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塑艺术大师逯彤
作者:石梅
2006年,阳春三月,名扬海内外的泥人张彩塑,终于在国家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上一显超凡魅力。笔者有幸看到中国彩塑艺术大师逯彤先生现场制作泥人。只见泥团在大师手中不一会儿就被捏成栩栩如生的泥象,特别是泥人那双传神的眼睛,深深地打动了我,久久不能忘怀。于是,趁“五一”休假就赶去天津继续采访。
(逯彤先生彩塑《春江花月夜》)
穿过海河之滨的宁静街巷,我走进逯彤的住宅。刚一进门,马上就惊诧地感到是进入了一个彩色艺术王国。只见满屋子的边边角角、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到处摆满了各各样的大大小小的彩色人物。无论你视线怎么移动,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泥人形象都会活跃地“挤”进你的视线,向你“奔”来。他们有的抚琴,有的吹奏,有的读卷,有的举臂,有的肩扛......我端详良久,不知不觉被他们的神情所感染,被吸引到他们的境界中,以至于当主人请我入座时,我才回过味来。
交谈中我们不时地站起,驻足在会“说话”的彩塑人物前,我时而发问,时而聆听主人娓娓道来其中的故事。
50年来风带雨,泥庐摇曳浪连潮
艺术家和艺匠的区别在于前者视艺术为生命,后者则把技艺当谋生的手段。逯彤视泥塑艺术为生命。
出身普通工人家庭的逯彤,1960年14岁初中毕业,正赶上“节粮度荒”的年月。从小就酷爱民间艺术的他,想早点学门手艺帮助家里,选择了喜爱的美术,参加天津文化系统联合招生考试。天赐良机,天津艺术博物馆的张万清先生看中他有灵气又沉稳,是搞泥塑的一块好料,于是他被天津泥人张美术工作室录取。
逯彤拜泥人张第四代张铭为师。在师傅带徒弟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他不仅上专业彩塑课,还学习文化、国画、素描、速写、人体解剖和文艺理论课。强烈的求知欲引领他广泛涉猎,经常揣摩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以及法国的罗丹等巨匠的作品,这些大师都是他年轻时崇拜的偶像。
张铭师傅口传身授,用顺口溜式的口诀把几代“泥人张”总结的传统技法教给徒弟。后来调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的“泥人张”第三代张景祜先生也常回天津来讲学,逯彤因给先生打下手,有机会跟先生又多学了一些鲜活的东西。
师傅对泥人制作的要求,第一是快,10分钟、20分钟,不到半小时,不等泥干了就必须成形。泥人张彩塑的独特风格在巧妙地用竹笔(俗称“压子”),运用塑、捏、贴、压,削、拍、洗等特定的技法。还有,他对彩塑技巧上离不开用“水”上很有悟性。传统称的“掸水见光”,讲究韵味在水气,借水出灵气,干了就呆板了。为了练快,别人用照相机,他拿手画速写;别人拿模子,他直接做。泥人张的传统讲究形神兼备,为了抓精气神,他就经常观察人物的生活动态,捕捉最典型的瞬间。
当时的学习条件很艰苦,每月只有15元的助学金。他常常是吃烧饼就咸菜,晚上也不回家,而是痴迷于图书馆、工人文化宫、业余大学等地画素描,学习专业知识。他用心钻研其他美术流派,喜欢前苏联雕刻家夏达尔的风格,用原石表现力量。
不懈的努力,迈出了让人欣喜的步伐。1964年他的彩塑《山里人》就以成名作的身份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登上《美术》杂志封面,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吸取了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法,又结合中国石刻雕塑艺术,《山里人》改变了传统的模式。18岁的毛孩子竟然一步一层崖,出手不凡。著名美术评论家傅天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称这个头包毛巾,穿白布上衣,用力挪动石头的山区农民形象“朝气勃勃,神气十足”,赞扬“泥人张在表现现实生活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但是,继之而来的10年“浩劫”,空废了他最宝贵的青春才华。苦恼自不必说,最让他困惑而感失落的是经历“浩劫”获得第二个春天之后,彩塑艺术竟然又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一个规定,宛如当头一棒:泥土彩塑是非硬质材料,不得参加美展。于是,彩塑从此难登大雅之堂。
难道震惊世界的“秦代彩塑兵马俑”不是中国艺术?难道让张大千痴迷倾倒的“敦煌莫高窟彩塑”不是中国艺术?怎么中国人自己看不起老祖宗的珍宝呢?逯彤只能怀着屈原《天问》的迷茫、无奈和悲叹,在寂寞中走自己的路。
但是,泥塑属于人民,艺术的洪流浩荡向前,谁也阻止不了她的前进。2006年3月,“泥人张”彩塑终于在国家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隆重推出,其中有逯彤的众多作品,并且他作为“泥人张”的艺术家代表现场制作泥塑。2009年“五一”节日期间,逯彤的多件力作作为“泥人张”的优秀代表之一,参加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塑著名产地优秀作品展”。更令人可喜的是,逯彤不但登上中国的大雅之堂,而且竟然还登上了世界大雅的之巅!
