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成都:以幸福之名,定义大城崛起的时代方向

一张张榜单或一组组指数,是人们侧面观察一座城市的发展与能级的“窗口”。一直以来,营商环境、经济实力、人才指数、投资吸引力……皆可细化为指标,量化为数据,成为人们观察一座城市的理性工具。偏偏就是在这样的理性工具之中,最是感性的“幸福”“美好”,却成为了最常被量化、品评与探讨的课题。

4月23日,一场流光溢彩的盛宴在成都惊艳上演,引得全国聚焦,全网讨论。那正是一场有关城市幸福,聚焦美好生活的盛宴——“中国美好生活城市(2020-2021)”发布盛典。当幸福被不同的指标量化,成都收获了“大美之城”与“向往之城”的桂冠。

成都:以幸福之名,定义大城崛起的时代方向

而当人们在榜单之外,仍以理性看待“幸福”大事之时,往往会关注到一个新话题:全球竞争格局之下,为何越来越多的大都市,以战略眼光标定“幸福”?为何大城的崛起与跨越,越来越落脚于细微之处,回归人本,返璞归真?

其实一线城市已不约而同地“抢答”。北京把“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写入了“十四五”规划纲要;上海提出了“五个人人”,聚焦、强化“一座城与一群人”;而深圳在民生工程上挥出大手笔,要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单以幸福为论,成都显然是座高起点的城市,与幸福有关的城市榜单,成都似乎永远是最靠前。这既有得天独厚的必然,也有久久为功的努力。而今,成都更是将“幸福美好生活”,作为了引领城市方向的战略选择。

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成都统筹城市长远发展和市民现实需求,作出了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重大部署。这不仅仅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工程、增强城市发展战略优势的筑基工程。其内在的逻辑,关乎市民生活的幸福密码,更关乎大城发展的时代方向。

城市的成长壮大,最终是为了所有生活于此、奋斗于斯的人。成都作出实施十大工程的重大部署,就是要统筹市民现实需求和城市长远发展需要,让新发展理念惠泽广大市民群众。

『新优势的塑造』

4月24日是成都第四个“蓉漂人才日”,这一天,一个数字在庆典上被披露:当前,556万“蓉漂”人才们正在蓉城大地为建设“更好的成都”贡献智慧与力量。

用脚投票的选择,让人再度想起《全球城市史》作者乔尔·科特金说过的一句名言:哪里更宜居,知识分子就选择哪里居住,人类智慧就在哪里聚集,最终人类的物质精神财富也会在哪里聚集。

归结起来,新的竞争优势,正在为这座城市积蓄起发展的磅礴力量。

毋庸置疑,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人。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对于人口和人才的依赖程度不尽相同。进入新时代,人才对城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而越能引得来人才,留得住人才,也就越有了发展的底气和活力。

成都:以幸福之名,定义大城崛起的时代方向

2021“蓉漂”人才大型招聘会

成都在“中国美好生活城市(2020-2021)”发布盛典上收获了“向往之城”的称号。诚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解析人对于城之向往,环境的舒适,服务的便利,文化的包容,梦想的舞台皆为向往元素,换句话说,宜居宜业,诗与远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认为,“向往”与否,与城市的服务质量息息相关,这囊括了城市治安、公共服务、就业环境、教育医疗。而在清华大学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副主任倪子君看来,一个城市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生活节奏,以及市民特征等,都是构成一座“向往之城”的要素。

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城市的宜居品质,方能转化成为城市长远发展的持久竞争优势。

这也是成都近年来一以贯之的发展逻辑。成都素以宜居品质著称,无论是休闲之都、生活城市的标签,还是公园城市的理念,其主线都蕴含着对独具魅力的宜居品质的塑造。

而成都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正是主动围绕人才需求加快构建全链式保障体系,增强对高知识高技能青年人才来蓉发展的磁极牵引,希望用生活城市的品质留住人、用公园城市的影响吸引人,让“像成都人一样生活”成为时尚。

成都:以幸福之名,定义大城崛起的时代方向

『新动能的转化』

数日之前,成都“开榜”,发布了首批幸福美好生活应用场景和投资机会清单,抛出了政、企两端的供需信息422条,正待企业、机构、各方社会力量揭榜。一方面,新的需求皆是对幸福生活新场景的营造,力求让市民享受到更加可感可及的幸福。另一方面,以幸福为名,数百项新场景、新产品的营造,也是新需求的诞生,这为企业解锁了新的机遇,开辟了新的市场。

