锦华对这部电影的贡献同样重要、密不可分。
傅锦华
2005年6月,傅锦华获得当代中国电影歌曲“优秀演唱奖”,在颁奖仪式上,傅锦华说:“45年了,我以为人家都把我遗忘在哪个角落了,我参加了几十个戏超过3000场的演出,没有获得过特别的大奖,今天忽然得了奖,真是喜出望外。”
说着说着,她的眼泪就流淌了出来。
在傅锦华的一生中,始终没有什么耀眼的光环,但她自幼年起就与彩调戏、与刘三姐结缘,这一辈子,唱足了、唱透了自己热爱的山歌,与痴迷一生的彩调戏共同成长了50年,将歌声永远留在了人间,在听众们的心间萦绕,她说,这样的艺术人生,已经足可以心满意足,让她“有一种很自由很解放的舒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