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6日 星期三

卧底约死群,他救了20个年轻人

卧底约死群,他救了20个年轻人

一位46岁的湖北父亲,前几天在网上火了起来。

他的儿子只有21岁,却选择烧炭自杀。

那之后,胡明就一直被不解和痛苦折磨,因为自己的儿子在选择自杀前,并未表现出一丝异常。

卧底约死群,他救了20个年轻人

劝生者胡明。/《和陌生人说话》截图

直到有一天,他通过儿子的社交账号,意外地发现一个“约死”QQ群。

这个群里的网友,全都是负面情绪极重、求死意愿强烈的人。

怀着对孩子的愧疚,他开始在这个群里做劝生者,希望以绵薄之力,挽救那些濒死的陌生人。

这位父亲揭开的只是帷幕一角。在广大的互联网世界里,类似的群有很多。

寻死的青年悄悄聚集,这个数字在隐秘上浮。

01

复活的“蓝鲸游戏”

借助搜索引擎,我们可以发现最早可见的关于“约死群”的报道出现于2010年。

约死群大多是由网友自发组建,在互联网上暗自传播。

成员会在群内交流具体的自杀计划和经验,对比哪种方式成功率更高、痛苦程度更轻,并怂恿其他成员去实施。

在这里,自杀成功的案例会被羡慕和模仿,连日常聊天的图文也满满的阴间气息。

群内还会有一些暗语,例如“烧烤”是烧炭、“蹦极”是跳楼、“荡秋千”是跳崖、“潜水”是跳河。

如果有群友报出一个地点,会有人回话,表示愿意同行赴死。[1]

卧底约死群,他救了20个年轻人

相约网络,反而催化了人的求死情绪。/unsplash

而另一个更为人所知的自杀模式,叫做蓝鲸游戏。

它于2017年起源俄罗斯,通过互联网流传到国内。

蓝鲸游戏内部人员会先在社交平台上主动搜寻,或者释放信号愿者上钩。

锁定一些潜在对象后,就与之谈论死亡是什么、世界是否存在、活着是否有意义等话题,考察对方进入游戏的可能性。

要成为玩家,还必须先向组织方提交身份证、住址甚至裸照等私密信息,随后游戏启动,就是要接受50个任务,并无条件完成。从网上流传的清单来看,这些任务以自残和精神压迫为主。

例如要用刀在皮肤上刻画蓝鲸图案、在凌晨看恐怖片或者到建筑物高处、听组织推荐的音乐、与外界彻底隔离等等。

当然,终极任务还是自杀。这些挑战由轻至重,旨在让玩家从害怕到接受,一步步打破人的心理防线。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完成了任务,玩家还要拍照或者录像上传到群。

一旦进入游戏,开弓没有回头箭。

“导师”们会监察玩家的忠诚度,只要参与者产生抵触或想退出,便会威胁公开个人信息,或者对亲友进行骚扰。

总之,组织方会想方设法让参与者将自杀进行到底。

截至2017年5月,全球已有超过130名青少年因为蓝鲸游戏相继自杀。

02

约死群的归属感成了自杀原因?

读到这里,大多数人或许会觉得匪夷所思。为什么会有人甘愿走进这些诡异的聊天群,听信素未谋面之人的指令,去完成所谓的游戏任务呢?

在翻阅国内一些帖子的评论区后,你会发现付出生命的案例离我们并不远。

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或者是在生活中遭受打击、被忽视、被边缘化的人们,都可以在约死群中找到一种归属感:在这里,我可以倾诉苦楚、被人关心,不是异类。

诱使他们进入这类组织寻找同类的,是轻生的念头以及暂且没有实施的勇气。

人类会对死亡有生理性的恐惧,但当具有自杀倾向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从众的心理暗示会让人克服内心的害怕和懦弱。[2]

卧底约死群,他救了20个年轻人

复苏的“蓝鲸”游戏。/新加坡眼

蓝鲸游戏的出发点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据央视报道,在最初的游戏设计者菲利普·布德金眼里,来玩这个游戏的人都是“行走的垃圾”,既然他们“乐于去死”,那他不过是在帮助社会清除无用的人。[3]

也有同谋者说,菲利普这么做只是想给自己的网络社区赚流量,从而获得更多广告费。

毫无疑问,蓝鲸游戏满足了组织人的救世主心理,而组织人也利用了人们的求死意志或好奇心,使用与邪教、传销类似的洗脑术进行恶意引导。

先从“蓝鲸游戏”这个名字说起。鲸鱼是一种会集体搁浅自杀的大型哺乳动物,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它被描绘成地球上最孤独的生物。

心智尚未成熟的“中二少年”,往往对这类唯美、符合心境的意象怀有共鸣。

加之涉世未深,未成年人防备心不足,被吸引到一个阴谋式游戏里成为祭品,实在令人叹惋。

在不少父母眼中,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除了在家就是上学,哪怕有烦恼和压力,又能有多严重呢?

