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5日 星期二

从靖本批语看《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真伪

作者:吴雪松 何玄鹤

1959年夏,南京毛国瑶先生在靖应鹍家发现一部《石头记》,据其回忆,该抄本因保存不善已很敝旧,多处遭蛀蚀,书叶黄脆,每叶骑缝大多断裂。抄本原有八十回,分十大册装订,缺失第二十八回和第二十九回,第三十回尾部残失三页。每隔四回即有蓝纸封面,并钤有“明远堂”及“拙生藏书”篆文图记。“明远堂”系靖氏堂名,靖应鹍祖籍辽阳,以军功赐姓“靖”,后因故南迁至扬州,其父在民国初年从扬州迁来南京浦口,所居住街道取名“明远里”。

此抄本有三十九回为白文本,其余各回则附大量朱墨批语,值得注意的是此本不仅保存了很多不见于他本的极为重要的朱墨批,而且部分批语还提供了八十回之后的佚稿情节:如妙玉流落瓜洲渡口,屈从于人;刘姥姥与在狱神庙的凤姐相逢,巧姐因而得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贾芸仗义探庵;黛玉之死回目叫《证前缘》等等,可惜这些批语文字错乱讹误较甚,有些竟难以寻读。毛国瑶先生曾将此本与戚本作了对勘,摘录戚本中所无的批语150条,于1965年将所摘抄的批语寄给著名的红学家吴世昌、吴恩裕、周汝昌。周汝昌于当年7月率先在香港《大公报》发表了《〈红楼梦〉片本的新发现》一文,正式将靖氏所藏的古抄本《红楼梦》定名为“靖本”。后来,毛国瑶先生又撰写并发表了“靖应鹍藏钞本《红楼梦》发现的经过——兼论靖本批语的特点和重要性”,对靖本发现过程中的细节予以详细阐述。

从靖本批语看《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真伪

(靖本残存批语书影)

不幸的是,靖本于20世纪60年代初神秘失踪,从此杳无踪影再未面世,仅存一张墨抄的残叶批语。也正因为靖本的所有传闻仅源于毛国瑶先生的一面之辞,半个多世纪来红学界对此抄本是否存在及其真伪一直争论不休。支持者如俞平伯、周汝昌、吴世昌、吴恩裕等红学专家认为“靖本”是“红学”研究中的一方瑰宝,周汝昌在写给靖氏后人的信中甚至称“‘靖本’是200年来发现的各种旧抄本中最宝贵的一部”。新加坡南洋大学教授皮述民在发表的一篇红学论文中,称“靖本”的发现“是《红楼梦》考证的转折点。然后,反对声同样旗鼓相当不绝于耳,不少研究者如高阳、那宗训、俞润生、石昕生、李同生、任俊潮等人认为其为毛国瑶伪造。1992年,俞润生在《红楼》杂志第3期发表了题为《对靖本<石头记>及其批语的若干疑问》,提出了十大疑问;同一期刊登的任俊潮的《<红楼梦>“脂靖本”质疑》,也明确指出不可见的《脂靖本》实属子虚乌有,其中的可见材料是毛国瑶参照俞平伯《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伪造的;尔后,石昕生和李同生参加了“揭伪”,而毛国瑶则著文予以反驳。正反双方“对簿公堂”,有关“靖本”《石头记》真伪之谜越发扑朔迷离,至今依然是一宗悬案。

由于靖本留下的痕迹只有毛国瑶先生摘录的残缺不全的150条批语,因此所有辩驳论证靖本真伪的文章也均围绕这些批语来展开。尽管如此,因抄本蛀蚀破损等因素,幸存的摘抄批语中至少有5条天书般的残片,虽经俞平伯、周汝昌等红学专家校读、补漏、纠正,其内容与含义迄今为止依然难以猜解,成为困扰红学界的一大谜团。试问,如果存在另一个不是靖本的《石头记》抄本,竟然也有只在靖本中找到的独有的批语内容,且更加完整清晰,这意味着什么?

这个与靖本同样神奇的本子就是《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又被称为癸酉本),是一部带朱批的石头记抄本。此书为安徽阜阳某藏家持有,发布者网名何莉莉,全书共12册,每册9回,共计108回,与其他抄本不同的是,在前80回后独有后28回。通本带有大量朱批,有落款的批语中部分署名“畸笏叟”、“松斋”,不少批语是其它石头记古本中未曾见过的,其中就包含了靖本中天书般难解的5条。庆幸的是,藏家于2016年逐一进行了披露,使所有虔诚的红学爱好者能够目睹这些批语蜕去神秘面纱后的真容。下面我们一一进行解密:

一、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品茶梅花雪 绛红轩劫遇母蝗虫

从靖本批语看《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真伪

【文本】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梯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飺茶吃。这里并没你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眉批【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洲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似“各示”两字)□

这条批语披露了80回后的故事情节,是探佚后文故事发展的重要依据,所以无数的红学专家与爱好者各显神勇极力发挥猜解能力,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尝试填充空缺。

周汝昌老先生曾为这一条错乱缺失的批语皓首穷经,耗半生心血仍力不能逮,勉强续补校读如下:“他日瓜洲渡口,红颜固[?]屈从枯骨,不能各示劝惩,[岂]不哀哉!”。后竟被红学界视为圭臬,也难为他老人家了。

戴不凡也为此倾其毕生才华,校读为:【[乃]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洲渡口屈从,各示劝惩,[岂]不哀哉。红颜固[不]能不[化为]枯骨[也],[叹叹]!

无论如何勘校,均生涩拗口,语意不周!

然天无绝人之路,《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史无前例地将这条批语清晰流畅、完整无缺地展示在我们眼前:【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洲渡口客示劝惩,红颜固能不屈从枯骨,不哀哉!

