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5日 星期三

新加坡华人大屠杀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红色收藏

历史背景


新加坡华人大屠杀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新加坡鱼尾狮公园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加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美丽岛国。


红色收藏馆

藏品

本文版权归作者彭胡湾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红色收藏馆文章已开通全网维权功能!


新加坡华人大屠杀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新加坡华人大屠杀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抗战时期日军发行新加坡陷落大型新闻照片一套 红色收藏馆藏品



小彭

茶座


<壹>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扼守沟通两大洋的战略要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公认的“地缘之王”。新加坡海港是天然良港,可停泊许多艘大型轮船,条件十分优越。远洋船舶来回经过马六甲海峡,都要在此歇息,加油加水补充给养。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1921年英国就决定要在新加坡建立一个海军基地,并把这个基地作为英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进行军事部署的总根据地。


新加坡华人大屠杀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新加坡华人大屠杀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抗战时期日军发行新加坡陷落大型新闻照片一套 细节图 红色收藏馆藏品


<贰>


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真的是由来久矣。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以后, 东北三省相继沦陷,大量金钱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往日本,他们尝到了侵略他国的甜头。基于此,广田内阁于1936年8月正式将“北进”和“南侵”战略列入了国策,他们开始了更为庞大的南侵计划。新加坡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上国土面积小,人口少,早已经被日本视为口中之食了。


新加坡华人大屠杀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新加坡华人大屠杀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抗战时期日军发行新加坡陷落大型新闻照片一套 细节图 红色收藏馆藏品


<叁>


1942年1月31日,马来半岛被日军占领,于是转而2月初开始进攻新加坡。2月14日,日军占领了亚历山大军医院。为了制造“屠城效应”,加速逼迫被围英军投降,日本陆军大将指挥官山下奉文竟然下令枪杀了320名伤兵和医护人员。这是典型的法西斯屠杀,真是丧心病狂。2月15日下午,8万英军正式向日军投降。最为不可思议的是,在武器装备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兵员数量还超出日军,英军为什么还会做出投降的决定,这实在是令人费解。加上之前马来亚战役被俘的5万人,英军总共有将近14万降兵,这成为了英国有史记载以来最大规模的投降,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


新加坡华人大屠杀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新加坡英军投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肆>


新加坡沦陷以后,这里的华人遭到了日本人的疯狂报复。这其中主要的策划者,就是第25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参见红色收藏馆2017年7月6日文章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 重量级文物:战犯新罪证。从1942年2月18日开始,至25日结束,日方要求新加坡所有18至50岁的华人男子到四个地方集中,以领取“良民证”,这就是“大检证”,其实就是惨绝人寰的肃清运动。经过专门的所谓“反日分子”调查程序以后,当中绝大多数人被带到郊区或偏远的海边予以集体枪杀,或被投入海中,剩下则被送到泰国建造“死亡铁路”。为报复新加坡华侨对中国抗战的支援,以及华侨对日军的抵抗行动,狮城仅仅80万人口中就有超过五万人(官方指出是十万)在这场清洗运动中被害,比例之高世间罕见,史称“新加坡大屠杀”。


新加坡华人大屠杀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日军大检证中心老照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加坡华人大屠杀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山下奉文被处以绞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伍>


我收藏的这两份珍贵的大型新闻照片是昭和17年(即公元1942年)2月15日发行的,尺寸为47X32厘米,右上角有很醒目的五个大字‘新嘉坡陷落’,下面还有小两号字样的“第一报”,说明这消息是英军投降以后在第一时间发布出来的。照片上是日军登陆以后的场景,还有文字说明,说“英国暴戾”,他们是“百年东亚侵略”,日本才是来搞“大东亚共荣圈”建设的,把侵略者吹成了救世主一样,对自己的丑行进行赤裸裸的美化;士兵都很悠闲,坦克也在街上横行,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对于日本人来说,这个重大胜利绝对是他们的意外收获。要知道,当时经过马来亚战役长时间的战斗,日军早已精疲力尽,如果英军只要稍微用点心加以抵抗,日本人就几乎没有什么胜算,毕竟补给线太长了,也就不会有其后的新加坡华人大屠杀;如果英军和华人抵抗组织并肩作战,日本人在东南亚的南侵计划就会严重受挫,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就会进一步加快了。


新加坡华人大屠杀 红色收藏馆之抗日战争

新加坡大屠杀历史老照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版权归作者彭胡湾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红色收藏馆文章已开通全网维权功能!



上一篇新闻

福道弯弯 幸福绵长

下一篇新闻

骄傲!福州福道获国家级荣誉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