孰知,越是听话懂事、外表如常的孩子,内心越可能掩藏着溃败。青少年能接触到的天地比成年人更狭窄些,也因此,当挫折来临时,就是加倍密度的敏感和伤害。

对于部分有自毁倾向的人来说,比起面对生活的麻木和困顿,身体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战栗,恐怕更能让他们确认自己存在的意义。

苦难总能分化为万千形态,压制众生。

当痛苦累积到一定程度,而当事人也没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时,只会愈发觉得生而无望。此时一旦陷入自杀群,极容易走向不归路。

03

群友约死群主担责

2016年11月,蓝鲸游戏的原设计者被逮捕入狱,被判有期徒刑3年4个月。

2017年,网络各大平台对蓝鲸群进行排查和处理,对相关关键词的搜索进行屏蔽。目前大多数网络约死群也已经被封停。

在网上搜索“自杀”等关键字,要么会显示空白,要么会看到心理救助热线和劝阻文案。

江苏常熟19岁的小姚已经完成蓝鲸游戏的前49个挑战,在决定自杀时,因为害怕而没有成功实施。

放弃任务后,他还和游戏管理员商量,打算更换其他方式进行。所幸警方接到举报并及时介入,才避免了一场悲剧。[4]

也有人稀里糊涂地参与过共谋。

大学生田乐因为好奇而被拉进一个蓝鲸群,并被任命为管理员。

在为蓝鲸“上级”筛选、核查玩家一段时间之后,他渐渐觉得不对劲,想办法逃离了。他事后心有余悸,也仍要面对人生许多未解的困惑。

从初二到大三,田乐一直在大量阅读和研究各种学科,反复思索生死、真理与存在主义。蒙昧曾让他不满和无助,走过弯路以后,他重返生活探索答案。[5]

卧底约死群,他救了20个年轻人

无论如何,生命仍是最宝贵的。/unsplash

网络志愿者们自发地组织起“捕鲸计划”,潜入蓝鲸群劝生,或是组建新的蓝鲸社区,号召人们完成自我鼓励的游戏任务。

也有网友潜入某蓝鲸群准备举报时,发现是个冒牌货,于是和对方斗智斗勇,还把过程放到网上,引发围观。

不少人在底下戏谑,“现在的孩子就是作业太少”“骗子发现自己被骗了”。假蓝鲸群的出现,让猎奇者和吃瓜群众们失望了,也让不甚了解的人误会那些曾经死于这场游戏的孩子,只是因为“小孩自己太笨”“抗压能力太差”“社会阅历太浅”。

于是,寻短见者投向隐蔽更深的约死群。

更换群名,设置更严格的验证条件,只要有心,总能钻到探射灯照不见的深海里。

我们无法揣度,仍在活跃的那些网络聊天群的组建者们是何居心,只能祈祷这种伤人伤己的案例不再发生。

关于群友约死群主是否要担责的问题,有律师认为,如果群主在群内怂恿他人自杀或提供建议,那么涉嫌构成故意杀人罪。如果没有唆使但放任不管,也要根据行为程度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6]

卧底约死群,他救了20个年轻人

学校和家庭应该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unsplash

并非人人都能悬崖勒马。如果缺乏专业心理学培训,劝生者们的成功率不会高。但有所行动,总比放任不管强点。自杀极少由单一原因引起,有的是个人因素、家庭因素,有的是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最重要的是,大多数自杀其实都是可以预防的。80%自杀的人曾给身边人口头或行为的暗示。因此,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对任何形式的自杀念头,我们不妨留个心眼,可以用温和、不加评判的语气与对方交流,判断事态的严重程度。[7] 或者拨打一线城市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热线,寻求更专业的救助。 相比抵制约死群和死亡游戏的传播,持续关注自杀未遂的人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只有正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用社会性支持唤起其自救意愿,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2019年联合国儿基会和世卫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自杀已成为全球15到19岁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20%的青少年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不容忽视的事实面前,希望大众能少一分淡漠,多一丝恻隐。

毕竟,自杀群里不再跳跃的灰色头像,都曾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卧底约死群,他救了20个年轻人

《丈夫得了抑郁症》。/豆瓣

日本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因不堪工作压力,男主角干夫一度自杀,逐渐患上抑郁症。妻子小晴一心想让丈夫恢复健康,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扶持,最后干夫重获新生。

在影片的最后,干夫说,“无论是因病疼而苦闷的人,还是在周围支持他们的人,他们的生活姿态本身,就应当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

若只能与痛苦并存于世,挣扎活着,也不失为一种勇敢。

参考文章

[1] 《劝生者与约死群》https://www.ellemen.com/spotlight/a26902657/shengsi-190322/

[2] 武汉警方通报小区居室内发现三具男尸:相约烧炭自杀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83442

[3] 警惕!这款死亡游戏传入中国,父母惊出一身冷汗http://news.cctv.com/2017/06/04/ARTItKAdOpYErvhVq1aLWefl170604.shtml

[4] 我进入蓝鲸自杀游戏,目睹了被死亡焦虑支配的青春https://zhuanlan.zhihu.com/p/27111006

[5] 群友约死群主是否担责https://m.weibo.cn/2087169013/4699848933378360

[6] 80%自杀的人曾给身边人清晰警告 | 关于自杀预防和危机渡过你需要知道这些https://zhuanlan.zhihu.com/p/24464703

上一篇新闻

华中大毕业生揽6个百万年薪offer:人与人的差距在读书时就拉开了

下一篇新闻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74期:中美新冷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