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1000万人口之争,对我们影响居然这么大

随着7月10日大选投票日临近,各党派之间关于大选议题的争夺也达到了白热化。

但是,近日执政党和反对党最争论不休的,是有关“新加坡1000万人口”的问题。

事情的起因,是民主党秘书长徐顺全在7月1日的电视辩论中指出,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曾说过要把人口增至1000万,这让国人很担心。

参与同场辩论的外交部长维文医生随即纠正并提醒徐顺全不要散播假信息。王瑞杰本人也很快澄清,政府从未建议或计划把新加坡人口增至1000万。

1000万人口之争,对我们影响居然这么大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各执一词,这个议题甚至成为民主党的主要竞选主张。

所以,1000万人口的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两边又是谁在说谎?

而且,若是未来新加坡真发展到1000万人口,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那可太大了!

具体会带来哪些影响?下面一条条说。

01. 执政党反对党各执一词

谁在说谎?

行动党7月2日晚上发表文告,再次批评徐顺全散播假信息,并表示此次徐顺全在竞选期参与电视辩论时这么做,使得整个民主党都受到牵连,假信息的传播让竞选变得无效,也将让选民质疑民主党的诚信。

人民行动党在文告中表示,对民主党以及秘书长徐顺全重复指政府计划把新加坡人口增加到一千万的言论,表示失望。

“民主党和徐顺全不断重复‘一千万人口’议题并拒绝道歉,行动党对他们的行为不感到惊讶; 但对民主党主席淡马亚也“一同演出这出戏”而感到失望,淡马亚在接受媒体采访和竞选广播中,不断重复徐顺全的虚假言论。 行动党原以为淡马亚品格更高,但实则不然。”

徐顺全在第一场电视辩论中声称,副总理王瑞杰考虑把新加坡人口提高到一千万,并曾在南洋理工大学常年部长论坛上表示这点。

对此,行动党这边王瑞杰是怎么说的呢?

王瑞杰7月2日在FB贴文澄清说,去年他受邀出席南洋理工大学常年部长论坛时,有学生问及人口白皮书一事。

当时他在回应中提及,前总规划师刘太格曾公开表示我国应增加人口目标,但他解释说我国人口不仅取决于物理空间,也应顾及社交空间和如何维持团结感。

不过,即使王瑞杰进行了澄清,民主党随后还是表示徐顺全已经成功让行动党保证不增加人口,这是民主党争取的一项胜利。

民主党7月2日也再发表文告晒证据反驳,“一千万人口”说法不是出于民主党,而是行动党。

证据是《海峡时报》2018年的报道,其中当时建屋局局长蔡君炫曾透露,新加坡人口的密度将在2030年增加到每平方公里1万3700人,基于新加坡的土地面积,这意味着本地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近1000万人。

由于这个议题的持续延烧,其他反对党领袖也不免要被卷入到舌战之中,纷纷被要求表态。

新加坡前进党秘书长陈清医生7月3日上午在蔡厝港德惠巷助选时表示,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无法应付1000万人口,同时他也指出透明度不足是人们不断揣测政府用意的主要原因。

1000万人口之争,对我们影响居然这么大

“人们不知道政府究竟在想什么,也没有相关的数据作为参考,因此会进行揣测,这主要还是信任问题。”

他认为当权者要赢得人民的信任,而当局如果能提供充分的、富有逻辑的理由说明为什么国家需要1000万人口,“为什么不可以呢”?

工人党秘书长毕丹星和主席林瑞莲7月3日陪同候选人走访选区,毕丹星回复媒体询问时表示,自己不想错误解读行动党或民主党的话,但事件之所以有问题,和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令(POFMA)的性质、假信息的性质以及如何形容假信息有关。

1000万人口之争,对我们影响居然这么大

他说:“我们知道这句话并非事实陈述。然而当一名部长早前曾让人有这样的印象,让人觉得我们的人口数量将大幅度增长,我觉得就该有让人评论的空间,去讨论这个目标究竟是多少。”

他也谨慎表示,这虽然是他的立场,但这毕竟不是直接关系到工人党,因此不想深谈。

“我们需要思考假信息的性质,以及这是否真的符合假信息的定义。”

所以,当年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提出“1000万人口”说法的刘太格,和评价该说法的王瑞杰到底是什么说的?

