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国英语教学的十大神话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中国英语教学的十大神话(Ten Myths of TEFL in China)

包天仁

众所周知,中国的英语教学类型是英语外语教学(TEFL),与英语母语国家和英语作为二语的国家有很大的区别,还有很多人对此认识不清。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外语界空前活跃,但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倾向。我要讲的中国英语教学的十大神话,是一些不符合中国国情、学情和教情的错误理念。何谓十大神话?就是那些在中国不可能实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第一个神话是交际能力是中国基础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English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the aim of China’s basic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首先我们做一点考证,即交际能力的说法对不对。我们经常提起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在翻译这个术语时就出现了错误。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指的是交流能力或沟通能力,大家查阅一下牛津辞典,看看它的定义,查到最后也没有“交际”这个含义。我感到很奇怪的是我们中国有这么多的教授、硕导、博导,怎么连这个定义都搞错了?有人狭义地认为交际能力就是听说能力,听、说能力比读、写能力重要,而我认为读、写也是交际能力,而且是重要的交际能力。英语各项技能是互相关联的,不能说某一技能比其他技能更重要,而是要看能否获得这个能力。中国的英语外语教学中,翻译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在中国没有英语语言环境,尽管有人认为听、说比读、写容易,也是很难达到很高的水平。中国人以学校正规形式学习英语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至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在强调听说领先,却一直没有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学习英语要达到的目标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才是好目标,我认为读写技能相对比较容易能够达到,因为读写能力的培养不像听说能力那样过多依赖语言环境,所以读写能力应该确立为我们的主要学习目的。大家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国家的外语教学大纲,还有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课程标准。我们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也研究了这方面的材料,最近陆续翻译了英国《国家课程标准(英语)》,分六期刊登在今年的《语文教学研究》(3-8期)杂志上。近期将研究和翻译英国语文课程标准下的读写框架文件及相关教材和课程。我们研究了一些国家的课程标准,绝对没有哪个国家把读写两项技能忽略掉。刚才江苏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就提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要求孩子到八岁的时候能够阅读英文文章,而我们的外语教学为什么要忽视阅读和写作呢?这不是舍本求末吗?英国的英语课程标准专门设有一个读写框架文件,要求基础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完成扫盲任务。我们在反对聋哑英语的同时,进行的是一种文盲教育。读写不重视,听说达不到,等于是外语教学的完全失败。这是帝国主义的阴谋,还是我们上了当,还是我们无知?

有人说An authentic English environment can be created in China,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活动,布置一些任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尽可能地用英语交流,称之为authentic,这就是真实的场景吗?其实根本不可能是。现在使用的教材也好,报刊也好,甚至包括英语音像,都不能称其为authentic,不是real-life English,基本上都是改造的,充其量是China English,和英、美国家的英语还是不一样,怎么可能是authentic?有一些报刊宣传自己的材料纯正、地道,用来培养交际能力,那又是一个可笑的神话。为什么这种神话还在继续呢?就是在课本中和练习中出现的语言材料也不是真实的,侧重点还是在语言形式上。

第二个神话是把我们中国的英语语言教学称之为或误认为是二语教学(The type of ELT in China is TESL)。持这一观点的人论点是,二语教学就包括外语教学,二语习得理论同样适用于外语教学。这种观点是误导了我们,二语包括外语就是混淆了语言教学类型这个原则性和常识性的问题,学过语言学的人是不应该这样认为的。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有本质上的区别,主要区别有语言环境,教学目的,师资和教材等。可惜的是现在实验的新课标中,有很多理念是来源于二语习得和二语教学的做法,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所以说这个神话是一个非常大的神话。著名语言学家Kachru将全世界的英语区分成三个同心圆,由里向外分别叫做the Inner Circle, the Outer Circle和the Expanding Circle,对语言环境作了精辟的分析。the Inner Circle指英语是母语的国家,the Outer Circle是二语国家,英语在这些国家里具备了社会功能,the Expanding Circle是把英语作为外来语来学习的国家,没有英语语言环境。我们国家就是在这个最外围的the Expanding Circle圈子里,教学类型是最难的,学生的短期目标就是为了考试。很多欧洲国家,还有印度、新加坡等二语国家的英语教学目的和我们的教学目的有所不同。即使是英、美国家(英语母语国家)的外语教学称为TEFL,和我们外语国家的TEFL仍然有所不同。他们是在有语言的环境下教授外国学生,并且这些学生经过了雅思考试,英语具有了一定水平,教师是母语教师(NESTs),而我们是在中国没有英语语言环境下,由中国教师(Non-NESTs)教授中国学生的TEFL类型,是不可混淆的。即使是在二语国家,学生们学习外语比较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我们却忽视知识,空谈能力,把知识和能力对立起来。其实知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知识能力(K-ability),只不过知识细分有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过程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罢了。国外一些教学理念我们可以借鉴(adapt),但不能是拿来主义,照抄照搬(adopt)。我们的新课标里面很多内容都是照抄照搬的,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和实践的验证。教学类型有问题,教学目标的定位紧跟着也要出问题。

