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南风之薰吾道有邻 文化为公教育无私

南风之薰吾道有邻 文化为公教育无私

百侯镇位于大埔县东部,有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称号。

南风之薰吾道有邻 文化为公教育无私

隐匿于百侯镇内的古民居企南轩,环境清幽宁静。

南风之薰吾道有邻 文化为公教育无私

青砖黛瓦,飞檐雕塑,古韵悠长。图为位于大埔百侯的古民居笙曹筱筑。

南风之薰吾道有邻 文化为公教育无私

百侯薄饼因其皮薄馅多,深受百姓喜爱。刘招迎 摄

南风之薰吾道有邻 文化为公教育无私

夜幕降临,百侯镇的文化墙亮眼夺目,游客纷纷拿起手机记录。

编者按

“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古代诗人如此描述小镇美景。素有文化之乡美誉的世界客都梅州,自古有着“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魅力充溢大街小巷,沉淀出一个个历史人文小镇。她们各有特色,有的充满古韵之美、有的展现文化之美、有的呈现转型发展之美。

为深入挖掘梅州乡镇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展示客家文化小镇的魅力,本报“客学”栏目即日起推出“寻找最美客家人文小镇”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白堠辖地,出百位诸侯。

驱车从大埔县城往东部行驶,约10公里,渐渐进入百侯镇内,沿路两旁,依山而建,一座座或古朴大方,或威严挺立,或中西合璧充满异域风情的古民居出现眼前,好似坠入了时空断层,让人分不清正处于哪个时代。

百侯是梅州市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上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就有120多座,它们中既有官宦富商的深宅大院,也有各式各样大小祠堂和中西合璧建筑群落,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官厅古民居最多的地方。

犹如其名,百侯人才辈出。明清时期,这里曾先后出了翰林5人,进士24人,文武举人134人。而在近现代,这个常住人口仅1万的偏远小镇,走出上将1人、中将4人、少将6人,22位省部级干部、近百位厅级干部和1000多位高职称建设人才。其人文底蕴深厚,让人为之赞叹,有着“文化之乡、华侨之乡、人才之乡”的美誉。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刘招迎 罗文燕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除署名外)

文化之乡

注重教育文风鼎盛

报国为官人才辈出

“有源头之活水兮逝如梅河。从廓岭以凌云兮无或蹉跎。南风之薰兮吾道有邻。”“千教万教兮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兮学做真人。天下为公兮教育无私。”……

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著《百侯中学复校十周年祝词》里,如是记叙百侯的风土人情及人文教育精神。后来,陶先生又依据“祝词”为百侯中学作了校歌歌词。陶先生在“歌词”的最后句直接阐明:“文化为公,百侯精神。”

位于有着“客家香客里拉”之称的大埔县东部的百侯镇,旧称“白堠”,清后期经百侯士绅杨之徐倡议,改为“百侯”,取“白侯辖地,出百位封侯”之意。

在百侯流传一句俗语:“秀才家家有,进士到处走。”百侯素来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明清两代科举兴盛,当地人才辈出,先后出了翰林5人,进士24人,文武举人134人。

“一门三翰林”“同榜三进士”“同堂七魁”是百侯流传至今的佳话。其中“一门三翰林”说的是士绅杨之徐的三个儿子,五子杨缵绪、六子杨黼时、七子杨演时先后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乾隆元年(1736年)和乾隆十年(1745年)考中进士,钦点翰林闻名天下。

“同堂七魁”则是说杨之徐的七个孙子同期考中举人。但实际上杨之徐的孙子远不止这“七魁”,其原配夫人吴氏所出的另外四个孙子也在这一时期考中举人。

当时,在广西桂林当知府的杨缵绪接到家书报喜,得知刚结束的乡试,杨家七人同时中举,非常高兴,挥笔写下:“丁卯棘闱开铁网,杨家七子何济济……上官同僚齐举贺,共道此事天下稀……忠厚传家世泽长,祖宗积庆非今始。”以此文告慰先祖,鼓励后人。

