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在民筹建开侨中学劳苦功高千秋铭记
在民乐教
开平教育一高山,
拾级徒行往上攀。
付出一生心与血,
焕醒侨士笑开颜。
开侨中学是广东省著名侨校,是侨居在国外的开平人捐建的中学。
中学南楼前有一尊吴在民先生的铜像,开侨校董会及邑侨为纪吴在民奔走劳瘁。造福桑梓之功。特聘铸像专家梁国盘为他铸造铜像。峙于开侨中学教学楼门前。该像用铜三百作斤。费港币八千余元。费时半年。铜像全身尺度与本人身裁一致。造像记石碑一方。内有铭云:“热诚毅力。以有斯堂。千秋心在。来者无忘”。铭文是吴太史道镕所撰书。
开侨中学为什么立吴在民的塑像呢?因为开侨中学的创立,与吴在民息息相关。
吴在民,原名旭,字济芳,号鼎新,开平县(今开平市)楼冈乡高冈里人,著名爱国教育家和侨务家。终其一生,从事教育行政11年,专任及兼任大、中、小学校长、教员36年,参与创办小、中、大学各一所。曾三次出国考察教育,多次到海外向华侨募捐办学经费,足迹遍及北美600多个埠市和日本、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经其培养出来的学生有15,000多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其道德文章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称赞。这么一个有道德有名望的教育家,不应该被遗忘。
吴在民,公元1877年生。7岁读书。12岁习作对联。16岁赴广州就读。习作应制文及诗赋。23岁府试第一名案元进庠。时科举未废。读书人进身,以此为阶梯。吴先生24岁已确知科举应制文不切实用,而新科学又以数学为基础。于是从蔡最白先生习数学,并购科学图书阅览。28岁考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32岁毕业,列最优等,奖给举人。调任广西提学实业科科长。创办广西高等师范,为广西培养不少教育人才。1910年(宣统2年)办学3年期满,成绩卓著。由学部奏准升级。
1911年回广东,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活动。并任广东高级师范教务长,教授。1914年任省政府政务厅教育科长。1915年教育部以办理教育成绩甚大,于是奏国府颁给六等嘉禾勋章。1917年广东省政府呈奏大总统颁发“教敷领海”匾额。是年夏,奉省政府令率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菲律宾考察教育,同年秋回国,任广西教育厅厅长。
开侨中学创办于 1933 年11月1日,是由广东省知名教育人士 吴在民先生(曾任广西省教育厅长、广东国民大学校长),备经艰辛,奔走海外六年,集得华侨捐款六十多万港元,再由开平新业堂出地,耗资三十多万港元兴建起来的。
1921年,广东省政府派吴在民赴美考察实业教育。当时,开平虽已办起开平中学,但远未能满足侨乡需要。出国前,吴在民与香港开平商会会董商议,提议筹建开侨中学。在会董的支持下,成立了筹建开侨中学校董会,吴在民被推为筹款专员。在访美的6年 1926年初。本邑侨界商议筹建开侨中学。发起组织新业堂。筹集股款。先后承买洪圣洲、毛毡洲。倒斯洲之三百余亩,雇工筑堤基。计划设模范市村。并从中拨地25亩作为建筑开侨中学校址。为筹办开侨中学,公推吴在民为募捐专员,往美、加募捐,他在美、加历时六载,遍访六百多个城市,历尽艰辛,募得美金三十万元。开侨中学得以创建,1927年开始兴建,1933年夏工程大部落成,是年秋开始招生开学。
吴在民不单是筹款建校的功臣,而且在选用校长问题上。吴在民亦费很大心思。最初拟聘广州市教育名家温仲良,不就。后聘定陈家骥。陈是广东高等师范毕业生,在民的高足,曾任广东教育厅秘书。
(本文资料由新会档案馆和开平档案馆提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