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9日 星期日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巷名的由来

关于相公巷的巷名,一种说法是,这条巷子因泉州第一个状元梁克家而得名。梁克家不仅高中状元,而且两度入朝为相。

另一种说法是,相公巷是因为巷口供奉着“相公爷”戏神雷海青。据说巷口的香宫是泉州市内供奉“戏神”历史最悠久的一座镜庙。

这里还是泉州吕姓的发源地。夏朝时,炎帝的后代被封为吕国(今河南省南阳西部),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其子孙就以国名为姓。郡望“河东”。五代时,吕占,字竞茂,由河南徙居泉州城内相公巷,为吕姓入闽始祖,而后分衍各地。

人物

宋·梁克家

清·林庆祥

近代·马香缎(南音名伶)

旧址

桂香宫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桂香宫的传说

在相公巷,除了“相公爷”,还流传着“未星君”的故事。听小巷的老人们说,古时候安溪有个姓李的读书人在现在的市区文化宫读书,后把放生池里的一女鬼躲到桂香宫里依附在“未星君”塑像上。

3年后,读书人高中状元官拜相国归来,经过相公巷时,发现这里香火异常旺盛,方知是当年女鬼所为,于是他指了指“未星君”的塑像便走。说也奇怪,读书人走后,“未星君”塑像的额头上就缺了一块,人们怎么补也补不上,一补上去就掉下来。后人再塑像时,就在“未星君”额头上留了个疤,以示警醒。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名伶居,仙乐绕

相公巷81号:马香缎故宅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提起马香缎的名字,喜欢南音的人应该都不陌生。我们在相公巷打听她的故宅所在,很多人都能清楚地指出它的位置,只可惜,如今人去楼空。据说马香缎逝世以后这座房子便售予了他人。

街坊们回忆说,记得当年还没开放时,马老师经常在相公巷家中的“天井”中私唱堂会,每逢佳时,相邻的老人们都出来坐在屋外聆听仙乐。

马香缎故宅已经没有了当日的气息。

一代名伶马香缎

据鲤城区相关文史资料记载,马香缎(1943-1987年),女,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4月生于泉州东街。1958年初中肄业,曾到泉州油厂做工。

马香缎自幼酷爱南音。1960年参加泉州民间乐团,聪颖好学,通过三年培训,演唱、演奏技艺深受海内外弦友赞誉,为乐团较有造诣的青年演唱员。1963年首次应邀赴上海演出,获得上海文艺界和乡亲好评。

十年浩劫,南音被打入冷宫,乐团被迫解散,马香缎改行到百货公司当职工,但在强烈事业心的驱使下,工余时间仍暗地里坚持练习。文艺得到解放后。1978年,马香缎参加晋江地区文艺代表队,出席福建省首届“武夷之春”音乐会,带着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演唱南曲《夜梦周总理》,赢得大会好评。

1981年,马香缎调回泉州市文化馆从事南音研究和培养南音新秀工作。在文化馆工作期间,她倍加努力,大量搜集、整理濒于失传的南音指、谱、曲,使之重放光明。她的演奏、演唱技艺也进一步提高,并自成风格。由中国唱片社录制的《正更深》,香港温陵唱片公司录制的《三千两金》、《出汉关》等,深受海内外弦友的青睐与赞赏。

为了弘扬祖国优秀南音艺术,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马香缎曾于1982年参加福建省南音代表团赴香港访问演出。后又应邀赴菲律宾、印尼、新加坡开展南音艺术交流和传授技艺。1982年,著名的泉籍作家白刃在香港《文汇报》上发表了《喜闻南曲传乡音》一文,其中写道:

“一九五八年我到厦门,曾经和老艺人纪经亩先生合作,写了《拜托风筝》等唱段,由厦门南音艺人,在金风剧场演唱。同年我去泉州,到过马香缎小姐家中,听这位南曲世家的后人自弹自唱。当时她还是个小姑娘,可是弹奏和唱腔的技巧,已是出类拔萃。二十四年后的今天,难得在香港又看到她自弹自唱,更是炉火纯青,嗓音深厚,感情入微,听后余味难忘,不愧是南曲演唱家中的佼佼者。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木雕繁,夺天工

