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老药故事:荆门上清丸

荆门上清丸来源于荆门李氏“老积荫堂”家传的“老积荫堂荆门州上清丸”,为荆门李氏老积荫堂家传秘制的常备良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主治:头晕头痛、偏正头痛,耳鸣耳聋、耳内肿痛,目红暴赤、眩烂流泪,口舌咽喉生疮,牙龈肿痛出血,鼻内肿塞、鼻中生疮,风热咳嗽,伤风中暑,口渴唇焦,小便短赤等症。

荆门上清丸在民间享有较大声誉,不仅荆门人把上清丸视作老幼皆宜的“常备良药”,而且还将其作为送礼佳品。清末民初李氏还为在荆门传教的美,英教士专制铁盒包装,作为特产考往欧美。四十年代曾销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我国香港,台湾、河南、河北、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等省和武汉、上海、天津、山东等为重要销售地域。

老药故事:荆门上清丸

荆门上清丸首见章学诚著《湖北通志.食货考》:“荆门地广民稀,深生者多聚沙洋,出上清丸,颜得制法。”又见于《湖北通志·物产·药类》“上清丸物品册,荆门县出,案章氏通志稿言沙洋上清丸频得制法,或云其地有井,水性殊异,故以之浸药,功利独胜,亦犹阿胶之必需东阿井水也,今制丸之家在荆门城外,章谓之沙洋微误”。《湖北建设概况》记载,荆门上清丸送湖北区第一次国货展览会参展,在二百余种参展品中,被审查评定为“特等”(分特、超、优、一、二、三共六个等级)。

老药故事:荆门上清丸

上海《中成药研究》载文介绍,荆门上清丸,有四个特点:

一是主治病症明确,所谓"”是指头部五官;所谓“”,是指清热退火,清上焦之热,退上焦之火。对邪热上袭的头晕,耳鸣,眼赤,口烂,舌肿,牙痛等常见病确有疗效。

二是剂量容易掌握,仿单中注明,大人每次服六粒, 小儿每次服二粒,日服三次,超量多服1-2倍, 亦无毒性和副作用。

三是服用方法灵活,可用温开水吞服,夏季可以当茶泡服,以清暑解热;临睡前含化咽下,效果更佳。

四是易于储存保管,本丸是黑褐色浸膏浓缩丸,气香味苦,虫不蛀,鼠不耗,久存不变质。

老药故事:荆门上清丸

方中儿茶苦、涩、凉、归心、肺经,苦能燥湿,凉可清热,涩能敛疮为君,主治咳嗽咯血、乳蛾红肿、疮疡不敛等症;臣以麝香、冰片、硼砂开窍、辟秽、消肿、止痛、解毒活血;黄连苦寒,清泄肺胃之火,山豆根为利咽解毒专药,荆芥、薄荷疏风,又具“火郁发之”之能,共为佐药;桔梗止咳利咽,又作“舟楫”之用,伍生甘草解毒益气,调和诸药,合为使药之用。由此观之,荆门上清丸具有升清降浊,燥湿泻热解毒之功,所谓升清者,是加强人体抗病能力;降浊者,降低病之毒害;泻热者,顿挫病之势头;燥湿解毒者,排除其产生之有害物质也。

老药故事:荆门上清丸

荆门上清丸

组方: 黄连、荆芥、薄荷、山豆根、射干、甘草、桔梗、硼砂、麝香、儿茶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内火牙痛,伤风中暑,风热咳嗽,小便短赤。

规格:每100丸重14g,每瓶装100丸。

用法用量:口服或含服。成人一次6~8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

温馨提示:荆门上清丸为院内制剂,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老药故事:荆门上清丸

作者:赵前思

编辑:赵前思

审核:郑光明

上一篇新闻

蓝帆医疗研发投入逐渐进入收获期,首款神经介入产品获批上市

下一篇新闻

医药行业:不只是防御板块,行业供需格局变化下带来的持续高增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