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深圳校长毕业演讲:有胆识的人,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时候
11月6日上午10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六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此次毕业典礼仍然通过云端直播和线下校内分散的方式如期举行。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等大学主管人员、各学院教授代表与毕业生亲友出席了毕业典礼,部分毕业生亲友与社会各界人士通过云端观礼,与港中大(深圳)师生一起见证并祝贺700余名研究生踏上广阔的社会征途。
研究生分散观看毕业典礼
校长徐扬生教授鼓励毕业生:怀揣勇气和胆识,“学”“思”“践”“悟”
徐扬生校长在第六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讲话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各位朋友、各位同事,以及在座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今天是个收获的日子,首先我要向全体毕业生以及在座的所有家长、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亦要向在座的各位来宾表示由衷的感谢,特别要感谢段崇智校长和王石先生为此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担任主讲嘉宾,相信你们的寄语会使毕业生们受益匪浅!
同学们,今天你们毕业了,这意味着你们在这个大学的学习告一段落,从今天起,你们将开启一段新的征程,在这里我有一些心底话想要和同学们分享,希望对你们未来的人生道路能够有所帮助。
首先我希望大家要做一个有胆识、有勇气的人。过去的这两年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世界局势的错综复杂,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对于年轻的同学们来说,这或许是你们第一次体会到时代与社会对个人发展的深切影响,很多人会迷茫和忧虑,抱怨疫情打乱了自己的规划,不知道未来的道路该如何选择,但同学们,你们要知道,偶然和不确定才是人生的底色,世界的发展并不总是直线的,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所能预料和掌控的,人生就是一场探索的旅程,没有固定的答案,面对不确定的人生,我们要始终怀有勇气和决心,要勇于探索,勇于尝试,敢闯敢干,敢于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来。孔子云,“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对于有胆识的人来说,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时候,即使在困境与挫折之中,他们也能够看到别人所无法看到的机遇。
为什么我要对你们强调“勇气”呢?因为在与你们的交流中,我发觉很大一部分同学都很害羞,也许是因为我们从中小学教育开始就不强调表现自己,也许是因为我们缺乏锻炼的机会。在人们面前,我们能不能主动地先伸出手来,主动地介绍自己?我们为什么总要等着人家邀请?等着人家发问?当人家拒绝你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再试一试?同学们,凡事能否成功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大胆地去做,去尝试。有句老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今天你们要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每时每刻都会与人“狭路相逢”,希望你们永远记住“狭路相逢勇者胜”!你们缺乏的不是知识,不是能力,不是才华,是胆魄,是勇气!
第二件我想与你们分享的是,一定要有吃苦的准备。今天你们走出校门,大家都祝福你们“一路顺风”,老师和家长都希望你们顺顺利利。但是同学们,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人生是可以没有挫折与痛苦,顺顺利利地走过来的。因此,我总认为,年轻的时候多吃点苦,对你们往后的人生来说其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从前我有一位学生,在他大学毕业的时候要去非洲支教,受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一起到我办公室征求我的意见,我问那个学生,你去非洲多久?他说六个月,我说如果我是你,我会延长到一年,至少一年。我非常赞赏他的想法,我同他的家长讲,你们的孩子是位优秀的人,有高度、有理想,我们做父母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他们强,为了他们最后能登上高山吗?我同时建议他要尽可能地过贫穷的生活,尽可能地独立担起所有工作和生活的责任,尽可能地少拥有自己的东西,尽可能多体验一般人所认为“最坏”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如果你能够这样做,那么日后当你面临巨大的挑战、风险和挫折时,你就会有胆略,就会乐观。
同学们,胆略也好,乐观也好,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有经历作为养料的。人生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或者说,是一个漫长的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四个字,第一个是“学”,你们都做得很好;第二个是“思”,思考对你们来说一般也做得不错,不然不可能从这所大学毕业;第三个字是“践”,就是“实践”,我在这里说的,就是告诉你们需要实践,你们缺乏的是这个环节,最好有痛苦的实践。第四个字是“悟”,就是“悟道”,没有实践,你无法真正悟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同学们,人生是短暂的,请您看看身边的随便一块石头,问问这块石头的寿命,它起码有一百万年。我们的人生与石头,与大山相比,微不足道。同学们,我讲这句话的目的是告诉你,你要珍惜时光,珍惜生命,你已经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在优越的环境下读书,现在开始有机会走向社会,你一定要珍惜每一刻光阴,为这个民族,为这个世界做出一些我们应有的贡献。
Dear graduates, now you are ready to step into a wider platform. As you march forward, I hope your steps will ever be driven by proactive learning. I hope you will make the most of your days and resources for the betterment of our human society. I hope you will all lead a fulfilling life.
