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她在视频号重唱童谣,守护一代人的精神家园

“雨落落,阿公去栅箔,栅着鲤鱼共苦初。”

自2020年开始,每隔几天,潮汕人就会在视频号、朋友圈中刷到这位身穿旗袍的圆脸女士,用标准的潮汕话念出这些古旧的童谣。

她叫黄斌,汕头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过去的三十年中,她每天准时出现在汕头的无线电波中,接听听众热线,与听众们用潮汕话亲切互动,分享童谣,分享趣事。她的声音被标记在一代汕头人的记忆深处,而她也收集到近千首传承数百年的潮汕童谣,成为了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往事并不如烟。而今,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在广播时段之外,黄斌正在转型成为一名视频号创作者,在视频号中和当年的听众一起唱童谣、聊潮汕。通过黄斌的努力,潮汕童谣正在潮汕地区恢复活力,许多家长也开始重新带着孩子一起和她学童谣。

潮汕童谣的衰落、复兴皆有原因。以下为黄斌的自述。

|什么是童谣

什么是童谣?在古代,那些在民间流传的随口而出的韵语被称为谣。童谣,顾名思义,就是长期流传在儿童间的一种用韵语创作,没有配乐的口头短歌。

在潮汕地区,尤其在汕头,这些童谣已经流传了上千年之久。这些童谣保留着大量古汉语词汇和音韵,内容包罗万象,有反映靠海吃海的、有敬奉鬼神的、有田间劳作的,代表着潮汕地区独特的地域特色。

沿海的地理环境,便利了潮商的发展,自宋、元年间,便开始有潮汕人移居海外,而到了清朝以后,许多潮汕人搭乘着“红头船”到东南亚等地谋生,开始了潮汕人民海外移民的第一个高潮。

在童谣中,就有对这种海洋文化的映射。

如《谁能数得天顶星》,采用十二月歌和拟人手法,把十几种鱼虾按出产季节把它们人格化,传唱起来趣味无穷。

谁能数得天顶星?谁能数得海鱼虾?

相伴月娘有七星,南辰北斗出秋夜。

正月带鱼来看灯,二月春只假金龙。

三月黄脊遍身肉,四月巴浪身无鳞。

五月好鱼马鲛鲳,六月沙尖上战场。

七月赤(鱼宗)穿红袄,八月红鱼作新娘。

九月赤蟹一肚膏,十月冬蛴脚无毛。

十一月墨斗放烟幕,十二月龙虾持战刀。

这首童谣是劳动人民对海产特性了解的体现,掌握了各种海鲜的生产汛期,讲究相应时令吃相应美食。

潮汕童谣最显著的特征是强调韵律节奏。潮汕童谣的押韵方式更独特的地方在于押韵的不确定性,有句句押韵一韵到底的,也有隔句押韵、中途换韵的,用潮汕话读起来琅琅上口,这也和潮汕话保留了不少古韵有关。

举个例子,潮汕人耳熟能详的摇篮曲《挨呀挨》,“挨呀挨,挨米来饲鸡,饲鸡叫啯更,饲狗来吠夜;饲猪还人债,饲牛拖犁耙;饲阿弟落书斋,饲阿妹雇人骂。”

这首童谣从“饲鸡叫啯更”句开始,句句末字都押同一个ê韵。

从表现手法来看,潮汕童谣的表达和古典诗词类似,都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起兴。比如童谣里常见的一句话是“天乌乌”,用普通话说就是“乌云密布,即将下雨”,这是潮汕童谣里常见的起兴句,好多童谣一开始就是用这句话开头,后边就是各自编各自发展。比如:

天乌乌,擎雨遮,待阿姑;

阿姑来,掠鸡刣;鸡还细,鸭来代。

鸭哙鸭!人爱刣你做呢呾?

一夜生粒卵, 一月一大堆。勿刣我,去刣牛。

牛哙牛!人爱刣你做呢呾?

上丘是我犁,下丘是我耙。勿刣我,去刣马。

马哙马!人爱刣你做呢呾?

上午骑阿爹,下午侍阿娘。勿刣我,去刣羊。

羊哙羊!人爱刣你做呢呾?

一日在外口, 一夜吃饱草。勿刣我,去刣狗。

狗哙狗!人爱刣你做呢呾?

白日掌厝角,黑夜守门间。勿刣我,去刣猪。

猪哙猪!人爱刣你做呢呾?

