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7日 星期五

圣哲的祥光

圣哲的祥光|张丙辰【荐读荐转】

原创 河南思客 河南思客 今天

圣哲的祥光

总第2169期

  10月下旬一个明丽的秋日,河南省杂文学会通知我到民权县去参加一年一度的杂文年会。秘书长特意在电话中告诉我,民权县是庄子的故里。

  行驶在平坦宽阔的高速路上,两边的风景快速向后退去。秋阳柔和的光线投向大地,让视野中的景物都有了一种明媚的色调。秋天是我钟爱的季节,真实的秋天没有那般轰轰烈烈的情愫,没有画中那般唯美婉约的意境,但却自然和谐,得体分明,不事造作,浑然天成,一个纯净无瑕、不含杂质的秋天在阳光下还原。

  黄河故道的风沙和尘霾在霜天不怒自威的威严里败下阵来。连两旁飞快掠过的一块块方塘,也是碧波荡漾,盈盈含情。只有在这个时候,只有和澄澈秋水久久凝视的静谧里,你才会真正理解为何用“秋波”来形容深情的眸子。

圣哲的祥光

  民权在我的记忆中是个有着特殊意义符号的地方,它很自然地把一个地名和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联系在一起。但长期以来我却含糊了它的地理方位,没来由地认定它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直到汽车在连霍高速开封东边下路北向,我才准确知道了它的现实坐标:地处豫东,毗连齐鲁,实际距离我所在的城巿250公里。

  高速路口一个硕大路牌矗立道旁,蓝底白字清晰地告诉造访者前方延伸连通的城巿:菏泽、曲阜、东营、济宁……我突然灵光乍现,路标的提示使我产生了一个伟大的联想:民权,一代名哲庄子的故里。西南100公里是鹿邑,道家鼻祖老子的故里;离此东北100公里外,就是山东的曲阜和邹城,儒家两代圣人的老家。相连的地域内,几乎是在同一时期,竟相继出现了光耀千秋的思想巨擘,儒家的圣人和道家的大哲,而且自成营垒,阵线分明。儒道两家,既观点对立,又相互交融。孔子问道于老聃,庄生论学于孔子。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问题是:这一块神奇的土地,如何孕育了伟大的思想?比邻而居的圣哲,为何观念上有着鲜明的对立?而且齐鲁为儒宗,豫州开道源,是什么原因划出了思想的分界线?

  我为自己的突然开窍激动不已。我预感到顺着这条思路深入叩问,一个历史的神秘窖藏将向我敞开大门。这将成为我在本次年会中的最大收获。

01


  在下榻的酒店温䁔的客房里,我顾不得例行的洗漱,急不可耐地打开电脑。在电子地图上,用鼠标反复调整着中原大地上的山川河流,仔细搜寻着纵横交错的大地筋骨的背后,深深蕴藏的文化根脉。

  中原,也称中土和中州,是相对边陲而言的地域概念。从地理学角度而言,狭义的中原指河南省,广义的中原则包括黄河中游地区。有史以来,这里就是中华民族早期活动的集中区域。西有秦岭之险,北有太行之固,形成了一个封闭安全的生存环境,可以有效抵御西狄和羌戎兵马入侵。境内气候温润,河渠纵横,广阔的黄河冲击平原土地肥沃,是民族生聚的风水宝地。

圣哲的祥光

  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参天大树,文化的乳汁才能哺育思想的巨人。当鼠标的箭头逡巡着星罗棋布的一个个人文景点的时候,我被自己从前的疏忽和轻心吓了一跳:这是怎样一个洋洋大观的文化奇迹啊!物华天宝,圣哲辈出。这是一片永远令人心怀敬仰、顶礼膜拜的文化高原。行走在中原大地上,各个历史时期为纪念先贤圣哲、历史名人诞生地修建的祠庙和活动遗迹纪念碑(馆、亭)数以百万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大都诞生和活动在这片土地上。我带着十分的虔诚,罗列下往哲不朽的名字:

  儒家代表:孔子、孟子;

  道家代表:老子、庄子;

  墨家代表:墨子;

  法家代表:吴起、商鞅、韩非、申不害;

  兵家代表:孙膑;

  纵横家代表:苏秦、张仪;

  杂家代表:吕不韦、李斯;

  名家代表:惠施。

  ……

  群星荟萃,照彻夜空。令人惊叹的是,不是一枝独秀、一花独放、一月独朗,而是一个圣贤部落、一个大哲家族,一个巨人群团,在某个特定的历史区间,得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瑞气,集中破土,长出一片思想的森林。

