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龙海彩扎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彩扎是闽南时兴的乡风,自宋代发明造纸术以来被广泛应用,至今已有千年传承史。龙海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县级市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乡风民俗使民间艺术有了生存的沃土,彩扎艺术遍及城乡。
  据《龙海县志》记载,民国时期,石码从事纸扎工艺有10家、海澄有6家,在艺术上较有名气的有连凤师及胡英才、刘土塞师徒,他们糊扎的人物禽兽形象逼真、彩灯艺棚精彩动人;解放初,石码、海澄纸扎店继续经营,艺术上有所创新;1964年,石码陈耳钩创作的《青石狮》、《老农喜丰收》,参加省工艺品展览受到好评;1978年,县布制厂设绸扎工艺车间;1979年陈耳钩作品《群狮》在省工艺美术创作会上被评为优秀作品,当年,工艺车间有190件绸扎工艺品经厦门外销香港、新加坡;1987年2月,海澄张家苗制作的彩扎《妲己听琴》作为福建民间美术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其巧夺天工的技艺引起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认可。
  龙海彩扎最为突出的是“棚仔艺”和“结彩楼”,是民间流传下来具有特色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
  棚仔艺(又名蜈蚣棚),它集民间工艺制作、民俗文艺表演于一体。相传棚仔艺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早期,由角美镇锦宅村人进士及第黄民光首创,在宫廷内庆典时的一种表演形式,后传回家乡锦宅村,成为村人挂香请神时用的一种民俗活动。棚仔艺形状象蜈蚣,可长可短,根据资金、表演场地而定。每节长2.5米,宽0.45米,厚0.1米,木板质地,前后两端各有插孔,可与其他节衔接连成一体。木板两侧用细竹棍扎成栏杆,并套以棚盖,然后用彩纸、彩绸扎成花鸟鱼虫进行装饰,五颜六色,绚丽多彩。头、尾部分则用细竹棍和竹片绑扎而成,然后用彩纸、彩绸装饰,现在已演进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龙头、龙尾造型。每节由4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抬着,棚上可坐两个13岁以下8岁以上的小孩,装扮成戏剧人物形象,前后左右还有锣鼓队、八音队、南音队、宋江阵、彩旗队相伴,阵势浩大。棚仔艺一般为10~12节,最长达20多节,在参加大型庆典活动时就有如此规模。
  结彩楼是一种集建筑、彩塑、花灯、游艺、戏曲、书画、纸扎、雕刻和剪纸为一体的综合性、多样性、群众性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活动一般选择在秋收过后,时间大多持续10个昼夜之久,是人们对风调雨顺、百业丰收、太平盛世和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庆祝和追求。结彩楼从明代开始时兴,清代以来,尤其是从清康熙年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已进入闽南各县的兴盛时期。龙海的浮宫、海澄两个镇都曾经结过彩楼,并且延续至今。
  龙海彩扎艺人多以经营纸扎店为业,几乎遍布全市各乡镇,经营范围一般以灵厝与偶人为主,逢年过节或民俗活动时亦承制花灯、艺棚、彩楼等业务。
  烧灵厝与偶人是乡村人们的一种祭祀习俗,寄托着生者为死者祈求冥福的心愿。虽经“文革”期间的禁锢而未能中断,至今仍在农村盛行。
  花灯虽是闽南彩扎艺术的特色,但并非是龙海的强项,一般只有在元宵期间或农村的“普渡”、“灯照”等民俗节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时才能用上。
  艺棚、彩楼往往依附于节俗庙会活动之中,制作工程量大,耗时耗力,是彩扎艺术的综合体现,需要多名彩扎艺人的密切配合,分工制作后组扎而成。其中必有一个身怀绝技且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主持设计,组织施工。如:现年76岁的民间艺人张家苗,11岁时就开始拜师学艺,至今已从事彩扎活计65年,彩扎技艺样样精通,享誉漳厦地区及潮汕、龙岩一带,经常应邀带徒外出承制大型彩扎工程。2005年,海澄城隍庙结彩楼就是由张家苗主持设计并带领十多名彩扎艺人制做而成的。彩楼高达18米,分为三层六卦,呈宝塔形,以竹木为骨架,综合彩布、彩纸、彩塑等艺术,彩楼上有数百个人物、动物、植物等造型,姿态万千,栩栩如生,色泽鲜艳,气韵流动,题材多种多样。此外,还有上百幅绸画和数十盏花灯。气势雄伟,精彩纷呈,堪称闽南绝艺。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政府文化部门就开始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调查、研究与保护,彩扎作为民间艺术的主要门类之一也名列其中。但由于在“文革”期间,彩扎(除花灯之外)被作为封建迷信的产物而禁锢,部分富有才华的彩扎艺人相继去世,原有拍摄、记录整理的许多历史宝贵民间艺术资料档案或毁坏或失散,以往长期从事民间艺术研究工作、积累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相继调离或退休,致使彩扎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出现了断层现象。
  改革开放以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龙海纸扎店重新开业,彩扎工艺品入选各级民间美术展览,“棚仔艺”、“结彩楼”和“花灯展览”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也相继恢复。
  新世纪以来,龙海市贯彻实施《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市文联联合举办“龙海市民间民俗文化节”,集展览、表演、踩街为一体,角美镇锦宅村的“棚仔艺”应邀参加活动,展示民俗文化风情,增进民间艺术交流;龙海市文联、市文化馆协助海澄城隍庙策划举行“结彩楼”活动,使这一传统民间习俗在中断六十年后得到恢复,进一步提高龙海彩扎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龙海彩扎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龙海彩扎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来源:《文化龙海》、龙海政府网

备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编辑:洪婷婷

欢迎在漳州微信矩阵、今日头条上做品牌宣传,开业广告,产品推广,各种活动直播等,联系电话:18359614989(+微信同号,请备注“推广”)

龙海彩扎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上一篇新闻

河南沈丘有位“蜈蚣王”将蜈蚣养殖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下一篇新闻

各国麻将都有哪些不同?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