Before I close my speech, I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to take another look at this beautiful campu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you have grown familiar with every corner of it and have established personnel connection with it. Although you are graduating today, CUHK-Shenzhen will remain your home and you will continue to b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Thank you very much!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六日
徐校长致辞结束后,由副校长罗智泉教授宣读博士生毕业名单,研究生院院长唐叔贤教授宣读各个硕士项目毕业生名单。
副校长罗智泉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唐叔贤教授为田玥、唐婵媛、范楚旋、魏杰铮、吴耿标颁授“校长杰出研究生奖”
之后,由副校长朱世平教授宣读“校长杰出研究生奖”获奖名单,副校长罗智泉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唐叔贤教授颁授“校长杰出研究生奖”,一本荣誉证书和一块奖牌镌刻出的是对杰出研究生的肯定和期许,希望大家在更广阔的世界中为人类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10名“校长杰出研究生奖”获得者分别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博士张佳伟、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范开泉、全球研究硕士马理铭、同声传译专业硕士田玥、会计学硕士蓝春丹、应用心理学硕士唐婵媛、数据科学硕士范楚璇、经济学硕士黄金雨琪、经济学硕士魏杰铮、金融学硕士吴耿标。
港中大(深圳)理事会理事长段崇智教授:抓住大湾区的新机遇,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理事长段崇智教授在港中大(深圳)第六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致辞
徐校长,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毕业同学,大家早上好。我是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长段崇智,今天是各位同学们毕业的大日子,我在此衷心恭贺你们迎来了人生路上又一个里程碑。
过去两年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同学们在学习研究和生活中带来了重重挑战。在“新常态”之下,我也跟大家一样都经历了许多不一样的体验。譬如说一个人面对着电脑屏幕的网络课堂,核酸检测、在线会议等等。今天我虽然不能亲身来到典礼现场,但我希望通过视频向大家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作为港中大(深圳)的理事长,我见证了大学迅速发展的进程。过去两年,大学相继设立了数据科学学院,音乐学院与医学院,成为了一所拥有7个学院的研究型大学。优美的校园和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吸纳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人才实在值得骄傲。我相信各位同学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议题并不陌生,港中大(深圳)扎根在集聚创新探索精神的深圳,同时又依托于港中大深厚的学术氛围,是我们在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巨大优势。
港中大和港中大(深圳)将继续融合性地深入合作,为同学们和校友们搭建学术与科研交流互动的平台。随着国家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出台,大湾区城市在金融、贸易、物流、信息技术、教育及创新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将广纳贤才,我相信各位毕业生们可乘着大湾区发展的先机,迈向属于你们的主场。在此我谨代表港中大(深圳)理事会,衷心感谢徐校长,以及每一位老师和同事的努力及贡献。
谢谢你们在艰难的时刻仍然坚持对教育的热诚,我也得赞扬各位同学的坚持和努力。你们在重重挑战下都没有放弃和松懈,继续拼搏和奋斗,向你们的理想迈进。刚才我提到大学的新发展,大湾区的新机遇,以及我们每一个人正在面对的“新常态”,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新”字。今天你们从这里毕业,也意味着你们将迎来人生的新起点。
我在清代语言学家段玉才的《说文解字注》中读到“新,取木也。取木者,新之本义。”也就是说“新”本来的意思是伐取木材,而伐木正是人类建筑的开始。如果说,把大学比作一片知识的森林,那么我希望毕业生们带上在此伐取的木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去搭建属于你们自己的世界。谢谢!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六日
王石:寻找短板,尝试变长,人生可能展开到你无法想象的宽度
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六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致辞
尊敬的段崇智校长、徐扬生教授,尊敬的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我是王石。从今天开始,同学们毕业了,即将拉开新的人生序幕,祝福大家。