02.还原当年真相

刘太格说了什么?

2013年,政府发布人口白皮书,提及新加坡的人口预计在2030年增长至690万,引发争议。

曾是市区重建局局长与总规划师,也是新加坡组屋制度和花园城市缔造者刘太格在2014年的一场座谈会上表示,新加坡的人口预估不可以停留在690万,而应该以长远而言可能达到1000万人口来进行规划,才能更好地预估所需的用地。

新加坡规划师协会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当时联合举办一场名为“能为2030做准备吗?”论坛,邀请五名学者从国家和城市规划、环境、社会、交通及经济五大方面,探讨如何为新加坡的2030年做准备。

刘太格是其中一位主讲者。

1000万人口之争,对我们影响居然这么大

在谈及政府的人口白皮书时,刘太格说:“2030年不是终点,人口增长不会停留在690万。”

他说,新加坡可能看得更远,可能到了2100年,人口会达到1000万人。

刘太格认为,对于经济增长来说,人口增长是必须的。新加坡的土地基本上是局限的,因此人口密度高是不可避免的。

他指出,较高的人口密度和较好的生活品质是可以相互兼容的。通过合适的设施,绿化缓冲带和稠密度和非稠密度的交通,宜居性是可以保持的。

根据《商业时报》当时报道,刘太格是以未来80至150年每年不到1%的人口增长,计算出1000万这个预估数字。

如果新加坡人口在2030年达到人口白皮书的690万预估上限,新加坡人口可能在2090年达到1000万;如果新加坡人口在2030年达到人口白皮书的650万预估下限,新加坡则可能在2200年达到1000万。

王瑞杰说了什么?

去年3月28日,王瑞杰在南洋理工大学部长常年对话会上谈到2013年人口白皮书中提到的690万人口预估数字时表示,这个数字意味的不仅是人口密度,社会空间也很重要。

1000万人口之争,对我们影响居然这么大

他当时说,我国的人口密度并不会过高,若论可居住空间而言,其他城市更加拥挤,并且提到刘太格之前说过,新加坡若要长期持续地发展,就应该为1000万人口做出规划。

国家人口及人才署7月1日便针对近来在网上流传的相关人口数字作出澄清,不过徐顺全在新传媒主办的电视论政节目中再次引用有关数据。

王瑞杰在澄清中也进一步解释,他当时是在答复有关人口白皮书提问时提到刘太格的话,而他当时没有认可这个主张,而是解释说,人口规模不单只是实体空间,也包含社会空间,以及如何保有凝聚力。

他强调,政府从未建议或把人口目标设定在1000万。而根据目前的情况,新加坡人口在2030年之前,可能显著低于690万。

03.人口问题为什么重要?

因为资源有限,人口会挤压你我的生存空间,同时,新加坡又真的缺人。

根据新加坡2013年公布的人口白皮书,到了2020年,也就是今年新加坡总人口(包括居民与非居民)预计将介于580万至600万之间,而到了2030年的总人口规划参数则设在650万至690万之间。

白皮书公布后备受争议,许多民众对基础设施能不能负荷这么多人口感到忧虑,也对未来新加坡公民和外来人口的此消彼长感到担忧。

换句话说,大家担心新加坡人越来越少,外国人越来越多。

白皮书提到,到了2030年,公民人口在新公民的“补充”下,将由360万到380万人组成,永久居民会保持在50万至60万人,其余230万至250万人是非居民,和目前的人口组成相比,公民和非居民的数量会增大,永久居民略有增加。

为了呼应2013年的人口计划,统计2020年新加坡到底有了多少人口?

新加坡统计局已从今年2月5日起将开启“2020年人口普查”(Census of Population),进行为期六到九个月的全国性人口调查。相信很快我们就将得到答案!

