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1944年,中国因何失去四强地位?与罗斯福支持法国重返越南有关

1944年,中国因何失去四强地位?与罗斯福支持法国重返越南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

按照一般的认识,罗斯福对蒋介石政府失去信心是发生在1944年的豫湘桂大溃败。正是因为这场大溃败,使得罗斯福认识到了蒋介石政府的无能、腐败,转而把目光投向了延安,由史迪威控制的美援物资也开始逐步向延安方面倾斜,最终惹得蒋介石大发雷霆,史迪威也被迫黯然离开了中国。

诚然,发生在1944年的豫湘桂大溃败固然有着国民党内部的种种因素在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关键时刻,国民党军10个精锐的美械师不仅没能够加入战场挽救败局,反而被调往缅甸参战,减弱了国民党军反攻的实力,这也是造成豫湘桂大溃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抗战最紧要的时刻,罗斯福和丘吉尔偏要调走这10个精锐的美械师呢?这又和中国失去了战后四强地位有什么关系呢?

此事说起话长。

1940年6月,号称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在抵抗了1个月后宣布向法西斯德国投降。随即,法国在越南的殖民政府也宣布向维西政府效忠。

按照法国在越南殖民政府的理解,只要是自己宣布效忠维希政府,那在自己身边虎视眈眈已久的日本就不会向越南动手。毕竟,日本与法西斯德国眉来眼去已久,虽然在此时两国还未达成日后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但总不会向已经向法西斯德国投降的自己人动手吧?

可日本对越南已经图谋已久,又岂会把区区一个殖民政府放在眼里?

1944年,中国因何失去四强地位?与罗斯福支持法国重返越南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

1940年7月,日本近卫内阁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计划。这个计划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已经被日本强占的朝鲜、正在进行战争的中国,还包括了包括东南亚以及印度和西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广大区域。在日本这个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中,越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要是占据了越南,日军向南可以控制南洋群岛,向西可以控制中南半岛,进而形成对咽喉要地新加坡的联合打击。只要是占领了新加坡,就意味着打通了进入印度洋的通道。面对着这样一块肥肉,日军又岂会放手?

就在法国在越南的殖民政府正幻想着依靠法西斯德国的力量来挽回其在越南的统治的时候,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三国在德国柏林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条约》中的第二条赫然写到:

德意志和意大利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

这就意味着,法国在越南的殖民政府的利益被直接无视了。

日军随即进入了越南,并胁迫法国殖民当局签订了《日法共同防卫印支议定书》。从此,日本实现了其战略意图的第一步,即占领越南,以越南作为进攻东南亚跳板的目的达到了。

法国战败后,不甘心成为法西斯德国附庸的法国人民陆续流亡到了英国,逐渐形成了以戴高乐为领导人的“自由法国”组织。英国与法国虽然在欧洲也有着利益冲突,但是在维护殖民统治的利益上是一致的。因此,在1940年6月,日本有意于进攻越南的时候,丘吉尔就曾对日本发出过警告:

英国的目标是彻底恢复法国的领土、殖民地和宗主国地位。

1940年9月,在日本占领越南的时候,丘吉尔更是强硬地表示:英国的越南政策是将日本驱逐出越南,将越南作为东南亚的一部分还给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

但是,英国的越南政策却和美国罗斯福政府有着很大的分歧,换句话说,罗斯福政府对传统的通过土地占有这种形式的殖民手段已经不感兴趣了,他们已经有了新的,更加隐蔽的殖民手段,即通过经济、文化来控制一国的命脉,美其名曰“软殖民”。

对于正在发生的战争以及战争结束后的世界格局,罗斯福政府也有着自己的构想。

1944年,中国因何失去四强地位?与罗斯福支持法国重返越南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

自抗战以来,随着中国在对日作战中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绝不屈服的气概,使得罗斯福政府认为,中国才是美国实现其太平洋政策的基石。试想,如果不是中国人在抗战中的牺牲,如果不是中国战场拖住了百万日军,那么将会有多少日军投入太平洋战场?会给美国带来多大的人员伤亡?因此,在1943年4月,当罗斯福被问到如何重建战后秩序的时候,他说道:

维持世界秩序并非难事,美国和中国将‘管辖亚洲’;欧洲由英国和俄国负责......