第三个神话又是一个错误观点,认为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交际法是最好的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CLT) is the best approach to China’s ELT)。交际法的特点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完成各种交际任务,是要有语言环境,需要小班教学,对教师的语言水平要求比较高,一般是母语教师更适合,大部分中国教师很难胜任。交际法本身没有错,可以说交际法是听说法的进步,是行为主义倾向的教学法,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中国的教情和学情。这一教学法不是不可用,只是在中国用的场合比较少,我们强调过了头,走到了极端。任务型教学就是一种强交际法,起源于印度的Bangalore,是基于无意识学习策略的教学革新尝试,还没有成功就引进到中国来了。一些人大力推广任务型教学法,并将此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认为比其他教法效果更好。实际上在中国进行外语教学,不可能有真实的任务,任务只不过是一种练习罢了,这一点在前几年的国际教师协会年会上(IATEFL)有过国际性大辩论,认为很多地方不适用。这种任务代替不了练习,也代替不了作业,更代替不了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新课标也没有规定只能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而是提倡任务型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法。我们经常强调新课改,新教材,新事物,并不等于旧的就过时了,就该摒弃。新事物往往是不完善的,我们在改革的进程上需要创新,但这种创新要在继承好的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明明知道交际法、任务型教学不适合于中国的实际教学,费时费力,为什么还有人在推波助澜?有人认为任务型教学法是最好的,但是The best is the enemy of the good。判断一个教学法优劣的标准应该是看它是否是省时省力,实用高效,而不是看这个教学法是否新颖、时髦。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我们的外语教学总是在走弯路,例如小学重视语音却不早学音标,重视语法却淡化语法,重视知识却不主张讲知识,难道这不是诡辩吗?交际法的优点我们要吸取,比如强调语境,强调功能、话题等。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教学特点是decontextualized,即语言和语境是分离的。整体语言(whole language)、交际法等教学法认为语言总是伴随语境而出现。因此我认为这些直接法,包括弱势交际法,不适用于中国的英语外语教学实际。

