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重启”,但企业面临的后疫情时代考验才刚刚开始
“
4月7日起,新加坡关闭所有提供非必要服务的工作场所,以对抗新冠疫情。阻断措施实施了将近两个月后,6月2日终于迈入全岛解封的第一阶段,社会生活和经济生产也将逐步恢复。然而,受到疫情重创的各类企业仍面临着无法迅速恢复元气的现实。
从大型的跨国公司到中小型的零售餐饮商铺,大家都面对着同样的难题。对此,有些行业探索者先行在疫情期间制定了自我拯救的有效方案。
对此,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制度与机构研究中心主任卢耀群指出,企业要尽快恢复,需改变策略,构思新的商业模式,以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到来。
”
教授简介
Lawrence LOH | 卢耀群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策略与政策系副教授
治理制度与机构研究中心(CGIO)主任
研究领域:公司治理、科技政策、战略管理等
在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之下,新加坡的“断路器”措施致使全岛各行各业几乎停滞运转了近两个月,苦苦挣扎的企业面临需求崩溃,是时候必须转变策略了。
尽管许多人希望6月2日以后能够恢复正常状态,但新加坡政府宣布将分三阶段实现“新常态”,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前景将迥然不同。
坐等疫情结束已经不再现实,对于能够重启更多业务的企业而言,大环境已经变了。过去的美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一直以来,面对面的接触是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但眼下客户以及员工之间保持安全距离的要求,使得很多线下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即使到了第三阶段,企业也必须寻求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收入来源。
2020年4月7日,新加坡实行“断路器”第一天的乌节路变得萧条冷清(新加坡MCI图片)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适应?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维持商业活力?
零售、餐饮和健身这三个以客户为中心的行业先行者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如何改变商业模式,找到制胜秘诀的策略。
零售业:重服务体验,轻商品推广
其实在实行“断路器”政策之前,新加坡零售业就已经出现了商铺出租率下降的现象。今年第一季度的空置率从上一季度的7.5%升至8%。
今年三月,新加坡的零售业遭遇了22年来最大跌幅,其中服装和鞋类等主要商品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如今,我们看到了一丝曙光。英国老牌母婴零售连锁企业Mothercare在新加坡逆势而上。
自全岛“断路器”启动以来,Mothercare的总体收入下降了约70%,但其在线销售额同比增长翻了两番。
这家在新加坡拥有11家线下门店的零售商实现了一次引人注目的转型,从纯粹的实体店转变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经营策略。
除了拥有自己的官网主页之外,Mothercare还开发了在线育儿咨询,在线提供专家指导,为孕产妇从怀孕、分娩到产后提供咨询服务,并提供相关产品推荐。客户可以在线预约,了解有关培训、咨询和优惠等方面的信息。
Mothercare在官网增设在线咨询服务提高疫情期间的产品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咨询服务的用户其购物车的商品数量是常规线上订单的三倍。总而言之,创新的在线零售体验缓解了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最头疼的一项难题:决策。
从根本上说,通过将育儿顾问引入在线服务,Mothercare改变了消费者对零售商的期望。Mothercare新加坡连锁店现在正考虑扩大规模,它已经与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开展合作,强势入驻LazMall。
家具品牌Scanteak也利用这段时间大力发展线上销售。这家企业预测到了人们居家工作会对办公家具产生需求,结果公司在数字化方面投入获得了翻倍的回报。
不过,对于那些知名度不高的小商铺来说,创建一个专用平台似乎不太有吸引力,但借助现有的电商平台无疑是实现数字化飞跃的快捷方式。
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亚马逊、Lazada、Qoo10或者Shopee(虾皮)等电商平台来吸引现有的和新兴市场的客户。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推出的零售电子商务增强配套(E-Commerce Booster Package)提供了高达90%的相关费用补贴。
总体来说,在线零售与线下销售的区别主要在于,通过增强与客户的互动来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
餐饮业:拉群组,降成本
虽然新加坡经济正逐步重启,但餐饮业仍可能面临着最大的挑战。在餐馆就餐难以满足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要求,整个行业很可能将会遭受长期的打击。
今年三月“断路器”措施尚未施行时,新加坡的餐饮销售额也同比骤降了23.7%。据Chope报告显示,42%的餐馆撑不过两个月,81%撑不过半年。
不少餐饮店铺都宣布倒闭,就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从意大利酒吧餐厅Jekyll and Hyde到日本连锁店Hashida Sushi。名单还在不断增加,其中也包括食阁、大排档的摊主。
很多商户不愿坐以待毙,有些人已经想出了应对策略来尽可能地寻求热心老客户的支持。
Melvin Chew先生是新加坡牛车水一名卖鸭饭的小摊贩。他创建了一个Facebook群组——“Hawkers United-Dabao 2020(小贩联盟-打包2020)”,利用社交平台来推广这些小商贩的生意。这个群组目前超过26.5万名成员,包括各类小贩摊主、顾客和外卖配送员。
一个简单的在线小贩联盟创造了双赢的局面。小贩摊主可以直接与客户沟通,同时缓解了有些外卖配送平台收取高佣金率的成本压力。
新加坡疫情期间,由牛车水小贩摊主创建的Facebook群组有效缓解了餐饮摊主的燃眉之急
对于疫情期间经常想要尝试不同美食的客户来说,这个群组不仅仅是一款“超级应用”,群组里每天分享出来的各式新菜品,提供了足够丰富的选择,无需另外搜索。
这类商业模式不仅能够让餐饮业的小摊贩群体受益。FOODHOOD是另外一个例子,它主要面向年轻顾客群体。这些年轻人经常光顾惹兰勿刹一带的热门餐馆,比如Chye Seng Huat Hardware和The Refinery。
这些餐饮业主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了解你的目标用户群体,为他们创造一个集合点。这种一站式的组织和汇集理念,包括产品分销层面的重组,无疑是一个制胜解决方案。
健身业:用优质内容建立社区
还有很多人希望趁这段时间锻炼出完美的身材,但是健身行业的设施,比如健身房、练习室等相关场所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开门营业。
然而,拳击运动品牌Boom Singapore迅速适应了变化。这家公司推出了Zoom在线直播课程,以及不同会员等级的分类订阅课程;相关推广通过在Instagram引流,播放视频,吸引会员变得非常简单快捷。
这满足了疫情期间大家对居家运动日益增长的需求。
瑜伽服装公司Lululemon也开始与品牌大使、健身专业人士合作,提供瑜伽、普拉提、舞蹈等线上课程,并通过Eventbrite进行推广。
通过大量制作在线内容,吸引客户每天上线,并且让客户视自己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等到疫情限制措施完全解除,品牌已经与客户建立起稳固忠诚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客户接下来选择他们的健身房或购买其产品。
所以,健身行业不得不拓展出新的业务板块:创造吸引人的内容,满足客户的真正需求,以及创建社群。
重构未来
从这三个行业来看,可能性是无限的。每个行业都发现了新的增长机会,进行自我重构,调整方向以适应新的任务。
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利用在线数字化方法主动吸引客户,而不是坐等客户上门。
5月26日,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宣布了今年第四个财政预算案,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各类企业其实都可以从上述案例中汲取灵感,重新构想,重组业务,为后疫情时代的经营做好准备。
文章原载于Channel News Asia,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原题为The biggest restructuring exercise facing Singapore businesses has just begun
作者:卢耀群,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策略与政策系副教授、治理制度与机构研究中心(CGIO)主任
翻译:陈思敏
*本文观点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