在卢浮宫卡鲁塞尔厅举办的2006年世界美术年展上逯彤的作品《鲁智深》分外抢眼,成为最受观众瞩目的作品之一,荣获特别奖。这尊泥塑的鲁智深眉宇轩昂,一身豪气傲立在世界最高级别艺术殿堂的展台上,显示着当今中国泥塑的这一艺术奇葩。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逯彤的路是突破与创新之路 ,他突破了泥塑的艺术境界。
(作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上采访逯彤先生)
让泥塑艺术步入古典文学学术研究的殿堂
传统的泥塑主要表现民间的风俗和传说。逯彤把艺术视线扩大,用泥塑表现古典文学,是对泥塑传统题材的突破。
这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积淀,还需要拥有相当的胆识。把文学形象塑造成用可视可触的立体人物,除反复揣摩原著,还得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反复研究,以掌握丰富的历史、风俗、礼仪、典章、服饰、建筑、官制、宗教、音乐、舞蹈等的相关知识。
同时,还要有自己的审美眼光和一定的艺术灵感。逯彤经过长期思索,寻觅出一个个清晰的构想,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1985年,他创作了《红楼梦》彩塑《元妃省亲》,通过3个场景、25个人物,展现了元妃省亲的故事情节。这组作品1985年在首届国际红学研讨会博览会上一亮相,就引起了红学家们的热烈反响,惊呼、赞赏声不绝于耳。
接着,他又创作了《金瓶梅》系列。这是更需要具备学者功力的创作。如何既忠实原著又不伤大雅,而且把《金瓶梅》的全过程用彩塑表现出来;虽然捕捉的只是一瞬间,却要能让人感受整个的情节。他运用了侧面刻画、以虚衬实等手法,使得作品雅净脱俗,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品位,既含蓄地表现了情节,又具有幽默感。
为了体现这本“天下第一奇书”的艺术份量,除了认真看原书多遍,还参阅了很多资料,几次对《清明上河图》通宵达旦地揣摩,最后设计成大中场景16个。
198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红楼梦文化艺术节在广州举行,他带去了《金瓶梅》、《红楼梦》系列,其中有《曹雪芹》、《黛玉葬花》、《元妃省亲》等,得到与会者的一致称赞。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等人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写神”的彩塑作品。
当时,引起新加坡张载焜先生的注意,他被这表现中国古典名著魅力的彩塑艺术所深深吸引,又特地赶到天津访问逯彤,当下便拍板邀请逯彤赴新加坡参展。
逯彤把《金瓶梅》系列又补充了十几组,共计40组165人,以再现这部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所展示的明代社会生活情景。既考虑了故事的情节,也表现彩塑艺术的多样化,注重场景恢弘、聚散交错、仪态各异、起伏跌宕的特点。
此外,逯彤的艺术视野又进一步扩展到了古典诗歌、古代历史文献等范围。他研读了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创作灵感油然而生,经过反复研磨原诗,查阅有关资料,酝酿增加一个酒文化系列。
增加的新系列《酒文化》,有27组、81人,从中国上古时代直至民国初年,历史跨度几千年。自轩辕皇帝始,到杜康、刘伶、曹操、李白、杨贵妃、关云长、武松.......直至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逯彤把人们喜闻乐见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人骚客关于酒的故事组成了《酒文化》系列,包括:杜康造酒、汉祖歌风、对酒当歌、嗜酒刘伶、李白醉写、武松醉打、孤饮西山、孔乙己赊酒等。通过不同情绪、不同社会属性的形象,他将我国酒文化的内涵展现得妙趣横生。
