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客家:阳明子在客家立功、立德、立言,影响深远
客名君按:王阳明是一个传奇。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哲学家,陆王心学集大成者,“知行合一”思想学说的创立人。赣闽粤客家地区,尤其是赣州,是王阳明政治生涯的起始点和军事才华展现、治政理念实践、心学思想形成、心学弟子传承、乡约制度实施、书院教育仁化之地,也是其逝世之地和通往圣人之域的出发地。客名君认为,客家人传统中崇文重教、人文璀璨,阳明子在历史上起了关键作用。本文重点写他对客家的深远影响,初次发布于2016年阳明子诞辰,客名君在研读传习录、参观过龙场之后,重新修改如下文。客名堂是深度研究原创客家文化和客家名人,不论您是否客家,只要您对客家文化有浓厚兴趣,欢迎加入客家文化品读群,对文化无理解力或者无真正热情以及一心发广告者请勿扰。
欢迎加微信teahakka加入客名堂品读群
一起诚挚、深度地分享、交流、弘扬真正的客家文化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1472年10月31日出生于浙江余姚,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500多年前,当西方的万圣节在表演群魔乱舞之时,中国却诞生了一位圣贤。阳明先生文武双全,被称为"大明军神",上马可治军,下马可治民。
王阳明家谱
按照维基百科的说法,阳明先生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加侯爵”。
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在朝时,王阳明历任南赣巡抚、江西巡抚,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两广、湖广、江西四省总督,生前封新建伯,官居显赫,身后谥文成公。他打仗、主政的活动范围很多是客家人分布的区域。
当时这些地方偏远、贫瘠、蛮荒,而王阳明用高效的心学,短期内给这些地方输入最先进的管理和文化,令其人文彻底改观,“变盗贼强梁之区,为礼义冠裳之地”,泽被后世数百载至今。他的得意门生很多都是客家人,如聂豹(永丰)、胡直(吉安)、罗洪先(吉水)、罗汝芳(南安)等。阳明先生对客家地区的影响可谓深远。
阳明先生的粉丝单很长,如张居正(“乃知人心有妙万物者,为天下之大本”,后诏毁天下书院,与心学决裂);曾国藩("明代论学,每尚空谈,惟阳明能发为事功";"阳明之文有光明俊伟之象");梁启超(“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在“心绪恶劣,不能自胜”之时,“惟读《明儒学案》,稍得安心处”);陈独秀(写了《王阳明先生训蒙大意的解释》);孙中山(“《传习录》与《大学问》这两个小册子,真使我百读不厌”);毛泽东(读罢慨然而生经略四方之志,下笔一挥而就《心之力》);蒋介石(看完阳明心学后,把名字从“志清”改为“中正”,将《传习录》作为“终身的精神食粮”,并将台北草山命名为阳明山);戚继光;德川家康(“把自己家庙最华丽的建筑命名为阳明门); 伊藤博文(将心学作为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日本历任首相;佐藤一斋(把《啾啾吟》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安冈正笃(山本五十六的老师);东乡平八郎(随身携印,上刻”一生俯首拜阳明“);三岛由纪夫;松下幸之助;西乡隆盛;稻盛和夫……
从这个粉丝单可以看出,阳明先生的心学曾被日本人深度研究(称为“王学”),近代用于明治维新,导致国运上升,从而击败了近代中国。现代日本企业用于管理,导致匠人精神、经济崛起。中国人意识到之后,虽然断层已久,但也开始重拾心学瑰宝,但是跟日本人人手一册来看,还差得远。如今,很多人打着王阳明的旗号做书院做培训,实际上,现在会读古文的不多了,其中很多创始人恐怕连心学的皮毛都没有摸到,盖因为“良知”不存焉。这是一个极大的遗憾。【理解阳明子最透彻的粉丝是谁?不妨加teahakka入品读群交流】