嘴食米潘水,屎尿肥效多。勿刣我,去刣老鼠哥。

这首童谣的意思是,阿姑来,要招待她,就去杀鸡。鸡还太小,就想用鸭子来代替,就说“鸭子啊鸭子,人家要杀你。你怎么说?鸭子就说,我一个晚上就生一个鸭蛋,一个月生一堆的蛋,你不要杀我,你去杀牛。”就这样编了十几种动物,一直编下去。这首童谣营造了一个童话世界,通过小孩跟动物的对话,讲述了一个爱护有益动物的童话故事。

再举个例子,“雨落落”也是一个很常见的起兴。

雨落落,阿公去栅箔,栅着鲤鱼共“苦初”,阿公哩爱烙,阿妈哩爱炣,两人相拍相挽毛。挽去见老爹,老爹笑呵呵, 恁二人好笑绝。

“栅箔”,一种捕鱼的方式;“苦初”,一种生活在小溪小河的小鱼;烙、炣,是两种不同的烹调方法。

她在视频号重唱童谣,守护一代人的精神家园

这是一首谐谑的歌谣,充满了生活情趣。童谣中讲述了一对公公婆婆因为对打来的鱼的烹调方法意见不同而见官的趣事。从这首童谣中我们也可见出潮汕地区水产的丰富及水产烹调方式的多样性。

|生于汕头,长于汕头

我生于汕头,长于汕头。上世纪80年代汕头电台招聘主持人,我去参加考试,考进电台之后一干就是三十几年。

《快乐123》是我主持时间最长的一档节目,在节目中,我一直尝试着用比较新潮、好玩的方式把潮汕文化包装以后介绍给汕头的听众。当时我们做了一个很火的系列叫作《劲爆潮语》,用脱口秀的方式解释一些潮汕俗语及应用场景。

也是通过做节目,我发现许多年轻的潮汕人对潮汕童谣非常陌生。2008年有一次在录节目的时候,我跟搭档,聊到一些潮汕童谣。他根本不知道、不清楚。

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才相差10岁,他对童谣的了解那么少?

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了解传唱潮汕童谣的人已越来越少。可我觉得童谣是潮汕文化中很宝贵的东西,不能让它这样就没了。所以就在节目中设置了一个新环节叫“潮汕童谣唱下嬲”,就是边玩边唱的意思,让大家通过热线电话唱童谣。

可以说种花开花,不得不佩服年轻人的创造力,有些年轻人还搞出一些说唱的童谣,打来电话唱给听众们听。之前说过,潮汕童谣是没有曲谱的,它是一种口头文学,用说唱的形式来唱童谣是对这种艺术的创新。

这个环节做了一年多,也是很火。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集到差不多1000首潮汕童谣,后来就精选了其中一部分做成CD、DVD和动画出版发行,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在收集童谣的过程中,我也考据出一些潮汕童谣的历史脉络。

在唐宋两代,先后有十位宰相被贬潮汕,因此潮汕也被称为“十相留声”的地方。潮汕童谣也与这些名臣名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现在有据可考的第一首闽南童谣就来自于唐代的状元宰相常衮。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常衮正式拜相,独揽朝政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后,常衮贬为河南少尹,再贬潮州刺史,迁福建观察使。被贬福州时,大兴文教,广设学塾,为了教民众识字,常创作民谣,以土音教民众吟唱,再用文字记录下来,让大家识字。

常衮写的这首童谣题目叫作《月光光》。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

洪塘水深不得渡,娘子撑船来接郎。

问郎短,问郎长,问郎此去何时返?

潮汕话是闽南语的一种次方言,这首童谣也顺理成章地流传至潮汕。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用潮汕话读这首童谣,仍然是很顺畅,很押韵,可见现在的潮汕话保存着多少古音古韵。

现在在受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影响的江西、广西,乃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海内外国家和地区,这首《月光光》也都有不同的版本和改编。穿越千年,至今仍然焕发着鲜活的生命力。

|被童谣包围的童年

当我回忆起小时候,我觉得我是被童谣包围着的。我是外婆带大的,她每天晚上都会给我唱很多童谣。在童谣的世界里有好多我未接触到的知识,好多我向往的东西。这个未知世界启发了我很多的想象力,还有想探究一切的兴趣和爱好。

童谣里有很多首都在唱诵月亮。“初三月,月如眉,手荡摇篮去又来;阿奴阿奴猛猛睡,阿嫲带你上瑶台;上了瑶台觅李白,教你做诗当秀才。”听起来就会向往月亮上的世界,那里是不是有很多我们不可知的东西?是不是很美?

还有 “东门一个鼓,西门一个鼓,老伯曝菜脯,曝到目土土。”它用轻松诙谐的语言把晒萝卜干这件辛苦的劳作唱得生动有趣。

还有首《农事联》“正月落粟种,二月荫冬瓜,三月禾苗长,四月茄开花,五月桃仔熟,六月掘地瓜,七月摘龙眼,八月剥麻皮,九月鱼菜齐,十月新米炊,十一月柑皮红,十二月梅开花。”用十二月歌的形式,描写了一年的农事以及各个季节的时鲜瓜果。

这是潮汕童谣的一个特点,用现在的话讲就是freestyle,根据很多老人家无限的想象力跟创作力,他想编到哪里就编到哪里,有一些童谣好长好长,就一直这样编下去,有语病也没问题,都没事。有一些用很无厘头的词汇,他也能编下去,很可爱,很好玩。