《鸿门宴》由8 个人物组成,陈列出来约占2米,他抓住人物一刹那的动态和神情的变化,不同的人物突出不同的方面,但是最终是突出内心活动。对项庄、项伯、樊侩侧重动作造型,以形态写神情;对项羽、刘邦、张良、范增,侧重刻画人物内心深处的细腻感情。项羽一手持杯,一手支案,上身微微前倾,目睨刘邦,眼神威严中不掩优柔寡断的心态,是居高临下的“霸王”风度。刘邦举杯捋髯,貌似沉稳,气宇大方中略显局促不安。
1990年12月,逯彤携《金瓶梅》、《酒文化》系列赴新加坡参加中国民间彩塑艺术展。400多件作品在国立文物馆展出。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高级政务次长何家良先生剪彩并讲话,还写下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评语。
当地报纸有这样一则报道:“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经典《金瓶梅》故事的来龙去脉,感受100多个人物的喜怒哀乐,同时也认识中国古代的习俗,那你非得来看《金瓶梅》彩塑展览不可!”
新加坡人民特别喜爱中国文化,很多人都知道逯彤彩塑所表现故事。展期正值圣诞节和元旦前夕,在展出的20天里,观众挨肩擦踵,络绎不绝,不少人是回头客。新加坡国家电视台还在黄金时段播出了展览实况,令狮城一时间刮起了逯彤“旋风”。
观众纷纷要求逯彤在《金瓶梅彩塑》画册上签名,并与之合影。应观众的盛情要求,他每天下午现场为观众制作泥塑。男女老少老老排长队等候几个小时的场景十分令人感动。
为此,逯彤曾赋诗一首《醉塑》,抒发内心的感慨:
借酒消愁贯古今,杜康造酒第一人。
神州千载风云过,块垒万杯泪满襟。
醑酿无穷足盛宴,胆肝有色壮狂魂。
兴酣泥趣得佳塑,甘旨痴情醉永春。
为国内外名人造像
为国内外名人造像,尤其为国家元首造像,这也是逯彤对泥塑题材突破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但彰显艺术家的功力,而且让中国传统泥塑艺术走出国门,令世界更加了解这朵中国艺术奇葩。
赴新加坡展览中有一组特别的展品,引起了新加坡人民的特别关注。那是以吴作栋以第一副总理的身份,在北京拜见邓小平的历史一幕为题材创作的。二人像老朋友一样相对坐在红色沙发上谈话,一个神态谦逊,一个平易近人。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插曲。吴总理的形象是戴眼镜的,逯彤用铁丝配制了一副眼镜架。在泥塑像烘干后,按常规要比原胚缩小十分之一,可是铁丝做的眼镜架不会相应地缩小,所以戴上后就显得过大。只好赶在展期前重新制做了一副。展品运到新加坡后,主办方发现竟然是没有戴眼镜的总理,当下就傻眼了。这时,逯彤笑眯眯地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了一副“眼镜”,戴在塑像上大小正好。原来他是怕在运输过程中把眼镜挤坏,所以特意随身携带。
在展期间,逯彤还受到吴作栋总理约见。他把这组彩塑送给了总理,总理非常高兴,并用毛笔书写英文为他题字:“祝您幸运”。
1996年,逯彤应邀去哥本哈根参加丹麦中国文化节,期间制作了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乔基姆亲王和亚里山德鲁公主的头像。后来女王出国回来看到这份礼物非常高兴,特意让王室写信感谢,称之为“中国人物彩塑艺术的极好范例,也是中丹友好的象征。”
同时,逯彤还制作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黛安娜太子妃等塑像,受到国外多方人士的喜爱……
制作象形象棋
逯彤还制作了象形象棋,有人评论说他“复活”了中国古战场。
逯彤和象棋的感情还是从小时候说起。童年时他曾经迷恋象棋。夏夜,路灯下,人们挥着扇子驱赶蚊子,在小小的棋盘上厮杀。他经常挤在中间观看,直到夜深了,在母亲一次次的催促之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邻居家有一副象棋模具,小棋友们如获至宝。他很羡慕,就和泥,翻模子,终于有了一副泥棋子。父母认为下棋影响上学,就把棋子砸了。他暗下决心,将来攒钱买一副像样的木棋子。
1984年,他到西安秦俑馆参观。面对兵马俑,惊讶、振奋、激动,觉得自己仿佛站在古战场上,看到战车相错,战马奔驰,武士厮杀……瞬间的灵感,使他产生了要把中国象棋搞成人物造型的最初构思。