梁启超说:“夫日本军人之价值,既已为世界所共推矣,而岂知其一点之精神教育,实我子王子赐之也。我辈今日求精神教育,舍此更有何物。抛却自家天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哀哉! ”
鉴于他对客家人的深远影响,作为客家人,若了解阳明心学,可对自己的民系有更深认识。
1
在江西赣南,阳明子立功立德立言
赣南是客家地区,这里的人民素来就有进取精神和淳朴务实精神,孕育了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盛唐诗人綦毋潜、北宋名相陈恕、宋代诗人曾几、散文家魏禧、孙中山先生的先祖孙勰,以及革命年代叱咤风云的将军古柏、肖华等名人。赣南600余幢客家围屋被称为“东方的古罗马”。
1510年,38岁的王阳明接到吏部的文书,从贵州龙场调任江西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县,也是客家地区)任知县,结束了贬谪生涯。任庐陵县知县一事,成为王阳明人生和仕途的关键转折点。正德十一年(1516年)闽粤两省交界之漳州南靖县山区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1516年九月,一直看重王守仁才华的兵部尚书王琼,推荐他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命他巡抚江西南安、赣州及湖广郴州、广东南雄、韶州、惠州、潮州等地,如有贼盗,即设法剿捕。
阳明先生1517年正月到任南赣,到嘉靖元年(1522)回到故乡浙江,在赣时间有五年,其中有些时间是在南昌度过的,算起来他在赣南的时间其实只有短暂的四年,但赣南是王阳明立功、立德、立言之地,是王阳明“文治武功”的实践之地。嘉靖七年(1528),57岁的王阳明从广西梧州东归浙江老家途中,病逝于赣南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赣南也是王阳明生命的最后一站。
可以这样说,赣南成就了王阳明的理想,而王阳明也深刻影响了赣南。王阳明在赣南推行书院与社学,教化了当地百姓,使当地成为人文秀美、崇文重教之地,“久安长治,无出于此。”
《阳明先生文录》书影,明隆庆六年(1572)刻本,上面提到了对赣州的管理
明正德十一年,王阳明被兵部尚书王琼举荐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南康、赣州、汀州、漳州等处。当时,因为“贪官酷吏,肆虐为奸;民为困穷,恣恣交作”(王阳明原话),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四省交界处山深林茂,地形复杂,起义军山寨林立,形成浩大的声势。
王阳明奉命至赣州时,正是1517年正月十五。他用10天做好了进攻起义军的准备工作,并订立“十家牌法”,沿门按牌查访,断绝了起义军在居民中的藏匿与往来活动。从正德十一年正月入赣,至十二年三月平定大帽浰头军,前后一年零两个月时间,王阳明逐个镇压了赣粤边境的诸路起义军,解决了十几年来令明朝廷头痛的一个大问题,也除掉了江西地方政府的心腹之患。以一个文官提弱卒进行征伐,他的用兵之速、计虑之详曾令不少终身从武的将官而自愧不如。 此为立功。
王阳明在平三浰后班师途中,路过赣州的太平堡(今赣州龙南县杨村镇)。自古以来,“太平堡太平,天下太平。”杨村远离县城,位于九连山麓,山多田少,山民多不能自足,因此世代多有“乱民”出现。对此,王阳明感慨:贼与民之间当真只是一道坎呵!内心有良知则为民,内心失良知则为贼。如何将山贼转化成良民?阳明先生采取了办书院、兴社学的方法,教化百姓破“心中贼”。
王阳明以古本《大学》为基础教材,结合自己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学说,在赣南亲自设帐讲学,讲学地点包括赣州通天岩、于都罗田岩、龙南玉石岩、瑞金县学、南安府学等许多地方。除了从制度上确保理学治人,同时还实施了非常有效的行动。 正德十三年九月,阳明先生在赣南修葺了濂溪书院,创办了阳明书院,还在赣南大余、龙南、于都等县都创办了书院、社学计有20多所。
