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洋寻亲丨明天就要回美国了,14岁的她还没找到亲生爸妈……
“我想找到我的亲生父母,和他们说说话。”这是美国14岁女孩Lynne Chirillo此刻心中最大的心愿。8月6日,广州花园酒店,Lynne Chirillo对南方+记者表示。
其实这份执念一直存在她的心里。13年前,一对来自美国西雅图的夫妇通过向中国政府提出申请,获得许可,千里迢迢赶来广州,幸福地把她抱在怀中。养母Kayako Ogimoto告诉记者,刚来到西雅图,带她去超市,听到有人用中文交谈时,Lynne Chirillo都会侧过头仔细倾听。7年前,读二年级的她在学校组织的“时光胶囊”活动中,列了十大愿望,第一愿望就是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一年前,清理卧室时,Lynne Chirillo再度发现他在“时光胶囊”留下稚嫩的字迹,眼泪一下子哗啦啦的流出来。知道Lynne Chirillo时光胶囊往事,Kayako Ogimoto问她,你真的想回中国找亲生父母吗?Lynne Chirillo点了点头。于是这个夏天,Lynne Chirillo的养父Daniel chirlllo养母Kayako Ogimoto从西雅图到广州,又从广州来到化州,去Lynne Chirillo13年前被遗弃的化州市新安镇粮所,还去当地派出所做了DNA。
只是,从8月1日到今天,Lynne Chirillo还是没能获悉关于亲生父母的任何消息。
从化州到西雅图
“编号0144”中国女孩奇遇记
上图这张照片,是Lynne Chirillo在中国的一份“出生证明”。她的中文名字叫作吉苗强。
吉苗强是化州社会福利院给她取的名字。吉,是她遗弃地方——化州的简称。苗,是当时化州福利院那批孩子的“辈分”,希望他们都能像幼苗一样茁壮成长。强,是因为她是当时孤儿群体里面最健壮的一个。
Kayako Ogimoto至今能够回忆起接到收养通知的那份感动。2005年9月,她在飞往德国的飞机上,打开邮箱,看到一份“收养通知”,得知申请获得中国政府许可,感动得泪如雨下。邮件上,一个穿着黄色衣服的女孩,睁着大眼睛,灵动而又可爱。
Kayako Ogimoto喃喃地说,it's mine! It's mine! Kayako Ogimoto,日本名古屋人,是华盛顿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体新陈代谢科学家。她的丈夫Daniel Chirlllo是西雅图一家会计事务所的主管。
2004年,已经40岁的Kayako Ogimoto对丈夫说,我们可以领养一个中国小孩。这个想法初衷,来源于从身边日本朋友了解到中国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孤儿,其次,身边不少朋友通过领养中国小孩,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也获得莫大的精神藉慰。
数据显示,美国是中国孤儿最大国际收养国。2005年,美国公民成功收养了7906名中国儿童。吉苗强就是7906个中国孤儿之一。
从化州到西雅图,吉苗强每年假日,都会有一次世界各地的远行。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都留下这个“联合国家庭”的足迹。
Kayako Ogimoto的一个动念,又或者是1992年中国《收养法》的实施,中国首度向外国人打开收养中国孤儿的大门。 生命就是一场奇遇。吉苗强或许不会想到,命运曾给她关上一扇窗子,又给她打开另一扇窗。
乡关何处:中国孤儿“故乡困惑”
自从2005年10月收养吉苗强,Kayako Ogimoto曾经带她回过四次日本。在她小的时候,吉苗强一度把Kayako Ogimoto的故乡——日本名古屋当成自己的故乡。直到她再长大一点,她的养父才告诉他,她的血缘关系,来自中国。只是如今她的英文名字——Lynne Chirillo,已经带上了鲜明的“意大利”范儿。
养父Daniel Chirlllo是意大利人。意粉、寿司、中国蒸饺,成为这个家庭食物日常。
美国、日本、中国、意大利,到底哪里才算是我的故乡?这是吉苗强内心强烈想要获得的哲学答案。
8月6日,南方+记者在广州花园酒店见到这位离开中国13年之久的女孩吉苗强,此时的她已经说着流利的英语,对于中国全然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只是一直觉得,对这个既期待又稍显陌生的中国,有着复杂的情愫。带着一股“跨洋味”的近乡情怯,当然也有十三年弹指一挥,在美国文化熏陶下的疏离感。
如今,她在西雅图受着良好的中学教育,每周六都安排时间上日语课,了解亚洲文化,也学习钢琴、艺术等课程。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困扰最大的就是想知道自己从哪来,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
无论是Daniel Chirlllo,还是Kayako Ogimoto,对于吉苗强内心的愿望,都是非常支持的。
虽然觉得找到亲生父母的机会渺茫,吉苗强一家还是选择回到中国。今年8月1日从白云机场下飞机,第二天一家三口就赶往去化州的路上。
13年,当这对美国夫妇再度踏上化州这片土地,明显感觉这里发生的变化。这里的生活更加现代化了,新建了不少房,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当他们回到化州新安镇曾经的粮所的位置,已经难觅粮所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家电子厂。当电子厂的工人了解到他们到访缘由,啧啧称奇。