  站在21世纪的时空回望历史的长河,依然可见这些先哲思想的祥光灿然四射,光华夺目,绵延成历史的光带,铺展出这个伟大民族从愚昧到文明、从战乱到升平、从封闭到开放、从落后到先进的道德之基、理性之光、智慧之灯。

  夜已深沉,仲秋的豫东之夜高阔而深邃。我入住的这家酒店坐落在东城、西城的交会部,凭栏伫望,可见民权新城流光溢彩,直陈天际的夜景。无数盏高强度射灯如长空利剑,在浓重的夜色中划过天穹。而在远处,在目光看不透的地方,是万古长存的大地和奔腾不息的黄河。

  我忽然记起了古人的一句名言:“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其实,何止仲尼?所有的圣哲先贤都是民族文化长廊中的指路明灯。喜欢思想,不盲从,使他们成为先知先觉;穷通物理,探求本源,使他们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示给人看。正是这些伟大心灵探求真知的不懈接力,才蕴积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圣哲的祥光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作为在中国古老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儒道两家,和这里的生民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是自家门墙内的宗教和信仰。无须注解,不必翻译,皆可心领神会,举一反三。牙牙学语的幼童,目不识丁的老妪,从寻常巷陌的争吵,到对簿公堂的激辩,谁不会引经据典,从圣哲的遗训中搬出几句来以壮词色?这一点,任何来自外邦的舶来品都难比肩!

02


  第二天上午的仪程是参加第五届庄周文化节开幕式。活动在新落成的庄周纪念馆万人广场举行。旁边就是刚刚落成的庄子文化馆。

  秋云绵绵,骤雨初歇。彩旗招展的文化广场人头攒动,一条长长的鲜红地毯铺向祭台。省市领导、当地政要,文宣部门和庄氏宗亲正按照原定的程序,依次登坛,有条不紊地表达着对圣哲、先祖、社会贤达和远方客人的尊重和感激。

  中国传统文化最鲜明的特点是祖根文化。木本水源,慎终追远,冒犯祖辈叫忤逆不孝;轻忽祖训叫数典忘祖。而表现这种祖根文化的基本形式有两种。

  一之谓家祭。千家万户都恪守着祖宗传下的规矩,逢年过节,婚迁嫁娶,堂屋祖宗牌位前总要先摆上供品,奉上三炷高香,让那缭绕的青烟捎去后世子孙对天国的问候。致祭的子孙们神色庄重,面向空室四壁,有如晤对列祖列宗,口中念念有词,把自家门墙内的重大事务一一禀告,尤其是先人生前关心关注的家国要务的进展或结果更是必报内容。

圣哲的祥光

  陆放翁知道自家的这道规矩,也明白自己归天后这可能成为获取信息的唯一通道了。所以弥留之际写下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明确规定了儿子家祭必须汇报的具体事项。

  二之谓公祭。这是一种规模可观的官方祭奠活动。选择特定的日期,编制专门的仪程,营造浓重的气氛,在鼓乐高奏、彩旗飘舞中各界代表依次登坛致祭。家祭,重在孝道;公祭,重在追本。家祭,乃私室密语,款款倾诉,俚语方言,诉尽胸中无限事;公祭,乃社会大典,隆重热烈,字正腔圆,表达民族未了情。前者,润物细无声,后者,激情感天地。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大规模公祭活动风生水起,蔚成大观。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多年前的一次重阳节,我在陕西黄帝陵见到的极其壮观的那一幕:300多人的台湾寻根团,冲破当局重重封锁,绕道新加坡,几经辗转,来到桥山龙驭,一律的白孝缠头,在黄帝陵前长跪不起,痛哭失声。那场面令观者凄然下泪,无不动容。中华文明一脉传,传统文化是道德的奠基石,是民族精神的营养素。祭奠先祖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通过家祭和公祭两种途径,有效实现了文化根脉的有序延伸和薪火相传。

圣哲的祥光

  揭开红锦轻笼的庄子青铜雕像,来自全国各地的庄氏宗亲神色庄重,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依次登坛进献花篮,表达对先祖的敬意。塑像高达9米,须远处仰视才可见神态。一袭长衫,后摆如仙袂飘举。手持竹简,头巾绾起花发,露出智慧的额头,专注的双目凝视着前方,似乎可望穿秋水,有足够的自信应对各家学派的挑战。

  我仰望这位2000多年前的伟大智者,周围是为公祭而奔忙的庄氏后人,心里默然有思:这些虔诚的后人,是否真的理解庄子学说的要义呢?对庄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否真的认同接受呢?庄周梦蝶的寓意,濠梁鱼乐的激辩,在看似玄虚的语言背后,无不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庄氏宗亲、庄子故里、民权县域、商丘故地,都是承接圣哲思想的近水楼台。合理汲取并科学继承庄子思想的瑰宝,道法自然,遵从规律,有所为亦有所不为,实现天人合一的大化之境,必定会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大受裨益。

