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动物园里的许多动物过得并不开心么?
华沙动物园里略显失意的黑猩猩。图/Wikipedia
动物园里的动物,过得怎么样?
去动物园,是许多人童年里最快乐的回忆。
但是,在快乐的记忆里,有一丝阴影一直挥之不去: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为什么感觉怪怪的呢?狮虎山上的老虎一点都不威武,它们总是懒洋洋地趴着;笼子里的狼只是一刻不停地转圈圈,完全不明白它在干什么;还有那些在饲养员指导下表演的海豚和海狮,它们真的快乐么?
动物园里的动物,过得怎么样?
1794年,巴黎诞生了第一个以科学和教育为目的的动物园。那时,园内的动物都来自于野外的捕获。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动物园也尽可能多地搜集动物,就像是在收集邮票。
在1794年前,动物园几乎只与贵族和富人相关。现存的最古老的动物园——奥地利的维也纳动物园,就演变于哈布斯堡王朝建于1752年的皇家动物展览馆。图/Wikipedia
动物园里的动物,都被囚禁在狭小而空荡的笼子里,它们所处的环境恶劣,大多数人似乎也对此漠不关心。那时,动物园并不担心动物会因囚禁而死亡,因为从野外重新捕获动物太容易了。
1835年,伦敦动物园的猴子屋。图/Wikipedia200多年过去了,动物园里动物的生活条件看上去好了很多,获取动物的方式也变为了园内繁殖。但是,动物园展示动物的方式其实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便是资金充裕的动物园,也无法让园内的一些动物过上健康的生活,这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星物种。 大象一直是动物园里最受人们欢迎的“展品”之一。动物园里圈养的亚洲象,虽然衣食无忧,但平均寿命只有19岁。要知道,野生的亚洲象,寿命可长达50-70岁,甚至在缅甸伐木场里身背枷锁、从事重体力劳役的亚洲象,都能活到40岁。
印度丛林中的亚洲象。图/rawpixel.com在炎热的夏天,园里的大象还可以到较为宽阔的室外场地活动,但一到寒冷的冬天,它们就只能呆在狭窄的室内“宿舍”里。大象是群聚的动物,幽闭的单间让它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运动不足,导致它过于肥胖,很多大象年纪轻轻就饱受关节炎和足疾的困扰。 作为普通游客,我们很难看出大象的喜乐,但我们却很容易发现动物园里有一些动物,会毫无意义地来回转圈,或是不明就里地摇头晃脑,回想一下,在科普纪录片中,野生的动物是不是从未做过这些动作?
动物园里的动物在毫无意义地动来动去。图/《BBC:我们该关闭动物园吗》
生物学家管这种非正常的、重复性强的、无明确目的的行为,称为规癖行为。2004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圈养的环境中,80%的食肉动物都出现了规癖行为,研究者猜测这是因为它们野生的祖先每天都会行走很远的距离以找寻食物,行走和奔跑已成为了印刻在它们基因里的习惯。在自然环境中走得越多的动物,出现规癖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北极熊是最容易出现规避行为的动物之一,它们的活动范围是所有陆生哺乳动物中最大的,有时甚至能超过25万平方千米。而且,北极熊是非常不合群的动物,很多动物园把多只北极熊养在一起,这更加恶化了它们的心理状态。
有规癖行为的北极熊。图/《BBC:我们该关闭动物园吗》心理问题,也出现在水生动物之中。在2012年的一项跟踪调查中,一头虎鲸在42天的时间里能游出9400千米的里程,但是在水族馆中,它们的全部领地仅仅是几个水池。加拿大海洋公园里曾有一头叫做提里库姆的虎鲸,它曾在1991年的一场表演里,把训练员拖入水中溺死,此后又先后在1999年和2010年直接导致了另外两人的死亡。
“杀人虎鲸”提里库姆和溺死的饲养员的合照。图/《BBC:我们该关闭动物园吗》
据海洋馆的工作人员称,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提里库姆是因为生活在水族馆中而精神失常的,事故的原因是工作人员的失误。但是,在一部名为《Blackfish》的纪录片里,虎鲸生活在逼仄的水池内,日复一日重复单调的训练和表演的悲惨故事被展露无遗,随着媒体的介入,加拿大水族馆停止了它们的虎鲸繁育计划。
谁能想到,在动物园光鲜亮丽的背后,竟隐藏着如此悲伤的故事。
中国台湾花莲远雄海洋公园里的海豚表演。图/Wikipedia
什么样的动物园,才是好的动物园?
