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终特刊:不能错过的国际事件及学术观点

2018年国际形势变化万千,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繁、中美贸易摩擦烽火未息……中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加速“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引领全球绿色发展,成功举办上合组织峰会、金砖国家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为全球发展与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中国社会科学报》“国际资讯”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学术导向,密切追踪国际重大事件、学术热点话题,通过与国外学者深度交流,呈现各方真知灼见。年终岁末,温故知新,重拾精彩,以飨读者。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终特刊:不能错过的国际事件及学术观点

中国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2018年1月18日,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官网发布《评价世界领袖(2018)》报告提出,在全球134个国家中,美国的平均支持率为30%,创历史新低。中国则以31%的支持率首次高于美国。

德国生态逻辑研究所创始人孔安德(Andreas Kraemer)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战后,美国曾是世界上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最强的国家。但近些年来,美国逐渐取消对公民、消费者、工人以及环境进行保护的政策机制。美国正在远离曾经使它强盛的价值观。美国国际影响力也呈下降趋势。孔安德认为,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增长来自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创造经济价值。这为中国未来创造更加平衡、更可持续,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础。中国应继续大力推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并且可通过出口环境友好型商品、推广可持续发展技术,带动世界更多国家及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阿西特·比斯瓦斯(Asit Biswas)也表示,中国经济的成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化推进、学术科研的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体育竞技领域的成就,将继续增加中国未来的软实力。中国在学术科研领域逐渐成为世界领导者。1996—2013年,高收入国家研发支出占全球研发总支出的比例由88.0%下降至69.3%。而这期间,中国研发支出占全球比例由2.5%上升至19.6%。中国教育与研究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中国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美国智库美洲对话(Inter-American Dialogue)助理研究员布鲁诺·比内蒂(Bruno Binetti)则认为,中国经济表现亮眼,外交政策开放自信。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动力。特别是对拉美国家而言,拉美经济多年增长迟滞,中国经济增长意味着中国商品需求保持稳定,这对于提振拉美地区经济至关重要。

加强国际合作 应对全球挑战

2018年1月23日,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开幕。年会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

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詹姆斯·哈雷(James A. Haley)对本报记者表示,随着全球体系日益复杂,互联程度不断加深,连锁性破坏可能引发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为预估和降低可能引发冲突的风险与威胁,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必须共同努力,全面观测世界局势,主动进行危机预测。只有严肃对待各种风险,团结一致,才能有足够的资源和创新力量防范风险。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创业、创新、营销与战略教授蒂姆·马扎罗(Tim Mazzarol)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目前来看,全球制造业就业岗位不断减少。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可能会引起工人群体的担忧,因为制造业部门规模的缩小可能意味着经济增速放缓、中低技能劳动者失去工作机会,进而加剧社会不平等。因此,为确保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各国政府应出台政策,对下岗工人进行技能再培训,减少他们的再就业成本。

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校长艾伦·芬克尔(Alan Finkel)看来,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任何试图留住过去的行为都在宣告着未来的消亡。制造业应尽快明确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位置,并进一步提高附加值。未来制造业将由自动化和人工智能驱动,效率将得到极大提高。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即制造业的收入增长并不一定伴随着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增加。因为新创造出的财富可以投入到服务、健康等其他行业,实现整体就业岗位的净增长。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经济学讲师热兹贝尔·库佩-苏贝朗(Jézabel Couppey-Soubeyran)则对本报记者表示,与“去全球化”相比,谈论新形式的多边主义和新形式的经济全球化更加恰当。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产品价格的变化,新兴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正发生着改变。尽管目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现实问题与金融危机发生前有所不同,但在经济全球化方面的后退,会让人们付出巨大代价。