而作为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法国则被排除在外。不仅如此,连戴高乐在英国成立“自由法国”,美国也拒绝承认。

罗斯福的这一番表态,为1943年11月召开的开罗会议上把中国作为战时“四强”奠定了基调。

1943年11月23日,开罗会议召开。在会议上,罗斯福公开宣称蒋介石是“四强”首脑之一。

对于中国成为“四强”之一这个提法,丘吉尔内心是不满意的,可是由于英国在二战中国际地位下降得厉害,丘吉尔根本无力反对;斯大林同意了《开罗宣言》,就意味着他是同意把中国作为“四强”之一的。至此,中国终于跻身于世界四大强国之列。

对于战后越南的问题,罗斯福曾经在私下里与蒋介石探讨过。按照罗斯福的想法,既然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四强”之一,那在战后的利益分配上就不能仅限于收回被日本抢占的东北三省和台湾、澎湖等地,而是要把扩大利益范围。作为中国曾经的藩属国,越南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战后把越南交给中国,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可是,当罗斯福提出要在战后把越南归还中国的时候,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见蒋介石对越南不感兴趣,罗斯福又提出要成立一个国际托管机构,由中、美、英、法、俄、菲各派1人,加上越南2人组成自治政府。对此,蒋介石表示原则上同意,但同时蒋氏又提出,最好还是由中美两国出面帮助越南成立一个独立的国家,并建议发表一个宣言。对此,罗斯福予以拒绝。

由此可见,罗斯福和蒋介石在战后世界格局的构想上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1944年,中国因何失去四强地位?与罗斯福支持法国重返越南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

这倒并不意味着在战略格局上蒋氏就一定比罗斯福差,而是因为美国没有遭受过战争的创伤,国内的政治形势也没有那么复杂;而蒋氏所面临的的问题却远比罗斯福多得多,先不说政治问题,就一个从清朝灭亡后延续下来的军阀割据问题就够蒋氏头疼的了。在自身实力远未足以向世界扩张的时期,让蒋介石同意收回越南这个曾经的藩属国,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中国的能力了。

随着罗斯福不断向中国示好,一旁观望的丘吉尔终于坐不住了。在他的眼中,罗斯福排斥法国,实际上是从根本上否定殖民制度;把越南归还中国,就是对法国这个世界第二殖民大国的摧毁。如果摧毁了法国的殖民地,那下一个目标会是谁呢?毫无疑问的就是这个世界第一殖民大国英国了。

因此,丘吉尔不仅在开罗会议上拒绝讨论英国在远东地区殖民地(涉及到香港和九龙)的问题,还在德黑兰会议后回到开罗进行的开罗会议第二次会议上,否决了之前在开罗会议上达成的关于英美中三国要缅甸战役时达成的共识。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不想让美国人进入东南亚。

对于丘吉尔的出尔反尔,罗斯福也异常气愤。因为他清楚,中国虽然在奋力抗战,但是已经几乎断绝了外援,所剩下的仅有一条滇缅通道来维持。如果不尽快在缅甸发动攻势,一旦滇缅通道被日军封锁,一旦中国因为失去了外援而战败,几十万的日军就会被抽调至太平洋战区,这对美国的太平洋战略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但对罗斯福的百般劝说,丘吉尔都是充耳不闻。他认为,这里本是英国的殖民地,赶走日本人也是英国人的事情,与其他人无关。从表面上看,英国人反对的是中国人,其实反对的是美国人,他最害怕的并不是中国人进入缅甸,而是美国人进入缅甸。这也是在第一次远征军进入缅甸后遭到英军百般地刁难和不配合的主要原因。

