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怎么独立的?
新加坡与北面的马来西亚一衣带水、隔峡而望,南面越过新加坡海峡直接与印尼相接。同时,新加坡西接印度洋、东邻太平洋,还控制着沟通两大洋的咽喉——马六甲海峡,其航运价值突出,军事意义重大。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之后,却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上世纪末,新加坡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成功跻身"亚洲四小龙"的行列,成为了亚洲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然而,就是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发达国家,当年却是迫不得已才独立的。
近代史上的新加坡与大多数亚洲国家一样,都经历了一段苦难的历史。相较于中国而言,近代列强殖民新加坡的过程要顺利得多,时间也更早。事实上,早在1819年,英国的殖民者就已经登上了新加坡这片尚未经受世界市场冲击的"纯净之地"。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新加坡的特色物产、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被充分挖掘出来,至19世纪末,新加坡的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对外贸易十分繁荣。然而,作为殖民地的新加坡显然只是殖民者的剥削对象而已,并不会得到英国的格外照拂。一个多世纪后,二战爆发了,这次世界大战涉及范围极大,牵涉的国家也非常多,位处东亚的日本法西斯很快就将战火从东亚烧到了东南亚。新加坡的英国人万万没想到,日军竟然真的会对新加坡动手,结果措手不及的英国人最终被日军赶出了新加坡,自此新加坡开始了日治时期。由于之前新加坡的华人经常对中国的抗日事业多有支援,这引起了日本法西斯的忌恨,在新加坡处于日治的阶段中,耿耿于怀的日军自占领之日起,便对居住在新加坡的华人开始了疯狂的打击与迫害。
随着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新加坡的日治时代也结束了,在又经历了英军半年的军事管制之后,新加坡于1946年又重新回到了英国的殖民体系之中,然而,此时英国在新加坡的殖民统治力量却不可同日而语了。经历过二战之后的新加坡人民更加渴望民主与自由,他们要求扩大自身的权利,在经过七年的不懈争取之后,新加坡在1953年成功修改了宪法,修宪之后的新加坡不再对英国惟命是从,相较之前而言,拥有了较大的自治权力。之后的新加坡与英国继续谈判,在经过几届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之后,新加坡政府的自治权力得到了显著扩大。1959年5月,新加坡进行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选,这次大选中人民行动党以压倒性优势成为了新加坡自治邦的首届执政党,由领袖李光耀担任首任总理,自此饱经苦难的新加坡终于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治时代。
二战结束后,全世界的殖民地都纷纷掀起了摆脱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新加坡也随着这一世界潮流渐渐走向自治。早在1961年新加坡尚未彻底与英国划清殖民关系时,先一步摆脱英国殖民身份的马来亚便向新加坡抛出了橄榄枝,当时的马来亚首相希望能联合新加坡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组成一个新的"马来西亚"。
马来亚的这一提议并不是毫无目的的,是符合自身以及其他盟友发展需要的。当时马来亚刚刚独立不久,长期的被殖民经历使得这个新独立的国家发展起来有些力不从心,他们需要更多的资源和基于,因此寻找盟友相互帮扶,互通有无,共同面对国家发展所遇到的困难不失为当时降低本国发展风险的一个好办法。而马来亚计划拉拢联合的几个国家和地区都是与其地缘相邻、文化相近、历史相似的,同样也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马来亚的类似处境,因此,马来亚此时提出这样的建议倒也不是天马行空的无稽之谈,是为应对当时发展困境的切实方案。
新加坡之所以会被马来亚纳入联合计划之内,除了两国距离较近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加坡的经济基础比当时马来亚的情况要好一些,毕竟在曾经的东南亚英属殖民地中,新加坡是当时英国殖民者重点打造的政治、经济中心,因此,新加坡的工业和经济基础要好于马来亚。另外,坐拥马六甲海峡也是新加坡令马来亚向往的原因之一,如果有了新加坡的加盟,那么之后整个马来西亚的对外贸易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除此之外,新加坡在文化上也与马来亚相近,虽然多华人居住,但是马来语也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与马来亚联合后也不会在语言上有严重障碍,因此马来亚联合新加坡可行性较高。
而对于新加坡而言,是否接受马来亚的联合计划也成为当时政府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就新加坡本国而言,当时的情况也不太乐观,为战后的英国实力大减,对于众多殖民地的管辖已是有心无力,随着新加坡国内自治权力的逐步扩大,当时的政府已经看出了英国人准备撤出新加坡的意图,那么一旦英国彻底撤出新加坡的话,新加坡又该如何自处呢?到时的新加坡势必会面临十分"尴尬"的处境。为什么说"尴尬"呢?因为新加坡只是一个面积较小的岛国,国内人口也算不上多,只凭本国的力量甚至恐怕连国家的安全和生存都难以保障,为此,新加坡政府不得不未雨绸缪。
仅就生存方面而言,新加坡国内资源非常有限,尤其是淡水资源更是紧缺,单靠本国淡水根本满足不了全国的日常需要,多数要靠从马来亚引水,因此,从这方面考虑的话,加入"马来西亚"对于新加坡来说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这样一来,新加坡也不算形单影只,其独立和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保障。另外,单方面等待英国撤出,这对于新加坡而言未免太过被动了,从客观上来讲,英国人在新加坡的势力虽然已经是苟延残喘,但是英国人多在新加坡呆一天,就会多从新加坡攫取一天的利益,因此,新加坡不如当断则断,尽早脱离英国也是不失为及时止损的一种选择。于是,收到马来亚的邀请信号之后的新加坡,专门针对此事进行了一次全民投票,投票结果显示,当时有超过70%的国民愿意"脱英入马",于是,新加坡政府最终便于1963年正式与英国划清界限,彻底摆脱了英国的殖民地身份,以独立自治的状态加入了马来西亚。
在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的初期是受到当时政府的欢迎的,可是没多久,当时的马来西亚总理东古就对新加坡转变了态度,甚至开始不断蓄意挑起新加坡内部的种族冲突和对抗,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政策,疯狂打压新加坡。众所周知,新加坡与马来西亚都是东南亚华人聚集的地方,然而,从当时的政策上来看,两个地方对待华人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是其国内一向奉行民族平等、和睦相处的原则,华人在新加坡不会遭到明显的排挤和歧视。但是在马来西亚情况却大不相同,在马来西亚,政府往往不乐于见到华人主导政治和国家,因此马来西亚对华人从政策上便多有排斥,甚至形成了其国家向来的政治传统。随着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特别是在李光耀所代表的人民行动党加入马来西亚之后,马来西亚的华人力量便一下子被他们聚集了起来,这使得总理东古感到巨大的威胁。随着人民行动党的壮大以及李光耀在马来西亚的威望的提升,马来人的"巫统"政党的执政党地位可能将要成为历史,如果李光耀的人民行动党取代"巫统"的话,这就意味着马来西亚不久也将变为华人的"天下"了,这是向来排华的马来西亚人绝对不能接受的。出于对这种情况的担心,东古政府便开始处处针对新加坡,李光耀对此十分不满,多次与东古的联邦政府进行协商交涉,结果最终双方还是没能达成一致.为了彻底保住"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总理东古最终决定通过修宪的方式将加入不久的新加坡彻底踢出联邦。就这样,1965年8月9日,李光耀被迫宣布新加坡独立。
作为新加坡独立之后的第一任总理,李光耀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悲伤,但是他也只能接受现实,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披荆斩棘,新加坡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然而1996年的李光耀仍然对脱离马来西亚颇有遗憾,他曾表示如果可以的话,新加坡还是愿意重新加入马来西亚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