一带一路激发全球绿色发展新思路

自2013年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贸易合作建立了新平台,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波兰社会与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罗曼·莫吉廖夫斯基(Roman Mogilevskii)对本报记者表示,此前中亚国家的对外贸易一直受基础设施、生产成本、交通、资金等因素影响,主要出口产品是原油、天然气和农产品,进口大量的工业产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亚经济体能够在多个方面获益。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副研究员塞巴斯蒂安·施耶克(Sebastian Schiek)对本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获得能源需求的单行道,而是向其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的重要合作通道。同时,中国经济正在从出口主导向以消费为基础的可持续性增长模式转型,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创新、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生产模式转型。中国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商品与服务市场,这对全世界都有好处。

全球化发展正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需要调整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确保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世界经济发展不仅要提升整体生产率,也意味着要确保社会的包容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对此,世界大学联盟首席执行官约翰·赫恩(John Hearn)说,我们看到了一些致力于加快人类发展、增进人类福祉的范例,例如“一带一路”倡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气候协定》等。在制定全球治理政策方面,我们需要凝聚智慧、通力合作,以形成核心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要兼顾全球整体利益和地区局部利益,尊重本地文化和传统。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达尼洛·图尔克(Danilo Türk)对本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基于地缘政治和地理现实条件,符合相关国家国情。在全球绿色发展方面,中国拥有发挥重要作用的机制和能力。“‘一带一路’倡议有着绿色发展理念,全球各国所开展和规划的相关动议应当与之协调、对接,共同增进世界人民福祉。‘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激发了有关全球发展的新思想、新思维,能够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全球性、变革性项目。中国迎来了发展绿色经济的良机,正在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目标,例如电子元器件的循环再利用和再供应等。未来不仅在中国,在整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都将实现绿色循环经济。”

辩证看待人工智能的角色地位

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工智能是否能与人类和平共处?我们又将如何在保护好人们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同时,鼓励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道德伦理和法律方面的争议?

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研究员马泰亚·亚姆尼克(Mateja Jamnik)对本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发展较快,从股票交易到房地产价格确定、从检测欺诈行为到不同语言间的翻译工作、从创建每周购物清单到预测受欢迎的电影类型,人工智能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将使用人工智能程序来了解人们的健康状况,发明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然而,如果我们不在整个社会层面上仔细规划,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会带来消极后果。例如,支撑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可能会带来战场上的危险新武器;使工作自动化的技术可能会导致许多人失业;利用历史数据进行训练的算法程序可能会延续甚至加剧基于种族或性别的歧视;需要大量个人数据的系统,如医疗保健系统,可能会导致人们的隐私受到损害。

英国利兹大学讲师德里克·弗朗西斯(Derrick Francis)对本报记者称,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摆脱以往一些重复性、高强度或危险的工作,这是科技发展的福祉。人们目前担心的主要是人工智能不可预期的创造性,比如未来人工智能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可能会让其进化速度更快,不再受人类控制。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塞巴斯蒂安·科涅奇内(Sébastien Konieczny)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程序也有它们的弱点。人工智能程序不是完全中性的,它们也会受到偏见的影响。人工智能程序不仅会受到系统设计者自身所持观点的影响,也会受到那些为人工智能程序提供培训的人的影响。在大范围使用深度学习技术之前,制定并向人工智能程序灌输一些道德规则很有必要。

关于人工智能目前存在的道德伦理问题,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计算机系教授罗杰·摩尔(Roger Moore)认为,第一,人工智能与其他发明均面临伦理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惧怕它们。第二,人工智能不会利用人们的无知,人类不会犯的错误,人工智能也不会犯。第三,人工智能只是加速了文化发展。人工智能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特别,它促进了那些正在加速发展的人类文化现象的发展。人类文化,正在改变地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人类社会。人类文化已经进化为一台超级智能机器。

国外学者高度评价上合组织贡献

2018年6月15日是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立17周年纪念日。17年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着上合组织发展扩大,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

