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月29日 星期五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我从韩国交换回来后的这个学期课的确很多,有13门,快赶上大一大二的时候了。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是二学位英语专业的必修课——英语国家概况,辅修生只用学I(英国、爱尔兰、新西兰),英专学生下学期还要学II(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虽然这个学期老师没有讲新加坡,因为英语在新加坡虽然是四门官方语言之首,但其在新加坡国民中的地位只相当于Second Language而不是First Language(Mother Tongue),因为国民的第一语言(母语)主要是汉语、马来语或泰米尔语,但英语在新加坡的重要性肯定是高于中国的。不过,我所在的小组选择了新加坡作为小组论文“抗击新冠肺炎措施”的主题,个人觉得我们写得还不错(感谢靠谱的队友子婷、可菁和俏凝师妹。特别是前两位,和我是到现在为主为数不多坚持把英语二学位修下来的战友,再次感谢你们)。所以这一期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新加坡的独立历史。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新加坡于1965年8月9日从马来西亚联邦独立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为英语、汉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但国家格言和国歌都是以马来语写成

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的新加坡其实是一个岛国,与马来西亚隔着一湾浅浅的柔佛海峡(Johore Strait)(怎么莫名想起余光中《乡愁》),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扼守着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新加坡在1819年英国人东印度公司史丹福•莱佛士(1781-1826)登陆之前属于马六甲王朝的一部分,但其战略价值并没有被挖掘出来。莱佛士为新加坡的开辟建设和长远规划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并立下不朽的功绩,让新加坡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至今被新加坡人民所铭记,新加坡许多的建筑物、私人机构、街道和百年名校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比如莱佛士设计学院、莱佛士广场、莱佛士书院、莱佛士医院、莱佛士酒店和莱佛士网络超市、史丹福路等。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到19世纪末,新加坡在英国统治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贸易额比之前增长了八倍。一战结束后,英国在新加坡斥资五亿修建了一个海军基地。作为“东方直布罗陀”(丘吉尔语),新加坡是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在远东的重要基地,不过只是在有需要的时候舰队才遣航过来。可以说,新加坡自被殖民之日起就与英国有着紧密联系,新加坡也是英联邦的重要成员国之一。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英联邦是大英帝国解体后英国为加强同前殖民地国家合作的产物,现有54个成员国(马尔代夫于今年2月重新加入)

新加坡的各方面都体现著英国的影响。首先在政治制度上,英联邦国家大多采用“威斯敏斯特体系”的政治体制,即内阁制、议会制、单一制、两院制、两党制、单一选区多数决制、全国统管的中央银行、弹性宪法。在社会规定上,新加坡也采用英国的普通法系和靠左行驶等习惯,当然还有英语的普及。但新加坡独特的地方在于,议会是一元制,政党制度上是典型的一党独大制(类似日本的自民党,墨西哥的革命制度党,柬埔寨的人民党长期执政),这与新加坡的另一特点分不开,即它是世界上唯二的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之一(另一个就不用说了吧hh)。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可以看到,新加坡人口中华人占比超过七成,大多是晚清下南洋的劳工后代。以新加坡“第一家族”李光耀家族的第一代,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1923-2015)为例,他的祖籍是广东梅州大埔县(著名侨乡),是客家人的后代。所以李光耀的母语并不是普通话,而是粤语,他直到32岁才开始学习普通话。而李的祖父李云龙(亮剑乱入)在李光耀小时就送他到英文学校接受英式教育,这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他小时因为和马来人打交道多的缘故也精通马来语。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幼时的李光耀

1941年,日本向英国宣战,在“马来虎”山下奉文的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少胜多占领了马来亚和新加坡。李光耀在日治时期学习了日语,并在通过日语考试后在日军参谋部当翻译。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马来虎”山下奉文(1885-1946),他在占领新加坡期间策划了针对华人的“新加坡大屠杀”,1946年在马尼拉被处以绞刑

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后,英国重新占领了新加坡。李光耀也获得了大英帝国女王奖学金赴英留学。他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读三个月后转到剑桥大学学习法律。于1949年毕业,获得“双重第一荣誉学位”,1950年6月在伦敦获得执业律师资格。李光耀在英期间加入了争取马来亚(1963年改名为马来西亚)独立的“马来亚论坛”,他于1950年8月回到新加坡从事律师工作。

1952年,李光耀因为代表罢工的邮差与政府谈判而名声大噪,他在工会中建立起了声望,为未来步入政坛打下基础。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30多岁时的李光耀和大儿子李显龙(现任新加坡总理)和女儿李玮玲留影

1954年,李光耀联合留英新加坡华人、左派学生和工会领袖成立了人民行动党并参加了第二年举行的殖民地选举。在这次选举中,李光耀成功当选议员,开始与马来亚共产党林清祥等人合作寻求新加坡的自治地位。马来亚共产党在日治时期坚持领导人民参与抗日游击斗争,再加上其左派属性,在当时受到了广大工人阶级群众的欢迎,是影响力最大的政党。

1959年,在英国“去殖民化”的政策下,新加坡自治邦成立。在冷战的背景下,英国自然不会同意把政权移交给共产党,更放心李光耀这样有亲英倾向的领袖。于是,李光耀成了英国和马共双方拉拢的对象,他既亲英,又关注劳工阶层利益。当时吸收了马共的人民行动党在自治邦政府的首次选举中成为立法议院第一大党,由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总理。此后,李光耀一直希望与马来亚联合邦合并成立“马来西亚”,从而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他还希望借马来亚之手铲除人民行动党的马共势力,与马共决裂,自立门户。双方最后在1961年分道扬镳。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1959-1963年新加坡仍然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是实质上独立