  我随着络绎的人群走进庄周文化馆。可以想见,由于年代久远,也由于庄子的身世和价值观,偌大的展馆中并不能见到一代圣哲的遗物,但四壁张挂的书法、绘画、浮雕作品,其内容皆源自他不朽著作的著名篇什,使这座文化馆成为一所思想的宫殿。

  我放慢脚步,一任身旁游客走马观花般的超越。这承载了庄周伟大思想和卓越辩才的一篇篇锦绣文章,必须借重于凝神和精思才能求解。在这庄严神圣的殿廊里逡巡逍遥之祖的思想领地,我担心自己少许的孟浪、轻忽和躁急都难逃大哲洞穿万物的法眼,都会受到他惯有的轻蔑、揭露和嘲讽。

  庄氏后裔有足够的理由为这位先族感到骄傲。历史的筛网过滤掉多少华翚[huī]高轮、峨冠博带。连一些纵横天下、开疆拓土、统一六合的王侯将相也被历史逐出了民族朝圣的祭坛,但当时身世卑微的漆园小吏却以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才具,在2000多年的烟云中拾阶而上,登临哲学的高地,一览众山小,领受后世哲人的尊重和崇拜。

圣哲的祥光

  庄子被唐明皇奉为南华真人。10万余言的代表作受封为《南华经》,《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名篇广为后世传颂。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他的哲学思想的本原皈依老子道家,史称“老庄哲学”,但他诗意表达的文采风流却独树高标,比冷峻切直的老子名言要丰厚得多。

  老子是自说自话,不费口舌,信不信由你;庄子是比况设喻,循循善诱,不由你不信。鲁迅先生曾极力赞誉:“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闻一多说得更简明:“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庄子那样醉心倾倒?”余秋雨在有关中国文脉的文章中,更是用了很多的文字,称赞庄子“独特的哲思和出众的文釆”,誉之为“先秦诸子时代的文学冠军”。

  当我从庄周文化馆走出的时候,似乎又经历了一次圣哲光辉的洗礼。应当承认,此前我对庄子及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是浮浅的。来自教科书上生吞活剥记下的圣贤言语,难以形成对其思想本质的准确把握。而以此作资本去附庸风雅则只会与圣哲精神相去更远。

  庄子寓意生动的神话故事,自由奔放的探究精珅,新奇阔大的想象空间,似乎都可归结为一点:有思想,不轻信,不做人云亦云的应声虫。自己的头脑自己做主,才能涌流智慧的清泉。


03


  下午考察庄周陵墓。

  庄周墓离民权县城30多公里,在相对偏远的唐庄村。看到我面带不解之色,同车的县里同志告诉我,庄周墓离庄子祖居的顺河村还有八九里路。狂放的庄周给后人留下遗训:随遇而安,即死即埋,不必迁归祖茔。他是在84岁这年薨[hōng]于游学途中而就地安葬的。

  唐庄人是明代末年避战乱从遥远的河北磁州迁居于此。唐氏一族知书达礼,重道尚文,崇尚庄子学说。故择以庄墓为邻,年节岁时并为之焚香覆土,相延成习,竟形同庄家的庐墓人。尤为可贵的是,乾隆五十四年唐氏族人奔走乡里,招募四邻建陵竖碑以示敬慕。上之官廷达贵下至贡生秀才如约而至,唐庄亦因之名扬天下。

圣哲的祥光

  而现在庄周陵园建设的发起人,也是该村一位姓唐的热心村民。我听后心中为之一热,良久无语。明末的农民起义让天子脚下的磁州民众流离失所,但崇尚圣贤的文脉却有幸延续。庄子是庄家的,也是唐家的,更是中国的。真正的庄子不在竹简里,不在书本上,而在俗世中,在人心上。清高的庄子、博学的庄子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布衣,他在情感上离平民最近。

  麦播结束之后,中原农民便进入了一年中最逍遥、最惬意的时光。上午的短暂秋雨使乡道上纤尘不起,新阳的暖意召集了门楼下三三五五的人群。有的倚着南墙享受阳光,有的坐在石阶上捉对博棋。黄犬静静地偎依主人脚下享受爱抚,池塘边柳树下闲卧的老牛微闭眼睛在懒散反刍。豫东乡村的深秋是一幅安详的风俗画。宁静如太古,悠远似小年。我忽然感慨,自古及今最宜人的风景,每臻于天成,多坏于人造。这恐怕也是庄子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题中之义吧。

