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大美集贤——我可爱的家乡

大美集贤——我可爱的家乡

文/张全省

我的家乡位于秦岭北麓,著名的道教圣地楼观台东面大约六公里路的地方。是被称为“金周至”的周至县管辖的一个有着九千多人的大村庄集贤村。村子距离周至县城大约二十五公里,距离古城西安大约六十余公里路程。

大美集贤——我可爱的家乡

村名传说的仁义之美 。家乡的历史非常悠久,周秦时期,即有先民们在这里安家,逐步形成部族居住点,汉朝时成为 “上林苑”的一部分,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叫东瀛村。此后改名集贤村。据说在南北朝时,村里有一周姓人家,其妻陶氏温婉贤淑,美丽大方。在一个灾年的夏忙时节,她的丈夫在田间收割麦子,妻子陶氏前去送饭,恰遇八位饥饿难耐的汉子乞食,陶氏没有多想,就把给丈夫送的饭分给了饿汉们吃,然后提着空饭篮来到自家田头。干了一上午农活还没有吃饭的丈夫问明缘由后,非但没有责怪,还嫌其妻没有把饿汉带回村里接济。原来这八个饿汉非等闲之辈,而是八位道行高深的道士。他们此次乔装外出,专门是为了体察民情。那位妇女的善举,深深地感动了他们,灾年过后,他们专程来到村里道谢,称赞周氏夫妇男贤女惠,随为村子改名为“男妻贤”村。并在该村修桥补路、凿井开渠、义诊济贫,讲学布道。周氏夫妇和八个道士的故事后被传为十贤佳话。到了北宋元丰初年,名仕苏东坡游历古楼观台时,闻听这段趣事,称“男妻贤”村为十贤故里。晚清时“男妻贤”村又被称为南集贤村、集贤村。关于村名的来历,可谓是一段充满心灵之爱,仁义之美的故事。尽管其真实与否已无从考证,但其中展现的村民人性中的慈悲仁爱,淳朴善良却是应该永久珍惜和传承的大美之德。

集贤社火的阳刚之美。之所以说集贤村的社火充满阳刚之美,主要是因为集贤的社火是小伙们在过农历年时的数九寒天,光着膀子打起来的。这可能是和其他地方耍社火相比较而言最大的特点。因为集贤的社火应该说分为“打社火”和“耍社火”两个步骤。在集贤村从我记事时候起,就存在根据人们居住的相对集中的街区形成不同的社厢。主要包括雍王社、南关社、北街社、新城社等十个左右的社厢。社厢有公推的厢主,由当地名望威信较高的人士担任,平时负责村民家的红白喜事,调解邻里家长里短,到了年关他们会主持本社厢的耍社火等相关事宜。每年从正月初一、初二开始,由历史上形成的固定的两个对垒的社厢互相挑战,骑着骡马,手拿铁锨、锄头到对方街道,按一定规则进行叫阵挑衅,这样的互相叫阵甚至略带“羞辱”性,以便激怒对方,使双方的情绪不断高涨,场面不断“升级”。并发展为领头年轻小伙子骑着骡马,手拿铁锨、锄头,身跨响铃,带一大群着光着上身的本社厢的青壮小伙,骑着骡马,拿着炮竹,到对方社厢所在的街区挑战示威,燃放鞭炮,对方也会以同样方式回敬过来。这就是所谓“打社火”。

大美集贤——我可爱的家乡

大美集贤——我可爱的家乡

这种“打社火”习俗,不知道起于何时,听老人们讲,应该是历史久远。在数九寒天,冰天雪地的时节,小伙们喝上白酒,赤膊上阵,应该是尽情展示了男子汉魅力十足的阳刚之美,蕴含着一种敢于挑战、敢于胜利的英雄无畏精神,传承着欢乐向上,催人奋进,活力迸发,激情四射的春节民俗文化。双方你来我往数个回合,等到火候到了,其中的一方会派出有名望的人士到对方说明接受“挑战”,一同开始“耍社火”。于是从第二天开始,“耍社火”便开始互相斗智慧。你家的“征南蛮”,我家的“罗通扫北”,你家的“薛仁贵征东”,我家“薛丁山征西”,你家“铡美案”,我家的“斩秦英”,你家的“三滴血”,我家的“火焰驹”,相互比赛谁家社火具有压住对方的气势,谁家社火历史文化内涵深厚丰富。马社火、车社火、芯子社火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竹马、秧歌和鼓乐演奏红火吉祥,场面热烈。大伙们在“打社火”、“耍社火”娱乐中,去除消解了平日所有的劳累和重压,而且对阵各方的关系反而更加亲近。耍社火一直到正月十六七才逐渐结束。