在时兴送匾、挂匾的时代,百侯有不少块分量很重的匾。重量级的一块是如今在通议大夫第上厅正中悬挂的“七叶衍祥”匾,中间竖写“御赐”。这是杨缵绪的妻子蓝氏100岁时,时任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眭奏报乾隆,称蓝氏服侍过其丈夫的祖母,抱过元孙(孙子的孙子),并建兰台书室,重视后代教育,儿孙满堂,魁甲连连。于是皇帝特赐此匾褒扬。

此外,赞誉杨之徐封妻荫子、光耀门庭的“霞烂花封”匾,赞誉杨之徐一家三代“科举接力”的“三世进士”匾,数不胜数,非一般应景的“锦旗”可比。这也从侧面证实了科举年代百侯人文之鼎盛。

杨氏一族的佳话在百侯并非偶然。百侯人民自古尊师重教,舍得在教育上大力投入。建大书斋、建兰台书室,无不体现这一点。这一优良传统,不断影响着百侯的后人。

近现代时期,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过北伐的爱国将领杨德昭在1923年(民国十二年)发起创办埔东第一间中学——联益中学。联益中学虽因经费无法维持,仅办一个学期就停办了,但在他的积极呼吁和推动下,取得了上海、南洋乡亲的热心赞助和乡内开明人士的支持,创办了百侯中学。

为发展乡村教育,杨德昭先生设立百侯中学校董会,自任董事长。杨德昭很赞赏陶行知所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用改造和普及乡村教育的方式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主张,力邀陶行知来任百侯中学校长。

陶行知本来要来百侯,后因局势复杂、事务缠身而不能成行,推荐了潘一尘到百侯中学任校长。并让百侯成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全国四大基地之一。为百侯近现代人才培养打下了基础。自1933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落地百侯,80多年里,百侯走出了22位省部级干部、近百位厅级干部和1000多位高职称建设人才。

“百侯镇是客家人崇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集中体现。崇尚耕读传家,也崇尚为官报国。”杨氏后人、对百侯文化较有研究的杨超先在其文章《论百侯的地域精神》中如是写到。

华侨之乡

躲避灾难远赴他国

努力创业回报家国

“眼前的这座肇庆堂,前些日子刚被评选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百侯药材富商杨荫垣、杨俊三兄弟斥资8万5千光洋兴建,始建于上个世纪初期。出资建设的金额相当于现在的1亿多元人民币。”

“哇…”

正值周末,全国各地来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到百侯古镇游玩。在百年古民居肇庆堂前,游客们被眼前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所震撼。整座建筑雕梁画栋,屋顶屋檐、建筑外墙以细粒瓷片和黏土塑成多种色泽艳丽的花草鱼鸟,五彩缤纷,活灵活现。楼中还有体现精湛雕刻艺术的木雕屏风,木刻中镶嵌着从意大利进口的五彩斑斓的玻璃,可谓珠联璧合,世间罕见。

紧挨着肇庆堂不远,另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同样抢眼,它是海源楼。这座楼是在马来西亚经营橡胶生意兼做“水客”的百侯巨商杨潮荣所建。楼高三层,为当年在乡间还不多见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外观明显糅合了西方教堂建筑风格,同时又对客家传统的走马楼兼收并蓄,屋顶则体现客家民居建筑风格,呈“人字形”,既素雅又大方。

类似的中西合璧建筑在百侯屡见不鲜。“这些建筑就是百侯‘华侨之乡’的体现。”百侯镇文体中心主任丘国杰介绍,小镇百侯外出谋生者众多。据民国《大埔县志》于1929年统计,百侯共14884人,而外出谋生者达4014人,近1/3人口。

百侯华侨,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南洋地区。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认为,百侯之所以出国谋生者众多,主要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百侯地区水旱灾频繁、战乱频繁,人们为了躲避灾祸而远迁外乡。“当时,汕头开埠,许多人就是从汕头出海到南洋各地。”