第四个神话认为,中国的英语教学是输出型的教学(Output-based instruction is the best teaching model in China’s English teaching),强调productive skills, 忽略receptive skills,concentrated input 被认为是浪费时间,过分强调“用中学”,新知识学完马上就用,而不是“学中用”。这也是受到国外教学思想的影响,课堂教学背离了中国英语外语教学的实际。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双基”的培养,侧重语言的理解性输入。教师如果不讲语言点,不讲语音、词汇、语法等项目,一味地让学生表演,让学生拿什么输出?课堂教学有一个误区,就是新知识授课结束之后,马上让学生表演,这是强人所难,增加了学生的焦虑感,违背了语言学习规律,这是需要纠正的一种倾向。为了让学生能够精确表达之前,无论是口头还是笔头,要让学生多听,多读,多模仿。学生语言学习都有一个沉默期,要沉默一段时间才能表达出来,所以在课堂上不要急于让学生语言输出。但在production阶段,因为大部分是在课外完成,可适当增加难度,达到举一反三。既然是输入型教学,输入有哪些形式呢?英国著名学者Michael Swan今年四月九日在英国Harrogate举办的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年会上做的主报告中提出语言输入的三种形式。他的题目是:The input to language learning: two out of the three ain’t good enough,意思是:有三种形式的语言学习输入,仅靠其中的两种是不够的。 Michael Swan讲到语言环境时用了flood一词,意指语言大量地输入,不强调规则,长时间沉浸在目标语言中,如同发大水,通常是指母语和二语语言环境下儿童学习语言。第二种形式他认为是intensive或者concentrated input。他指出最近五十年来,全世界英语教学界都忽视了这种输入。这种输入就是精选一些文章,一些样本,让学生不仅学习到语法,词汇,而且在文学和文化方面得到熏陶。第三种输入是analyzed input, 主要是针对成年人,这种输入不是培养兴趣,是以分析为主,直接分析语言,强调记忆,做大量的操练。我们的教学最忽视的是第二种,即concentrated input。中国的学生是在基本掌握母语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外语的,因为没有语言环境,无法习得语言。我们现在的教材就是大杂烩,教师都找不到重点,学生更找不到。有人提倡建构主义,实际上建构主义是反现实、反科学的东西,在中国根本行不通,因为建构之前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完成建构。因此只重视implicit,inductive,incidental learning等方式,在TEFL的情况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也是不允许的,应侧重举一反三。如果继续这种教学方式,外语教学的效率永远不会提高,只能是费时费力。语言学习是有沉默期的,要学以致用,但不是即学即用。所以,在中国要强调打好“双基”,培养学生的英语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个神话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The classroom activities should be learner-centred)。学生为中心的说法颇有争议,我认为在英语初学阶段应该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到了高中、大学阶段,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掌握了基本的学习策略,可以以学生为中心。自学能力并不等于“自学”,什么都让学生自学,自己构建,实际上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职责等于是放弃了。现在有很多时髦的词,什么接触、探究、感悟、合作、交流、发现、构建、激活等等,标榜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似乎学生的“学”远比教师的“教”重要。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有学才有教,有教才有学,不可任意将师生教学的双边活动割裂开来,尤其是在英语外语教学条件下,教师的“教”显得更加重要。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和教学能力往往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在英语环境差,大部分地区中、小学英语师资不甚理想的情况下,“教师第二”的观念是不可取的。另外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同,应区别对待。有人说兴趣是学生的第一老师,我认为英语教师才是第一教师,兴趣其次。比如小学英语是为了培养兴趣,那么培养小学生的兴趣有很多种,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教学目的是有偏颇的,没有成功哪里来的兴趣?这类说法都值得商榷。

第六个神话是在中国英语可以自然习得(English can be acquired incidentally in China),由此引出的观点包括归纳(隐性)教学与概括(显性)教学相比,前一位更应加强,程序性知识(包括如何使用语言)比事实性知识(事实和规则)更重要,记忆是不良的练习方式等。实际上这又走到了极端,我们否定了知识就等于否定了教育。没有知识就是没有文化,没有文化不就是文盲吗?语言教学内容特别是语言规则,词汇和语音,都是需要教授和操练的。在中国仅靠习得是徒劳的,因为前面我已经讲到了,中国不同于母语或者二语国家,没有英语语言环境。同时我也反对教学变成练习、变成做题,复习教学陷入题海。考试本身没有错,主要是不分英语考试,主要是高考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没有把握好,我们误用了考试。由于时间关系这方面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第七个神话是全英的课堂教学才是最好的(English-English classes are the best classes in China)。有人认为翻译不重要,不考虑文化差异,母语阻碍了外语学习,因此母语不应出现在英语教学中。我认为一些抽象的、复杂的内容不仅可以,而且应该用汉语解释,毕竟学生们已经掌握了自己的母语,适当利用母语进行讲解和解释,可以做到快速理解。现在那么多的公开课,一点母语都没有,全是英英互动,学生用英语对答如流,似乎不用教授什么都会了,这不是公开做秀吗?当然让学生多接触目的语,多创设英语场景,包括课外活动使用英语无可非议,是正确的外语教学原则,即使多用目的语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多接触目的语,控制母语使用,但在必要时还要使用母语,母语不能够完全排除在外。有时候使用母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西兰著名作家Lewis强调,学习外语最好的方法,一个是翻译,另一个是重复。我还认为翻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和考试方法。对学生来说,母语学得好,对外语学习是一个促进,是一种正迁移,为什么不利用好?这种促进和正迁移同样适用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美国的国家外语教学标准包含有五个C: communication, cultures, connections, comparisons, communities。cultures时强调不同国家的文化,强调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且通过学习又加深了对母语文化的了解,这是一种双赢。comparisons指的是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比较。我们怎么能把母语扔掉了?要把中国人变成外国人吗?我一直坚持认为,翻译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很多的译著,各种翻译人才奇缺,翻译水平低下,直接影响中西沟通与合作,这与我们长期在外语教学中排斥母语,忽视母语的作用不无关系,应尽早纠正。