1000万人口之争,对我们影响居然这么大

“人口普查”是新加坡最大规模的调查,每十年进行一次,收集有关人口特征的重要信息,以辅助未来政策的规划,全岛大约15万户家庭已被纳入调查范围。

超过3万人需在今年6月左右配合人力部进行调查,而受选的住户则会在2月至7月之间,接到新加坡统计局的来信。这组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或面对面交谈,提供问卷答案。

而根据去年的相关机构人口初步统计数据,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依旧是新加坡面对的两大难题……

新加坡成为人口老龄化最快速国家之一

在当前人口迅速老化的国际趋势下,新加坡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快速的国家之一,目前年逾65者已达43万(毎九人中有一位),预计到了2030年将增加到90万(毎五人中有一位)。

新加坡公民人口继续老龄化,年满65岁的公民比率达到12.4%,比去年的11.7%更高。

公民人口的年龄中位数继续从40岁提高到40.4岁,而人口赡养比率也从每一名年长公民有5.5名适龄工作公民赡养,进一步减少至5.2名。

以下几组数据也显示出新加坡社会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2014年至2018年,新加坡每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加。

2016年至2018年,新加坡人口年龄中位数从40岁提高到40.8岁。

1970年至2018年,新加坡老龄人口支持比例从13.5下降到4.8。也就是说社会中每一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只有4.8位年龄在20-65岁之间的青年人提供支持。

1000万人口之争,对我们影响居然这么大

新加坡的整体生育率已跌至1.14

虽然新加坡结婚和新生儿人数已呈上升趋势,不过2018年的整体生育率却跌至1.14!

虽然在过去五年期间,新生儿人数每年平均达到3万3000个,比2009年至2013年的平均3万1400个,以及2004年至2008年的平均3万2000个还要高。

不过近年来维持在1.2的整体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简称TFR),在2017年跌至1.16,2018年更是进一步跌至1.14。

人力部长杨莉明指出,这主要是因为新加坡人花费更长时间寻找合适的伴侣,也选择更晚才开始组织家庭。

新加坡2018年度的《人口简报》同样证明了这一点:老人多、生育率低等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单身狗”也是越来越多了……

1000万人口之争,对我们影响居然这么大

单身者比率越来越高

根据简报的数据显示,新加坡的结婚总数从前年的2万3873对新人,增至去年的2万4417对,超过过去10年的平均数。

尽管有更多新加坡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但单身者比率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几乎所有适婚年龄段的未婚者比率跟10年前相比都提高了。

04.移民政策逐步放宽?

如果按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预计到了2020年末,新加坡人口将低于政府计划的600万,到了2030年,可能则“远远低于”690万。

所以很多人猜测未来十年,新加坡政府会不会加速通过更多的PR和公民,以达到人口增长的目标。

我们从这些年的PR和公民的审批数据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1000万人口之争,对我们影响居然这么大

2007-2009年的PR和公民审批“大放水”通过了许多人,到2010年之后骤减。2011年数字降到谷底之后开始缓慢回升,每年都比上一年多通过一点,似乎在逐渐的放宽。

2018年5月,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发布报告说,新加坡如果每年要取得约2.5%的经济增长就必须采纳开放的移民政策,在2030年将人口推高到630万至670万,否则增长最多只有约1.5%。

1000万人口之争,对我们影响居然这么大

这个估算报告源于新加坡未来经济委员会在2017年设定的新加坡未来10年经济增长目标(GDP增长)约2%至3%。

专家预测,如果新加坡能将整体生产力维持在1.5%左右,那么剩余的1%则大部分需由劳动力增长推动。

要达这个目标,2020年至2030年总劳动人口每年需增长约4万人,总人口每年预计将增长约6万人,以此类推总人口到了2030年才会预计达630万人。

美银美林指出这比政府《人口白皮书》中650万至690万的总人口规划参数来得低。还强调假如新加坡经济不好,法长期取得至少1.5%的生产力,劳动人口还需相应增加更多,以达到2.5%总经济增长目标。

在这样的人口压力下,移民政策真的放宽了吗?还是有些迹象的!

首先是2018年新加坡永久居民批复人数创下9年新高!

这几年,新加坡永久居民新批人数维持在2.9万左右。2018年,永久居民新批人数迎来了9年来的新高,3.2万多人。

其次,学生移民政策复苏了!