百侯人民到了南洋,除了满足自己的谋生赚钱需求外,还成为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据统计,东南亚开发前期,百侯已有3000多人在各国各行业参与建设,他们把家乡先进的农业生产、建筑、养殖技能带到侨居国,对侨居国的资源开发、生产水平的提高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同时,百侯华侨在近代英、法、荷兰、日本各国先后殖民统治东南亚各国期间,建立抗争组织等同仇敌忾支援侨居国的解放。如1945年,百侯籍华侨刘登鼎在马来西亚柔佛一带进行抗日活动,被日军拘捕,惨遭杀害。

百侯镇的华侨们在外取得成就,获得财富后积极回乡建设家乡。在民国时期,众多华侨为百侯的教育事业出资。

20世纪50年代初,“印尼药业大王”杨增蕴捐资50万元重建家乡的漳田坑小学,之后又捐资110万元修建百侯中心小学教学大楼,使这座小学成为当时大埔县内师资教学设备最完善的学校之一。

华侨实业家萧畹香于1982年把在百侯进光村的祖屋“善庆居”拆建成一座三层的教学楼,办起了进光初级中学并面向全县招生。除进光中学外,1980年,他还和田家炳等侨胞捐资复办大埔华侨中学。大埔县内接受他赞助建校的还有百侯中学、石云中学、广德中学、高陂中学、大东中学、双溪中学、大埔中学、百侯幼儿园、侯北小学、平原小学等。

“如是实例数不胜数。”肖文评认为,百侯华侨身上体现了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团结统一的民族归属意识及爱国爱家的家国意识。“有些华侨虽然国籍改变了,但是民族归属意识、家乡意识从没有改变。”

美食闻名

小吃文化饱含亲情

底蕴深厚代代相传

小吃文化也是百侯文化绕不开的话题。

薄饼、五香牛肉干、忆子粄、鸭松羹、乌豆羹……据百侯镇文体中心统计,百侯小吃近百种,风味独特,颇负盛名,深受国内外乡亲的喜爱。

漫步在百侯集市的美食街上,总能闻到阵阵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在这条美食街上,能找到许多百侯美食,从街头走到街尾,游客们能饱腹满足地离开。

走进一间叫美食园的店铺,一名青年正将白色的浆状面筋抓起,用力抛在平底镬上,迅速提起,此时平底镬上粘着一层面筋,等待片刻,一张薄如白砂纸的面皮就完成了,凑近一闻,还有淡淡的香气。面皮剪好后,包入豆芽、肉末、香菇、豆腐干、虾仁等馅料,卷成长筒状,这就是大埔特色小吃百侯薄饼。

百侯薄饼起源于一段有关于孝道的故事。“一门三翰林”佳话中的其中一名翰林杨缵绪是名大孝子。有一年为给母亲祝寿,专门从陕西带回了一位厨艺高超的糕饼师傅回来,做一些当时大埔县乃至整个南方都罕见的糕饼、点心给母亲及族人品尝。其中,师傅做的薄饼深得杨母欢心,为确保慈母能随时吃到薄饼,杨缵绪便让师傅留在家中,顺便也把做薄饼的手艺传授给家乡父老。

后来,从杨家的其他厨师(即陕西大厨的第一批弟子)开始,制作薄饼的方法逐渐在百侯流传开来。因为这款薄饼含有孝心传递,经过民间多年的仿制、改进、提高,演变成今天风味独特、家喻户晓的特色小吃。

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百侯五香牛肉干迄今已300多年。丘国杰介绍,清朝初年,百侯圩为周边地区的中心集镇。每逢圩日,商贾云集,屠户必宰牛供应客商,但卖不完的牛肉经常只好自己吃,为此屠户很伤脑筋。

有一次,姓杨的屠户灵机一动,将卖剩的牛肉放在炭火上烧烤,发现其味特香,试着加进各种佐料,其味更佳。于是,杨屠户以后就把卖剩的牛肉加工成牛肉干,结果,牛肉干供不应求。他见有利可图,便开始专门生产牛肉干销售,渐渐百侯牛肉干声名远播。“五香牛肉干与其他地方的牛肉干味道是不一样的,因为烤制而成,其口味香脆干爽,有种独特的烟烤味。”