第八个神话是在中国双语教育是学习英语的最佳途径(Bilingual educ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in China)。一些人认为双语更有效,其理由是双语教育或教学能创造出更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双语教育可以一石双鸟。实际上双语教学在中国一直没有形成气候。这一做法违背了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根据该法第二章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出台任何法律来支持双语教学属于“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外语扩大到其他学科,用外语讲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这样一来,不仅英语没有学好,其他各科的知识也没有很好的掌握。这种做法不是双赢,而是诸多弊端。因此我个人认为,双语教学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有人讲搞双语教学可以创造语言环境,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不能把外语教学扩展到别的学科,那样要开设外语课干什么?

第九个神话是全球化的英语教材适用于中国英语教学(Global textbooks can be used in China)。其论点是功能-结构大纲优于语法大纲,多功能大纲是最理想的,英语教材没有必要本土化。以前的做法是把国外的教材直接引进使用,现在大多是把外国人引进来,搞开发合作,在中国编写教材。教学大纲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语法大纲,一类是功能大纲,而现在的时髦做法是合并到一起,称为多元化,或多元功能,搞出的教材令教师们无所适从。任何时候语法是扔不掉的,我们学习语言怎么能不学习语法,只强调功能?我们要走自己的道路,开发出以中国人为主编写的教材,融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充分考虑到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在教材编写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那种外国人编写的教材在中国使用有水土不服的副作用,使得一些劣质教辅类报刊大行其道。教材是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蓝本和依据,这个资源没有开发好,导致了教学资源匮乏,费时低效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现在不少打着新课标理念的劣质教材,在行政力量的作用下强加给教师、学生使用,使英语教学雪上加霜。虽然教材多样化有利于竞争和选择,但是英语教材的乱象对教学和师生并不是一件好事。

第十个神话是在英语教学中纠错是没有必要的(Correction is not necessary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一些人标榜流利比准确更重要,纠错影响流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会自我纠错。二语习得有一个语法监控假说,没有这个监控二语是习得不了的,特别是外国语学习,出现错误必须要纠正。语言学习就是在不断犯错误,不断改错误过程中学得语言,获得语言能力。有些人提倡的是不仅不纠错,而且要消灭考试中的改错题型。外语教学中,学生的错误不纠正,再加上没有语言意识,尽管有可能很流利,但还是词不达意,无法达到正确理解和沟通的目的。这里的关键是什么时候改,如何改,改什么?大的语法错误,比如说谓语错误,语音语调错误是一定要改的,因为形成习惯就难以改掉了。如果是小的错误,比如冠词错误,介词错误等,并不一定马上改正。改错方法有几十种,如corrective recast (即implicit negative feedback)只是其中的一种。作业当中的错误有的需要细改,有的需要粗改,教师不能对错误视而不见。学生们普遍有的错误要集中地改,个别的错误个别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顾忌到学生的“面子”,错误可以不公开地改,但教师首先要分析错误,以便能做到如何改和改什么。总之,有了错误早晚是要改的。

以上我讲的是我国英语教学的十大神话,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的。当然这十大神话并不是神话的全部,还有许多似是而非、虚无缥缈的所谓时髦的观念在流行,贻害中国的外语教育事业。我们的外语教学面临着一个turning point,需要反思、总结和批判各种不良倾向。从建国到现在,我们国家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课改是趋势,是必须的,有改革就有希望。课改就是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直至达到素质教育的需求,但随之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和建构理论是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是反科学的。课改不是打倒一个理念,重新建立一个理念的激进过程,不是少数人理想主义的梦想和神话,而是应该顺应潮流,符合国情,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和国际接轨没有比顺应国情重要,更何况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教情和学情与中国的相同。否定“双基”,空谈能力是外语教育的一大顽症。有人说我是反对派,保守主义者,其实我不是。我看的新东西很多,近年来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我认为国际外语学界现在是重视知识,回归基础了。美国1989年的课改到现在又转回来了,建构主义受到了摒弃,大家可以参考2006年9月2日的《中国教育报》作为一个例证。最新修订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9月份已经颁布施行,也为我们能够建立科学的、符合中国外语教育实情的教育体系奠定了法律基础。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英语外语教学的春天就会到来。以上观点只代表我个人意见,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指正。谢谢。

(本文源自全国英语“四位一体”教法所,2006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