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电影,我们相聚在平潭——首届IM两岸青年影展圆满落幕
中国日报10月29日电 10月25日,为期三天,以扶持两岸高校青年影像创作力量为目标,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发起创办,福建省电影局、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IM两岸青年影展在平潭影视基地落幕,主竞赛短片单元多个荣誉奖项揭晓,共30部影片获奖。
IM两岸青年影展颁奖礼现场
IM两岸青年影展颁奖礼现场
作为一个初创影展,它的首次亮相已经迅速被众多青年电影人、媒体和观众认识和讨论。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其高达348万元的总奖金。现场多次参加国内外影展的电影人认为,IM两岸青年影展,可能是目前国内(大概也是亚洲范围内)奖金最高的电影展。
IM两岸青年影展集短片推优、论坛、展映、大师班于一体,将目光聚焦在青年影视人才的挖掘上,并对优秀影视项目进行帮扶。由台湾艺术大学隋淑芬执导的影片《带着妈妈出去玩》获得最佳影片(奖金30万元)、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钟馨璇创作的《莫莉》获得评委会大奖(奖金25万元)、最佳导演由北京电影学院的赵子萱获得(奖金20万元)、《山下野兽》等六部作品获得最佳(剧情、非剧情)短片(每部奖金15万元)、《库斯别克》荣获 “圣农”新锐成长计划(奖金15万元)、《来自东方的追光者》等20部作品获得优秀(剧情、非剧情)短片(每部奖金8万元)。这笔奖金对青年电影人的鼓励和扶持意义深远,也是来自首届IM两岸青年影展对青年电影人的一份支持与厚爱。
终审评委胡智锋、王小帅、徐小明、陈玲珍、章明,演员涂们、霍思燕、黄小蕾,台湾康姆士COM’Z乐队以及秦晓宇、邢健、王欣、朱乐贤、陈彬、宁玉琪、朱贤亮、唐晓艳、饶曙光、周星、李亦中、张阿利等影视行业领军人出席了颁奖礼,他们不吝为青年人送上掌声,为IM送上掌声。
本届影展围绕“每一朵浪花都去向岛屿”主题,在10月23日至25日举行期间,设置了“闪亮的岛屿”竞赛入围作品展映、“风从海上来”台湾新电影数字修复版展映、“时代镜像”大陆影片展映、“浪花与岛屿”电影导演大师班、“在真实光芒的照耀下”青年纪录片论坛等多个单元。
其中,最受瞩目的主竞赛单元共收到来自全球276所院校的1195部影片,其中剧情片820部、非剧情片375部。经过初审与复评,共有50部作品脱颖而出,入围本年度IM短片主竞赛单元,影展记录着青年电影人的“高光时刻”,也见证中国电影薪火相传的繁荣气象。
IM两岸青年影展大师班观众提问环节
IM两岸青年影展观众互相交流
两岸影视业者共同组成评委团的高规格专业影展
本届IM两岸青年影展邀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胡智锋出任IM两岸青年影展学术委员会主席,享誉国际的中国电影导演、电影“第六代导演”之一的王小帅担任评委会主席。他们与影视出品人陈玲珍、台湾导演徐小明、大陆导演章明、台湾导演李佑宁等15位两岸影视业者共同组成评委团。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胡智锋出任IM学术委员会主席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作为协办单位,为本届影展的成功举办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疫情期间,学会积极发动会员单位,特别是高校影视专业的同学参与,给予征片工作大力支持。同时,影视评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中国影视评论高峰论坛作为影展的重要活动,并邀请国内知名教授莅临现场演讲,显示出影展的专业化与学术性。
胡智锋出任IM学术委员会主席,对影展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肯定:“IM两岸青年影展缘起于离台湾最近的平潭,别具一番意味!在两岸最近的地方,让影像搭建交流的平台,凝聚共同的遐思,澎湃青春的激情!”此外,他还作为主竞赛单元终审评委,承担了大量的审片和指导工作。在颁奖礼上,胡智锋盛赞美IM是“青春的盛会”、“电影的盛会”、“文化的盛会”。
王小帅担任评委会主席
“今天从平潭出发的新导演,如果能够记录这一刻,在出发后一个漫长的道路上能够继续保持和记住这一刻的感动、这一刻的热血,那我相信你真的可以走很远、走很久,一直抵达你心目中那个理想的境界,所以一个电影人他的可爱之处就在这,电影人是永远年轻的。”在颁奖典礼上,著名电影导演、IM两岸青年影展评委会主席王小帅的这几句心里话让两岸青年电影人心潮澎湃,驶向远方。
IM两岸青年影展评委会主席王小帅在颁奖礼现场
第一届IM两岸青年影展邀请电影“第六代导演”之一的王小帅担任评委会主席,参与影片的终审工作。接到邀约时,王小帅表示:“很荣幸,有两个主要原因让我来到这里。一是因为福建,我这里生活和工作了一段时间,结识了许多的朋友、同事,始终保持着深厚的友谊。第二当然是因为电影,特别是青年短片展,我认为我应该担当起这份使命。同时能借此机会和年轻的电影人在一起交流,为他们的起步出谋划策,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们年轻的能量和生命力。”
王小帅表示,中国近几年电影产业发展迅速,面向两岸青年举行影展“恰逢其时”,海峡两岸、港澳地区、新加坡等华语圈青年影人共同参与,令整体视野更广阔。