在上报朝廷设立崇义县之初,就将设立学宫作为第一重要事项。濂溪书院本是为了纪念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虔州讲学而建的,而今成了阳明讲学的地方。有意思的是,这所书院最终更名为阳明书院。明末这所书院更名为廉泉书院,清末赣州知府王藩在郁孤台下重建这所书院,为纪念王阳明在赣南的卓越贡献,更名为阳明书院。如今,赣州一中校内的阳明书院已成标志性建筑,见证众多优秀学子成长。
书院是对精英的教育,而广立社学,则是对老百姓广施教化的重要管理措施。正德十三年四月,王阳明在平定三浰贼后,积极推动南赣地区社学的建立。《王阳明年谱》详细记载了此事的前因后果,读来令人激赏:“先生谓民风不善,由于教化未明。今幸盗贼稍平,民困渐息,一应移风易俗之事,虽未能尽举,姑且就其浅近易行者,开导训诲。即行告谕,发南、赣所属各县父老子弟,互相戒勉,兴立社学,延师教子,歌诗习礼。出入街衢,官长至,俱叉手拱立。先生或赞赏训诱之。久之,市民亦知冠服,朝夕歌声,达于委巷,雍雍然渐成礼让之俗矣。”
其重要措施,是通过牌谕督导,官府承担教舍建设和师资费用、提高教师待遇、甄选优质师资、提倡尊师重教风尚、用免差役和供学资等方式奖励入学等,非常有效,高质量的社学很快就在赣南兴盛起来。
他倡导顺从儿童身心特点,使学童“趋向鼓舞,中心喜悦”的童蒙教育。他提倡教师对学生“尽心训导,视童蒙如己子,以启迪为家事,不但训饬其子弟,亦复化喻其父兄;不但勤劳于诗礼章句之间,尤在致力于德行心术之本”,最终达到“使礼让日新,风俗日美”的目标。当时执行力这么强的一个原因,还有他用何廷仁、黄宏纲、袁庆麟等高徒,去督导执行社学。这些高徒本身都是能够独立主持书院的精英,比如袁庆麟曾接受江西督学邵宝曾的邀请,主持白鹿洞书院,赣州知府吴珏也曾请他为郡学施教。此为立德。
若说绍兴是王阳明“心学”的发端地和完臻地,那么赣州就是王阳明理学的奠基地和实验地。赣州知府邢珣和赣县知县邹守益,是王阳明南赣活动期间最重要的助手,也是王阳明指挥的历次战役中的重要辅佐者。王阳明主政南赣期间,邢珣受命在赣州府城中一次性立了五家书院:东曰义泉书院,南曰正蒙书院,西曰富安书院,又西曰镇宁书院,北曰龙池书院。如此,以中心城市带动县里乡村,以正规书院带动民间社学,很快整个赣南地区便形成了一股非常浓厚的办书院、兴社学的热潮。
800年前建立的崇义客家梯田
王阳明主政期间及之后较长时期,赣州、南安二府各县邑书院纷纷涌现,如于都县龙溪书院、罗田岩濂溪书院、龙门书院、雩阳书院,信丰县桃溪书院、壶峰书院、崇正书院,兴国县安湖书院、鸿飞书院、长春书院、南山书院,会昌县湘江书院,安远县濂溪书院、太平书院,上犹县兴文书院、东山书院等。在此情形下,江西省内外许多学者纷至沓来,王阳明聚徒讲学盛况空前,以致形成之后著名的江右王学。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理学大儒周敦颐在赣州大余做过官,周敦颐等先生开创理学,将儒学上升到哲学的学术地位,才让世人对儒学的学习,变得轻松自在。阳明先生的理学核心理论“致良知”,就是在赣南完善,赣州刊刻《传习录》、《大学》、《朱子晚年定论》、《训蒙大意示教读》等代表作品,一时名声大震,四方学者云集其门、相聚赣南。赣南学子纷纷拜王阳明为师,并在其教育和熏陶下,成为一代理学名家。此为立言。
另外,阳明先生对赣南的方言也产生了影响。赣南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客家人,并讲客家方言。而赣州市区的二十多万人口,说的却是西南官话。而一河之隔的赣州城外的水东、水西和水南,说的也是不同的方言。这一奇异现象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极大兴趣,探讨“处在赣客方言其中的北方方言岛”的特殊现象。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赣州话的形成和推广系王阳明所为。按理,靠一个人教出一个城市数万人日常使用的方言来似乎不可能,但王阳明确实采取各种措施在赣州城区推广“官话”,使语音极靠近普通话的赣州方言统一起来、普及开来,令其成为赣州城区市民沿用至今的日常用语。