好的动物园,就像一个完整的家,只能吃饭排便的地方是监狱,而不是家。我们喜欢住大房子,不愿意蜗居,我们需要娱乐与健康,我们渴望伴侣和亲情,动物也是一样。
蒙哥马利动物园中的一对长颈鹿。图/awpixel.com
空间的大小
动物园里的动物需要足够的活动空间,但空间也不是越大越好,这不光是成本的问题。 在小小的工位上呆得久了,人们自然也认为在动物园里的动物也和我们一样,都想回到开阔的草原或茂盛的雨林里玩耍。事实上,野外的动物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自由。 动物在野外的活动范围,受到来自季节、资源、种群密度等各种外来因素的重重限制,它们绝对不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动物的每一个动作,都要付出能量的代价,所以动物在野外状态下都异常节俭,大部分冒险的行为,如长途跋涉,如果不是必须做的,那它一定不会去做。
为了降低消耗,北极熊会选择在海豹的某个呼吸洞口一动不动地干等4个小时,而不是来回寻找,主动出击。图/NASA
一只松鼠如果能够在几十平方米的森林中找到足够多的橡子并找到配偶,同时又能躲避捕食者的话,它一辈子就只会待在这一小片林子里。如果动物园要展示松鼠,就没必要给它搭一座山。
公园里的一只红松鼠。图/Wikipedia
空间的质量
真正重要的,是空间的质量而不是大小。展示馆就算有溜冰场那么大,如果动物待在里面不能展现正常的行为模式,对于动物来说它还是个牢笼。 在为动物搭建馆舍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这种动物的野外生活状况。它是在地上采食、在树上打窝、在地下挖洞,还是在水里游泳呢?它是昼伏夜出,还是日间活动呢?它是群居还是独居呢?它是慵懒还是精力充沛呢?
新加坡夜间野生动物园的明星物种渔猫,这个公园只在每晚7:15至午夜12时开放,以展示动物夜间的生活模式。图/Wikipedia
斑马需要立柱来蹭痒,河马需要水塘来保持皮肤湿润,河狸需要在水里排便,狮子和老虎需要磨爪子,展示馆越能满足动物的这些需求,它们就越能展示出自然中的行为,这不仅能让动物过得开心,人们也能更多地观察到它们的自然行为。
大象虽然看起来十分笨重,但它其实也很擅长游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动物园里,人们无法观察到这种自然现象。图/rawpixel.com
当游客接近动物的时候,动物也会恐惧,如果无处可藏,它们就会被吓得发疯。猴子遇到危险时会逃到上层的树枝当中,所以猴山要有足够的高度,而食草动物需要大片的空间,让他们在快速奔跑时不至于撞在一起。
在未来的动物园里,人们或许可以像在野外观鸟一样,用望远镜设备来观察动物园丛林中若隐若现的动物,而不是隔着铁笼与它们对视。
作为明星物种,大熊猫一般都能得到质量很高的空间,图中所示的是美国最古老的动物园——史密尼森国家动物园中的大熊猫。图/rawpixel.com
空间的质量不仅包括硬件,还有软件。动物的美,部分源于它们在面对野外环境时,所展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适应能力,在动物园里,虽然它们无需再忍耐饥饿,再躲避危险,但我们至少可以为它们寻找一些合适的刺激。猴山里的定期变换的绳索,鸟笼中形状各异的木球,都是动物喜爱的“玩具”。
玩耍是猴子生活中“必需品”,图中为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里一只树枝上的猴子。图/rawpixel.com
在我们去动物园的时候,经常会闻到一股股的骚味,难道工作人员不应该把动物的家清理得更干净么?当然不是,过分的清洁会让领域性的动物迷惑,它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标记领地。
学会放弃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搭建充足的、高质量的空间,是动物园相对容易做到的事情,毕竟动物学家对各种动物习性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但是,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大多数动物园都无法做到,那就是它们要勇于放弃那些无法在动物园里健康生长的动物,比如大象、虎鲸和北极熊,而这些动物,又恰恰大多是动物园里的明星物种。
辛辛那提动物园里的北极熊。图/rawpixel.com如今,一些大型动物园会尽可能地改善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以部分解决这个困境。美国底特律动物园为1公1母两只北极熊建设了一片6400多平方米的场地,这里面有山有水有障碍,而且,整个区域被均分为两个部分,这意味着这两只熊可以选择共处或是独居。一些较小的动物园,反而在这点上做得更好,这或许是因为它们的理念更为先进,又或许是它们本就无法提供大片的场地,或是无法承担建设的费用。比如中国香港的动物园里就没有大象等大型动物,适合圈养的鸟类和猿类成为了动物园的主打。
香港动物园里的蓝盔犀鸟。图/Wikipedia
动物园会成为动物的方舟么?