德国生态逻辑研究所创始人孔安德(Andreas Kraemer)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合组织的首要功能是增进互信、增强地区安全水平。上合组织是化解区域争议的重要机制,在推进经济体量差异较大的国家合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上合组织有助于平衡各国影响力,印度等国家的加入也为上合组织发展增添了动力。此外,上合组织促进了区域经济贸易合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贸易便利化有助于提升上合组织影响力。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是上合组织区域最亮眼的合作项目。上合组织区域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采取多样性、互利共赢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模式,创建更多贸易机会并加以利用,对于上合组织发展至关重要。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未来上合组织可在深化经贸、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的基础上,加强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John Ross)认为,上合组织对于推进全球贸易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一方面,相较于上合组织周边其他地区存在局部冲突的情况,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国基本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稳定。这为成员国专注于和平、互惠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上合组织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超越了七国集团(G7)。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当前汇率水平下,上合组织成员国2017—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占世界经济增长的34%,而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及对话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占全球增长的37%,而G7在同一时期的贡献预计为32%。

在促进各国间文化交流互鉴方面,印度历史学学者维杰·普拉萨(Vijay Prashad)对本报记者表示,文化交流是国际关系中易被忽视的领域,深入了解一个国家的世界观、文明多样性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自我定位至关重要。上合组织提供了文化交流互鉴的平台。

金砖国家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于2018年7月25—27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国外学者高度称赞会晤成果,一致认为金砖国家应团结起来应对保护主义,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引导世界走向多极化发展之路。

会晤后发表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约翰内斯堡宣言》就维护多边主义、反对保护主义发出明确信号,决定启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深化在经贸金融、政治安全、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

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首席执行官伊丽莎白·西迪罗坡洛斯(Elizabeth Sidiropoulos)认为,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系较大的受益者之一,也是该体系的坚定捍卫者。无论是中国过去40年巨大的经济成就,还是印度、巴西等国基于各自资源禀赋实现的经济增长,都得益于自由贸易体系的维持和壮大。

西迪罗坡洛斯提到,当前,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0%,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从2006年的12%上升到2016年的23%,贸易总额比重从11%上升到16%,对外投资比重从7%上升到1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金砖五国聚首,给世界提供了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平衡。西方世界的评论者们一直以来低估了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领导力,金砖国家正在通过一系列金融手段和经济方式引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金砖国家强调多边主义,在可预见的未来,有望发挥其在全球事务中的重要领导力。

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Pretoria)国际法教授丹尼·普利托里(Danny Bradlow)表示,所有金砖国家共享的一个目标是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改革。金砖国家呼吁更加开放的国际经济合作,呼吁国际经济组织的治理和改革,金砖峰会无疑给全球治理尤其是经济治理提供了另一种可行方案。

反民主潮流在欧美复苏

近期,反民主势力在欧洲和美国有抬头的倾向。对此,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欧洲的经济危机虽然得到暂缓,但困难犹在。欧洲整体的民主程度不容乐观。在荷兰、法国、匈牙利、波兰、捷克、意大利等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发展势头迅猛。大量移民和难民的涌入给欧洲民众带来了安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威胁感。恐怖主义袭击增多、犯罪率升高、就业竞争加剧、欧洲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被挤压,令许多欧洲民众甚至一些精英人士深感忧虑。民主问题再次成为欧洲的核心困扰问题。

布鲁金斯学会政府研究项目研究员瓦妮莎·威廉姆森(Vanessa Williamson)也谈到,美国民主制度正面临着一些严峻挑战,各项民调也反映出民众的悲观情绪。即使人们承认问题的存在,如果他们感到问题难以解决,也不一定会去努力。虽然大部分美国人认为美国政治程序需要重大变革,但众多曾被讨论或正在被讨论的改革方案极不受欢迎。原因之一是人们更善于判断结果而非过程,且倾向于从过程能否服务于结果的角度来评判过程。但政治过程常常产生反直觉的结果,如美国历史上就有许多意在减少政党力量的措施在某些方面反而赋予了精英阶层更大的权力,不利于民主。因此,人们对变革持怀疑态度也在情理之中。

中非合作论坛为非洲带来重大变革

2018年9月3—4日,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为引领国际对非合作和提升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北京峰会的圆满成功,揭开了中非关系新的历史篇章,树立了南南合作新的时代丰碑。

此次峰会致力于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的紧密结合。会议通过了《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向世界传递了中非携手并进的强烈信号。