影展期间,制片人陈玲珍、导演秦晓宇、徐小明、黄旭峰等人分别助阵“电影大师班”与“孵化专场”,他们慷慨分享自身经验,给予了青年影视创作者极具现实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在真实光芒的照耀下”纪录片论坛特别邀请央视网、优酷、爱奇艺、腾讯、B站的五大视频平台纪录片业务负责人来到IM两岸青年影展,分享各大平台的纪录片布局及创新方法论,探讨纪录片如何将文化价值与青春表达更好地结合。
为华语电影新力量提供舞台 促进两岸青年交流合作
IM是“In Moments”的缩写,意为“从这一刻起”。作为海峡两岸高校青年影视创作人成长路上的支持与见证者,IM两岸青年影展从高校群体出发,致力于为更多青年电影人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你们看到了吗,我们有钱拍下一部作品了!”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杨名,凭借《山下野兽》成功斩获最佳剧情短片这一殊荣,面对直播镜头,他激动地隔空喊话团队伙伴。而评委会奖励的15万元,这不仅是《山下野兽》这部作品的奖金,更是杨名下一部片子的“票子”。
最佳剧情短片《山下野兽》导演杨名上台领奖
“通过影像说故事,是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做过的梦。”因为热爱,年过半百考入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研究所的隋淑芬凭借作品《带妈妈出去玩》获得IM·2020两岸青年影展最高荣誉“最佳影片”荣获奖金30万元人民币。得知获奖后的她在台湾通过视频分享喜悦:“你们的鼓励和奖励,让我躺在抽屉里的三个本子终于有机会可以拍了。”这是一场不敢做的梦,更是一段未知的旅程,而IM为隋淑芬的梦想助力,更给予了她继续往下走的信心和勇气。
最佳影片导演隋淑芬通过视频发表获奖感言
影展前期,组委会采用公开征集的形式,面向全球高校征集2018年1月1日之后在校期间完成制作的剧情短片、非剧情短片(时长15分钟以上,40分钟以下)。自2020年7月1日起至8月31日,共收到来自海峡两岸,乃至海外高校影片1195部,其中台湾院校投稿作品124部,海外高校36所,作品整体的视野更加广阔,惠及的影人和作品更加丰富。
2020年是IM两岸青年影展的第一届,也是主流媒体举办影展的“首次尝试”,收到了电影业界的高度评价。例如,在初审、复审工作中,参赛作品的高水平、高水准惊艳、感动了评委们:“整体水平相当高,已接近甚至达到专业级的作品”,“彰显出开放、浓烈、多元的影像风格特征”,“体现当下青年导演对人生、社会有自己的思考,也有表达的欲望和动力”,“这些短片,将成为这些青年导演们开启长片之路的重要积累。”
比如本次影展中《索朗热登》是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一名叫做索朗热登的藏区老牧民故事。这是一部细腻的、带有浓郁人文主义色彩的电影。在纪录片《缄默》中,导演郭宇星将镜头对准台湾默剧表演艺术家姚尚德,讲述了他在大陆和台湾街头表演个人哑剧项目——“默剧出走”的故事。《对岸》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回归”故里,想为心上人送一封表露心意的信的故事。可以说,从叙事的深度到题材的丰富性、表达的多样性、类型的多元化,青年电影人正以创意蓬勃之姿,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
除了对高校青年影像创作人的挖掘,IM两岸青年影展也同样注重发挥青年电影爱好者们的潜能。在9月开启的志愿者招募工作中,影展面向全国招募了60名志愿者,为来自海峡两岸的影视创作者、爱好者服务,并赋予他们专属称号—Lumi(词源:Luminary n.杰出人物,名人; 天体; 发光体;Luminous adj.发光的; 明亮的)在影展留下青春光彩。
近年来,福建省在影视产业建设方面动作频频,除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品牌展会相继举办,还出台影视产业扶持政策,加快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影视业逐梦造梦新高地。作为福建文化宣传的排头兵,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一直以来积极开展对台文化交流工作,在促进两岸电视、文化、青年的交流方面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电视节目和品牌活动,推动对台文化交流和媒体合作先行先试。
IM影展,历时8个月时间筹备,此次落地平潭举办,实现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海峡两岸合作的一大突破,将充分发挥平潭对台区位优势,搭建两岸影视交流平台,促进两岸青年在文化思想方面交流融合,推动两岸影视产业合作发展。
IM两岸青年影展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发起创办,福建省电影局、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联合主办,海峡卫视、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宣传办承办,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大象伙伴影业、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等共同协办。
(编辑:严玉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