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我们的新农村》——新田县东升村:富硒产业兴村富民

《我们的新农村》

村庄如画,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群众生活日益改善……

近年来,永州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袤农村大地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发的喜人景象。

从今天起,《我们的新农村》与您见面了,我们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带您走进永州大地的新农村,感受在脱贫攻坚的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永州农村大地的巨变!

《我们的新农村》——新田县东升村:富硒产业兴村富民

新田县东升村:富硒产业兴村富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刘贵雄

《我们的新农村》——新田县东升村:富硒产业兴村富民

10月25日,位于新田县龙泉镇东升村如同一幅美丽的水彩画:远山如黛,近水潺潺,洋房林立,红菜薹、香葱、韭花等,把农田泼洒得五颜六色……

记者看到,游客们在其间漫步,或下田采摘蔬菜,或在小溪前垂钓……这里不但是全省有名的远销欧洲等地的外向型蔬菜基地,还成为大家喜爱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东升村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69人,耕地面积3460亩。

近年来,东升村以国土资源部定点驻村帮扶和省委统战部创建同心乡村示范村等为契机,加快发展步伐,2017年,东升村被评为永州市小康示范村。

然而,10年前,“祖祖辈辈吃不饱,就靠卖点柴和草。”还是东升村的真实写照,最多时曾有20多名“光棍”。是村党支部书记刘道忠带领村民们组建合作社,大力发展富硒蔬菜产业,使村庄发生了巨变。

《我们的新农村》——新田县东升村:富硒产业兴村富民

探索:南瓜闯出致富路

刘道忠1965年出生,1981年南下广东打工。他回忆:“当时就想出去吃饱饭。”

2001年,刘道忠发现本地蔬菜在广东很受欢迎。于是,他尝试用本县的客运车托运蔬菜到广州贩卖,一趟能赚300多元。

2003年,刘道忠回村试种下1亩“一串铃”小南瓜,收入近5000元。第二年,他动员村民种植。廖建林等10多名贫困户被他说动心了,当年发展小南瓜30亩。廖建林的2亩小南瓜收入1万多元。 到2007年,村民们还流转邻近村的耕地,种植订单蔬菜1100亩。

《我们的新农村》——新田县东升村:富硒产业兴村富民

发展:山村建起大农场

2010年,刘道忠结识了广东东升农场负责人区景泰,区景泰在新屋场考察后,认为这里群山环抱,土质肥沃,适合发展有机蔬菜种植。计划连片流转耕地30年,完善基础设施,创建新田县东升农场。 听到消息的村民纷纷找到刘道忠:“土地给你了,我们将来吃什么?”

“两年后,大家才放心把耕地流转给农场。”今年76岁的村民赖大昆说。他的2亩地每年有1000元租金“进账”,他和老伴在农场工作,年收入3.9万多元。他对记者说:“这比自己种地收入要高,更重要的是没了风险。”

2012年,农场流转耕地5000多亩。投入3600多万元硬化水渠、建滴灌系统、冷库等。蔬菜主要销往香港、澳门、新加坡。

目前,农场长期用工600多人,平均年龄56岁。全村形成了有技术的年轻人在外务工,年纪偏大的“50后”在农场务工的发展模式。

村民邱运忠全家7口,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他和妻子,还有70多岁的父母都在农场务工,人均收入2万多元。

《我们的新农村》——新田县东升村:富硒产业兴村富民

提质:观光农业促小康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刘道忠的心思又动了起来:何不将基地打造成让人们寻找“乡愁”的景点?刘道忠请来专家,整体规划农业产业观光园。为了流转邻近村庄的耕地,他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最多的一家,他去了20多次,才签下土地流转合同。

近年,在后盾单位的支持下,东升先后实施了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移民开发、河道整治、金陵水库集中供水工程、城市供水工程、新村建设、道路建设、东升农场总部建设等项目40余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在农场从事管理工作的村民刘道春介绍:“游客可以体验采摘、加工蔬菜的乐趣,可以观赏蔬菜的冷藏、脱水等全过程,可以开展垂钓、野营等旅游项目。全村家家户户都参与旅游业。”

东升村村民邱运忠向记者介绍:“2013年以前,我们种田每亩收入不过一两千元。2017年,我一家在合作社务工、基地分红、开办农家乐的收入,达15万多元。”

[责编:刘跃兵]

上一篇新闻

爱撒谎的林志颖……

下一篇新闻

杭州顶级精品项目考察:4个大区+4个示范区,报名超过一大半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