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眼里的亚洲农业和食品科技市场
编者按:本文作者 Isabelle Decitre,系风险投资公司 ID Capital 的创始人兼 CEO,专注农业科技和食品科技,原文标题My observations on the Asian agritech and foodtech landscape as a VC。
当初,我决定把风投重心从新加坡转移到亚太其他地区的时候,虽然缺乏相关市场信息,还是觉着亚太地区有不错的创新机遇。如果说,西方国家的农业食品科技垂直市场规模还很小的话,那亚洲的相关垂直市场简直就是被严重低估了。
现如今,我们已进入亚太市场一年半,亚洲未来食品大赛(FFAA)也在12个国家如火如荼地开展,并获得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SPRING)“起步新加坡”(Startup SG)计划的支持。虽然这项事业刚起步,我们已经对这些“农业家”(agripreneurs)以及他们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是什么让他们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同仁呢?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不要理会语言障碍
除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以及印度,语言是显著的差别。整体上看,不仅是英语流利程度的问题。由于美国(尤其是硅谷)的优势地位,专业行话广泛流行,诸多初创企业、跨国公司、投资人得以有效交流。“硅谷英语”俨然成为标准。
在亚洲却完全是另一回事。我们收到的融资演讲稿更像是某种宣言;谈及食品的未来,创业者可以说是激情澎湃。对此,如果不想把自己局限于那些学历高、见识广的欧美青年才俊,就必须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我们不愿意给自己画圈,因为我们做的是农业和食品,而这两个领域在不同地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仍在进行的传统作业,如牛奶供应链、养鱼等,应用在这方面的新设备、新工艺、新途径全靠想象,还要把这些创新的东西推而广之,没有极为丰富的基层经历是行不通的。
话说回来,怎样才能正确评价这些创业者呢?自然是需要投资人、评审团、企业高管尽力甩掉文化包袱。要了解创业者决定走这条路的原因——他们的内在动机、社会经济因素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
有时,文化鸿沟也会形成持久的关系。我还记得泰国的一位创业者说,如果他不是泰国人,自己的创业计划就会有更高的可信度;还有一位韩国创业者,在我们开会前几个小时临时叫来了他会说英文的好朋友,确保会议顺利。
我们一定不能因为文化短视,而错失人才。
对待创业的态度不同
我们已经走过大部分亚太地区,见过的人数以百计。在亚洲,支撑创新生态的创业结构和社会价值观显然是不一样的。
虽然各国都嚷嚷着愿意促进创新,但揠苗助长是不会有结果的。要达到以色列的高度,利好因素都到位了吗?能避免步美国的后尘吗?
在华人社会,无论是中国大陆地区还是海外,家族企业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但这些企业往往从地产、贸易等商业周期较短的传统行业获得财富。长远的大笔投资在他们的企业文化里是难以接受的。创业者不但要承受家人的指责,还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就算是日本这样在亚洲卓尔不群、崇尚科技的国度,要创业的年轻人也不多。
风投与文学,向来八杆子打不着。在这个人人称道创业成功的时代,我姑且冒险显摆一下,邀大家共赏诗人萨缪尔·贝克特之金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越战越勇。”
虽然这句话有悖于常理,却表明了我们对待成败的态度,说明了我们的风险偏好如何从早期影响(或者挫败)投资。
技术含量低的传统行业蕴藏商机
亚洲农业生产形式基本以传统的一家一户耕作为主,耕种方式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像美国中西部地区那种大型庄稼地,在亚洲是找不到的。农业,曾经是 GDP 支柱,也是解决大部分就业的产业,如今每况愈下。
在不少亚洲国家,耕地资源稀缺,农田小而分散。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贷款也是稀缺资源。因此,产品、技术、渠道必须与众不同。由于技术能阻止劳动力外流,提高生产力,所以技术的匮乏正好让大举改善农业的机遇成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让其再次成为“阳光行业”,焕发新机。
水产养殖(亚洲的一大产业)如今已经开始变化。现在,大部分渔场都采用技术含量低下的设备通过传统的方式运营,而且比较排斥新技术。
印度物联网初创企业 Eruvaka 目前就在为水产养殖业提供解决方案。公司首先从虾农着手,在养殖场就地设置诊断设备,降低他们的风险,提高生产率。公司采用了传感器、移动通信设备、决策工具,实施成本低廉的水产监控和自动化。
由于硬件能在市场上都买到,Eruvaka 只需在软件层面上进行适当改善,为看重成本的养殖场装好设备,在短期内就能收到成效。相较于投入巨额资本的方案,这种办法确实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前者可能无法打动养殖户,或者要做大量工作才能说服他们,让创业者陷入资金紧张的泥淖。
在另一个极为不同的领域,中国的“农田管家”打造了一个类似于 Uber 的无人机平台。针对农田碎片化、无法达到临界规模的问题,传统的想法是:集约土地,组织农民建立合作社或大型农场。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也是这么做的,只是程度不一。
农田管家的方案建立在科技之上,将“配对”到另外一个阶段。由于不持有无人机,农田管家资产负担较轻,而且能够在恰当的时间、适合的地点将适当的无人机及其操作员推荐给农户。
融资方式有所区别
当然,亚太地区的初创企业也有不一样的融资路径。一般说来,风投在金融市场发展后期才会进场。在欧美国家,投资人一般都有养老基金,有能力长期持有非流动投资。而在亚洲,这种情况却并不常见。
以韩国 Biolight 公司为例。该公司目前在开发非侵入式技术,拟提高家畜的健康状况,最终降低抗生素用量。
首先,虽然提出了突破性的技术,也需要融资来实现进一步发展,但严格来讲,他们不能算是一家初创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司开始销售第一代设备之前,创始人的父亲已经亲自开展了长达几年的测试。第一代设备的销量还算过得去,公司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投资,进一步发展其技术,以期抓住更多、科技含量要求更高的商机。
从一个风险投资人的角度看来,创业者的商业计划并未表现出类似“曲棍球杆”的增长预期,还是让人颇感意外的。不过,他们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风险的,而且公司已经有了一些客户。他们已经凭经验探寻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康庄大道。
不过,本地初创企业也有自己的一大优势:人口。从地理上看,可以分为三大市场:中国、印度、以及东盟(约六亿人口)。其人均 GDP 虽然不比西方,但增长速度更快。
我相信,整个亚太地区,尤其是新加坡,一定会抓住农业科技与食品科技的这次机遇,发展出新的融资模式。
36氪国际站KrASIA出品,编辑:令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现已问世!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微信搜索“36氪出海”(ID: wow36krchuhai),关注起来吧!将为大家集中地提供出海的好内容。多谢关注,请多多推荐!
“出海频道”也在36氪app上开出来了!这里有数百篇出海主题的好文章,有一大批是在微信上没有的喔!来,跟着小动画,三步置顶出海频道,一键直达关键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