人物造型是模拟汉朝服饰,神情各异。“将”,是大将军形象,剑目长髯,战袍盔甲,手持令旗,昂首挺胸,一付智勇双全的样子。“象”,是丞相文官形象,朗目厚须,头戴梁冠,着文官服,挺腹背手,似满腹韬略。“士”是谋士模样,细眉疏须,头顶纱笼冠,身穿文官服,给人能言善辩、机智多谋的印象。“车”是战车上的大将,豹眼虬髯,身披战袍,双手拄剑。“马”即骑士,厉目短胡,铁甲罩身,骑于马上。“炮”乃炮手,双手捧弹丸,足踏土炮。“兵”为士兵,身穿短铁甲,手持长盾牌、短刀。
不少外国朋友认为中国象棋是智慧之神。为解决国际友人认识汉字的困难,他在黑红双方的底盘上都刻了汉、英文。
逯彤彩塑艺术的视线,扫描着一切可能表现的题材......
艺术手法的突破
“手法”二字看似普通,但内涵极为丰富,却决定着任何艺术的质量、风格、内容表现。
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无数艺术大师,都是由于手法的不同而各自呈现出各自的风采和魅力。现在艺术家痴迷追求的,就是找到一种自己的独特手法。手法选择的成败,决定着他的艺术成败。逯彤不断做新的尝试。他学习中国画的章法,试图彩塑与诗词、篆刻、书法融会贯通,使立体造型和平面背景结为一体,丰富了作品的文化涵量,提高了作品的文学趣味性,增强可读性。
逯彤孜孜不倦地探索,在表现手法上大胆突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民间艺术彩塑,怎么会在海外受到这么热烈的欢迎呢?
我国传统的风俗泥塑,最大的特点是装饰性,突出的是和谐,而人物艺术最高的境界是性格。逯彤塑造的泥人不但形象逼真,而且个性突出,具有神采、气韵,有生命的活力。以其林黛玉和晴雯为例,二人在性格上有相似之处,也都是有着美丽的容貌,但看上去她们的气质、身份、修养却截然不同,这种鲜明的差异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优秀的艺术形象应该是形与神应该是高度完美的和谐统一,不仅追求形似,更要追求神似,逯彤称其“捕神求形”。雷同是艺术创作的大忌,领异标新是艺术工作者追求的信条。
知名艺术家评价:《鲁智深》具有纯粹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刚柔并济,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耐人寻味。逯彤说,鲁智深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形象是倒拔垂杨柳,在构思时也想到了“倒拔”,后来,觉得那只是一种“力拔山兮”式的力量显示,人物性格不太丰富。于是,才创作了执木桶的鲁智深,那是酒桶,还是水桶?鲁智深要干什么?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
千余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的唐诗《春江花月夜》中,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给了逯彤以艺术的启迪。
在领悟了张若虚诗作的韵味后,他设置了9位乐女,为她们安排了不同的年龄、经历、容貌、感情、神态、体态、服饰、乐器等,以表示不同的坎坷的人生;弹古筝者容貌娟秀,神态端庄;弹琵琶者神情缠绵悱恻,好像在思念远方的情人;吹笛者体态轻盈,性情活泼;吹箫者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操铃的韶华已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神情;掌板的认真投入,一双眼睛紧盯弹古筝者之手;吹笙的是妙龄的女郎;抚古琴的闲雅稳重;弹箜篌的正侧耳凝神。
还有静与动的和谐。泥塑的静态必须饱含强烈的动感才有生命,这就要塑造能最大限度地显示思想内涵的静态,才能给观众以想象的审美空间。虽然只是人物的形象,但是却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音乐艺术氛围之中。
