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王国兴他是苏州“姑苏二胡王” 新加坡“国母”曾收藏他做的二胡

编者按:今年春节,25天!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用创纪录的“苏州声音”,奏响“地球另一半”。青年演奏家们使用的“苏州造”乐器,也成为沿路一道靓丽的风景。

看苏州独家策划《苏巷里的乐声》,专访为“一声”倾注“一世”热爱的手艺人,让更多人了解苏州乐器的魅力。他是“盛世弦和”之父,他做的二胡能估价到18万。

 王国兴

“姑苏二胡王”


王国兴他是苏州“姑苏二胡王” 新加坡“国母”曾收藏他做的二胡


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总政歌舞团著名二胡演奏家陈军,用过他制作的琴。


王国兴他是苏州“姑苏二胡王” 新加坡“国母”曾收藏他做的二胡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夫人柯玉芝,曾收藏他做的二胡,镌刻在琴筒上的“王国兴制”轰动新加坡。

当然,见证王国兴二胡人生的,还有那令人眼花的奖杯,水晶的、铜的、瓷的……可这样一位大师在谈到自己的艺术人生时,也仅仅用“手艺人”这三个朴素的字眼,去概括自己“本该平凡”的一生。

 01

1962年,王国兴出生在苏州二胡世家。


王国兴他是苏州“姑苏二胡王” 新加坡“国母”曾收藏他做的二胡


父亲王瑞泉,二胡制作大师、国家级工艺师,与北京的制胡名家李永祥号称“南王北李”,被国内乐器界和演奏家尊为“中国二胡王”。听着民族乐器一厂乐声长大的王国兴,从小就有一个“二胡梦”。

19岁,王国兴踏进了苏州民族乐器一厂,“那时,厂里有指标,每个工艺师可带一名子女进厂。”就这样,走上了制作二胡的道路。

他的技艺,全靠父亲手把手传授。“他很严格,学做二胡的时候,父亲把我当徒弟,没学好要挨批,甚至挨揍。”王国兴回忆说。悟性好,加之勤勉,王国兴练就了一手“克隆”父亲的二胡制作手艺。学了两三年后,他便可以独立制作了。

1985年, 是王国兴记忆最深刻的一年。这一年,父亲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登上了二胡制作水平的巅峰,他的一把二胡在当年被国家乐器评定委员会授予“国家银质奖”,这是乐器二胡至今为止获得的唯一一个国家最高奖项。


王国兴他是苏州“姑苏二胡王” 新加坡“国母”曾收藏他做的二胡


而在这把获奖二胡中,也有王国兴的功劳,他参与其中的制作。从此之后,王国兴则一发不可收失拾,获奖无数。

02

古城区盘门路21号,苏俄式红砖房,爬山虎枯萎的蔓枝缠绕着老房,在小巷尽头,一座红砖房里,王国兴正在“蒙蟒蛇皮”。58岁的他,有些严肃,不苟言笑,眼神中却透着认真劲儿。

自1995年,离开苏州民族乐器厂,24年来,他和他的国兴乐器厂就一直藏在这小巷深处。在这里,他制作了中国最顶极的“盛世弦和”极品琴。

1998年,闵惠芬的高徒赵剑华在新加坡演出,一曲二胡让狮城如醉如痴,这把二胡旋即被李光耀夫人以100万高价购走,镌刻在琴筒上的“王国兴制”轰动新加坡。有人称他是姑苏二胡王,面对荣誉,这位有些内敛的制琴师,摆摆手,默默地制作他的二胡。“我不要什么二胡王的称号,我们就是一介手艺人。”

王国兴说,二胡的构造虽简单,制作一把好二胡,却绝非易事。从选料、加工、装配到调音,要经过120多道工序。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首道工序——选料。王国兴制作的二胡主要是新红木、老红木、紫檀木,“色相好,密度也不错,一般不会变形。”而最难的技术就是“蒙皮”——在琴筒上蒙上蟒皮。

“蟒皮绷到何种程度,这是很难把握的准,更没有标准进行对照,全凭感觉。”王国兴解释说,绷太紧,声音尖细,刺耳;太松,声音则空洞、死板。要想让二胡发出的声音圆润、纯净,全在这一“蒙”,但“蒙”技师傅要教,更要靠悟和摸索。

03

二胡的美,美在一种感受。其音色、旋律和情感,皆是由音入心,二胡,可以高贵,可以平凡,可以不问英雄出处,亦可以痴情风流。但制作一把二胡却并不是浪漫的事,反而有些枯燥。

“就像是一位纽扣匠,做纽扣其实是枯燥无味的,但是一旦你锁定了厂里最好的纽扣匠为追赶目标,每天的工作就神清气爽了。”王国兴说,当有了目标再枯燥的事也变得有意义。


王国兴他是苏州“姑苏二胡王” 新加坡“国母”曾收藏他做的二胡


2007年,他制作的001494号紫檀二胡,在中国二胡学会“盛世弦和”二胡名人名曲音乐会与极品二胡评选活动中获金奖,并当即以音乐会的名字“盛世弦和”命名。

获奖后,有人专程上门出价16万,他没舍得卖,“我想总归要有一把好琴放在身边。”如今,王国兴的二胡厂几乎没有年轻人,他说现在的人浮躁,静不下心来。

制作二胡39载,二胡已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坦言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他做不动那天为止。【看苏州专稿 龙美娟/文】

上一篇新闻

这些在上海产生的价格,正吸引全世界巨头前来做生意

下一篇新闻

「高手事迹」2个月狂赚4000万后 他认为远期铁矿石会重新走熊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