比如清单中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场景,如同一个全能的智慧大脑,其将实施结构化电子病历、互联网+家庭医生、智慧急救、5G应用、智能中医诊疗等,打造覆盖面更广、群众获益更多的医疗应用场景。

于市民而言,这是前所未有的健康服务新场景、新体验;于企业而言,这是激发创新,大展宏图的新机遇;于城市而言,这则是以高品质为标尺而升级的新需求,以及从而激发的城市新动能。

同理的,还有TOD项目的打造、城市更新片区的风貌设计、新文创产品的打磨、新养老服务场景的搭建……越是宜居美好的生活,越激发高品质的需求,这必然引发供给体系、供给层次的适应性重构。

其实纵观国内外先发城市,宜居宜业宜商的环境始终是其竞争优势的核心要件。

新加坡以优美的城市环境、高效的治理能力,集聚了2.6万家跨国公司,人才吸引力指数持续领跑亚太地区;上海依托国际化营商环境和一流创新创业生态,以新场景承载新技术,科技创新总体影响力居全球第9位,跑出了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领先身位。

事实上,自打成都宣布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开始,已有许多各地企业开始通过这本厚厚的任务清单划重点、找机会。比如在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中,成都要求打造优雅时尚的文旅新场景,“培育文化街区和天府绿道‘沉浸式文化空间’100个,每个社区建成至少1个美空间,推出‘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400个”。

成都:以幸福之名,定义大城崛起的时代方向

龙潭客家美学示范带,院山社区的儿童亲子空间

在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中,成都提出要实现生鲜菜市、洗衣理发、家政维修等基本便民服务社区全覆盖,无接触配送、私人定制、深度体验等个性化服务精准供给。

在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中,成都则提出引入新消费场景和生活场景,让市民可在“回家的路”上解决80%的日常生活和社交需求。

这些全新的需求,对于致力于TOD商业、沉浸式文化空间、美学新场景打造、绿道健身新玩法等等领域的企业,无疑是机会所在。

而基于对美好生活需求而构筑的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更将有力地促进这座城市的功能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新力量的崛起』

从“产城人”到“人城产”,这是城市从工业生产导向到人本生活导向的转变,也是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内在逻辑。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当一座以人为本为导向的城市,营造出宜居宜业的环境,那么反之,来到城市的每一位憧憬美好的人,也必将成为推动城市更加进步向上的强劲力量。

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华文,在参与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曾有感慨:未来放眼整座城市的形态,将由一个个TOD集聚和分散人流,城市空间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大开大合。人们会感叹于效率的提升,也会赞叹风光的大美。“届时,年轻人会因为‘世界最长绿道’的魅力选择成都,而他们的到来,将帮助成都优化人口结构、激活城市发展活力’”。

其实成都纵然宜居、“巴适”,却从不缺少奋进的力量。

墨镜天合(流浪地球团队)合伙人刘珊珊来蓉三年,地道“蓉漂”一枚,她因美食美景而无比享受在成都的生活,却也因这座城市,愈发有了发展与成长。她所在的团队在参与爆款电影流浪地球大获成功之后,更参与制作了《雪中悍刀行》《刺杀小说家》等等作品,“青城山、川西林盘等等城市美景为我们创作这些作品提供了大量素材”。成都的城市气息,则为团队参与《唐人街探案3》提供了丰富灵感。而这座城市的营商环境及创新土壤,则更是公司得以突飞猛进的外部条件。

成都:以幸福之名,定义大城崛起的时代方向

事实上,每一位城市发展的参与者、奋斗者都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的人。当成都所实施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把每位市民的奋斗织入城市向前发展的大图景中、把每个市民的成长融入城市澎湃发展的大浪潮中,必将推动个体与城市共成长同进步,让人与城的故事更加感动人、激励人。

人与城,和谐共生,有序生长。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成都:以幸福之名,定义大城崛起的时代方向

上一篇新闻

海底捞快要沉入海底了?

下一篇新闻

海南本土音乐电影《久久见过还想见》即将开拍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