1944年春季,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为了挽救颓势,日本在国内紧急扩军百万,发动了“1号作战”,意欲打通从中国东北到越南的铁路线。国民党方面在猝不及防之下,节节败退,先后丢掉了郑州、长沙、衡阳、桂林、柳州等战略要地,形势岌岌可危。面对危局,蒋介石提出要从缅甸抽调精锐的远征军回国救援。

1944年,中国因何失去四强地位?与罗斯福支持法国重返越南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

就在日本发动“1号作战”的同时,侵缅日军为了配合作战,向印度科希马和英帕尔发动进攻,盟军压力很大。因此,罗斯福请求蒋介石抽调国民党军在云南的10个精锐美械师赴缅甸作战,以缓解盟军压力。

可此时中国战场的局势也很不乐观,蒋介石正在想着如何把这10个美械师投入战场来缓解日军的攻势,因此拒绝了罗斯福的请求。蒋介石认为,既然英国人不想让中国插手缅甸事务,自己又何必派兵前往呢?

但罗斯福认为,蒋介石此举是既想要美援,又不肯尽义务,因此对蒋介石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可蒋介石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英国人自身是有能力击败日本人的,之所以要中国军队前往,完全是因为他们害怕伤亡,是想要把中国军队做炮灰。因此,蒋介石第二次拒绝了罗斯福的要求。

蒋介石的不配合终于惹得罗斯福大怒,他以停止美援为要挟,强令蒋介石出兵。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得紧急空运两个师到印度接受美械装备,随即投入反攻缅北的作战。此时,参与反攻缅北战役的中国军队已经达到了5个师。

经过此事之后,罗斯福和蒋介石之间的合作出现了阴影。而且,由于豫湘桂大溃败,暴露出了蒋介石政府的无能与腐败,使罗斯福认识到,蒋介石政府并不是他在亚洲推行“软殖民”政策的好伙伴,因此一改初衷,放弃了把中国纳入到战后四强受益者的安排,这也是在二战后为什么中国仅是收回了被日本抢占的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而并没有再参与到其他利益分配的原因。

1944年10月,罗斯福政府承认了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临时政府,这就意味着罗斯福的越南政策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的国际托管计划变成了支持法国重返越南。

从表面上看,罗斯福放弃了把中国纳入到战后四强的原因是因为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无能和腐败,但其实质是罗斯福政府和英国政府在关于殖民地问题的一种妥协。

1944年,中国因何失去四强地位?与罗斯福支持法国重返越南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

二战后,英国虽然已经日薄西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世界各地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美国仍然需要英国在很多方面的支持。而要获得英国的支持,首先就要对英国的殖民政策妥协,保证英国人的利益。因此,在二战结束后的受降范围划分时,本来应该全部划给中国的越南被一分为二,北纬16度线以北为中国受降区,以南为英国受降区,而法国又在英国的支持下重新获得了南越部分的控制权。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说,在二战后,中国不仍然是四强之一吗?在1945年7月17日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中不是仍然有着中国的名字吗?

确实,在表面上看,二战后的中国确实仍然是四强之一,但从实质上看,有哪一个战胜国会在胜利之后不仅没有得到任何的战后利益分配,自身领土却被分割出去的呢?

因此,在战后不给予中国与四强地位相匹配的利益肇始于1944年4月的缅北战役,形成于10月罗斯福政府承认戴高乐“自由法国”政府,确定于1945年2月的《雅尔塔密约》。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实力在作怪!没有实力,即使给了你也守不住;有了实力,你不要也会有人给。

1944年,中国因何失去四强地位?与罗斯福支持法国重返越南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新闻

世界期盼中国虎年带来繁荣

下一篇新闻

警报解除!美军濒海战斗舰抵达新加坡,专家:南海耀武扬威要掂量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