集贤鼓乐的音韵之美。关于集贤鼓乐到底源于何时,有几种说法。一说是隋朝时隋文帝杨坚从都城长安去周至县城南面的仙游寺避暑,途中路过集贤村时由宫中乐人传入。一说是由唐朝的宫中乐人传入。持这种说法的理由是,按照周至县志记载,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南集贤村分为东瀛和西社两个部分。东瀛为皇家行宫御苑,西社为百姓聚集社区。行宫御苑南面的终南山风景秀丽,山水曲折蜿蜒,让宫廷贵族对此很感兴趣,常来这里游玩、狩猎、度假,这样就把宫廷中的各种礼仪、行为尤其是宴乐等也带到这里,让西社的平民百姓产生兴趣,潜移默化,形成集贤鼓乐。还有一种说法是唐朝时发生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仓皇西逃成都,宫廷庞大的皇家乐队中一些人为躲避战乱,逃到了集贤,在这里避难长达三年多。乐师们为了回报当地百姓的收留奉养之恩,便将宫廷音乐技艺传授给了村里的百姓,鼓乐从此在这里开始世代相传,村民也把皇家宫廷音乐曲谱的演奏形式传承到了今天。

为了让集贤鼓乐相传下去,南集贤村先人们想了一个办法,把村里乐队分为两个乐社。东村乐社称作“香会”,西村乐社称作“水会”。在南集贤村子中间隔着一条河边,以河为界,每年正月开展“斗乐”比赛,两个乐队分坐小河两边,隔岸轮流吹奏乐曲,正月十五的晚上在南十字,正月十六的晚上在北十字。从夜晚一直“斗”到清晨。在接龙比赛中,不能表演重复的曲目,如果哪一家接不上,哪一家就要认输。输家在观众的嘘声中退场,回去苦练一年,来年再接着继续“斗”下去。这种“斗乐”比赛的好处显而易见,既有利于利用年轻人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励对鼓乐感兴趣的后生不断学习,提高技艺,也使鼓乐得以传承至今。

大美集贤——我可爱的家乡

清光绪年间的乐谱。

大美集贤——我可爱的家乡

鼓乐传承人顾景昭。

大美集贤——我可爱的家乡

鼓乐传承人田中禾、集贤鼓乐社社长田孝梨。

据专家研究,集贤鼓乐在演奏形式及乐谱上应该都受到隋唐宫延音乐的熏陶及感染,与唐代宫廷音乐可谓是世代相传,一脉相承。就乐器而言,集贤鼓乐分打击乐和吹奏乐两部分。在打击乐器方面,有鼓、锣、镲和梆等。就吹奏乐器而言,包括筝、阮、笙、管、笛、簘、琴等。在演奏形式上,可以为分“行乐”、“坐乐”。所谓“行乐”顾名思义就是行进中演奏的乐曲。演奏过程中按照不同乐器分组排列,站立着或在行进中进行演奏。行乐的乐曲主要包括:红沙、路由和满园春等。而“坐乐”就是坐着演奏的乐曲。演奏者按不同的乐器分组排列,在室内或庭院,围绕着方桌,依次就坐演奏。所用乐器主要有击奏乐器、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坐乐的乐曲主要有:梢板、天发芽、霸王鞭、四季平安、破阵、群英宴等。韵曲主要有:柳青娘、朴灯蛾、葫芦峪、九条龙赞、四合四、点点小、九九艳阳天、水龙峪、粉红莲、过潼关等。总体来讲,集贤鼓乐将鼓的雄浑、笛的悠扬、古筝的苍劲、琵琶的绵密融合成妙韵天成的乐曲,整个声乐既刚柔并济,虚实结合,也层次分明,色彩绚丽,让人听来,时而激越高亢,热烈生动,气势恢宏,时而音色柔和,委婉低回,清幽高远,好像回到千年前的大唐盛世,蕴含着东方声乐独特的音韵之美。被誉为“中国古代的交响乐”、“音乐的活化石”、“中华之瑰宝”!今天的集贤鼓乐经历了老一辈王顺堂、张有明等前辈的探索完善,已交棒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田中禾、顾景昭和南集贤西村乐社社长田孝梨等人手中。他们不仅在国内上过中央电视台,而且远走国外,到德国、法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澳大利亚等国演出,成为国外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充当着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集贤皇会的悲壮之美。之所以称为皇会,顾名思义是皇帝下谕旨钦立下的会。皇帝为什么会为集贤村钦立一个会?原来,在清朝嘉庆年间,四川、湖北、陕西发生规模空前的白莲教大起义。嘉庆三年就是1798年,王聪儿(齐王氏)、李全等率教军自陕南的城固、洋县、宁陕出发,分道从斜峪、骆峪等峪口出山,欲攻占西安。随着岐山、郿县等地的义军及部分乡间贼匪加入教军,白莲教人多势大,攻势凌厉。2月24日,教军想要占领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百姓殷实富足的南集贤村。令他们没有想到是,南集贤村的团练乡勇,精于拳技,见教军来犯,冲锋在前,英勇抗敌,村民们亦自发组织,奋起自卫。恰巧陕西提督王文雄统领3千兵勇及时赶到,军民相互配合,东西夹击,俘获并斩杀教军及贼匪2千余人。既阻止教军东进的势头,也严重挫伤教军锐气,教军残部依南山快速遁窜。而令南集贤团练乡勇和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教军并没有甘心自己的失败,而是迅速组织,兵分两路,反扑而来。他们一路突袭南集贤村,一路突袭王文雄的提督大营。2月27日,王聪儿部集结万余教军蜂拥而至,围攻南集贤村,在攻入城内后,村民们惨遭报复,导致村中河流成血河,当时人们称这条河为杀河,男女老幼殉难者达4799人。与此同时,教军姚之富等率数万人突袭王文雄的提督大营,王提督虽率军血战,奋力抗击,但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危在旦夕,幸亏山西千总崔文率骁勇善战的两千虎头藤牌军跳跃截击,才将教军击退。这就是白莲教“血屠南集贤”惨案。据相关史料记载,在白莲教 “血洗南集贤”过程中,村民们有勇往杀敌、力尽被害者;有子救父、弟救兄奋不顾身随同毙命者;有因堂上卧病、堂中掩柩坚守不屈从容就义者;有因家老被害、阖门之妇抱薪塞屋、妯娌相拥自焚、视死如归者;有客居于此、怀贞抱义矢志捐躯者…。由此我们看到了我的先人们奋力抵抗、保卫家园的无畏精神,看到了他们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先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之歌。清道光三年(就是1823年),时任周至知县的吴曾贯将“南集贤惨案”具文上报,陕甘总督鄂山和陕西巡抚卢坤遂将此事上奏朝廷。道光皇帝感于南集贤村民奋勇自卫,保护家园,宁死不屈的抗敌精神和英雄气概,宣付史馆立传,颁旨敕旌,周至知县吴曾贯奉旨在南集贤城北创建“忠贞节烈祠”,道光帝御笔“忠贞祠”匾额,钦定于每年2月23日至28日为悼殇祭日,并赐给御用仪仗一套,御棍24根,以壮会威。“皇会”由此而得名。每逢皇会期间,由村长读祭文,并进行社火、秧歌表演和鼓乐演奏,到今天已经形成每年举办的物资交流大会。