《春江花月夜》先后获第6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银奖、世界华人艺术大展荣誉金奖等,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他注意选取最能表现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又最适于造型艺术表现的故事情节,把人物的外形动作、神情以及内在心理,高度概括地凝固在瞬间。
如《金瓶梅》中《兄弟分别》一组,只有两个人物,大郎送武松,表现兄弟彼此相望最后一眼的场景。大郎无可奈何,深怀歉疚,拉着兄弟的手流下热泪。而武松的眼神表情中,流露不忍心与手足再次分别的痛苦心情,又对兄长日后处境极为关切,充满焦虑、不安。
为了多方获取艺术灵感,他经常到四川、太行山等许多地方去考察采风。
2004年春节时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鉴定过他的作品《藏女》,这真实感人的艺术品被行家估价2.6万元,《藏女》灵感的获得就在坝上。
《藏女》是70年代创作的,那时到坝上藏区、阿西牧场、若尔盖塞马会等地采风,他学会了骑马,还趁兴写下“举鞭坝上踏高寒,盛暑阿西细雨绵”的诗句,直到下马时才知尾骨处皮肉受了伤,都肿了。
逯彤还大胆地吸收了西方人体艺术的表现手法,和中国传统泥塑自然地融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逯彤不断攀登。他独辟蹊径,通过系列化表现有聚合有散、起伏跌宕的历史长卷,让泥塑人物表现文学的韵味。
艺术家的自我修养决定了他艺术的成就。个人修养的突破,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逯彤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的修养,进一步加强了他对中国传统历史人物的领悟,他的诗词是彩塑作品的构思立意歌的体会。多年来,他的彩塑作品大都配有诗、词曲,已经有了自己的诗词集。他的诗词荣获第二届中华国学文化大赛一等奖,被选录入中国当代百名诗词格言家作品集,荣获“世界顶级艺术家金奖”及“国学经典第二届中华国学文化大赛一等奖”等。
2006年3月在韩国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岛上,中国文化节拉开帷幕,逯彤带去饮酒八仙等彩塑。现场制作的关公等形象深受观众青睐。
2006年10月,他还随同天津歌舞剧院到澳大利亚访问演出,其间,在悉尼歌剧院现场做泥塑表演。一尊《太白醉酒》瞬间出手,令全场观众为之倾倒,爆发出热烈掌声。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华情》现场向全世界播出演出盛况。
2004年联合国科教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他“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5年,国际中华文化艺术协会授予“优秀中华文艺家”荣誉称号。世界民间艺术家协会、中国民间艺术家联合会授予“世界民间艺术雕塑大师”称号。
2009年他获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和平鸽》金奖。
(逯彤先生在创作)
.......
和逯彤先生两次见面,谈的很投缘,他高兴地为我当场捏了两个泥人以表心意,一个是醉钟馗,一个是立钟馗。醉的,支颐卧罐;立的,眼神如电,摩拳待发。一醉一立。凝视这传神之作,我不由思之:不醉无以知人生的醇美;不立无以面对事业的艰难。立得清醒,醉的陶然。这是对人生的哲思。
他以这样的诗句抒发自己的情怀:
“沽上春秋,九河下梢,兴衰凋荣。思城厢故里,依稀孩提,居安四邻,市井风情。师从张门,学艺彩塑,莫道泥土伴终生。正当年,展累累硕果,未负苦功。佳作如何传神?确城乡采风体验中!忆鞍山钢花,渤海盐田,三下太行,土炕牛棚。赛马坝上,奶茶藏包,造化自然孕无穷。逢吉时,念老树新枝,繁花梦萦。”
泥塑需要坚实的体力,为了彩塑艺术,他每天跑步,风霜雨雪,从不间断,真如古语所言:“鹤发童颜”。
如今,逯彤先生的诗句“夕阳正红,愿年年乐逍遥。”恰是他的真实写照。
(作者简介:石梅,高级记者,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学会会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