同学们即将步入社会,我好奇你们有多少是充满自信和骄傲的。一个月前,我在上海一所大学和同学交流,有个同学问我,王先生,我跟你一样,我当时一愣,我说怎么一样?他说,你喜欢读书,运动,做公益,我也读书,也运动,也投入时间做公益,所以我跟你一样啊!当时回答说,你跟我不一样,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企业做到一定程度,才去想公益的事,而你这么年轻就开始公益人生了,这一点你比我强。
今天我就分享一下我的读书体会,也许能对年轻人有些帮助。这么多年不管多忙,只要有时间我都会翻书,为什么?首先是底子不好,我上学的时候除了数学,其他学科成绩普遍不好,尤其是语文,怎么都弄不好。所以“学霸”两个字跟我是无言的,哪怕到现在,我都觉得我的短板是语文,那怎么办?“笨鸟先飞”吧,写字不好就天天写,天天练,一不留神一练练了半辈子。
后来有了互联网,我就坚持写博客,每天都写,少则几十字,多则几百字,天天写,因为你底子不好。说到读书方面,我什么书都读,不管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是宗教、历史、艺术,找到书怎么找?方法是逛书店,别小瞧线下的书店,人家开书店的大多是读书人,已经把各个领域的好书挑出来放在那里,所以,你去书店买书,能节约不少时间,何乐而不为呢?那读书有用吗?读书的时候没想过,反而是工作中都用到了,遇到新问题、新局面,那些书籍的作者会从脑子里自动跳出来,跟别人交流的时候,我也能迅速知道别人能说什么,还能深入讨论,这是我读书的体会。
虽然我从来没有制定过很具体的目标,只是为了满足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但这么多年,我的很多决策、创新,包括二次创业,我的大部分选择都离不开之前的阅读经历。
说完读书,当然还要说运动,我是一天都离不开运动的人,但我告诉大家,我曾经因为运动自卑过,为什么自卑呢?小时候我有个梦想,想成为伟大的运动员,当然,那个时代是乒乓球运动员,可遗憾的是条件实在不行,当然不仅打乒乓球,其他似乎也没有优势,个子不够高,打篮球没戏了,又不够矮,体操又不属于我,腿还不够长,爆发力不够,田径也没有我的份,我最高的成就就是进了学校足球队,但也只是替补队员,所以梦想从来没有成真。好,只能去想了,为什么我还能保持运动习惯?
经常有人夸我说真有毅力,但我每次都很认真的回答,这不是毅力问题,一件事如果单靠毅力坚持几天,几个月还是几年,你能坚持多长时间?但坚持了半个多世纪,那就不是毅力了,一定因为你尝到了甜头,什么甜头呢?我不是说当运动员没戏吗,但我快50岁的时候开始登山,一不留神,居然拿到了两个国家级运动健将,破了两个全国纪录。一是中国人登顶珠峰年龄最大的记录。二是中国人飞滑翔伞的攀高纪录,把4700米提高到6100米,乍一看很厉害吧,但是深究会发现是命中注定。
比如说,飞滑翔伞原记录保持者是从1100米高度起飞,飞到了4700米,而我是从4500米起飞,飞到了6100米,那就是说你站得越高,那就飞得越高,破记录也比较容易。可能你会说了那谁不会我可以站在更高的地方去飞,那不是破纪录就跟玩是一样的吗?其实没那么简单,首先你得先登到那么高,登上的同时你要背着18公斤重的伞包、飞行服、头盔、飞行靴加起来20公斤的,对登山爱好者来说,负重登了4000 米也没问题,更不要说3500米,但对滑翔伞运动员就很难了,就不行了,因为高山反应。所以一般说,背滑翔伞的登山不登雪山,登雪山的很少飞滑翔伞的。幸运的是我因为有自卑,我想突破,我既登雪山也飞滑翔伞。虽然这两方面我都不是很优秀,但是加起来了,从很高的地方去飞,在我身上两边的光我都沾了,记录就是这样破的。破记录开心吗?当然开心。
再说说因为又登山,又飞滑翔伞,也不少遇到这种情况,登山登到山顶了,实际上我是把伞包带上去,下山的时候我就对我的队友说,对不起了,我先走一步,因为把伞打开,趁着风,伞一抖,伞起来了,飞走了,嗖的一下飞走了。
如果山不是很高,比如说2000米以下的山峰,那几分钟就落到地面去了,到了地面再把伞摊开,一个人躺下,看着天空,等他们的下山往往要等3到4个小时,之后再一块返回去。对我来说运动跟生活一样,你爱生活,生活就会爱你。
除了获得这种小确幸欢喜小浪漫健康的身体之外,还能满足爱美之心。长期运动是个塑性的过程,不要以为这是女孩子在乎身体的体型,实际上男孩子、大老爷们一样的,至少你看我现在还是很精神,我现在比较多的运动是赛艇、攀岩,只是划赛艇要有水,没机会下水怎么办?家里拉测控仪,也就是我们说的划船器,要是哪天运动少了,我就浑身感到不自在、不舒服,这就逼着每天运动。
所以,同学们如果你有运动习惯,就请继续保持,一直保持到我这个年纪,继续坚持,没有的话,可以试着挖掘你自己喜欢的项目,让自己行动起来,让自己运动起来,一旦动起来就很难停下来。我的分享也到了尾声。大家有没有发现我这两个习惯,读书和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首先,读书和运动都能提升生命质量,表面看读书作用于心理,运动作用于身体,而本质上,身体和心理是相通的,他们共同搭建出高质量的生命,就是身心健康的人。
我特别想跟大家说,不要担心自己有短板,甚至主动寻找短板,然后认真对待它,尝试跟它相处。尝试变长,在这个过程中,人生可能展开到你无法想象的宽度。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我有时来和同学们交流的时候,每次到结束的时候,主持人呢,都会请我给年轻人一点忠告。其实,我特别希望年轻人能给我忠告,因为,对当代,对未来你们比我更有感觉,所以,我非常希望你们能给我什么忠告,当然有机会我们一定来进行这样的交流,谢谢大家!同学们,加油!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六日
博士毕业生代表张佳伟:感谢这里丰富的学术资源,我将努力去做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为社会做出贡献
博士毕业生代表张佳玮博士发言
尊敬的徐扬生校长,罗智泉教授,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亲爱的家人,以及此时此刻正在收看直播的社会各界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1届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博士生张佳伟。此刻,我已身处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开启博士后的科研工作。今天,我非常高兴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博士学位,也非常荣幸能成为博士毕业生代表,在今天向多年来陪伴我们成长成才的师长们表示谢意。