1963年,李光耀与马来亚联合邦首相,马来西亚国父东姑阿都拉曼达成协议,新马合并。新加坡以独立城邦的形式加入马来西亚,成为新加坡州(这就是星州这一新加坡别称的来历)。英国作为这两个前殖民地的宗主国是乐见新马合并的,因为东姑阿都拉曼是反共的,这符合英国的立场。此外,由马来亚而不是英国来保障新加坡的安全可以大大节省驻军费用。新马合并对同一时期独立不久,靠近苏联的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政府也能够形成掎角之势。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简称东姑阿都拉曼(1903-1990),马来西亚国父,曾任英属马来亚首席部长、马来亚联合邦首相、马来西亚首相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马来西亚林吉特正面人物均为东姑阿都拉曼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李光耀的政治野心是追求成为马来西亚首相,而不仅仅是新加坡州总理。但在马来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马来西亚,马来人是不可能让一个文化习俗都异于他们的华人当选首相统治他们的。东姑及其所在的执政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简称巫统,也是在马来西亚长期执政)认为,马来人作为马来西亚联邦人口的绝大多数地位至高无上,应当在政治上占绝对主导地位。也就是说,他认为马来西亚是马来人的马来西亚。但李光耀认为,不论是华人、马来人还是印度人,都是马来西亚公民,都应当拥有平等的权利,公平竞争。也就是说,李光耀认为马来西亚是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戴高乐:我才是这句话的发明者!)。

双方基于这一分歧展开了斗争。巫统支持其在新加坡势力的竞选,以求击败人民行动党。人民行动党则直接参与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的选举,以求直接掌控中央政府。此外,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生活习俗都相去甚远的马来人和华人在马来西亚爆发了两次冲突,双方都损失惨重。两党就新加坡的纳税比例问题也迟迟达不成协议。李光耀还提出了一个令中央政府无法接受的条件:即中央政府制定的国防和外交政策都要与新加坡州商议。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马来西亚的各州拥有较大权力,但是国防和外交大权仍然属于联邦政府,这是不可妥协的。双方的矛盾越积越深,这一切都为新马分裂埋下伏笔

1965年8月8日,马来西亚国会在巫统执政联盟为主导下紧急修改宪法,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的结果将新加坡踢出联邦。新加坡被迫在次日宣布独立,以尤索夫·宾·伊萨克出任首任总统,李光耀出任首任总理。李光耀在得知新马分裂的消息后落泪,但他仍然决定在新加坡国徽中保留马来虎的标志,以显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特殊关系。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左侧金色的鱼尾狮代表新加坡,右侧带有黑色条纹的金虎表示马来西亚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尤索夫·宾·伊萨克(1910-1970),马来人,是新加坡首任总统,他的头像呗印在新加坡元的正面

但是马来西亚万万没有想到,被自己亲手踢出去的新加坡在李光耀、吴作栋、李显龙三代领导人的治理下成为了发达国家。新加坡是为数不多的后发发达国家之一(亚洲的发达国家只有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塞浦路斯,发达地区为我国港澳台地区),新加坡在特色的威权主义统治下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果,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作为“亚洲四小虎”的马来西亚却落后于新加坡,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一蹶不振,被新加坡远远甩开。

对于新加坡华人,不了解新加坡的国人可能会想当然的认为新加坡就是中国开在东南亚的分店。用李显龙总理去年在“讲华语运动”纪念大会演讲的话说,“既然新加坡和中国同文、同宗、同祖、同言、同语,那么新加坡为什么不同意?”

新加坡的独立之路新加坡的独立之路新加坡的独立之路

我们要明白的是,新加坡华人是新加坡公民,他们的祖国是新加坡而不是中国。中国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祖辈生活的地方,自己如果不是去寻根,或许这一辈子都和他们没什么关系,这对于取得外国国籍的海外华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亲爱中国、偏向中国当然是好事,但也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华人就理所应当为中国争取利益。但是,新加坡华人毕竟保留了儒家思想、中华文化等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李光耀也一直希望中国能从积贫积弱成为一个富强独立的国家。

1967年,李光耀接受美国记者采访

可以总结把李光耀在这个采访中的观点总结如下:

1.他认为自己是华人但不是中国人,是新加坡人;

2.他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这对于新加坡和整个东南亚来说都是好事;

3.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可能会侵略东南亚;

4.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如果不冲动,那么这个国家是没有朝气的;

5.但是,国家最终要由成熟的成年人来治理,而不是年轻气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但年轻人成年后,在回首自己年轻时这段冲动的经历是大有裨益的。

结合去年香港发生的修例风波来看,李光耀的这番论断可谓是未卜先知。有反对意见可以和平表达,但是绝不能发展成同外国势力勾结,使用暴力从事分裂国家活动的暴恐活动。而今天正值香港回归祖国23周年之际,国安法无疑是香港的一颗定心丸。同新加坡相比,香港在社会治理、缩小贫富差距、解决住房问题上都做得还不够好,这也是李显龙总理去年在接受采访时能够笑对媒体说新加坡年轻人不会抗议买不起房子的底气所在。

在“亚洲四小龙”的行列中,新加坡的人均GDP已经高达近6万5千美元,同比香港为4万8千美元,韩国为3万1千美元,台湾为2万5千美元。这个与中国有着“亲密而特殊关系”的国家,的确值得好好研究一番。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利用5G网络进行无人机飞行试验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丨繁复多彩 绿意盎然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