1529年1月9日,56岁的阳明先生最后星陨南安府大余县青龙镇亦江村。这段每每读来特别感人。“是月(嘉靖七年十一月)廿五日,逾梅岭至南安。登舟时,南安推官门人周积来见。先生起坐,咳喘不已。徐言曰:‘近来进学如何?’积以政对。遂问道体无恙。先生曰:‘病势危亟,所未死者,元气耳。’积退而迎医诊药。廿八日晚泊,问:‘何地?’侍者曰:‘青龙铺。’明日,先生召积入。久之,开目视曰:‘吾去矣!’积泣下,问:‘何遗言?’先生微哂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瞑目而逝,二十九日辰时也。”
王阳明任南赣巡抚四年,实施了盐税改革,提出了民兵选拣,制定了十家牌法,打赢了剿贼三大战役,兴建了三个新县,平定了百年贼乱,带教了大批弟子,刊印了古本《大学》、《传习录》等心学著作,推行了亲民仁政,普及了《南赣乡约》,兴办了书院社学,提倡了官德清廉,改善了百姓生活。因此,赣南,是王阳明政治生涯起点、军事才华展现、治政理念实践、心学思想形成和传承、乡约制度实施、书院教育仁化之地,也是其通往圣人之域的出发地和逝世之地。
2
在福建上杭,心学丰盈了“客家族都”
上杭被称为“客家族都”,在第十六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开前夕的上杭族谱馆,收藏有112个客家姓氏的上千种版本逾万册族谱。上杭地处客家大本营闽粤赣三省结合部,被誉为“客家母亲河”的汀江贯穿上杭全境,上杭县城地处汀江中游,四面青山三面水,汀江自北而过,由东而西,绕城而过,成为天然“护城河”。据说当年石达开没打下来的2个南方城市,一个是赣州,一个是上杭,故有“铜赣州、铁上杭”一说。
上杭,古称“瓦子街”,自古“衣冠文物颇类大帮,礼乐诗书实多济美”,兼以土地肥沃,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风淳朴,以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吸引了南渡之汉人。“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上杭置县,今越千年。
客家人在上杭开基创业,之后又由上杭返迁江浙,播迁粤台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学的开拓者罗香林大师在《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列出了从上杭迁往粤东的姓氏有16个之多。而江西省修水县所编的《客家人在修水》一书,所列出的从上杭迁往修水的姓氏21个。据查考,广东梅州市七县一区130多个客家姓氏中,有117个是从上杭迁去的,占90%。
四川等省的相关族谱资料表明,当地众多客家姓氏的上祖都是在上杭开基创业的,如朱德、郭沫若的上祖,都是由上杭外迁。值得一提的是坐落在上杭稔田镇官田村的李氏宗祠,始建于1836年,由李氏后裔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公所建,被誉为“客家第一祠”。李火德公的后代包括清朝宰相李光地、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台湾李登辉、香港首富李嘉诚等。
王阳明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四月率军驻扎上杭。那年王阳明46岁,刚把漳南活跃十余年的通蔻悉平。时上杭三月不雨,至四月班师,驻军上杭,祷於行臺,得雨。从上面那首诗可以看到,“溪雲晓度千峰雨”印证了这一时间。王阳明先生驻足上杭短短数月时间,为上杭祈雨,教化,作文,建浮桥,同时讲学传业,还留下了许多诗文墨迹。这些德政也换来上杭人民纪念他而建立的三大建筑:阳明祠、阳明门、阳明别业。
王阳明书法和诗词:
回军上杭诗(1517年四月)
山埬經月駐旌戈,亦復幽尋到薜蘿。
南國已看回甲馬,東田初喜出農蓑。
溪雲曉度千峰雨,江漲春深兩岸波。
暮倚七星瞻北極,絕憐蒼翠晚來多。