在港中大(深圳)这五年,我过得非常开心、充实。这里有一流的软硬件设施,有学术造诣很高却又平易近人的教授们,有热心负责的工作人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作为一个博士生,我想重点聊聊我的学术科研体验。我们学校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很好的学术氛围,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地探索科学技术。我们学校开设了诸如大数据、机器人、通信、新能源、智能医疗、区块链等时下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也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港中大(深圳)很重视交叉学科,强调跨学科的研究和解决实际应用里的基础理论问题。我们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可以自由探索前沿课题,在交叉学科中实现技术创新。
下面聊一下我的研究方向:最优化理论和算法。
“最优化”是应用数学中的经典课题,研究重点是对目标函数进行最大化或最小化。在许多实际应用场景中,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先解决“最优化”的问题。例如,有时我们会收集一些数据,对此进行学习,从而预测未知世界。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建立一个模型,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预测。我们通常会使用一些参数来描述这些模型。而找到最佳参数便需要先解决最优化的问题(最小化损失函数)。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资源分配。通常情况之下,我们都希望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得最高的回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资源极其有限。若想做好资源分配,便需要找到一个惠及更多病人的最优化方案。
上述的场景都属于最优化的范畴。而我的研究重点,是寻找高效、稳定的算法去解决重要的最优化问题,以及对一些有趣的最优化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
我们的论文成果已经发表在若干顶级期刊和顶级会议上,如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的最优化期刊《SIOPT》,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信号处理汇刊《IEEE TSP》以及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NeurIPS)。
作为一名博士生,我喜欢思考数学问题,喜欢突破人类知识的界限,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我也喜欢寻找新颖而有用的方法来解决重要问题。正因如此,我拥有了做研究的动力和兴趣。在强烈兴趣的驱使下,我得以将研究融入我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我喜欢在走路、等人、乘车和洗澡的时候思考数学问题。这样做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还能给我带来许多灵感和启发。
在港中大(深圳),我很荣幸在罗智泉教授的指导下读博士,罗老师对我们学术要求很严格,非常认真负责地去帮助我们提高科研能力,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我逐渐掌握了如何去寻找去判断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如何去利用和创造数学工具解决困难的问题,也逐渐提高了进行学术交流、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能力。我们这里还有很多很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们,和他们讨论学术问题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也有几个科研成果就是来源于和其他老师同学的交流中获得的灵感。
感谢港中大(深圳)给予我人生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平台,我得以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信息与决策系统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以后计划在大学或者研究所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希望自己可向罗老师看齐,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我将继续努力,去做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在学术领域为中国、为世界做出贡献。
希望学弟学妹们明确自己的目标,排除干扰,坚持自己热爱的事业,在港中大(深圳)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感谢大学给了我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平台,感谢罗老师以及大学每一位老师的培养,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理解和无私的付出和照顾。我走到今天离不开大家的支持,谢谢!
“深爱人才,圳等你来。”各位同学,今天我们毕业了,不知何时何地才会再相聚。但正如徐扬生校长送别我们的那句话“哪怕整个世界都黑暗下来,总有一盏灯为我们在龙岗亮着。” 无论我们在哪里,港中大(深圳)毕业生的身份都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行。师长和亲朋的鼓励会一直陪伴我们走向人生的下一段美好时光。
谢谢大家!再次祝各位同学前程似锦!