相公巷130号:林庆祥故居

现年72岁的林陆安是这座古宅的主人之一。房子的建造者是他的祖父林庆祥,据说是清末的官员。林氏的大门上有“锦水传芳”的字样,是从惠安迁至泉州的。

林家养着好多只狗,各式各样,主要为的是保护古厝的遗迹。可不是么,在林家,我们见到了很多保存完整的木雕石刻,不仅仅是泉州历史建筑的天然标本,相信那些精湛的工艺在整个闽南文化遗产中都堪称一绝。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门窗上的木刻表情生动而且无一雷同。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颇为少见的梁上雕刻。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门窗上的木刻表情生动而且无一雷同。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林氏大门前的石雕,竟然和泉州城心塔等众多古塔一样的“大力士”,不一样的是,它是用来“托”门的,只有十几厘米高。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曾经在新府口见过一只袖珍的小蟾蜍,这一次是小麒麟,都是用来堵塞古宅水道口的石雕。

状元第,双莲开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梁克家的故事

梁克家,字叔子,泉州府晋江县人,也有人说他是在泉州城内东街相公巷出世的。通过地方史学家的研究,在梁克家以前,泉州就有好几个人中了状元,不过没什么名气,现在人们还是按照习惯的说法将梁克家当做泉州第一个状元来讲。

梁克家自幼聪敏过人,博闻强记,胸有大志。少时就读于泉州学宫,后游学广东潮州揭阳县为“馆客”,一日逢寓处梅花盛开,梁克家赋诗曰:“老菊残梧九月霜,谁将先暖入东堂?不因造物于人厚,肯放梅枝特地香。九鼎夔调端有待,百花羞涩敢言芳。看来片玉浑相映,好取龙吟播乐章。”语意超脱,不同凡俗。绍兴二十年(1159年)回福建参加乡试,夺得解元。翌年入京会试、廷试,状元及第,授平江府(治所在今江苏省吴县)签判。据说梁克家高中状元时,他就读的学宫双莲并开,后来郡人为之建了“瑞莲堂”。

淳熙五年(1178年),梁克家丧母,回乡守制,有人上疏弹劾他秉政时擅改堂部授官,因此落职,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淳熙七年,被重新起用,知福州,政绩斐然。翌年,召授醴泉观使。淳熙九年,复拜右丞相,封仪国公。同年,修纂《三山志》40卷成,这是福建省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寻访手记

初听相公巷,名字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以为背后是一个关于相公和娘子的浪漫爱情故事。

宰相远去,相公子虚,这是一条充满人间烟火的小巷。不清高,也寻觅不到浪漫,门庭院落里都是平淡生活和故事碎片。

一束阳光斜斜地照进来,打在桂香宫里的香炉上,“日照香炉生紫烟”原来正是此番境界。一只黑色的乌鸦貌似安静地和同伴趴在鸟笼里,没想到是个厉害角色,喉头里能崩出一连串的闽南话,让你明白天下乌鸦并不是一般黑的。一栋白色小楼曾因主人的名声而引人注目,如今主人离去,它也落寞,路人淡忘了楼里曾经的喧哗。一幅美人画凄楚地挂在古厝的土墙上,迟暮古厝已经拆了一半,美人笑靥朝天日渐斑驳……

造访者的感受,永远不可能如小巷的主人们那样细密周至,他们当下的生活,他们祖辈的过往,浸在彼此的交谈里,刻在祖房的墙壁上,但都经过筛漏,远远不是全部。这样的记录免不了残缺,而残缺更让记录显得急迫。

几乎所有的古巷,关于它们的记忆都正在加速破碎和残缺。

有一些古巷,我们的到访可能是对它的最后一次全面翻阅,越来越多的往事和故人,将不可避免地湮没在新的钢筋混凝土疙瘩底下,零落成泥。

所以,在相公巷里花一块钱吃到一碗纯正豆花,就像回到旧时享受淳朴占了便宜一样,希望古巷恒久远,风情永流传。

泉州古城廿四巷:相公巷

上一篇新闻

比特币攀新高 你贪婪了吗?

下一篇新闻

科兴疫苗在新加坡惹大事了!把警察都给招来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