珍·古道尔博士从1960年就开始在非洲的野外环境中研究黑猩猩,直到今天,她还在世界各地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奔走呼吁。
联合国和平使者,野生动物保护界的明星珍·古道尔博士。图/Wikipedia
当古道尔博士被问及对动物园圈养动物模式的看法时,这位拥有38年野外科研生涯的科学家,却给出了出乎我们意料的答案。
“如果这个世界还是我刚到非洲时的那个样子的话,黑猩猩就应该活在大自然里,但事实并非如此......坦诚地讲,如果你来到一座很棒的动物园,如果我是黑猩猩,我更愿意住在这里。”
北卡罗来纳动物园里的黑猩猩。图/rawpixel.com
在今天的动物保护工作中,动物园与自然保护区一样,都扮演了核心的角色。一些动物园甚至把动物的繁殖放在了工作的头等位置,这些工作往往都在游客看不见的地方进行,所以普通游客对此了解得并不多。 在每家动物园里,同种的动物数量都不会太多。由于近亲繁殖会引发遗传病,在1981年,许多动物园共同发起了一个名为“物种生存计划(SSP)”的项目,这个项目囊括了超过500种濒危的物种。每当一个动物进入了发情期,人们就会从信息库中找到一个具有“新鲜”基因的个体与它配对,哪怕是需要远距离的借调也在所不惜。
动物园的努力,确实取得了许多成绩。美国洛杉矶公园就成功地将濒危的加利福尼亚秃鹫从灭绝的边缘拉了回来,中国的大熊猫保护项目和朱鹮项目,虽然并非由传统意义上的动物园所主导,但最后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洛杉矶动物园用有成年加利福尼亚秃鹫造型相似的手套来喂养雏鸟,以避免雏鸟对人类产生亲切感。图/Wikipedia
媒体非常喜欢报道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这就给了我们一种错觉:似乎通过人工繁育,或其它科学的方法,就能挽救一个物种,科学有能力为我们的行为埋单。
真的是这样么?
据研究显示,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脊椎动物都面临着灭绝的风险,而对环境要求更为苛刻的无脊椎动物,有灭绝风险的数量更是达到了上百万种。对于多数动物园来说,即使用尽全力,也仅能让园内的个体数量达到可育标准而已。面对如潮水般溃败的野生动物,动物园也无力拯救它们。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单的界面,标题为有3万多个物种正在遭受灭绝威胁。图/IUCN
更何况,科学不是万能的,虽然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失败才是常态,比如北白犀牛就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例子。
白犀牛作为世界上仅次于大象的第二大陆生动物,一直是非法盗猎者最为关注的动物之一。白犀牛分为南北两个种群,其中北白犀牛生活在苏丹南部与刚果北部地区,这些地方的政治环境长期动荡,对当地政府来说,军火或许比北白犀牛更加重要。
安加利福,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里的一只雄性北白犀牛,2014年12月14日去世。图/Wikipedia
上世纪70年代末,野生北白犀牛的数量就已非常稀少,它最后的种群中仅剩15只个体。1974年,捷克斯洛伐克的王宫镇动物园为这个物种的延续“购买”双保险,它从世界各地引进了总共7只北白犀牛,形成了一个新的圈养种群。到了上世纪90年代时,北白犀牛的野外种群已经恢复到了31只,人工种群中,也有3只健康的幼崽出生。
捷克王宫镇动物园里的圈养北白犀牛。图/Wikipedia
然而,随着野生北白犀牛栖息地的政治局势再度恶化,2008年,最后一只野生的北白犀牛也被盗猎者杀害了。更糟的是,动物园种群中的雄性北白犀牛因为无需为领地争斗,导致激素水平下降,丧失了交配的欲望,母北白犀牛因为长期得不到繁殖的机会,也变得不育。
2014年,世界上仅剩下3头北白犀牛,为了让它们恢复生育能力,人们把它们送到了肯尼亚的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但事情并未向好的方向发展,虚弱的北白犀牛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慢慢地等待死亡。图/Wikipedia
最后,就连人工授精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随着动物园中的北白犀牛一头头地死去,人们挽救这个物种的几率也越发渺茫,2018年3月19日,最后一只雄性北白犀“苏丹”去世,世界上只剩下了2头虚弱的雌性个体,北白犀被宣告功能性灭绝。
科学的意义,并不是给人类收拾残局。生物学界已经有了一共识:真正能够保护动物的方法是保护他们的栖息地。如果人类自己的行为不改变,动物园也无法成为动物们最后的诺亚方舟。
参考文献
《动物的秘密语言》
《BBC:我们该关闭动物园吗》
看见动物的悲欢离合——《动物的秘密语言》
对于大多数游览动物园的游客来说,动物们似乎一直都无所事事地呆着,但事实其实并非如此。
大象扇动耳朵、猩猩扔出粪便、鸵鸟张开翅膀、海狮摩擦鼻子,动物的每一种动作、每一类叫声、每一个表情,都是它们内心情绪的表达。通过破译这些动物的秘密语言,你就能看清动物们的喜怒哀乐,甚至还能预测它们接下来的行为。
看完《动物的秘密语言》后,你会发现,当你再看自然纪录片,或再带孩子去动物园的时候,可观察的东西竟然多了那么多!那些大自然的生灵们,都在用自己的语言与你“交流”。
享88折优惠,还可参与满100减50的大促活动!
快来一起聆听动物的“声音”吧!
- END -
文丨张雨晨
封图丨rawpixel.com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