硕士毕业生代表田玥:在这里我们被看到、被听到、被尊重,还被给予了发光发热的机会
硕士毕业生代表田玥发言
亲爱的各位教授、老师、毕业生、家人和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田玥,一名2021届同声传译硕士项目的毕业生。非常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代表各位毕业生发表演讲。今天,我们大多数人将走出象牙塔,开启现实世界的新篇章。这是值得庆祝的时刻,也是表达谢意的时刻。漫长的求学之旅,离不开老师和亲朋好友的引导与帮助。没有他们,便没有今天的我们。
2021年6月29日我与心爱的同声传译实验室告别。离别之际,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这不是故事的终点”。
而今天,2021年11月6日,是我们该表达感谢的日子。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我们的老师、同学表达感谢,也要特别向我们的家人表达深深的感谢,这么多年的培养很不容易,你们辛苦了。更要向母校道一声感谢!在港中大(深圳),我们被看到、被听到、被尊重,被给予发光发热的机会。在这里,尊敬的老师们给予了我们莫大的鼓励和支持,让我们既怀远大理想,也能踏实走好脚下每步。
作为一个十多年前便立志学习同声传译的学子,此时此刻,我想起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曾在艰难的时光里给予我力量—— “当你真心想要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助你实现愿望。” 事实上,我在这所大学里的收获,早已远超我最初的想象。
同声传译专业的学子都深知,一切进步来自于每一个平凡日子里坚持做好的“小而精”的事。在两年的同传学习中,我们每天都会花超过10小时来磨砺口译技能。也正因如此,过去的5届的学子均取得了振奋人心的进步和成绩。我还记得在大学的第一堂课上,隋云教授给予我们的鼓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之处,无论是在口译行业还是在其他领域,总有我们发光发热的机会。” 我同样记得在一次挫败后张瓅文博士对我的鞭策:“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是幸事。这样你才懂得要更謙虛去審視自己的不足,为下一次机会做好准备。”
我们项目的故事,只是大学里众多鼓舞人心的故事的缩影。对于在座各位毕业生而言,我们都曾经历过那些疲惫和挣扎的日子,也都曾体验过这趟旅途中的酸甜苦辣。我的妹妹如今是港中大(深圳)的一名大三学生,她也有同样的感受。她对我说:“我来到了对的地方,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在大学里,高要求的学习使我们有能力驾驭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因此,我们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港中大(深圳)最独特之处在于,帮助所有学子取得突破、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我希望自己能够延续大学的优良传统,结合自己的专业帮助他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如今,我已经下定决心投身于深圳的教育事业,用我的热情和所学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今天是告别的日子。在这个充满焦虑和同辈压力的时代,能在港中大(深圳)接受教育,能得到信任的人的坚定支持和指导,其实都已经是一种幸运。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后疫情时代中,能在中国享受平静的常态化生活,更是一种奢侈。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是幸运、我们的努力和无数投身于伟大事业的人的汗水与奋斗的结晶。现在,我们面前唯一的问题是:在得到这么多幸运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能够不忘初心,攻克困境,成为其他人在这个宇宙中航行的指路明灯呢?
最后,愿我们既怀远大理想也踏实走好脚下每步。保持空杯之心,继续做勇敢的少年。凡事尽全力,也耐心面对短暂失意。努力发光,也带给他人光。保持赤诚热血,坚持热爱,奇迹定会发生。希望下次我们再相聚时,会有更多值得分享的精彩。今天绝不是我们故事的结束而是更好的开始。
祝各位毕业生前程似锦。
敢闯敢干 本届研究生毕业生以优异表现服务于大湾区建设
本届毕业生是从港中大(深圳)毕业的第六届研究生,共728人,其中包含718名硕士研究生和10位博士研究生,他们分别来自管理学、会计学、市场学、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同声传译、翻译(笔译/口译)、应用心理学、全球研究、数据科学、金融工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专业。多数毕业生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为双区建设贡献力量。
今年毕业的研究生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很多同学在读期间参与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前沿课题和攻坚项目,取得优异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顶级期刊、会议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大部分毕业生进入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知名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工作,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香港土木工程展署、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汇丰银行、招商基金、中金公司、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美的、国信证券、华润资本、国泰君安、兴业证券、快手、美团、vivo、字节跳动、嘉实基金等;部分选择继续深造的同学收到国内外名校录取通知,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
(内容来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