  浩浩荡荡的观光车队穿过并不宽阔的街道,惊扰了村民悠然自得的平静生活。他们从小街深巷拥来路边聚集成人墙,惊奇地目送着这支朝圣的队伍远去。路两侧早有先至的警察在尽责维持着秩序。庄周文化节是省、市、县政府关注的一件大事,参加这次盛典的有不少省内外政界和文化名人,为保障活动既隆重热烈、又庄严有序开展,当地政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作为一名观光客,对这次活动本身的精心组织无可挑剔。但我想到了平时,想到了活动结束后的日常状态。如果一年365日中平凡的每一天,在这远离县城的乡村公路上,在朝露晶莹或流霞衔山的背景中,阡陌上游走着三五个朝圣的背影,负籍持卷,向着或背着庄墓踽踽前行,那才是经典传承的优美姿态,纪念大哲的自然范式。

  成群结队,大哄大嗡,锣鼓喧天,旌旗蔽野,其目的都是宣传,其本质都是聚合光芒给外人看。但对自身来说,既不能高产粮食,也不会颐养精神。20世纪,中国有太多的教训刻骨铭心。

  庄周陵园看来落成时间不长,一架高大的青石牌坊当门而立,上镌四个醒目的黑漆大字“逍遥之祖”。左右两侧石狮威严地守卫着陵园大门,似乎要对入园朝圣的游客进行例行安检。石狮,应是皇家的吉祥物,无论是帝王陵寝,或是皇家苑囿,都无一例外地配备了这样一对保安。不知何时起,门槛降低了,安放石狮成了普惠待遇。先是王公门第,后是圣贤旧居,继而寻常人家,都可以在宅门阶下置诸石狮。在庄子长眠故园的2000多年后,终于有人想到该为他配备保安了,这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冷幽默。但还有一则幽默,人们已司空见惯:这种卷毛、凸睛、歪脸、伸舌做顽皮状被称作狮子的石兽,形状实在与非州草原上的百兽之王相去甚远,它是中国雕刻艺人道听途说未曾到过非洲的物证,却一直以讹传讹延续着这种杜撰。

圣哲的祥光

  走过庄周石像,往前铺出的石板路犹如神道,在通往墓冢的前奏里,给游人提供了梳理思绪和酝酿情感的一段机会。然后拾阶而上,圆形的庄周墓冢便矗立眼前。

  这是一座不能再普通的黄土堆积物。既无夯土石砌,也无松环柏绕。覆满荒草的土冢之下,长眠着一位大哲的精魂。大概是担心我会为庄子身后待遇抱屈,身边的一位当地人告诉我,如此简约的形制是遵从了庄子弥留之际的安排。现在政府已经重新规划陵园,并筹巨资实施改扩建,已在墓冢南侧新建了庄周纪念碑林,镌刻了现当代著名书法家的近百幅佳作。

  我边听边习惯性地点头,眼睛却始终未曾离开荒草离离的坟墓。在庄子的眼里,生与死不过是生命的两种不同呈现形式,明乎此理,生而何忧?死而何患?“庄子妻亡,鼓盆而歌”,是超乎生死之外的即兴演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惊世骇俗的辩证宣言;“并生天地,物我为一”,是参透生死的率真告白。所以,故里黄土中的这位哲人何曾离去?他只是在无际时空中的一次短暂休眠,在香甜的酣睡中继续着羽化成蝶的迷梦。至于墓冢的尺寸、追悼会的规格、发不发讣告、是否注明级别,等等,这些俗不可耐的俗事,又怎会进入逍遥王国的思虑中呢?

  夕阳西下时,这届庄子文化节的活动也要随之谢幕了。因为个人日程安排的关系,这次民权之行在满载而归的同时,我注定也要抱憾而去:青莲寺乡充满灵异色彩的庄子井、庄子胡同、庄子湖,南朝才子江淹故里、国画虎村王公庄、千年古刹白云禅寺等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我只能失之交臂了。但我依然幸福而充实。圣哲光辉的沐浴,使我恍然有出壳之感:几十年来累人累己的漂泊和追逐今日方得彻悟,获得了少有的解脱和轻松。我甚至十分急迫想和朋友分享这种得道的愉快,并为此准备了一句精心推敲的开场白:

  别做追逐电兔的赛犬!为解逍遥清心欲,且向庄子故里行。

上一篇新闻

晨看新疆丨新疆首部促进乡村依法治理单行条例颁布;克拉玛依全域打造北疆影视基地

下一篇新闻

旅游界的爆炸消息!藏不住了!阳江北洛秘境来一波第二间免费住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