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智“汇”上海 集聚全球顶尖人才

【专家点评】

作者:施祖留(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管理处处长)

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顶尖人才集聚水平是衡量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标志。近年来,上海高度重视顶尖科学家集聚工作,着力打造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

纵观全球顶尖人才集聚现象,硅谷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及其衍生产业是吸引顶尖科学家和企业家会聚的最重要因素;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因“为科学营造一个最自由的最佳工作环境”而成为历史上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科研机构;以色列的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制度既是一种主要的科技决策、协调规划机制,也是推动科学家研发和产业转化的有效制度。可以发现,极具潜力的未来产业、良好的激励政策和宽松的文化环境是影响顶尖人才流动的三大重要因素。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须从这三方面着力,推动全球顶尖人才集聚,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汇聚上海、为我所用。

深化对顶尖人才链、突破性创新链和前沿产业链内在规律的认识。科技成果真正落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链来确保创新成果从创新链向产业链顺利转化。顶尖人才链实质上是多节点顶尖人才的集合体,由顶尖科技创新人才、技术转移人才、技术转化人才等三个关键节点人才组成。顶尖人才链对应着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突破性创新链;突破性创新链对应着价值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等前沿产业链。只有坚持顶尖人才为本,努力促进顶尖人才链与突破性创新链、前沿产业链有机衔接,才能真正破解尖端科研与前沿产业“两张皮”难题。另一方面,前沿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是推动包括顶尖人才在内的区域高端资源要素流动的关键。顶尖人才集聚在提升区域创新浓度的同时,可以反哺产业能级提升,形成“以顶尖人才链促进突破性创新链、以突破性创新链服务前沿产业链、以前沿产业链集聚顶尖人才链”的良性循环。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推动顶尖人才集聚,关键在于培植好区域未来前沿产业。正所谓“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产业好比是“梧桐树”的枝干,只有枝干茁壮,才能引来四方“凤凰”。在这方面,浙江宁波市镇海区的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以宁波国家大学科技园为核心,中官路沿线已集聚1000余家企业和10多个创新创业平台。依托这些创新产业和企业,宁波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了人才和产业的有机协同。

建立有利于突破性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机制。科技成果转化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吸引顶尖人才区域集聚,应努力降低顶尖科学家科技成果转化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增大其未来预期受益的可能。首先,应尽快建立突破性科技成果转化的系列配套制度,以借助政府力量打造公共技术平台等方式为早期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技术服务。完善“科技创新券”和各类基金申请等制度,强化对顶尖人才科技创新的资金政策支持,降低创新失败的成本。鼓励产业引导资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等金融资本及早进入,积极利用科技金融的早期孵化力量提升市场化配置能力。进一步优化统筹各类科技政策,完善核心专利申请、许可和交易的各项制度,开拓原创性核心专利全球交易市场,帮助促进各类科技要素资源相互融通。其次,应加快完善早期原创性技术股权期权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只有充分保障顶尖人才的原创性创新劳动所得和知识产权价值,让顶尖科学家充分感受到劳动的获得感,才能让全球顶尖科学家既“身入”更“心入”。最后,应给予顶尖人才更加优惠和灵活的政策倾斜。比如,苏州采取一人一策“点招”行业顶尖人才的举措,为潜在引进对象提供短期在苏州工作的“发现之旅”,促使其与行业内的专业人才及机构加深联系。

营造有利于顶尖人才居留和发挥作用的宽松文化氛围。需要看到,越是具有开拓性和原创意义的创新活动,研究周期可能越长,不确定性越高,也越需要给予包容对待。一种管用有效的引才用才制度不仅在于有形的激励措施,更在于无形的文化软环境,这是区域“创新湿地”形成的重要密钥。顶尖人才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能够不断从失败中获得宝贵经验的学习能力,只有认识到顶尖人才的这种学习特性,才能更好认清创新失败的价值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顶尖人才成功的催化剂。顶尖人才的另一特点是“用脚投票”的高度自由性和自主性。如果一个区域的创新文化过于急功近利,即使前期能够吸引顶尖人才流入,也无法使其长期居留,也无法转化为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因而,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要构建一个宽松的区域文化环境,调整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机制,给予顶尖人才更大试错空间。另外,还应积极吸引国际名企名校入驻,形成吸引顶尖人才汇聚的浓厚区域创新文化。比如,近年来新加坡先后邀请了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等在新加坡设立分校或分院,实现了聚合国际高端人才和培养本地人才的双重目的。只有如此,才能加快形成吸引顶尖人才集聚的强磁场。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曹继军、任鹏、孟歆迪、张胜、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4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上一篇新闻

记者实地探访建设中的中创区人才公寓——为高层次人才“筑好巢”

下一篇新闻

用精准招商,强桐乡发展后劲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