吉苗强一家三口来到化州市社会福利院,看望曾经照顾她的护工。听闻她是从美国西雅图专程赶来寻亲,无论是电子厂的工人,还是化州社会福利院的员工都以家人的热情,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
工厂工人告诉她,“粮站”也是你的家,有时间要多回来看看啊。社会福利院的院长也把她当自家人。为了保证能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吉苗强来到化州当地派出所,留下了自己的DNA数据,希望有机会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十三年了,感觉就像一瞬间。如今吉苗强已经长大。我们非常期待她能够和亲生父母相见。”养父Daniel Chirlllo表示。当记者问如果找到了吉苗强的亲生父母,你们会如何处理她和亲生父母家庭的关系时,Daniel Chirlllo表示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吉苗强,“但是没有关系,如果她确实受到困扰,我会尊重她的选择。甚至为她找心理医生。”
在Daniel Chirlllo博爱的家庭教育感召下,年仅14岁的吉苗强已经树立自己心中的理想,长大了要回到中国,在自己被捡拾的地方——化州的福利院,帮助照顾好更多曾经像她一样的孤儿,帮助这里更多项目的实施。能力更大的时候,再帮助世界更多有需要的人。
只是这个时候,Kayako Ogimoto笑着插话,只要是吉苗强真想去做这件事,我们都会全力支持她。但现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学好中文。满口英语的吉苗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跨洋寻亲:最想对亲生父母道一声感谢
“Lynne是上天赐给我最美好的礼物。”这是Kayako Ogimoto和Daniel Chirlllo一致坚信的。但中国、美国、日本的多元文化氛围,也给这个“联合国”家庭带来过一些困扰。
在吉苗强还小的时候,养母Kayako Ogimoto会和她用日语。爸爸听不懂的。只是突然一刻,吉苗强和Kayako Ogimoto都停下来不说话。
Daniel Chirlllo看到突然安静下来,用英语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怎么不说话了,你们不是应该继续交谈吗?原来适逢吉苗强不听话,没有好好吃饭,让养母不高兴。直到KayakoOgimoto用英文和丈夫解释,他才知道怎么回事。
2005年,养母Kayako Ogimoto来中国接吉苗强时录下的视频。
多年过去,这个家庭已经习惯“中国元素”的存在。
作为日本知识分子,Kayako Ogimoto学过汉字,对中国文化并不陌生。来中国去超市购物,都会用汉字与工作人员交流。西雅图本身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亚裔族群占了很大一部分。
Daniel Chirlllo也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化。他回忆,十年前在西雅图,还看过中国女子十二乐坊的表演。这次来中国,特地去了广州中山纪念堂和陈家祠看看。
更何况,如今中国到处可见星巴克,包括中国常用的微软系统以及电子商务平台亚马逊,对中国并没有陌生感。
2005年,养母Kayako Ogimoto第一次抱起吉苗强时录下的视频。
Daniel chirlllo非常认可自己的收养中国的孤儿的行为,他告诉记者,其实自己扮演了美国“民间外交官”的角色,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彼此之间的了解。无论是Daniel Chirlllo还是Kayako Ogimoto,都没有忘记对她进行感恩教育:你是幸运的,要珍惜现在生活。当你有能力了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对于这种特殊缘分结成的纽带,三人都非常珍惜。当“时光胶囊”打开,泪流满面的吉苗强看着跑来一探究竟的Kayako Ogimoto,哭泣地说:“妈妈,我对不起你。我想寻找我的亲生父母,但是我怕你们不高兴!”Kayako Ogimoto赶紧紧紧抱住吉苗强说,傻孩子,我永远是你的妈妈。
经过一周的中国寻亲,8月8日,他们一家就要离开中国,回到西雅图。她们一家希望借助南方+、南方日报的影响力,找回吉苗强失散十三年的亲生父母。
在这个中国立秋时节,吉苗强想对自己的亲生父母道一声感谢:感谢给予她生命,让她来到这个世界。也想轻声问一句,当初为何要把她丢下?
【记者】朱紫强 陈芳庭
【校对】曹柏英
【特别鸣谢】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捷提供线索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吉苗强亲生父母的线索,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入群与南方+记者联系。
【作者】 朱紫强 陈芳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广州记者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