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隐于东山乡间的“番仔楼”

在东山县杏陈镇埕英村

有八座鲜为人知

精致典雅的古建筑

它就是“番仔楼”

追溯尘封的往事

唤醒不朽的回忆

隐于东山乡间的“番仔楼”

徜徉在何家大院,在那些斑驳的墙壁中,可以读到这里昔日的辉煌,还有那些过番客的故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也许曾经的辉煌不会再现,但那些南洋番客拼搏的故事,会在这里叙说。

隐于东山乡间的“番仔楼”

隐于东山乡间的“番仔楼”

拥有630年历史的埕英村,以何氏为主姓,村中有好几座番仔楼至今保存完好。踏入何家大院的庭园,一股浓郁的“侨文化”扑面而来。宽大的红砖大埕,气质华美、极具西洋风格典型的融闽南与南洋建筑风格的番仔楼,颇让人惊讶,这里似乎装满很多故事。

隐于东山乡间的“番仔楼”

隐于东山乡间的“番仔楼”

何氏后人介绍,这八座番仔楼豪宅由旅居新加坡华侨江桂珠、吴软英女士所建的,坐南朝北,前后排开,组成一个融南洋异域风情于闽南传统风格为一体的多元文化交融合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像这样的规模在漳州地区也不多见,活脱脱一个番仔楼“大观园”。

隐于东山乡间的“番仔楼”

“当时我妈去新加坡,可能是看新加坡的房子比较喜欢,拍了照片带回来,让我们这边的建筑师傅去做。这边住了五代人,1954年建的,到现在近七十年。 ”埕英村何春发介绍道。

隐于东山乡间的“番仔楼”

隐于东山乡间的“番仔楼”

隐于东山乡间的“番仔楼”

从1954年起,这八座何氏大院逐渐建成,总体以砖木石结构,条石框架,红色烟炙砖砌墙,红瓦盖顶,木质楼板,楼内布局仍保留着传统的闽南风格,天井、大厅、厢房等错落。而钢筋混凝土、西式门窗等建筑材料及工艺的运用,使楼房在层高、跨度、采光、通风上都有不小的提升。一个个门框、廊柱上那寓意追本溯源意味的题刻,无不时时训育后人美德;一幅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一座座楼房把传统文化都装进了楼里,犹如一座凝固立体的风景画。

隐于东山乡间的“番仔楼”

一座房子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人及其一个家族的命运起落,都有一段与“下南洋”有关的故事。番仔楼记载的只是少数勤劳致富、衣锦还乡的故事。这盛满华侨乡愁的老屋,在新生与历史的交融中,诉说着闽南华侨深沉的家国情怀,交织着几多艰辛与荣耀。


来源:东山县融媒体中心

上一篇新闻

成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现

下一篇新闻

(国际·环球军情)综述:美实施“第三舰队前移”战略 “卡尔·文森”号再赴西太平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