现在回想起来,我小时候的生活是被童谣包围的。童谣里有丰富的词汇,儿童熟练掌握了以后,跟人家交往的时候你的表达能力会比别的小孩强,也更自信。

童谣的音韵美、律动美,对我现在从事主持人职业有很大的帮助。我记得当时招考的时候,老师就说我的语感很好,我觉得这跟我小时候经常颂唱童谣有很大很大的关系。

以前,潮汕地区大人哄小孩时可能会唱起童谣,小孩边做游戏也会边唱童谣。而现在,小孩进入幼儿园唱的已是普通话的儿歌,潮汕童谣已失去了生存的语言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这对童谣的传承是致命的一击。

我去幼儿园推广童谣的时候,我问小孩子,你叫什么名字,让他用潮汕话说,有些说不来,有些说错了。方言丢了的话,用方言承载的这方水土的文化也就丢了,也就慢慢没了,所以我有时候我会觉得肩上的责任很重。

在推广童谣的时候,起步比较难,我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就只能一个学校一个学校、一个幼儿园一个幼儿园去推广,做一些道具,教他们唱。去跟老师讲,这首童谣里面你可以在哪个地方跟小朋友互动,教他们一些知识性或者常识性的东西。

再后来就举办了一些比赛。

办比赛很辛苦的,平常我上班的工作也很繁忙,这些事情都是业余的时间去做。做活动需要一点点经费,去和人家企业说“你支持一下吧,公益活动,支持一下。”就这样连续办了三年。三届童谣比赛,学校开始都是说看一下怎么样,后来都很踊跃,到第三届比赛参赛的小朋友有差不多1000人。

|守望潮汕人的精神家园

在这三年中,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许多细节也令我十分欣慰。

我去过一家幼儿园,教了那些孩子一次以后,隔几个月去第二次,他们远远看到我就跟我对歌。结束的时候有个小朋友跑过来抱着我说“阿姨,你会多少童谣啊?”我说,“我会好多。”他说,“你会100首吗?”

小朋友肯定觉得100首是很多很多的天文数字。他问,“你会100首吗?”我说,“我会啊。”他说,“那你一定要教我,一定要教我”。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

还有一次是去一所小学,都是五年级的学生,跟他们分享童谣。本来说好是一个小时。后来到一个半小时,他们还不肯走。我说,差不多了,可以下课了,他们还不肯。

然后我又讲了10分钟,我说,“行了吧?”他们说,“不行、不行,您一定要继续讲。”就像演唱会返场一样,后来拖到了2个小时。没想到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会那么认真地听、认真地参与互动,还作了笔记,我觉得他们听进去了、着迷了,这就很好。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朋友在帮我,在互联网上做了些推广。我当时的想法是分两部分来做,一部分是教学类的,教唱童谣;另一部分是通过童谣去介绍潮汕民俗风情。我也因此开通了公众号,在上面有几十首童谣的分享。

去年开始,我还开通了视频号“童谣里的潮汕”。到现在最多的一条浏览量是69.5万,还有一条是29.9万,最大的转发量是3万多。

我的许多听众也在下面留言,回忆当年的节目,也回忆童谣带给他们的美好。

孩子们开始重拾童谣,家长们也开始逐渐理解我的用心。上周末我去一个学校,给30位家长和他们的孩子开童谣分享会,他们的反响还是挺好的。

这些家长的潮汕话早就丢得七七八八,我就跟他们说,通过童谣可以重拾潮汕话,还可以亲子互动,跟小孩一起唱童谣、一起玩游戏。

一开始大家对童谣的理解和认识只限于摇篮曲,我说其实不是,其实一首童谣就是一个故事,就跟你们跟小孩睡前讲故事一样,一首童谣里面包含的文化内涵十分厚重,你要去发现、要去挖掘,再跟小孩讲这些,他们会很好接受。

在分享会,我也会提问,提到童谣,你们会想到哪个词,或者哪句话,或者哪个人?他们想到“快乐、小伙伴、外婆、长辈”这些。我说,“就是嘛,这都是很美好的回忆。那你如果没有童谣,是不是就少了许多乐趣。”

和家长聊童谣就要慢慢和他们讲这些,让他们觉得有道理,家长们就从被动到主动地想要去学,或者想让小孩学,这种态度的转变是很重要的。

潮汕方言作为潮汕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已然成为文化认同的标志。潮汕童谣则是潮汕方言与潮汕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蕴藏的文化特征,与潮汕人迁徙、奋争,创业、融合、开放创新的历程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保护潮汕方言童谣,就是在守望潮汕人的精神家园,就是保护我们先民的智慧和传统,而且记住了童谣就记住了方言,记住了方言就记住了潮汕文化的根。现代人可以从童谣中唤起小时候温馨的记忆,游子也可以忆起美好的乡愁。

上一篇新闻

菲经济要闻:英国智库:菲经济将收缩5%、电商营收剧升65%等

下一篇新闻

《仙剑奇侠传》六大配角现状:阿奴、魔尊重楼发福,他变肌肉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