大美集贤——我可爱的家乡

集贤古镇的沧桑之美。据说民国初年,集贤村还能看到高三丈,底宽三丈五,顶宽一丈二多的城墙。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村子当年的盛况:“绕城转九里三,九个城门四面开。三十二庙二十一井,千户人家住里边。三十四巷八条街,药王十字货色全。香会水会四乐社,悠悠鼓乐名声远。”但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我的记忆中,村子四周夯土城墙损毁较大,留下部分残垣断壁。我们家老宅子就在城墙下面。村子东面、西面和中间的杀河三条河由南向北流过,河流边上是婀娜多姿的柳树、榆树、槐树,清澈的河水哗哗流淌,中间那条河上面还有两个水磨,在激流的带动下,发出轰轰的响声。村子药王十字有众多的商铺门店,东南方向有一座欧式天主教堂。村子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有四个用巨石头砌成的城门,城门上建有城楼,车辆行人从城门下面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村子中间有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老爷庙,庙对面是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花戏楼,戏楼下面由青砖和巨石奠基,上面是木质结构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香古色。其做工雕刻无不精美绝伦。古戏楼所在地是村子的文化中心,给我留下的记忆中,集贤村是一个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村庄,即使在文革期间,每逢重大节日村里都会上演现代戏、样板戏和无数场电影,改革开放以后上演了逼上梁山、三滴血、火焰驹、四进士、回荆州等多个古装戏,引来四面八方村民前来观看。如今的村里,早已看不到过往的历史古迹,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时间酝酿的、映刻在记忆深处的沧桑之美。

如今,集贤村所在的集贤镇已经划归西安市高新区托管,村子南面,建设用地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集贤产业园已经引来比亚迪等几十家企业在此建厂,西安有的高校也在此圈地,准备建设新校区。集贤的村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相信也祝愿我的家乡集贤村的明天更加美丽美好!

参考文献:

1. 雷达 、吴芙蓉:集贤鼓乐的珍贵价值,周至文史,2014(2).

2. 王军强:集贤忠贞祠纪事,盩山厔水杂志,2017-03-15.

3. 李向红、白丹、杜玮:集贤鼓乐奏响中国音乐千年古韵,陕西日报,2019-03-09.

(作者系宝鸡文理学院教授)

本文由大美陕西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上一篇新闻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带着一船的老妪和接生婆?

下一篇新闻

泰国不嫌事大?俄驻泰大使馆警告:帮乌作战的泰志愿军,注意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