南非《星报》发文表示,中非合作论坛将为非洲带来重大变革。在这一平台的支持下,中国与非洲将有更多的交流,中非关系将跨入新阶段。自古以来中非就有着很好的贸易往来,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中非早期交流。如今,中国与非洲的人员来往更加频繁,“一带一路”倡议将增强中国在非洲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新开发银行是中国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帮手。在中国的帮助下,工业化进程将提升非洲大陆在全球的地位。

中国与非洲正在从多方面积极开展合作。非洲能力建设基金会执行秘书埃马努埃尔·恩纳多齐(Emmanuel Nnadozie)对本报记者表示,中非尤其可以在教育方面加强合作,这关乎非洲学生在中国接受教育的机会。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非洲在华留学生人数从2003年不到2000人增至2015年的约5万人。恩纳多齐表示,非洲能力建设基金会希望寻求与中国建立更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非洲联盟农村经济和农业专员约瑟法·莱奥耐·柯利亚·萨科阿(Josefa Leonel Correa Sackoa)表示,非洲国家可以借鉴中国在农业、减贫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避免走更多弯路。

文科教育的社会贡献超乎想象

在很多外行人眼中,毕业于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求职时不如理工科学生受欢迎,且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也有限。英国阿伯丁大学校长伊恩·戴蒙德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包含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正确解释人类行为、分析社会功能,以及找出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当前世界面临的种种挑战,都离不开这些知识。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安娜·摩洛(Anna Moro)对本报记者表示,人类的沟通力、观察力、同理心等,都是人文学科所培养的技能。与其称这些技能是“软技能”,不如说是“必备技能”。这些技能非常宝贵,但价值却经常被低估。在她看来,人们每天都需要这些技能,它们是能使人们高效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技能,是能帮助人们成功的技能,也是关乎领导力的技能。

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蕾切尔·安可尼(Rachel A. Ankeny)看来,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系在一起,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才会对社会进步与变革产生积极作用。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科研与发展学院副院长丽莎·吉文(Lisa M. Given)对本报记者表示,一项科技的发展需要多个参与者:设计者、制造者、用户、科研人员、营销者与决策者等。因澳大利亚教育制度中不重视对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培养,常常使部分创新性成果缺乏商业价值,无法得到商业化应用。人文社会科学中关于经济、文化、社会定位等知识都是推动科学创新的关键,是解读科学、把科学推向社会与行业的基础,只有形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最终才能引领社会变革。

全球控温刻不容缓

2018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波兰卡托维兹落幕,近200个国家就下一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细则达成一致。这标志着本届大会完成了对《巴黎气候协定》具体实施规则的制定,该协定曾设定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共同目标。

联合国气候问题办事处前主任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表示,地缘政治问题虽然非常复杂,但人们关于气候问题具有很强的共识,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如果任凭全球平均温度升高,将给地球带来诸多灾难。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政府管理系讲师费德利卡·吉诺维斯(Federica Genovese)表示,此次会议受到了大量媒体和公众的关注。2018年早些时候,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已经发布报告称,目前人类只有约12年的时间窗口可以阻止全球变暖,加大控温力度刻不容缓。

吉诺维斯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面临诸多挑战,以理智态度处理谈判问题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注重来自民众的反馈。

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讲师休·亨特(Hugh Hunt)还提出,近年来人们并未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网络技术在全球的兴起并未给减排带来太多积极意义,而且尚有一些国家缺乏内部政治驱动力来采取相关措施,这都给气候控制带来了威胁。他建议,应加大力度,多管齐下,一方面研究地球工程技术,如太阳辐射管理等新兴技术;另一方面加强民众对气候的认知,只有触及民众切身利益,才能推动更广泛群体重视气候问题。

原标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终特刊:国际资讯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东方IC”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上一篇新闻

菲外长:西方摧毁了叙利亚和利比亚,现在希望摧毁缅甸

下一篇新闻

兰德公司发布《衡量人工智能系统在情报分析中的有效性》报告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