雨過南泉庵,梁郡伯攜酒來,即席漫書遂錄呈。守仁頓首。
初到上杭时,王阳明观察到汀江两岸往来的人集中在南门,其他地方只能靠渡船,又慢又危险,就命在衙门安排在南门建浮桥,使上杭百姓免除了渡船之苦,便利了汀江两岸的交通,美丽的“浮桥利涉”也被列入“杭川十景”之中。
王阳明在繁忙的军事政务之余,亲临书院讲学。他深邃的思想、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品及修身养性的大家风范、清廉俭朴的生活习惯,垂范上杭士人学子乃至普通老百姓,对上杭的文化教育起到推动作用,在上杭外迁的诸姓氏中播下了崇文重教、知行合一的种子。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知县段献生在当年王阳明行台旧址重建阳明书院。后改为义学,作为城乡学子读书之场所。一是纪念王阳明,二是传承和弘扬其尊儒兴教。受到王阳明学文习武之影响,上杭习武读书之风盛行,纵观明清时代教育文化鼎盛时期,一时人才辈出,例如丁锦堂(1871年钦点状元)、钟宝三、邓赢、丘逢甲(祖籍上杭,但在上杭兴学)等。
阳明先生在《古文观止》中有三篇名文(明朝入选十八篇,王阳明占六分之一。),在上杭曾留下脍炙人口的两篇文章及四首格律。王阳明在上杭连续二次求雨成功,应了绅民之请,欣然手书《时雨记》,后被勒石为碑,至今犹存。
阳明先生书法艺术注重法度、端庄遒劲,又流露了卓然超越的真性情。上杭人普遍注重书法艺术,后续涌现了华岩等书画名家。阳明先生还赋《上杭喜雨》诗三首,其二云:“山田久旱俄逢雨,野老欢腾且纵歌。莫谓可塘终拟险,地形原不胜人和。”“辕门春尽犹多事,竹院空闲未得过。特放小舟乘急浪,始闻幽磬出层萝。”此外,有《征漳寇》、《行台夜坐怀友》、《再过行台有感》等,写出山野之趣,又不乏阳刚伟岸之气。几百年来,这些翰墨、诗词所代表的文化精神,滋养了上杭及从上杭播迁的众多客家子孙。
3
在广东和平,用善政安定了“客家古邑”
河源是著名的“客家古邑”,是冯云山、孙中山(一说是东莞)的祖籍地,河源市的和平县,就是王阳明安定并设县的。赣南汀漳等处地方巡抚辖境内的几大土匪集团,最为凶残和狡猾的是盘踞在广东省惠州府龙川县三浰的池仲容集团。
明正德元年(1506年),粤赣边境以池大鬓、池大升为首领起义,驻营于距杨村约四十华里的浰头(今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浰源乡)。在其影响下,正德七年(1512)年,龙南县境内边有小股农民起义事发,以黄秀魁、赖振禄、徐永富、钟万光、蓝斌等为首领,在龙南各处迂回活动。后来两支部队合并,扩大到五千余人,常夹攻信丰、安远、龙南等县,威震朝廷官吏。皇上勒令官军进剿多次,终难扑灭。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三月,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阳明奉旨任赣南巡抚,调遣兵力,坐镇龙南等地指挥进剿。他率三省军队进入这一地区“剿抚”。在横水头领谢志山、桶冈头领蓝天凤,一交手即被王阳明生擒,其余乱民被杀或被俘。而“积年老贼”三浰池仲容,不时纠结众多乱民到河源、翁源、信丰等处攻打城池、杀掳人口,民受荼毒。对此,王阳明准备“克期并力进攻,必使根株悉拔,噍类无遗,以靖地方”。至翌年春,连破池仲容、池大鬓、池大升等三浰,平息了起义烽火。太平境内赖振禄、徐永富等部,同被剿灭。
王阳明平三浰后建的太平桥之后,王阳明在太平江水口处建太平桥,以示天下之升平。正德十三年(1518)正月,王阳明领兵进入广东河源龙川的三浰(今和平县域)时,途中给学生薛侃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平定三浰贼只是时间问题,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此刻王阳明早已明白“心中贼”之祸远大于“山中贼”之恶,他认为“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他经实地勘察后,认为和平是四县交界之隙、“三省闰余之地”,政教不及,因而多有贼巢。为此,他上疏朝廷,请求设置和平县,并兴修县学,“百姓永享太平之乐”。不到4个月,朝廷批复,割龙川县和平都、仁义都并广三里、河源县惠化郡,在原广东龙川县和平峒羊子埔增设和平县治,将和平巡检司移至浰头以据险要,命名为和平,是希望“百姓永享太平之乐”。