之前,新加坡学生群体在申请永久居民,也就是绿卡上十分的友好,理工Poly学生和大学生在2010年前在毕业前,都会收到申请永久居民邀请函。但之后,就停止发放了!

然而,也是在2018年,在读学生群体被重新纳入可以申请绿卡的人群(*符合条件)。

1000万人口之争,对我们影响居然这么大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新加坡最新的移民政策,2020年版准证申请指南来袭。

目前新加坡主要有五个途径:学生移民、投资移民、创业移民、结婚移民、技术移民。

大多数人其实都是通过技术移民新加坡的,也就是说流程为:EP/SP工作准证永久居民申请公民。下面是这两种准证的申请指南:

EP准证申请标准

EP(Employment Pass)是新加坡人力部给外国专业人才发放的准证(管理层,主管或专业职位)。

--薪资要求: 3900新币以上(2020年最新政策上调了薪资要求,从3600上涨到3900)

--学历:持有获得认可的大学学历,专业能力相关证书等。

--配额:不需要配额

--家属准证:月薪要求6000以上,可以为配偶以及21岁以下小孩申请,月薪12000新币以上可申请父母长期探访准证(LTVP)

--申请绿卡:可直接申请,也可带家属一起申请

SP准证申请标准

SP(S Pass)是给外国中级技术水准雇员提供的工作准证

--薪水要求:2300新币以上

--学历要求:大专,本科或者技术资格认证

--公司配额:服务行业不可超过员工总数的10%-15%,其他行业是10%-20%

--人头税:330-650新币

1000万人口之争,对我们影响居然这么大

--家属准证:月薪要求6000以上,可以为配偶以及21岁以下小孩申请,月薪12000新币以上可申请父母长期探访准证(LTVP)

--申请绿卡:可以直接申请,也可以带家属一起申请.

在拥有以上工作身份准证并在新加坡工作一段时间后,接下来就可以进一步考虑申请永久居民了。

那么哪些人申请会比较容易成功呢?

人力部部长曾表示新加坡永久居民的批复基主要考量以下因素:

申请者的年龄

家庭背景

对新加坡经济的贡献

不像中国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人口落户有具体的积分政策可参照。新加坡PR的审批并没有公开透明的审核标准。但是政府放话了,这些人有优势:

融入本地社会

有意在新加坡落地生根

对于新加坡生活方式

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有认同感的人

而通过进一步梳理去年申请到新移民的人物档案,他们也有以下的共同点:

关系:每四个拿到新公民的人当中,就有一人同新加坡人有亲属关系。

居住时间:有60%新公民,在新加坡居住至少10年。

年龄: 最多的就是年轻新公民,也有不少人属于,黄金工作年龄层(30-40岁

所以,从上面这一切可以看出,新加坡的人口发展目标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影响问题包括:

准证申请和续签难度是否会降低?

身份获取的政策是否会放宽?

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空间和资源是否能承受人口的负荷?

新加坡社会在人口激增下是否还能保持社会稳定?

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还是相反?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这也是为什么人口计划这个看似不够“政治性”的话题,却成为了大选当前最热门最具争议的话题。

最后,你对新加坡人口增加有什么看法呢?

资料来源:

1. 早报:【大选】王瑞杰:政府从未计划将人口增至1000万

2. 知乎:新加坡移民政策又放宽,2019年版最新移民指南来袭!

3. 南洋视界:刘太格:新加坡人口可达1000万

4. 8视界:【新加坡大选】1000万人口之说引热议 回看刘太格当初怎么说

5. 早报:【大选】陈清木:1000万人口对新加坡而言太多了

6. 早报:【大选】毕丹星回应“1000万人口”议题

7. 新加坡教育网:新加坡政府计划让人口增至1000万?副总理王瑞杰辟谣:从未说过!

1000万人口之争,对我们影响居然这么大
上一篇新闻

海运行李$8/KG全包到中国,满$100送平板电脑送五粮液

下一篇新闻

世卫最新研究:新冠可能通过空气传播!为什么还有人不戴口罩出门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