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汕头西堤公园,是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也是过番码头遗址

汕头依海而生,靠海而兴。放眼世界,凡有海水的地方都有潮人。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每年有十多万移民从这里远赴海外谋生,他们很多人从西堤老码头出发,坐上红头船,漂洋过海,去南洋不同的国家艰苦创业,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侨居国家和家乡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汕头西堤公园,是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也是过番码头遗址

西堤公园位于老市区西南角,南临礐石海。90年代因建设礐石大桥的需要,公园临时作为建筑工地,很长一段时间是落魄荒芜的现象。2014年10月1日开始动工重建,2016年国庆节正式对外开放。公园新建了由主入口名称墙、“侨批”记忆广场、下沉式记忆景墙、拉膜平台、环形道、足球运动场、篮球运动场、过番纪念码头、海滨木栈道等景点相关配套项目。园区绿树如荫、鸟语花香、公园对面山光海色。夜景更是璀璨迷人,园中潮曲悠扬。是老市区一处集文化纪念、健身休闲的好地方。

汕头西堤公园,是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也是过番码头遗址

西堤公园是以侨批文化为主题的公园,侨批是什么呢?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当年去南洋谋生的华人通过海内外民间渠道寄给国内亲人的家书和银钱合一的纸质凭证。闽粤一带书信的方言叫“批”,所以华侨寄回来的书信就叫“侨批”。民间也有“番批”“银信”的叫法。

汕头西堤公园,是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也是过番码头遗址

西堤码头是当时侨批的集散地,在西堤码头附近的老城区也聚集了大大小小200多家银信局。可见当时西堤一带经济繁荣和商旅繁忙的景象。可以说西堤是当时汕头经济发展的发祥地。银信局收到侨批后,登记姓名、地址、钱款数额入册,然后由专门的侨批派送员按记录的收批人地址姓名送到侨胞的眷属家里。侨批不仅是寄款,也是传递感情的纽带。

汕头西堤公园,是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也是过番码头遗址

汕头侨批文物馆有很多国家侨批。一些潮汕历史研究人员收集整理了10万多封侨批,有原件和扫描件。寄地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尼等国家。2013年侨批申遗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与侨批的真实性、唯一性、 不可替代性、罕见性和完整性都息息相关。也和香港知名人士庄世平先生和一些潮汕侨批文化研究人员的努力分不开。

汕头西堤公园,是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也是过番码头遗址

走进西堤公园。进门就看到“西堤公园—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的一块圆弧形纪念墙。在纪念墙附近,有东盟青年华侨捐赠的友谊林纪念石。走在西堤公园的园路上,到处都能感受到华侨的气息。

汕头西堤公园,是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也是过番码头遗址

沿着公园小路来到海边地图广场,有种穿越时光隧道的感觉,仿佛回到了上世纪30年代繁华老汕头。广场中间有一块刻有“海邦剩馥”的景观石,广场地面被铺装成一幅 “老城区旧地图”。从“汕潮揭码头”到“四永一升平”(永兴街、永泰街、永和街、永安街、升平路),人们可以从地图中找到历史街区名和历史上众多侨批局的位置及商号的位置。见证了汕头从渔村、码头、港口、商埠的时代变迁过程。

汕头西堤公园,是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也是过番码头遗址

侨批记忆广场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呈半环形的“记忆之流”了,平静的水面下是一张张固化的真实侨批。不同于展示橱窗里冷冰冰的文物,而是看得到、摸得着的记忆。清水缓缓流过镶嵌在环形内的侨批档案,一封封侨批凝聚着潮籍侨胞的血汗,承载着他们对故土亲人的思念,展示了华侨华人的移民史和创业史。镌刻在石壁上的侨批墙,述说着海外华侨的奋斗故事。吸引了很多汕头老一辈人在这里寻找汕头昔年繁华的残迹,怀念以前在老市区生活的日子。对于年轻人来说,也可以在这里了解到过去的历史文化。

汕头西堤公园,是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也是过番码头遗址

沿着海边栈道前行,就到了“过番纪念码头”,这里是汕头古码头的遗址地。一个叠立在海堤边上过番海里纪念柱。柱子有很多块三角形层叠构成,上面刻有到东南亚国家的海里数字。在以前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下南洋都是靠红头船,这里让人真切感受到那时的人们“背井离乡、漂泊异国、离愁别绪”的艰难历程。

汕头西堤公园,是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也是过番码头遗址

西堤公园风景优美。这里是观赏礐石大桥、汕头内海湾和牛田洋湿地的好去处。周边市民可以早上来这里跑步健身,游客晚上也可以来这里看日落,赏夜景。公园交通便利,很多公交车都可到西堤站,然后沿着镇邦路走到海边就到了。现在,西堤公园也成为了许多游客,海外华侨前来观光的圣地。

上一篇新闻

美国签证:新加坡美国大使馆七八月份面签预约位置已经快被约满了

下一篇新闻

从海运码头到国际邮轮港——上海吴淞海关见证中国开放变迁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