意思是说:这时候的妙玉洁癖到令人生嫌,来日瓜洲渡口要是听访客的话,本不该发生屈服与干瘪臭老头,大悲哀啊!这里是对应了后文妙玉在瓜州时拒受陈也俊公子之邀,最后沦为老和尚玩物的悲惨命运。

怎么样,豁然开朗了吧?

二、第八十回 娇怯香菱病入膏肓 懦弱迎春肠回九曲

在靖本毛国瑶摘抄的批语中,有一条在文本“菱角谁闻见香来着”附近的眉批【是乃不及全兒,昨闻煦堂语,更难揣此意,然则余亦幸有雨意期然合而不□同

乍一看,像是达芬奇密码,事实则是抄写者太糟糕,以致毛国瑶也只能依葫芦画瓢摘录,至今无人能读懂其中的内容。

然而在《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这条批语行云流水【昨有雨意,然幸乃煦日,则亦期然而遇,是更,余及堂,闻兒语,不难全揣此意,乃合而不同】出人意料又言简意赅!谁能料到,批书人就是根据天气及心情变化,略记一笔感受罢了。

三、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从靖本批语看《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真伪

第四十三回,靖本有一段毁坏严重的眉批【此处若使宝玉一祝,则成何文字?若不祝直成一暗,如何散场?看此回真欲将宝玉作一□□□□□□之女儿看□□□□乖觉可人之环也(十字被蛀去,后四字中只有一“火”旁尚存)】

好了,不玩填字游戏了,直接公布结果,《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批语是【此处若使宝玉一祝,则成何文字?若不[焚]祝直成一暗,如何散场?看此回真欲将宝玉作一痴呆迂执之人,细思之,看钗环女儿皆乖觉可人也

这里解释一下,“焚”字在“不祝”两字之外,似乎是写漏另外加的,毛国瑶所摘录的“后四字中只有一“火”旁尚存”,这个“火”字,就是不在抄写行列里的“焚”字,严丝合缝地对榫!

通过前几个批语比较,基本可以看出是抄写时排列出现错综,造成了语句意思的混乱,从而几十年无人能解其意。

四、第八十回结尾的两条批语

毛国瑶摘录的150条批语中,有两条批语因其不清楚具体的所在位置,故一股脑儿放在了第八十回结尾处,精确的位置和对应的《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批语如下:

靖末【“开生面”“立新场”是不止“红楼梦”一回,惟此回更生新。读去非阿颦无是佳吟,非石兄断无是情,聆赏难为了作者,且愧杀也古今小说,故留数语以慰之。余不见落花,玉何由至浬香家,如何写《葬花吟》?不至《石头记》埋香。无闲字闲文□正如此 丁亥夏畸笏叟

这是一条原来位置在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结束部分的批语,摘录如下:【开生面”“立新场”是不止“红楼梦”一回,惟此回更生新。读去非阿颦无是佳吟,非石兄断无是情,聆赏难为了作者,且愧杀也古今小说,故留数语以慰之。余不见落花,玉何由至埋香冢,如何写《葬花吟》?不至《石头记》埋香。无闲字闲文处正如此 丁亥夏畸笏叟】这里的马赛克给刮开,是一个繁体的“处”字。

八十回最后一条靖末批语是:【玉兄生性之一天真,颦又之知己,外无一玉兄人思阻葬花吟之客,确是宝玉之化身。余幸甚。几昨作□为针之人,幸甚。西(茜香罗)暗于袭人腰亦系,伏之文累,又忘情之引□□是

这批语与上一条情况相似,只是在《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中,批语位于第28回的回末,明白通透,其原文内容为:【宝玉生性之一天真,是玉兄化身之一,又思颦葬花吟之,又忘情,确是知己。昨客暗引之,外无人阻,幸甚。西香罗系于袭人腰,亦伏后之文,玉兄累之,几欲作为针之人,余幸甚。】。

不知是靖本还是毛国瑶抄乱了顺序,使得原本眉批中很短的行列被抄成长行而完全走样!

靖本以上2条支离破碎的批语,借《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还原后,终使大家第一次真真切切地见识了庐山真面目!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困绕红学界半个多世纪的谜团,终于得到破解。而红学家都解读不出靖本中这些晦涩难懂的批语,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何莉莉更没有可能解读出来,因此何莉莉手中肯定有一个真实的早期本子存在。《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与靖本在批语上的相互印证,证明了这两个本子都是真本。有的红学家认为《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是民国时期的续本,试问一下,民国时期又如何知道建国后才发现的靖本批语内容?合理的解释是,这是两个同一时期存世的古抄本,因缘通过各自的支脉幸运流传了下来。如果说两个抄本中有一本是假的甚或两本都是伪作,两个本子的批语肯定是无法对应上的。毛国瑶先生摘录的这些弥足珍贵的批语都是作品中与正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横空出世开启了红楼大门的钥匙,该本不仅第一次震撼地将《红楼梦》80回后的真实情节完整地展现给读者,而且颠覆了众人的固有认知。《红楼梦》写的绝不是什么曹家事,而是假借贾家之名书写明亡清兴的史实,作者也根本不是曹家子虚乌有的“曹雪芹”,而是清初一帮明遗民才子痛彻反思明亡原因后,前赴后继、接续创作的一部恢弘巨著,只有当我们彻底破解作者传达给我们的所有旨义,方能告慰《红楼梦》作者、批书者们的在天之灵。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上一篇新闻

周岭:一庭折辩有谁知——《红楼梦》电视剧本重版后记

下一篇新闻

北京保利拍卖2021秋拍即将启幕,重磅精品集结来袭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