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长安是什么?是李白的明月,万户捣衣,此声关情;是杜牧的秋望,楼倚霜树,镜天无毫;是孟郊登科的花儿,春风得意,一日看尽......中国诗词,若少长安,会黯然神伤;中国历史,若无长安,会风韵衰减。得十三朝古都之灵秀,北邻渭水探月,南依秦岭观云,长安大学在此处孕育滋长,一揽芳华。本期推送,小编借长安之古风,以飞花传令,带你共吟“长大”——

“长”相思,在长安

——李白《长相思·其一》

积跬成步,聚溪为流,学校的文化根脉始终深植于长安。长安大学创建于新中国百业待兴之时,壮大于改革浪潮迭起之际,兴盛于高等教育强国大势之中,已与共和国同向同行七十载。

追溯学校发展之源头,时间切回到20世纪30年代,国共合作,联手抗战,国民政府将西北交通中心由西安移至兰州,成立了西北公路局。从1940年开始,西北公路局在兰州举办了多期干训班。直至1951年,干训班更名为西北交通干部学校。同年7月,根据中央交通部指示,又更名为西北交通部交通学校,10月定名为西北交通学校。这,就是长安大学肇始的第一个源头,也是今天长安大学建校路程的“零公里”起点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随后,学校前身西安公路学院、西安地质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相继成立。1997年,学校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掀开学校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200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与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长安大学协议,“四部一省”共建长安大学的办学格局正式形成。2011年入选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迈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长安,长安,长治久安。正是这片千年故土,注视着长安大学一步步走到现在,代代延续,生生不息。

“安”得我辈人,一杯叙心曲

——张九成《拟归田园》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一直以来,高水平师资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指标和保障。代代长大师者以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和突破谱写时代新篇,助力学校飞速发展。

长期以来,长安大学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支撑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抓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环节,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全力打造一支与学校改革发展目标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夯实中坚力量。

从“一代宗师”张伯声院士,到“新时代的土地公公“汤中立院士,再到”一代水神“李佩成院士……建校70年来,长安大学先后有7位两院院士在各自的科研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张伯声院士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汤中立院士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李佩成院士

2017年11月2日,挪威工程院院士LvMing教授,学校海外名师项目专家、瑞士纳沙泰尔大学BrunnerPhilip教授应邀来校访问并受聘为学校的兼职教授;2020年11月,长安大学首批地质学“菁英班”导师聘任仪式成功举行,这成为了学校地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种尝试;2021年3月,中铁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海民又受聘为学校的客座教授……一批批优秀人才的加入,为学校的师资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长安大学校长沙爱民为马海民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如今,长安大学拥有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4人。拥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教育部、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等各类杰出人才逾百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长大教师是学校的“建设者”,更是无数学子的引路人。在他们的灵魂深处,教书育人是本心;以绵薄之力支撑家国未来,是担当,更是忠于自己的选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

雁塔钟声悠悠,渭河波涛浩浩。长安大学始终以“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愿景,坚守着“弘毅明德,笃学创新”,在新时代开拓进取,“学”“研”并进。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 学科、专业实力顶尖

长安大学秉承“工科优势突出、理科基础深厚、文科繁荣发展”的学科布局,近年来更是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瞄准国内外重大需求和“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战略、行业发展重大工程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重点任务攻关和关键改革措施落地,在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学校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截至2021年5月,学校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此外,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4个,2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长安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长安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科研实力雄厚

建校以来,长安大学坚持“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愿景,不断矢志原始创新,构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四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学校年度科研经费突破8.5亿元,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超过110项。近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22项。年度授权专利1300余项。先后攻克了特殊地区公路建设成套科学技术难题,研发了黄土滑坡及大型崩塌临灾预警系统,解决了地铁建设中的地裂缝风险防治问题。

学校平台条件完善,现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和62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国内高校唯一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被交通运输部认定为全国三大“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之一。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2019年8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19年度国基金资助清单,长安大学资助项目在质量和数量上均实现了新突破。2019年度长安大学共获基金委资助项目108项,资助经费总额达4817万元。其中,学校在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道路工程方向)排名第一。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2020年,学校汽车学院付锐教授、袁伟教授团队组织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道路运输网运行风险主动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科技部批复立项,项目总经费852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经费2528万元,自筹经费6000万元。同年3月,由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车联网与智能汽车测试技术”研究团队组织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速公路智能车路协同系统集成应用”正式获批立项,并与科技部签订立项合同。该项目总经费1.173亿元,其中国拨经费2681万元、依托工程和企业配套经费9049万元,是长安大学作为主持单位承担的又一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年3月31日,长安大学顺利当选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托单位,将充分发挥创新研究平台支撑引领作用,以解决制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为目标,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科研攻关模式,服务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几代人初心不改、豪情如瀑,数十载厚积薄发、行久致远。不管是未来,还是现在,长安大学的目光始终向往着“高处”,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初心始终坚定不移。

“学”道能苦心,自古无不成

——于鹄《宿西山修下元斋咏》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一直以来,长安大学育人成果丰硕,优秀校友遍及五湖四海,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一路走来,学校以“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著称于业界,涌现出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为代表的承担重大工程建设的“总工程师群体”;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为代表的引领学术前沿的“科学家群体”;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为代表的“政界翘楚群体”和造就一批上市公司的“商界精英群体”。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吕忠达(长安大学1983届校友、杭州湾大桥总工程师)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苏权科(长安大学1988届校友、港珠澳跨海大桥总工程师)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查道宏(长安大学1996届校友、沪通大桥工程负责人)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为统筹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而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这让长安大学的师生深感肩上沉甸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学校为国家的交通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撑,大到港珠澳大桥的各项科技研究,小到偏远地区的道路修建,在交通强国的路上处处都有长安大学学子的身影。

一直以来,长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主干专业的供需比基本上在1:20以上。就业的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就业层次较高,多集中于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城市,主要就业去向是大型的国企、央企、三资企业,世界500强的企业占了近一半。每年毕业生当中,大概有1500名的学生选择去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约300人进入英国、美国等国外知名学府深造。

4位院士坐镇!这所“双一流”大学,以“区县”命名,未来可期!

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管行至何处,长安大学“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早已深深印刻在无数学子的血液之中。吾辈当自强,不变的是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轻声吟来,唇齿间都是诗意,长安大学便在这座古都中尽显风华,顾盼生姿。海阔心无界,山高人为峰。站在新起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安大学人将绝不缺席。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长安大学招生就业处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长安大学官网、长安大学官微

上一篇新闻

复刻版的《小娘惹》,高度还原了旧版的⋯

下一篇新闻

致敬经典!《红楼梦》全版主题音乐会在深圳首演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