忆子粄至今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得名于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相传在明代,一名妇女叫松婶,带着儿子阿根相依为命过日子。阿根长到18岁时,体格魁梧,聪明伶俐,从小练就一身好武艺,不久阿根离别母亲,和师傅一同追随郑成功,漂洋过海到台湾岛去铲除倭寇,除暴安良。

松婶思念儿子,每逢春节,就做儿子在家时最爱吃的粄,摆在月下,对月怀念。不知不觉过了30年,那年春节,正当松婶在月下祷告时,儿子阿根突然回来了,母子相会,阿根从白发苍苍的母亲手里接过粄,欢庆团圆,此粄因此而得名。

正是因为这些故事,让百侯的小吃独具文化风味,更为远近闻名。在百侯人离乡外出时,总不忘把家乡小吃带到世界各地,从而让百侯小吃在东南亚等地闻名。

口味流于舌尖,品味留于心田。“在我的味蕾记忆中,百侯小吃是熟悉的客乡味道,无论我行至何方,历远弥香,留在我的记忆里,成为家乡的味道。”华侨杨启招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

■小镇名片

百侯

百侯旧称“白堠”,民国以后改为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百侯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东部,是距县城最近的一个镇。百侯镇是“华侨之乡”“干部之乡”和“文化之乡”。百侯镇民风淳朴、风景优美,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古往今来,这里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诗书世家”“一门三翰院、一同怀四魁”的典故流传九州。有“侯山十二景”“马寺晨钟”“古榕阴下”“西岩朝翠”“东廓晚霞”等景点。2010年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评定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梅州市首个获此称号的镇。

■链接

百侯百年古民居精选

百侯镇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屋建筑共120多座,在这些古建筑群中,既有官宦富商的深宅大院,又有别具一格的大小祠堂;既有原始典型的客家民居,又有中西融合的建筑院落。

【肇庆堂】

肇庆堂,也叫敬修衍庆,是国家级文保单位。建于1910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由百侯富商杨荫恒斥资8.5万光洋兴建。肇庆堂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占地约3200平方米,主体为“堂”“横”组合的府第式客家围屋。紧挨中式平房的是一座西式回字结构的两层洋楼。建筑既传承了客家民居的特色,又融入西方建筑的设计。屋内的梁柱、斗拱结构坚固精巧,装饰雕龙画凤、造型精致、栩栩如生,堪称百侯最美古建筑。

【通议大夫第】

通议大夫第是省级文保单位。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时任陕西按察史杨缵绪所建,是一座官厅古民居。建筑风格为砖木结构的殿堂式围龙屋,占地3800多平方米,共有9个厅,18个天井,70个房屋。主体三进院落式,屋内天顶屋脊用沙灰雕塑成鲤草高翘状。大门、下厅、中厅分别贴有三副传统楹联,由内容可见屋主浓厚的儒家思想情怀。

【莲瑞流馨】

莲瑞流馨是省级文保单位,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该建筑规模宏大,俗称九厅十八井,坐南向北,三进院落二横屋一围楼,砖木结构,有房间68个。上中下堂天井相隔,抬梁式构架,以狮座、瓜墩为承载横梁,雀替为骑马式,进与进之间为庑廊。整座建筑通风采光良好,布局合理,抬梁、雀替、斗拱、斜撑、横枋等木构件雕刻有人物、花鸟、瑞草等彩画,工艺精美,色彩鲜明。

【中议大夫第】

中议大夫第,省文保单位,始建于清代。坐东北向西南,二进院落二横屋,殿堂式布局,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上厅正堂悬挂“怀德堂”牌匾,堂前檐廊采用四架梁卷棚顶,木雕柁墩,抬梁式架构。瓜柱、斗拱、彩饰、屏风等木雕构件色彩艳丽,富丽堂皇,雕刻艺术精湛,整座建筑精巧别致,布局合理。

上一篇新闻

德国212A型潜艇|“狼群”复兴的号角(上)

下一篇新闻

旬阳山货进城记马齿笕、灰灰菜、五味子进入北上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