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论语》3.9礼崩国乱。你真的知道礼对于幸福和道德的重要性吗?

《论语》在孔子与弟子的日常对答中,常道见大道。每节最后以朱熹的注解品读来压轴。

本章没有保留相似度高的群友的翻译,望群友见谅。持续更新中。

《论语》3.9-3.10节原文: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论语》3.9礼崩国乱。你真的知道礼对于幸福和道德的重要性吗?

您真的明白礼对于幸福和道德的重要性?

一、各群友对《论语》3.9节的翻译。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征,证明;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指熟悉掌故的人。“言”、“文献”、“杞宋”、“征”翻译各有分歧,请您细读之。本节一是说明孔子实事求是严谨的治学作风;二是感叹礼乐崩坏,人心不古;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中国礼仪之邦的称谓差点要转手他国,在礼的方面反而不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了。礼制流传在外,游子历久不归,中华复兴,当以文化复兴为先。请您细思!

1、肖奶奶的翻译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他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可以得到证明了。"

肖奶奶翻译的不同之处:言,说出来;征,证明我的话;

2、石军人的翻译

孔子说:“夏朝的礼制我能说清楚,但其后代杞国没有办法证实。殷朝的礼制我能描述,但其后代宋国没有办法证实。这都是因为资料与人才不够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资料与人才,我就能证实了。”

石军人翻译的不同之处:言,说清楚、描述;征,证实之;

3、吴义工的翻译

孔子说:“夏朝的礼制,我能说明白,杞是夏的后代,却没有传承到,证实不了我说的。殷朝的礼制,我能说明白,但是殷的后代宋却没有继承到而不能证实。典籍不足和贤能的人太少的原因啊,如果足够的话就能证实我说的礼了。

吴义工翻译的不同之处:言,说明白;“杞不足征也”,杞是夏的后代,却没有传承到,证实不了我说的。

《论语》3.9礼崩国乱。你真的知道礼对于幸福和道德的重要性吗?

除夕祭祖。礼没了,和谐、幸福有没有少了?

4、彭老师的翻译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夏朝的后代)杞国现存礼仪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殷朝的后代)宋国现存的礼仪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夏商流传下来的文字资料和当今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多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的话就可以得以证明了。”

彭老师翻译的不同之处:杞不足征也,(但是夏朝的后代)杞国现存礼仪不足以证明我的话;

5、赵老师的翻译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主要是因为史料和熟悉当时礼仪的贤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的话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赵老师翻译的不同之处:文献,史料和熟悉当时礼仪的贤人;

6、刘学生的翻译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够明了,但是杞国人不足以验证。殷朝的礼,我也明了,但是宋国人不足以证明,是因为懂得那些文章的老者找不到了,如果这些老年人能够懂得夏礼、殷礼的话,我就可以说出来验证给他们看。

刘学生翻译的不同之处:言,明了;文献,懂得那些文章的老者;

7、朱熹《四书集注》对这段话的理解品读。

杞,夏之后。宋,殷之后。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君言矣。

《论语》3.9礼崩国乱。你真的知道礼对于幸福和道德的重要性吗?

六艺的射礼

二、各群友对《论语》3.10节的翻译。

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禘,王者之大祭也。自,从;观,观看;“既”、“灌”、“往”“欲”翻译略有不同,请您细读之;大礼开始之初,君臣还有敬意,后来就越来越懈怠了。上一章节感叹夏礼、殷礼不在,本节感叹鲁国礼亦如此,天下世道皆如此,我该何去何从呢?

1、肖奶奶的翻译

孔子说:"举行禘的仪式,从完成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下去了。"(因为他们内心没有一点恭敬虔诚的意思,只要稍有德行之人都是看不过去的。)

肖奶奶翻译的不同之处:禘,举行禘的仪式;既,完成;往,以后;灌,第一个环节献酒;

2、吴义工的翻译

孔子说:“天子禘祭大礼,从第一步灌酒礼之后,君臣就懈怠失礼了,我看不下去了。”

吴义工翻译的不同之处:禘,天子禘祭大礼;

《论语》3.9礼崩国乱。你真的知道礼对于幸福和道德的重要性吗?

知礼

3、石军人的翻译

孔子说:“国君用禘祭祀祖先的时候,从灌礼以后的每一步,我都不想看下去了。”

石军人翻译的不同之处:禘,国君用禘祭祀祖先;

4、陶居士的翻译

孔子说:“举行褅礼时,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再看下去了。”

5、朱熹《四书集注》对这段话的理解品读。

赵伯循曰:“禘,王者之大祭也。王者既立始祖之庙,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祀之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之也。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赐鲁重祭。故得禘于周公之庙,以文王为所出之帝,而周公配之,然非礼矣。”灌者,方祭之始,用郁鬯之酒灌地,以降神也。鲁之君臣,当此之时,诚意未散,犹有可观,自此以后,则浸以懈怠而无足观矣。盖鲁祭非礼,孔子本不欲观,至此而失礼之中又失礼焉,故发此叹也。谢氏曰:“夫子尝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又曰:‘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考之杞宋已如彼,考之当今又如此,孔子所以深叹也。”

请布施您的赞,感谢!持续更新中。

《论语》3.9礼崩国乱。你真的知道礼对于幸福和道德的重要性吗?

礼真的过时了吗?

上一篇新闻

福建通报一批违纪典型案例

下一篇新闻

香港美食博览越办越红火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