为纪念王守仁的功绩,后来和平县将和平峒羊子埔改名为阳明镇。在王阳明的历史影响下,和平人民一直崇尚“阳明文化”,重教兴学,守法知礼,民风淳朴。
在和平县,随处可以看到以“阳明”命名的学校、建筑,如阳明中学,阳明一小、二小、三小,阳明大桥等等,当地人的造纸亦被称之为“阳明纸”,用这种纸制的伞则称之为“阳明伞”。阳明先生成了和平人民心中永远的精神丰碑。
4
在客家地区,心学是一盏不灭的心灯
江西被唐朝著名诗人王勃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吸引了很多从北方南渡的客家人。
阳明先生的传奇一生,很多瑰丽的华章就是在江西赣南客家地区写就的,成就了别人极难成就的功德,也扛住了常人难扛住的艰辛苦难,怀着做圣贤的壮志,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王阳明在客家地区的善政,作用时间绵延数百载至今,为后人留下了一盏不灭的心灯,强化了当地人民积极进取、不畏艰难、主观能动、灵活适应的精神气质。
心学为什么这么神奇?这种看似玄奥的理论,竟然可以指导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褪去蛮荒、富国强兵?竟然可以让格局大开、打仗经商四两拨千斤?心学的核心表述(相当于教义)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即为阳明四句教。
心学的奥义,与禅宗联系紧密,恐怕需要很高修证才可以理解和诠释,所以客名君在此也先不展开(有兴趣的请点击客名君原创的“知行合一”,当然那是2017年的思考了)。遥想当年阳明子在江西讲学之时,学子们领悟了个中含义并加以力行和传承,必然会产生正向的、强大的社会效应。“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推荐阅读:
“知行合一”
王天与:这位兴宁人,帮王阳明平定了朱宸濠之乱,他的墓已经湮灭了
客家历史上的六次大迁徙(原创)
客家语言、文化、人才等方面的断层之忧 | 可有良策?(原创)
历史上赣闽粤客家大本营是瘴疠之地,人们是怎样认识和抵抗瘴疠和瘟疫的?
客家商帮和客家商道(修订版)
客家话的分布和形成(原创)
世界首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客家学者蒲慕明牵头实现了吴承恩的预言
疫情之下思人生,撑不住时看一看楚原导演的发言,历届终身成就奖最佳获奖发言,没有之一
艺术名人林文铮的故居在梅县首次被发现!
曾毅院士 | 这位病毒研究所所长是国民健康真卫士!中国研究鼻咽癌和艾滋病的第一人
何大一 | 创造“鸡尾酒疗法”并把专利1元钱转给祖国的艾滋病克星,怎么看新冠肺炎的治疗?
参考材料:
《传习录》;
《大学问》;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阳明先生的故事章节;
《传奇王阳明》 董平著,略知阳明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
董平教授的百家讲坛相关视频;
《王阳明的五百年》,看心学对东亚的巨大影响;
《有无之境》 陈来著,学术型书籍;
《杨明学述要》,钱穆著,学术普及书籍;
王阳明家训《示宪儿》。
扫下面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进入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的“索引”
可按人名或关键词查找浏览客名堂的
全部历史文章
加微信TEAHAKKA
申请加入客名堂读者交流圈
我们只有优秀的思想和文章
只为有趣有品位有格局的人准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