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大的企业新希望集团,2021年上半年经历着行业下行的考验
昨天我写了一篇文章中,提到四川所公布的2020年最大的本土企业排名中,新希望集团是第一名的情况。受到很多朋友的质疑,各种说法都有,除了说新希望不是川内最大的企业,甚至还有说新希望已经搬至北京,原董事长是新加坡人等情况,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新希望”这家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别是2021年上半年在“猪周期”的价格下行期内,其发展情况如何。
我们查看了相关资料,新希望的注册地在“四川省绵阳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董事长为刘畅,不存在不是四川企业的情况,所以我们当其为四川本土企业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大股东国籍之类的问题,已经超出了需要说明的范围,我们还是关注于企业本身吧。
先来看一张近十个上半年的气泡图:
从气泡大小代表的营收规模来看2021年上半年是最大的,从气泡上下位置代表的营收增长率来看,2021年上半年也是最高的,只是从气泡左右位置代表的净利润额来看,新希望是近十个半年以来,首次出现较大数额亏损的情况。
连续两个上半年都出现的净利润大于营收增长的杠杆效应,成了新希望2021年上半年的负担。但营收的增长还是相当可观的,在如此高位还能保持38%的增速,实属不易。要知道2020年上半年新希望的增速仍然是高达27%,并未受到疫情的影响,也不存在去年基数低的问题。
净利润的突然下降,当然是受到行业周期的影响,主要是毛利大降了9.2个百分点,并由此导致整体经营形势急转直下,给其带来了近十年来的重大考验。
几乎所有产品的毛利率都在下降,特别是原第三大产品“猪产业”,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2.6%下降为-6.5%,而2021年上半年该产品还上升为第二大产品。还好第一大产品“饲料”的毛利率降幅相对较小。我们还看到其出口业务的毛利率几乎无变化,而国内业务的毛利率降幅超过10个百分点。
新希望近两个上半年均有11%左右的出口业务,这部分业务对2021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的稳定还是很起作用的。2020年第二大产品“禽产业”占比达20%,2021年上半年虽然营收还在小幅增长,但被增长更快的“猪产业”取代了第二的位置,排到了第三位。看来新希望在2020年猪产业的暴利诱惑下,还是没忍住。
从其短期偿债能力来看,新希望的情况并不太乐观,也存在高杠杆的现象。流动比率0.95还算过得去,速动比率0.35就偏低得有点严重了。但相比牧原股份等同行对应的指标来看,其指标还是要高出数倍的,可能农牧行业都存在高杠杆,而是我没有看懂,比如是不是存在这种说法“高档白酒是液体黄金,生猪就是长腿的白银”,看来接下来我还要学习研究一下这方面的非财务知识才行了。
我看部分网站的速动比率在计算时没有扣除其“预付款项“,我们还是以相对保守的标准计算方法计算。
好在新希望应该是看到了这种情况的危险性,半年来就算在亏损的情况下都在有意地提升此指标,以降低其债务风险。比如存货的情况如下:
虽然存货还是有所增长,但占流动资产比也有小降的趋势,在行业整体下行的情况下,这也很不容易做到,仍然是优于绝大多数同行的。
虽然高达51%的流动资产就是存货,但第二大资产货币资金占比也达到了30%,有117亿元,新希望还是有相当的抗风险能力的。
流动负债中有息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也排在第一和第三位,其实是有一定的短期偿债压力的,但还是分析牧原时我们所说的那样,应该是饲料和生猪等存货的变现能力比较强,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或消费品。
新希望这种较高杠杆的情况是怎么产生的?其实原因并不复杂,2021年末仅仅比年初,新希望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就增长了86亿元,相比2020年半年末更是增长了231亿元,也就是说,其在大规模的扩大产能,毕竟有牧原股份在那里疯狂扩张着,不扩能参与竞争可要落后啊。
好在这不是房地产行业,农业是永远都要任何国家都要鼓励发展的基础行业,所以融资相对容易一些,仅上半年新希望增长的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就达到了114亿元,这是其除控制存货规模以外,提升短期偿债能力的又一重要抓手。
最后我们看一下新希望的现金流量情况,在前6个上半年里,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投资和融资活动发生,属于稳健发展中,靠提升效率等营收也在小幅增长中;但近两个上半年,投资和融资都突然加大。好在2021年上半年比2020年上半年有所收缩,图形上形成了“大开小合”的钳子形态。
相信在下一个猪周期反转,猪肉和生猪等价格高位到来时,新希望能一扫2021年上半年的阴霾,在新的产能平台上再创辉煌。这是不是又是一次成功的“逆周期”典型案例呢?过几年我们再来看吧!
声明:以上为个人分析,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