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逝去的记忆,广美小哥为家乡百年老街“修旧如旧”作设计图
描绘着新兴街的古画卷缓缓展开,夹杂着古老的信息和遗风,扑面而来的,是波涛汹涌的海浪里带来的红头船故事。这是90后许振潮的设计作品《新兴街的创修计划——两百米的光影和暗点》。
毕业于广东美术学院,90后许振潮用自己的建筑专业知识,与即将消失的家乡澄海古建筑赛跑,用工具丈量古城的面积;怀着“让老街修旧如旧”的心,他追寻这一砖一瓦背后的文化,最后形成自己的作品。
“这个创修计划的亮点在于使用古画的风格,我希望可以唤醒现代年轻人对古港文化的重视,为活化这片古老的街区而出一分力。”许振潮说。
海内外同“根”铸就设计图的“魂”
名字里碰巧有“潮”字,许振潮想,应该生与这片樟林古港有着前世的姻缘。百年前,红头船从樟林古港出发,无数先辈们前仆后继,与海搏杀,抵达海外多地创业谋生,他遗憾无法亲眼见证。
百年后,许振潮研究起这一片在沧海桑田里早就成为滩涂的街区。为了把古建筑物保留下来,许振潮建了数字三维模型,以便找回原来的数据。“我画图纸的速度赶不上拆房子的速度,一些沿街的旧房被改建,原来街道的模样就很难重现了。”许振潮痛心地说。
民谣唱道:“红首黑睛,海上恐龙,穿洋过海,大显其能。上至天津,下达马辰,帆开得胜,船到功成。”当年红头船从樟林古港出发,前往世界。樟林古港,地处韩江入海口河海交汇之处,著名汉学大师饶宗颐将它媲美威尼斯。
到底要设计一个怎么样的方案,才能留得住这一片土壤的根?许振潮带着这个疑问,走遍樟林每一条卵石路,深入研究,为了得到设计上的灵感,他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在他看来,海洋文明的基因充溢着整个古港,甚至被供奉的神明,也与海洋文化息息相关。
樟林也可以算得上是潮汕地区最早的侨乡,从澄海走出了一批新加坡、泰国的华侨。当许振潮去泰国曼谷的唐人街走访之时,他看到一些家乡已经消失的生活细节,“我竟感动到哭,因为我看到了一种异地相联的根,那就是游子落叶归根的情怀。”
临港建筑形态展示当年商埠繁华
新兴街是古港保留尚称得上完整,街长约200米,这里的柱子、窗户、墙面,仍然是当年的模样。走在水泥重复修补覆盖过的鹅卵石路上,当年的繁华依稀可以窥见。街上两层楼的栈房一直延伸至出海的港湾,呈现出“半里货仓”的建筑街区形式。前门临街,后门连接内港,古港风韵犹存。
“与江南、岭南古港不一样之处便在于其具有集市贸易的地方特色,具有传统商业基因的街道特征。在研究中也发现,临港的建筑群入户均由台阶拾级而上,当年特殊地理的涨水情景与不断扩张的商业街发展相适应,场景油然而生。”许振潮说。
前期调研的工夫,许振潮一点都不马虎,通过从历史节点到功能空间、从生活道具到交通方式,他了解了新兴街,乃至整个樟林古港的整体空间。
他不断寻找熟识当年历史的老人家讲故事,查阅资料,结合谷歌卫星地图的地理地貌,对老人家口述的数据进行校准,精益求精。“这个校对的过程是漫长的,但是也发现了不少有趣的建筑故事。”
红头船出发樟林港,中暹航线最热,“我发现,很多像起凤陈公祠等书斋祠堂,房梁、门檐、窗户、斗拱都用上了在十九世纪流行于东南亚的南洋蓝色油漆。此外,在一些书斋祠堂,更是出现了异域女子的图案。”许振潮认为,这种外来文化的传入,丰富了整个港口的建筑形态。
使用古今拼贴画法重拾过往建筑形态
作品要如何呈现,许振潮想到了使用古今拼贴画法。“相比西方人实地实景写生的习惯,中国人的写生是游历以后的默画。他们早晨从山脚下开始,中午到山腰,晚上到山顶,作画是历经游走后,在脑中综合的结果。而我这幅设计作品,也是大量积累后的薄发。”许振潮说。
他从一些清代的古画里抽离出符合新兴街的一些片段,借鉴古画的平行透视画法,大量运用《姑苏繁华图》中描绘水乡、船只的图像,并采用《红楼梦》中的植物景观,借鉴了《清明上河图》的构图方式,许振潮将古画熟练地运用到设计图里,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自己的主观感受重新布置,构造出别样的时空境界,力图让整个设计方案能够保留古韵味,促使修复计划实现“修旧如旧”的效果。
《樟林古港碑记》记录下的岁月递嬗,时移势易,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汕头开埠,蒸汽运输船来往频繁之后,樟林古港才结束了它作为海运枢纽的地位。潮汕地区最早出现的华侨之乡,就在这片土地之上。
“希望这个项目能让修复和改造的设计方看到一种新的思维,一种全新的设计、微更新的可能,而不是大拆大建再造假古董。”许振潮充满期待,“古港片区还可以进行再创作,通过新媒体载体,将整个街区当作一个开放式、公众参与的主题博物馆,这类似城市当代艺术展览活动,更符合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换句话说,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才能讲好樟林故事。”
【记者】沈丛升 实习生 王婧颖
【视频拍摄/剪辑】沈丛升 实习生 杨哲凯
【作者】 沈丛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